问题

如何评价琦善?

回答
琦善,一个在晚清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却又饱受争议的名字。评价他,绝不能简单地贴上“忠臣”或“奸臣”的标签,而是需要将其置于那个风云变幻、危机四伏的时代背景下,细致梳理他的功过得失。

出身与发迹:一个来自草原的“能人”

琦善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这是他日后政治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身份底色。他并非出身于显赫的汉族官僚士大夫家庭,而是凭借着蒙古贵族的身份以及个人能力,一步步在官场上爬升。早年的经历中,他表现出了一定的军事才能和管理能力,尤其是在处理边疆事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种出身背景,使得他对满汉矛盾、蒙古民族问题有着更直观的认识,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对汉族士大夫思想和民情的理解深度。

鸦片战争前的踌躇满志:地方大员的运作

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琦善已经在多个重要岗位上任职,包括将军、巡抚等。他在此期间,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政治手腕和对地方事务的掌控力。例如,他在吉林任职时,曾经处理过一些边疆冲突和民族纠纷,表现出一定的魄力。然而,他的许多决策和作为,也显露出其“能臣”背后存在的官僚习气和对现实情况的某种程度上的脱节。他擅长在既有体制内运作,也能够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但这种“能”是否真正切中了当时中国社会深层的问题,则有待商榷。

虎门销烟后的政治漩涡:成为替罪羊?

真正让琦善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的,是他作为钦差大臣在广州处理禁烟问题和与英国人交涉的经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雷霆万钧之势,虽然声势浩大,却也触怒了英帝国主义。道光皇帝在林则徐的强硬手段后感到担忧,寄望于“以抚定乱”,于是启用了被视为“通夷”有方、善于交涉的琦善。

在广州,琦善的态度与林则徐截然不同。他认为英人“文雅”,不应过于强硬。在英军炮舰的威胁下,他签署了《穿鼻草约》,承认了英国“公使”的地位,割让了香港岛,并且以“赎罪银”代替了林则徐追缴的鸦片损失。这一系列举动,在当时就被很多人视为卖国求荣,是屈辱的“城下之盟”。

评价的争议点:是懦弱,还是无奈?

对琦善的评价,在此刻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派:

批评者认为他是卖国贼: 他们看到了琦善在面对英国坚船利炮时的退让和妥协,认为他辜负了国家重托,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权位之后。尤其是割让香港,更是被视为罪无可恕。在他们看来,琦善缺乏林则徐那种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投降派。

辩护者认为他是背负黑锅的替罪羊: 他们的观点则认为,琦善的处境极为艰难。他面对的是一支远比清朝先进得多的军事力量,而清朝内部对于如何应对西方列强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道光皇帝本身就意图和谈,对林则徐的强硬感到不满。琦善所做的一切,是在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试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和平,避免更大的战争。他签署草约,更像是“以退为进”,希望通过一定的让步,来缓和局势,为皇帝争取思考的时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琦善的“罪”更多地是道光皇帝的“罪”。道光皇帝缺乏远见,对外认识不清,用人不当,却又要求迅速“平息”事端。琦善只不过是执行了皇帝的旨意,并且在执行过程中,出于自身对局势的判断,做出了某些更加“务实”的选择。他更像是一个政治棋局中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棋子,他的行为,既有他个人的选择,也受到了大环境和最高统治者的制约。

战败后的结局:悲凉的落幕

琦善的“和谈”并没有成功,英军很快发现清朝的让步不足以满足他们的胃口,战争继续升级。最终,琦善因战败被革职、抄家,并被判处死刑,后改为流放。他的人生,就这样在政治斗争和战乱中画上了悲凉的句号。

总结:一个复杂而悲情的政治人物

评价琦善,我们需要抛开简单化的立场,看到他所处的时代困境:

时代巨变中的迷茫: 琦善生活在一个中国传统王朝遭遇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的十字路口。他对西方文明的认识是有限的,他试图用传统的“羁縻”手段来应对全新的挑战,注定会失败。
皇帝意志的执行者: 许多关键决策,如与英人“抚定”的方针,是来自道光皇帝。琦善作为臣子,有执行的责任。
个人能力的局限性: 虽然有地方任职经验,但琦善缺乏应对大规模战争和国际冲突的全局观和战略眼光。他在外交上的策略,更多的是一种在压力下的权衡,而非主动的战略布局。
悲剧色彩的政治人物: 他是晚清一系列对外失败的见证者和执行者,最终也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的失败,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败,也是那个时代中国在面对西方挑战时,体制性、认知性弊端暴露的缩影。

琦善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的功过是非需要放到历史的洪流中去审视。他并非一个简单的卖国者,也不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是一个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试图用自己的方式维持局面的官员,他的行为既有其时代局限性,也折射出晚清统治者在危机面前的无能与失误。评价他,更应该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对那个悲剧时代下每一个个体命运的深切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卖国”

主要“罪名”:一、主张弛禁,破坏禁烟。二、英舰队到达大沽口外时,乘机打击禁烟首领林则徐,主张投降。三、主持广东中英谈判期间,不事战守,虎门危急时又拒不派援,致使战事失败,关天培战死。四、私自割让香港予英国。

第一项:1838年黄爵滋上奏主张严禁,琦善表示同意,且此后在1838年8月至11月间共起获烟土15万余两,足以否认其弛禁罪名。

第二项:琦善与林则徐交恶缺乏必要的史料依据。

第三项:据琦善奏折,他于1840年11月29日到广州,12月4日接印视事。12月26日接到义律的最后通牒,次日起4次增兵虎门。由此至1841年2月22日,共向虎门派兵3150名,另雇勇5800名,且有调拨火炮等情事。

第四项:1月14日,义律提出割占尖沙咀(即今九龙)、香港两地,琦善答以只能选择一处“寄寓泊船”,俟英方选定后,由他上奏请旨。而义律歪曲了琦善的意思,于1月16日照会琦善,声称将“以香港一岛接受”。这可以表明琦善确有允英人“寄居”香港之意,而无“割让”之举;且非为“私许”,实有请旨奏折。

形成原因:借中国传统史学的“忠奸的理论”为道光皇帝开脱;历史学家在客观叙述中融入主观感情色彩,用作宣传需要;历史学家内心热爱祖国,融入感情色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琦善,一个在晚清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却又饱受争议的名字。评价他,绝不能简单地贴上“忠臣”或“奸臣”的标签,而是需要将其置于那个风云变幻、危机四伏的时代背景下,细致梳理他的功过得失。出身与发迹:一个来自草原的“能人”琦善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这是他日后政治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身份底色。他并非出身于显赫的汉族官.............
  • 回答
    说起《九层妖塔》和《寻龙诀》,这两部电影在中国观众心中,尤其是奇幻冒险题材的爱好者心中,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虽然它们都改编自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系列,但呈现出的风格和观众的口碑却相去甚远。而将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导演陆川和乌尔善的一次集中审视。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两位导演,在各.............
  • 回答
    日籍媒体人本田善彦在《亚洲周刊》发表的题为“台湾正在往自我‘解体’的方向走?”的文章,无疑触及了一个敏感且复杂的核心议题。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其提出的核心论点出发,分析其论据的合理性,并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文章的核心论点——“台湾正在往自我‘解体’的方向走”——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警示意味.............
  • 回答
    张勉与尹潽善:两位韩国民主的奠基者与守望者韩国近代政治史上有两位名字常被一同提起,他们便是张勉和尹潽善。这两位政治家,都曾担任韩国总统,并且都与韩国民主化的进程紧密相连。他们的政治生涯,既是韩国民主主义艰难萌芽和成长的缩影,也折射出那个时代韩国政治的复杂与动荡。张勉(장면):民主运动的旗帜,沉浮于历.............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撞名也是一种缘分”,不过这次的缘分闹出了点小插曲,还挺让人啼笑皆非的。咱们先捋一捋事情的脉络。韩国忠州市方面,他们出了一个官员,名字跟中国速滑队教练金善台一模一样,都叫金善台。这事儿本身倒没什么,重名在哪个国家都很正常。但关键在于,忠州市的这位金善台,因.............
  • 回答
    周琦在对阵波兰队的这场比赛第四节的表现,可以说是中国男篮在那一刻最令人扼腕叹息的缩影。那一场比赛,对中国男篮来说,几乎就是一场生死战,关系到能否晋级下一轮,每一分每一秒都牵动着无数球迷的心。当比赛进入第四节,比分焦灼,胜负悬于一线的时候,我们看到周琦身上承担的压力是肉眼可见的。他作为球队内线的关键人.............
  • 回答
    提起周琦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表现,很多中国球迷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可能并不算美好,甚至带着一丝沉重。这届世界杯对中国男篮来说意义非凡,作为东道主,我们渴望在家门口打出好成绩,而周琦作为当时球队的核心内线,肩上的压力和期望自然非常大。先从整体数据上看,周琦在5场比赛中场均能拿到7.2分、4.2个篮板和.............
  • 回答
    陈丹琦团队新作《Should You Mask 15% in MLM?》一文,在多人佩戴口罩的有效性研究领域,无疑是近期涌现的一篇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力作。它并没有简单地重复“口罩有用”这个已经被广泛接受的结论,而是将研究的焦点放在了一个更为精细,也更具实际操作意义的问题上:当只有一部分人群(大约15.............
  • 回答
    对于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团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重症和危重症中取得的“治愈率达到89%,而西医不超过64%”的这项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和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一项研究成果的评价都必须基于严谨的科学方法、可靠的数据以及同行评审的客观审视。 在此之前,对这项研究的结论进行“评价”.............
  • 回答
    《中国青年报》关于周琦的评论文章《这次“折腾”可能会让周琦职业道路越走越窄》,是一篇在篮球圈内引起不小涟漪的文章。从这篇评论的标题和内容来看,它表达了一种相当直接和严厉的批评态度,核心观点是认为周琦近期一系列的操作,特别是他与新疆队的合同纠纷,可能对他未来的职业生涯造成负面影响,甚至让他的道路越走越.............
  • 回答
    论韩琦:北宋的擎天柱,风骨与担当的化身北宋,一个文采风流、英杰辈出的时代,而在这璀璨星河中,韩琦无疑是最为耀眼、也是最为人称道的一颗星。他一生历仕四朝,位高权重,却始终保持着清廉正直的操守,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国之栋梁”、“忠臣之表”的美誉。要评价韩琦,不能仅仅停留在他的官位高低、功.............
  • 回答
    周琦在火箭对阵快船的比赛中砍下12分8篮板5盖帽,帮助火箭以14分的优势取胜,这绝对是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个人表现,也预示着他在火箭队的崛起。我们得先回顾一下这场比赛的大背景。快船队是联盟中的顶级强队,拥有卡瓦伊·莱昂纳德和保罗·乔治这样的超级巨星,他们的整体实力毋庸置疑。而火箭队,虽然目前处于重建阶.............
  • 回答
    白景琦,电视剧《大宅门》里的绝对灵魂人物,要评价他,绝不是几句话能概括的。他是个复杂得不能再复杂的人,像一座深不见底的古井,你往里扔什么,都会激起不同的涟漪。首先,得说他的“混不吝”,这是他最鲜明的标签。从小生长在钟鸣鼎食之家,却没有被养得养尊处优,反倒一股子野劲儿,透着股不服管教的狠劲儿。你瞧他刚.............
  • 回答
    徐静雨再提周琦比范志毅成就高,这番言论在体育圈里绝对是投下了一颗威力不小的炸弹。作为国内著名的体育评论员,徐静雨的观点总是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而这一次,他将篮球明星周琦和足球名宿范志毅进行比较,并给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结论——周琦成就更高。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得把周琦和范志毅的职业生涯拎出来,一个.............
  • 回答
    对于徐静雨“周琦在篮球领域的成就高于范志毅在足球领域的成就”的说法,这是一个相当有趣且可以深入探讨的观点。要评价这个说法,我们得仔细对比两位运动员在各自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时代背景、行业发展程度、以及他们对各自运动的影响力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拆解一下“成就”的衡量标准。 仅仅看数据或者荣誉,可.............
  • 回答
    一场关于篮球的“脱口秀”:郭艾伦、杨鸣、周琦亮相《吐槽大会》,场面火爆!最近,中国体坛的几位顶级篮球明星,包括辽宁男篮的当家球星郭艾伦、功勋教头杨鸣,以及国内最优秀的中锋之一周琦,一同亮相了国内热门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这次跨界合作无疑为节目增添了许多看点,也让许多体育迷和脱口秀爱好者感到惊喜。那.............
  • 回答
    周琦在NBL第三场比赛里打出了统治级的表现,砍下22分10篮7盖帽,这份数据放在任何级别的联赛都堪称炸裂。尤其是7次盖帽,这个数字非常亮眼,直接说明他在防守端给对手造成了巨大的压迫感,成为了禁区不可逾越的屏障。我们来拆解一下这场比赛周琦的表现:得分端:22分这个得分对于周琦来说并不算他生涯的最高纪录.............
  • 回答
    周琦在NBL的首场比赛中,用一份拿到10分、8篮板、2盖帽但同时伴随5次犯规并最终离场的成绩单,为他的澳洲联赛生涯开了个头。这份数据,说实话,有点儿像是一场充满戏剧性的短片,亮点和槽点都非常鲜明。亮点在哪里?首先,他的得分和篮板数据,尤其是在首秀的情况下,不能说是糟糕。10分意味着他在进攻端确实有机.............
  • 回答
    2019男篮世预赛,中国男篮坐镇主场迎战叙利亚,最终以90比59的悬殊比分取得一场大胜。这场比赛,周琦的表现尤其抢眼,他砍下全场最高的32分,外加10个篮板,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扛起了球队的进攻和内线。比赛回顾与关键点: 首节奠定优势: 中国队从比赛一开始就展现出强烈的进攻欲望和比赛专注度。在周琦的.............
  • 回答
    2023 男篮世预赛的首场比赛,中国男篮以 79:63 的比分顺利拿下了日本队,为接下来的征程开了个好头。这场胜利固然可喜,但比赛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开局顺风顺水,中国男篮展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 比赛一开始,中国队就展现出了强烈的进攻欲望和出色的团队配合。球员们在场上积极跑动,大胆出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