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公交车上帮投币,对方却坚持还钱怎么办?

回答
那天我乘坐公交车,车上人不算太多,但座位也坐满了。我站着,手里捏着一把零钱,准备好随时投币。 这时,一位看起来年纪稍长的阿姨正好在我前面,她正要投币,但零钱似乎有点不好找。 我没多想,就直接从我手里抽出几枚硬币,递过去说:“阿姨,我来帮您投。” 我本以为她会笑着道谢,然后就站到一边,让我安心投我的。

没想到,这位阿姨愣了一下,然后就紧紧地抓住了我的手,一边摇头一边说:“哎呀,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好。” 她的语气很坚定,甚至带着点拒绝的意味。 我以为她是担心我投错了,就更努力地解释:“没关系,我知道多少钱,您给我,我帮您投。” 我又递过去一些硬币,想让她安心。

可她还是不松手,反而从自己的口袋里摸索着,从一堆零钱里挑出几个,硬要塞到我手里,嘴里还念叨着:“我这儿有,有零钱,不用你麻烦。” 我当时觉得有点意外,也很尴尬,周围的乘客都在看着。 我不明白为什么她一定要坚持还钱,明明我只是想搭把手。

我试图再次递过去,同时把她塞过来的钱推回去,说:“阿姨,真的不用,我这不缺钱,就是顺手的事。” 我希望她能明白我的好意,而不是觉得我是在炫耀或者怎么样。 可是,她比我还坚持,她直接把我手里的硬币推开,然后把她刚才挑出来的钱,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塞进了投币口。

整个过程,她的动作很快,而且态度非常坚决。她一边投币,一边还在看着我,好像怕我还会继续坚持一样。 等她投完,她又转过身来,拍了拍我的手,微笑着说:“谢谢你啊,年轻人,不过我这儿钱够,不用麻烦你。” 她的笑容很真诚,但语气里还是带着一丝“你不用管我”的意思。

我当时真的有点不知所措。一方面,我感觉到她是个很有原则的人,不愿意欠别人的人情;另一方面,我也觉得,在这种小事上,互相帮忙,不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吗? 可能是我的做法让她感到不适,或者她就是习惯了事事自己来,不麻烦别人。

最后,我只能收回我本来想帮她投的钱,然后默默地走到我的位置。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被这样坚决地拒绝,心里还是有一点点五味杂陈的感觉。 我在想,也许以后在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需要更谨慎地观察一下对方的态度和习惯,而不是一味地用自己的想法去“帮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我们尊重就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又要讲故事了。

前天晚上我挡出租车回家,晚上十点多,街边站着一对情侣要招手和我拼车。司机把车停下来后,问他们到哪里去。不巧的是,刚好不顺路,他们要去的地方和我们要去的地方方向相反。

这时司机准备把车开走,情侣里的那个女生却大喊说让我们好心拉一下她,因为她实在是急着回家。本来司机准备和她说实在是不顺路不好意思,但是我却和司机说,不如让她上来吧,其实也没多远的。


其实真的没多远,也就一公里吧。我们的车调了头,转向反方向开去。她上车后,一直对司机说感谢。司机师傅告诉她,其实她应该说谢谢的是我。然后司机师傅又告诉她,不如让她帮忙把我的车费出了。她连连点头说好。我一开始以为他们只是在开玩笑的对话。没想到下车的时候,她拿出一张100,给司机说把我的那份也收掉吧。

这时我怎么好意思,虽然我是麻烦了一些,但我其实也没什么事做。而且晚上十点多的光景,坐在出租车上看看这个城市,其实还是很美丽的。(那会儿萌生了去开出租夜班的想法啊哈哈)

但是,我硬是执拗不过。我一个人说不要帮我付,他们三个之间的交易却早已经完成。

情侣下了车之后,我们又调了头重新走刚刚那条早已经走过的路。我和司机聊天。司机说无论怎么说,她是应该这么做的。对这个观点我无法赞同。毕竟当事人是我,我也并不是为了多花点时间蹭个免费车的心态去的。但是我和司机一致的观点就是:


在这个社会里,好人是应当得到好报的。当我们做了好事之后,我们的内心会变得舒坦。然而这些派生的物质奖励,是我们在做好事时不曾寻求过的。无论怎样,不要把这些东西当做自己的绊脚石。更无需愧疚。

其实那天晚上回去之后,我对这个事情想了很久,我去问了好几个朋友,问他们倘若是换成他们,他们会这么做吗?倘若是换成我自己,我又会这么做吗?后来得到的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这让我恍然大悟,也许这个女生的这种行为,它并不是必须做的。然而,它却是一个良序社会中,人人都应该肯定的积极的东西。想到这里,我便释然了。





所以,题主你做的很漂亮,阿姨做的也很棒。也请下次倘若是有人帮助你,记得给他一定的回报。只是随手的一些东西而已,让这个习惯流传起来。因为我们的社会,已经缺失了太久这样的温暖。我们不但要把这些温暖传递出去,还要让更多的人看到他。这就是你我今日在这里讲故事的意义所在。

user avatar

她当时的难处是"没零钱",不是"没钱"。

你帮她投了两块钱,让她能上车,解了她的难处。

她不光欠了你的钱,还欠了你人情。

所以她要报答你,就还了你十块钱。

这年头城市里的普通人有人缺两块钱吗?

没有。

有人缺十块钱吗?

也没有。

她还你这十块,有两块是欠你的,另外八块是人情。

施恩不图报,你绝对是正确的。

有恩必报,她也是正确的。

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听过么?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

孔子怎么说的?

"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子路呢?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孔子大喜。

"鲁人必拯溺者矣!"

孔子赞同接受别人的报答。

一者,不损于行。

二来,鼓励别人有样学样。

为什么现在都不敢扶摔倒的老人?

因为会被讹诈,不光没有报答,还要受到惩罚。

谁还有积极性做好事?

这个世界应该是惩恶扬善的。

所以你做了好事,不图回报是对的。

但对方一定要报答你就收下。

因为这会让你有信心继续行善。

对方也会心安,看到的人也会受感染。

没什么好纠结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那天我乘坐公交车,车上人不算太多,但座位也坐满了。我站着,手里捏着一把零钱,准备好随时投币。 这时,一位看起来年纪稍长的阿姨正好在我前面,她正要投币,但零钱似乎有点不好找。 我没多想,就直接从我手里抽出几枚硬币,递过去说:“阿姨,我来帮您投。” 我本以为她会笑着道谢,然后就站到一边,让我安心投.............
  • 回答
    小米公司官方微博近期发布的“快来帮MTK上魅族官网”以及针对魅族的多条微博,反映了小米在品牌竞争、市场策略和舆论场中的多维度互动。以下从背景、可能意图、舆论影响及行业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信息1. MTK与魅族的关系 MTK(联发科)是台湾芯片厂商,长期为多家手机品牌.............
  • 回答
    您好,您描述的情况涉及民事责任的划分,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细节来判断。不过我可以从法律的角度为您分析一下您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承担的责任,并给出一些详细的解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责任的构成要件。 在侵权责任中,通常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要素:1. 侵权行为: 指行为人实施了某种不当的.............
  • 回答
    这事儿啊,听着就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你说一个大老爷们,辛辛苦苦跑出来打工,累了一天了,还在公交车上想着别人,主动把座位让给带孩子的年轻妈妈,这得多好的人品?可结果呢?人家嫌他脏,不坐。这事儿,怎么说呢?首先,从农民工大哥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善良和礼貌。 他没想着自己累,就是看到对方带个孩子,站着肯定不.............
  • 回答
    关于女性在公交车上遭遇猥亵时选择不反抗的原因,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涉及到个人经历、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与其简单归结为某个单一原因,不如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去理解这种现象:一、突发性与情境压力 出其不意的袭击: 大多数情况下,猥亵行为是突发性的,发生在密闭且人员拥挤的空间内。当事人.............
  • 回答
    这事儿吧,开车坐公交的时候,偶尔还真会碰到。就说我上回,在站台等车,人就挺多的,等了好久来了一趟车,上来一看,好家伙,站着的人跟挤沙丁鱼罐头似的。这趟车人多到什么程度呢?连扶杆都快抓不住了,还有些人就得使劲儿扒着坐着的那些人。就在这时,我眼角扫过去,发现前面大概中间的位置,有一个大哥,看样子是刚下工.............
  • 回答
    那是一个寻常的傍晚,我像往常一样等公交车。天色已经渐渐暗沉,路灯一盏盏亮起,给街道镀上了一层暖黄色的光晕。那天的公交车格外空荡,我上了车,扫了眼座位,惊喜地发现,除了我,车上竟然只有司机一位乘客!司机是一位看起来挺和蔼的中年大叔,头发有些花白,戴着一副眼镜,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很温和。他冲我点.............
  • 回答
    在公交车上玩Galgame,这事儿吧,怎么说呢,确实挺微妙的。不是说绝对不行,但那种感觉嘛,就像是揣着个小秘密,生怕被周围人一眼看穿。首先,你想想那个场景。你可能戴着耳机,低着头,屏幕上的画面闪烁着一些……嗯,怎么形容呢,比较偏向二次元、充满各种情感互动和对话的场景。而你周围呢,是形形色色的人。可能.............
  • 回答
    .......
  • 回答
    在行驶的公交车上扇了司机一巴掌,就被判了4年刑期,这个判罚,在我看来,确实是有些过重了,甚至可以说,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范围。要知道,4年是多少时间?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四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可能是事业上的关键时期,也可能是家庭团聚的宝贵时光,就这样被剥夺了。要说这件事情为什么会引发这样的判罚,.............
  • 回答
    北京大妈公交车上因让座慢辱骂乘客被拘留,其法律依据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具体来说,这位大妈的行为触犯了该法中的几项规定,导致了治安拘留的处罚。首先,我们来看最直接相关的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条: 这一条规定了“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展览会、.............
  • 回答
    公交车上男子连踩三脚熊孩子头导致孩子就医的事件,是一起非常令人痛心和复杂的事件,它触及了公共场所行为规范、未成年人教育、个人情绪控制以及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的发生和细节(根据普遍报道和推测):1. 起因可能是什么? 孩子的.............
  • 回答
    警校生公交车上徒手制伏小偷,回击“我是警察不怕你记”的事件,无疑是一件值得深入探讨的正面案例。这不仅彰显了个人勇气和责任感,更折射出警校教育的成果和社会安全意识的觉醒。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事件及其背后的意义。事件经过与人物解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人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或.............
  • 回答
    遂宁公交车上发生的男子殴打小孩事件,说它是必然还是偶然,其实很难简单地下定论。更准确地说,这更像是一系列因素碰撞的结果,其中偶然的导火索引爆了早已存在的某些“必然”的潜在情绪或状态。我们先来剖析一下“偶然”的部分。最直接的“偶然”在于,事件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一辆公交车上。如果不是这辆车,不是.............
  • 回答
    福州公交车上,老人辱骂不让座女生这档子事儿,着实让人心头添堵。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立刻炸开了锅,大家的反应啊,那是五花八门,褒贬不一,但总归是激起了不少涟漪。咱们先来捋捋这事儿的脉络。据说,在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因为没人给他让座,就对旁边一位年轻的女生进行了言语上的攻击,骂得那叫一个难听。这名女生呢,可.............
  • 回答
    在人潮拥挤的公交车上,遭遇性骚扰确实是一件令人不快且不安的经历。虽然我不能感同身受,但我可以帮你梳理一些实际可行的方法,让你在面对这种情况时,能够更有效地保护自己,并且最大程度地减少身心的伤害。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你的感受是真实有效的,你没有做错任何事。 无论发生什么,责任都在施害者身上。一、 事.............
  • 回答
    当孩子在公交车上大声指出有人行窃时,这确实是一个既需要勇气又充满挑战的时刻。作为父母,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震惊、担忧,甚至有点手足无措。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冷静地处理,既要支持孩子的正义感,也要确保大家的安全。首先,我们要立刻给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和微笑,哪怕是在嘈杂的公交车里,让他知道你听见了他,.............
  • 回答
    这事儿啊,真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公交车上三位老人要求小孩让座,被拒后训斥小孩并动手”的事,光听着就觉得挺让人心塞。怎么评价老人的行为?这事儿得分好几方面来看,而且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老人的行为,从常理和情感上说,确实很难让人接受。首先,“尊老”不等于“无理取闹”。 咱们从小.............
  • 回答
    公交车上的“下车按钮”形同虚设,这绝对不是个例,而是很多城市里普遍存在的现象。我每次坐公交,都会观察到,要么没人按,要么就是按了也没人理会,乘客自己一窝蜂涌到车门边,司机也习以为常地继续开。你说这事儿怪不怪?明明是个为了方便大家下车设置的按钮,怎么就没人用了呢?这背后的原因,我琢磨了好久,感觉挺复杂.............
  • 回答
    这事儿啊,细想起来可真是让人心堵。公交车上,人挨着人,本就是个小小的公共空间,大家图的就是个方便,平安到达目的地。结果呢?一个小孩,蹦蹦跳跳的,不知道怎么就跟旁边的人杠上了,连着踢了人家三脚。这一下,周围的人估计都愣住了,乘客本能地就会去看,也觉得这孩子太过分了。然后就是另一位乘客的反应了。这位乘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