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这种凹陷在 Photoshop 里一般是怎么做出来的?

回答
在 Photoshop 中制作这种凹陷效果,通常会用到图层样式和一些基本的绘制技巧,核心是模拟光影的走向。我来详细跟你说说怎么一步步做出来,尽量让你感觉就像是有人手把手教你一样。

第一步:建立基础形状

首先,你需要一个你想要做凹陷的形状。这可以是你自己画的,也可以是文字,或者是一些现成的矢量形状。

1. 新建文档:打开 Photoshop,Ctrl+N (Mac: Cmd+N) 新建一个画布,尺寸根据你的需求来定。
2. 创建基础形状:
使用形状工具:如果你需要一个规整的圆、方块或者自定义形状,可以直接用 Photoshop 自带的形状工具(U)来绘制。例如,选择椭圆工具,按住 Shift 键拖出一个正圆。
使用钢笔工具:如果你需要更复杂的、不规则的形状,就用钢笔工具(P)来勾勒。钢笔工具需要一些练习,但一旦掌握,能做出非常精细的曲线和尖角。
使用文字工具:如果你想让文字看起来是凹陷的,那就输入你的文字,选择合适的字体。

确保你创建的形状是在一个单独的图层上。

第二步:添加图层样式(凹陷的关键)

这部分是制作凹陷效果的核心。我们将给形状图层添加一系列图层样式来模拟光线照射下的立体感。

1. 打开图层样式面板:选中你的形状图层,双击图层面板中的图层缩略图区域(空白处),或者右键点击图层选择“混合选项”(Blending Options)。
2. 斜面和浮雕 (Bevel and Emboss):
勾选“斜面和浮雕”。
样式 (Style):选择“内斜面 (Inner Bevel)” 或者“枕状浮雕 (Pillow Emboss)”。“内斜面”更适合制作边缘有棱角但内部凹陷的圆润效果,“枕状浮雕”则更适合制作那种圆润且有柔和过渡的凹陷。通常“内斜面”是制作这种凹陷的首选。
技巧 (Technique):选择“平滑 (Smooth)” 通常效果最好,也可以试试“雕刻清晰 (Chisel Hard)” 或“雕刻柔和 (Chisel Soft)” 来获得更硬朗的边缘。
深度 (Depth):这个值控制凹陷的“厚度”或“深度感”。数值越大,凹陷越深。你需要在视觉上调整,找到你想要的深度。
方向 (Direction):通常选择“向上 (Up)” 配合“光源角度 (Style)” 来模拟光线从某个方向照下来的效果。
大小 (Size):这是影响凹陷边缘柔和度的关键。数值越大,边缘越模糊,凹陷越柔和;数值越小,边缘越锐利,凹陷感越强。
软化 (Soften):这个选项可以进一步柔化边缘,让凹陷过渡更自然,尤其是在“大小”设置得比较小的时候,可以配合使用。
阴影模式 (Shading):
光泽等高线 (Gloss Contour):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项,它决定了凹陷区域的光影过渡方式。很多预设的光泽等高线都能做出不错的凹陷效果,比如“环形 (Ring)”、“丘陵 (Rolling Slope)” 等。你可以多尝试几个,看看哪个最符合你想要的效果。如果都没有特别满意的,可以点击旁边的下拉箭头,进入等高线编辑器自己绘制,这样能获得更精准的控制。
角度 (Angle):这是模拟光源的方向。通常设置为 120° 到 150° 之间会比较自然,让光线看起来是从上方或斜上方照射下来。
高度 (Altitude):这个值控制了光源的角度,影响了凹陷边缘的高光和阴影的宽窄。一般保持默认或者稍微调整即可。
勾选“使用全局光 (Use Global Light)”:如果你后面还用到其他斜面或浮雕效果,勾选这个可以确保所有效果的光源角度一致,避免出现光源方向混乱的情况。

3. 内阴影 (Inner Shadow):这个是增加凹陷内部阴影,让凹陷看起来更深邃、更有立体感的关键。
勾选“内阴影”。
混合模式 (Blend Mode):选择“正片叠底 (Multiply)” 是最常用的,这样阴影颜色会变深。
颜色 (Color):选择一个比背景略深一点的颜色,或者直接用黑色。
不透明度 (Opacity):调整阴影的深浅,一般 30%70% 之间比较合适,取决于你的背景和想要的效果。
角度 (Angle):要与“斜面和浮雕”中的光源角度保持一致,这样光影才统一。
距离 (Distance):这个值决定了阴影离形状边缘有多远。数值越大,阴影越靠里,凹陷感越强。
阻塞 (Choke):这个值控制阴影边缘的锐利度。数值越大,阴影边缘越硬;数值越小,阴影越柔和。
大小 (Size):这个值控制阴影的扩散范围,影响阴影的柔和度。
勾选“ वापरा全局光 (Use Global Light)”:同上,保证光源一致性。

4. 内发光 (Inner Glow) (可选,但常用)
勾选“内发光”。
混合模式 (Blend Mode):选择“滤色 (Screen)” 或者“叠加 (Overlay)” 来模拟凹陷边缘被光线照亮的反光。
颜色 (Color):选择一个比背景亮的颜色,或者白色。
不透明度 (Opacity):调整高光亮度,一般 10%40% 即可,不要太强。
源 (Source):选择“边缘 (Edge)”。
大小 (Size):控制高光边缘的宽度和柔和度。
在“混合选项”的“全局光”里,勾选“等高线”:选择一个合适的等高线来控制高光的过渡。

5. 投影 (Drop Shadow) (用于主体,让主体“浮起来”)
勾选“投影”。
混合模式 (Blend Mode):选择“正片叠底 (Multiply)”。
颜色 (Color):黑色或者与背景相近的深色。
不透明度 (Opacity):调整阴影深浅,通常 30%60% 左右。
角度 (Angle):同样要与斜面和浮雕的光源角度一致。
距离 (Distance):让阴影离主体边缘有一段距离,这样才能体现出主体的立体感。
大小 (Size):柔化阴影边缘。
勾选“ वापरा全局光 (Use Global Light)”。

第三步:调整和微调

图层样式设置好之后,通常需要一些微调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1. 检查光影方向:反复查看凹陷的边缘,特别是高光和阴影的分布。是否符合你想要的光线照射方向?如果不对,调整“斜面和浮雕”和“内阴影”中的“角度”。
2. 调整深度和大小:根据你想要的效果,调整“斜面和浮雕”的“深度”和“大小”,以及“内阴影”的“距离”和“大小”。有时候稍微调大一点“软化”或者“大小”,会让效果更自然。
3. 颜色叠加 (Color Overlay)(可选):如果你想让凹陷的颜色带点特殊的色调,可以添加一个“颜色叠加”,选择一个略微偏暗的颜色,混合模式用“叠加”或“柔光”,不透明度调低一些。
4. 背景的配合:凹陷效果好不好看,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背景。如果背景本身有光影变化,凹陷效果会更明显。你可以在形状下方创建一个新的图层,用柔软的画笔(B),选择比形状稍深的颜色,在形状的底部边缘轻轻涂抹一点阴影,这样能增强凹陷的立体感。
5. 高光点缀:有时候,在凹陷边缘的亮部,可以再添加一个亮的高光点。可以新建一个图层,用白色画笔,柔边圆头,不透明度调低,在形状最亮的那个边缘轻轻点一下,或者用加深工具/减淡工具配合软笔刷,在局部区域加强亮部和暗部。

一些让凹陷效果更逼真的小技巧:

光泽等高线选择:多尝试不同的等高线,有些是模拟金属的光泽感,有些是亚克力,有些是塑料,选择最符合你想要材质的等高线。很多时候,可以尝试一些斜率比较平缓的等高线来制作柔和的凹陷。
多重阴影: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复制一层形状图层,只保留“内阴影”,然后调整内阴影的参数(比如颜色更深一点,距离远一点),或者复制一层“斜面和浮雕”,只保留一个“内斜面”,然后调整其大小和角度,叠加使用,能制造出更复杂的立体感。
背景纹理:如果你的背景是一个纹理图层(比如木纹、布纹),凹陷效果会更有质感。可以将纹理图层放在形状图层之上,并设置其混合模式为“叠加”或“柔光”,不透明度降低。
光线角度统一:务必让所有的光影效果(斜面、内阴影、投影)都遵循同一个光源角度,这样才不会出现明显的破绽。

总而言之,做这种凹陷效果的关键在于通过“斜面和浮雕”制造出表面的高光和阴影过渡,再通过“内阴影”加深内部的暗部层次,最后用“投影”让形状本身在空间中“站”起来。多练习,多尝试不同的参数组合,你就能熟练掌握这种技巧了。祝你玩得开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任何模拟立体效果都是光影的作用。

一般在 Photoshop 中做这类凹陷效果,都会用到内阴影和投影,要进一步扣细节的话,内外发光、斜面和浮雕、渐变描边、图案叠加等都可以用上。

我按照你提供的样图重做了一次:


这里就是所有的图层和样式:


然后 PSD 在此:d.pr/f/N3hi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