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大货车动辄几倍的超载,水运的超载几可忽略。
首先,货船在投入运营时船检机构会颁发一份载重线证书,在这份证书里会规定船舶的最大吃水,也即满载吃水,满载吃水对应的水线叫做满载水线(见下图中的红色油漆和黑色油漆的分界线)。船舶在装货时会以此为准,一般不会超出。
船舶的两侧是有刻度线的,业内的说法叫水尺。顾名思义,也就是衡量船舶吃水的量尺。我们都学过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船舶装的东西越重,吃水也就越大。反过来,满载吃水对应的就是船舶的最大装货量。船舶装货时的吃水只要不超过满载吃水,便不会超载。
为了便于辨认,在这个满载吃水处,会勘划一个叫做载重线标志的东西。
装货时只要水面不淹没载重线标志圆圈横线的上边缘,便不超载。如果淹没了这条横线,那么就太明显了,很容易被海事执法机构发现。
由于水面不可能完全平静,所以装货时很难判断水面是否完全淹没了载重线圈中的横线。有经验的船员稍微多装一点货,船舶略微超载一点的确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是相对于大型船舶动辄几千上万吨的载重量而言,多装的这么几十上百吨货占比极小,跟大货车动辄超载几倍实在没法相比。
那么,如果没有执法机构的监督,船舶又是否会严重超载呢?答案是也不会。因为船舶在设计时为了衡量船舶结构的强度,已经规定了结构吃水。顾名思义,也就是船舶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吃水。若船舶吃水大于结构吃水,那船舶的结构强度就没法保证了。
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追求最大载货量,现在的船舶满载吃水往往就是结构吃水,这意味着一旦超载,船舶的吃水就会大于船舶结构强度的承受范围。从船舶安全和船上人员安全的角度来说,船员是不会这么做的。
从经济角度考虑,船舶也没有动力超载。因为现如今走水运的货物往往是大宗商品,本就不值钱,船舶结构又限定了不可能大幅度超载,只超载百分之几的话没啥意义。
由于航运业的规模特性,注定了每艘船舶和每船货物都会投保。如果船舶因为超载出事,保险公司是不可能赔付的。如果没有保险公司,货主和航运公司自身很难承受起这个风险。
另外,船舶的本身价格可能比装载的货物更贵,任何一个理性人都不会冒着船舶损毁的风险去赚取那么一点超载的运费,因为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
话说答主以前一直没想明白为何船运相对货车有那么大的规模优势,但还是有很多货主选择公路运输大宗商品。经无锡高架被超载货车压垮一事答主才意识到,在超载四五倍的大货车面前,船运的优势被大大地缩小了。成倍的超载,航运业是真的不敢想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