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遇到这样的人到底怎么办?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头疼得不行。你说你身边是不是总有那么一两个“奇葩”?不是指他们有多坏,就是那种让你特别无语,甚至有点想原地爆炸的人。遇到这种人,真的,我感觉自己就像在玩一场高难度的心理博弈,而且对手还不按常理出牌。

咱们就聊聊,遇到这种让人抓狂的人,到底该怎么处理。我尽量说得详细点,也别搞得像教科书,都是些过来人的血泪经验。

先弄清楚,“这样的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我看来,“这样的人”大概分这么几类:

“永远有理”型: 无论什么事情,他们总能找到一套说辞,让你哑口无言。即使他们错了,也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甚至还能让你觉得自己才是那个有问题的人。你跟他讲事实,他跟你讲道理(歪理);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讲感情(你的感情是多余的);你跟他讲感情,他跟你讲规定(他们规定的)。总之,你永远赢不了辩论赛,而且越辩越气。

“甩锅大师”型: 出了问题,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解决,而是谁来背锅。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那个“最合适”的替罪羊,哪怕那个人根本就不知情,或者只是沾了点边。跟他们共事,你会发现,明明是你做了大部分工作,最后功劳没了,责任却能轻描淡写地扣在你头上。

“情绪化炸弹”型: 他们的情绪就像过山车,上一秒还在谈笑风生,下一秒可能就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勃然大怒,让你措手不及。而且,他们的情绪波动往往会影响到周围的人,营造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你得小心翼翼,生怕一句话说不对就点燃了他们的“导火索”。

“自我中心主义者”型: 世界仿佛都围绕着他们转。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感受永远是第一位的,别人的付出和牺牲在他们眼里是理所当然的。你付出了很多,他们可能只是淡淡一句“嗯,我知道了”,然后继续说自己的事情,仿佛你只是个工具人。

“损人不利己”型: 有些人,自己得不到的,也见不得别人得到。他们会通过一些阴阳怪气的话语,或者背后的一些小动作,来破坏你的名声或者让你难堪,但又不会直接对你做什么实质性的伤害,让你防不胜防。

那么,遇到他们,我该怎么做?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得慢慢摸索,也得看具体情况。但有几个核心思路,我觉得挺管用的:

第一招:冷静!冷静!再冷静!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步。很多人遇到这种人,第一反应就是气愤,然后就跟着对方的情绪走,结果往往是越陷越深,把自己也弄得情绪失控。

深呼吸,给自己一个缓冲期: 当你感觉血压升高,脑子里开始想“我为什么要遇到这种人”的时候,先别急着回应。深吸一口气,数到十,或者出去走一圈。
把对方的行为和你的感受区分开: 他们的行为是他们的选择,而你的感受是你自己的。不要让他们的行为定义你的情绪。试着告诉自己:“他那样说,不代表我真的那样。”
转移注意力: 如果实在太气,想想开心的事情,或者看看手机里的搞笑视频,让大脑暂时从负面情绪中抽离出来。

第二招:设定界限,并且坚守!

这是保护自己不被侵犯的关键。很多人之所以会被“这样的人”消耗,就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界限,或者界限模糊不清。

明确自己的底线: 哪些话,哪些行为,你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是人身攻击?是污蔑诽谤?是过度索取?在心里给这些行为划上红线。
直接但礼貌地表达: 当对方触碰到你的界限时,用平静但坚定的语气说出来。“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这件事不是我的责任”,“我现在不方便讨论这个”。
学会拒绝: 对于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拒绝。你的时间和精力是宝贵的,不要轻易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记住,“不”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少解释,多行动: 有时候,解释太多反而给了对方攻击的口实。比如“甩锅大师”,你解释得越清楚,他越能抓住你的漏洞。不如直接把你能做的、你该做的做完,其他的,你就让事实说话。

第三招:保持距离,物理和心理上的

如果对方的负面影响太大,而你又无法改变他们,那么,拉开距离是最好的选择。

减少接触频率: 能不见面就不见面,能少说话就不多说。在工作场合,尽量减少和对方的直接交流,多通过邮件或者第三方沟通,留下书面记录。
精简交流内容: 和他们打交道时,只谈必要的事情,避免闲聊。越少的信息交流,越不容易被抓住把柄或者被带偏。
心理隔阂: 即使在同一个空间,也可以在心理上与他们保持距离。不要过多地关注他们的想法和情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目标和事情上。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隔离罩”,让他们负面的能量无法穿透。

第四招:用事实和证据说话,少讲感情

尤其是和“永远有理”型或者“甩锅大师”型的人打交道,感情牌基本没用,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有机可乘。

把一切都落实到书面: 重要的沟通,尽量通过邮件、微信等有记录的方式。如果是非正式的口头协议,最好事后再以文字形式确认一下。
收集证据: 如果对方经常栽赃陷害,或者说话不算数,那么,相关的聊天记录、录音、文件等等,都要妥善保管。
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和他们讨论问题时,尽量用客观的数据、事实来支撑你的观点。比如,“根据这个月的销售数据,我们……”而不是“我觉得……”

第五招:调整心态,自我疗愈

和这些人打交道,确实会耗费心力。所以,事后的自我调整非常重要。

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但不要沉溺: 气也生了,也委屈了,这很正常。给自己一点时间消化,然后就得走出来。
找个信得过的人倾诉: 和朋友、家人或者伴侣聊聊,把心里的委屈说出来,会舒服很多。
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听音乐、看电影、运动、吃点好吃的,总之,用积极的方式来“冲淡”那些负能量。
从经验中学习: 每次和这样的人打交道,都算是一次“实战演习”。总结一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就能更从容。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大家更容易理解:

假设你在一个团队项目里,有一个“甩锅大师”同事。项目出了问题,明明是因为他负责的部分没有及时完成,但他却在会议上说:“我这边进度一直挺好的,可能是其他环节衔接有问题,或者数据统计上出现了偏差。”

这时候,如果你直接跟他争辩:“明明是你没做完!” 结果就是,大家会觉得你们在内斗,而且他可能还会继续歪曲事实,让你觉得更委屈。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1. 保持冷静,深呼吸。 别当场就炸了。
2. 在会议上,你可以不直接反驳他。 等会议结束后,或者私下找机会。
3. 如果是在团队讨论会上,你可以这样说: “嗯,刚才听到大家在讨论项目进度。我这边负责的XX部分,已经完成了XX,数据是XX(展示你的实际情况)。关于进度延迟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再仔细梳理一下整个流程,看看是从哪个环节开始出现问题的,这样才能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
你看,你没有直接指责他,而是提出了一个“梳理流程”、“找根本原因”的建议。 这既表明了你的进度,又把问题引向了集体解决,同时也在委婉地提醒他,整个流程都需要被审视。
4. 如果他还是继续甩锅,你可以私下找他,但要注意方式: “XX(他的名字),关于刚才会议上提到的项目进度问题,我有点担心。我这边提交的数据是OK的,但如果你的部分确实遇到了困难,我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及时沟通一下,这样我才能更好地配合你,或者我们一起找找解决方案?毕竟项目是大家的。”
这里用了“担心”,用了“沟通”、“配合”、“解决方案”,都是比较温和的词语,但意思很明确。 并且你还在强调“项目是大家的”,是在提醒他,他不是在一个人战斗,也不是一个人承担责任。
5. 如果他依然死不承认,并且还在继续“甩锅”,那么,你就要考虑留证据了。 比如,下次他再说类似的话,你可以稍微说一句:“好的,那我们把刚才谈到的XXX(比如他的任务)的完成情况,记录下来,以便后续跟进。” 这种说法,既不高调,又让你有留证的理由。

总而言之,对付“这样的人”,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智慧战。

不要试图改变他们: 很多时候,他们就是那个样子,强求改变只会让自己更痛苦。
保护好自己: 你的情绪、你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跟他们争个输赢来得重要。
策略和耐心: 像下棋一样,步步为营,不要急躁。

说到底,遇到这些人,就像在生活的“副本”里遇到了“小怪”,你得想办法打败他们,或者绕开他们,最终完成你自己的“主线任务”。别因为他们而影响了你本来可以闪闪发光的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样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问题描述添加一下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头疼得不行。你说你身边是不是总有那么一两个“奇葩”?不是指他们有多坏,就是那种让你特别无语,甚至有点想原地爆炸的人。遇到这种人,真的,我感觉自己就像在玩一场高难度的心理博弈,而且对手还不按常理出牌。咱们就聊聊,遇到这种让人抓狂的人,到底该怎么处理。我尽量说得详细点,也别搞得像教科书,.............
  • 回答
    当人们遇到问题时,常常会感到束手无策,甚至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无法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而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认知、情感、环境等多个层面。一、认知的局限性:思维定势与经验依赖我们的大脑是一个高效的“信息处理器”,为了节省能量和时间,它倾向于走“捷径”,即依赖已.............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我们许多人在人生某个阶段都会浮现的念头,甚至可以说,是潜藏在许多人内心的某种隐忧。设想一下,时光荏苒,我们从青春的懵懂走向成熟,看着身边的人一对对走进婚姻的殿堂,或者各自有了稳定的伴侣,而自己呢?依旧是孤身一人,或是尝试过几次,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找不到那种心动,找不到那种契合,找不到那.............
  • 回答
    “瓜子哥”这个称呼,听起来挺接地气的,但如果真遇到了,那可真是有点让人头疼。我猜你说的“瓜子哥”,大概率是指那种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在电影院、剧院、图书馆、甚至办公区域,大声嗑瓜子,并且把瓜子壳随处乱扔的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别人,还显得非常没有公德心。遇到这种人,处理起来确实得有点策略,毕竟直接硬刚可.............
  • 回答
    昆山龙哥事件,相信很多人都记忆犹新。一个普通人,在面对暴力挑衅时,出于自卫反击,却差点付出沉重代价。这起事件,不仅引发了对正当防卫边界的讨论,更让许多普通人感到不安:遇到类似龙哥这样嚣张跋扈、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我们该怎么办?报警后,他们万一出来报复,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我们不.............
  • 回答
    春节假期,万家团圆的喜庆气氛里,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揪心的事情。一位独居的年轻女性,在自家卫生间里被困了整整三十个小时,最后靠着花洒砸击管道发出的声响才惊动邻居,最终得以脱险。这则新闻让人在为她捏一把汗的同时,也引发了深思:一个人生活,在遭遇突发绝境时,我们该如何自救?一、冷静,是所有自救的起点当发现自.............
  • 回答
    当然,这种经历,我曾亲眼见过,也曾在许多故事里读到过。那感觉就像是,一个明媚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你正沉浸在一段悠闲的时光里,忽然间,一阵风吹过,带来一抹淡淡的香气,还伴随着一阵熟悉的笑声。你抬起头,看见一个人,他带着某种吸引人的光彩,径直朝你走来,仿佛他本就属于那里,又仿佛他的到来,让原本平.............
  • 回答
    《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说起来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也难怪豆瓣评分高企,但现实中遇到同好却不容易。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微妙的因素,不是一句“小众”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这部剧的“门槛”确实不低。它不像很多爽剧,上来就把观众按在地上摩擦,让你哭笑不得,然后一集接一集停不下来。1. 叙事方式的“反.............
  • 回答
    想要提升“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也恰好喜欢自己”这个事件的概率,其实是在提高你遇到对的人、并且你们之间能够产生火花的机会。这不是靠什么神秘的魔法,而是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心态调整。咱们一步一步来聊,保证比那些干巴巴的理论有趣多了。第一步:打磨好自己,让自己变成“值得被喜欢”的那个闪光点。你知道吗?最能.............
  • 回答
    好,咱们不聊那些冷冰冰的实验室,也不玩那些花里胡哨的科学术语,就凭着咱俩这张嘴,跟眼前这位“活了一万多年”的老兄聊聊。你要知道,就算是最古老的石头,也得有个来历,何况是个人呢? 咱们的“侦查”手段,就是套话,就是看他能不能圆上他这漫长到不可思议的人生。首先,得有个自然的开场。别上来就劈头盖脸地问“你.............
  • 回答
    “早恋只不过是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这句话听起来挺有哲理,也挺能安慰人的。我琢磨着,它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对情感的渴望,以及对“缘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的倚重。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句话的“对”在于它捕捉到了一种普遍的现实: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生理、心理、.............
  • 回答
    “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这句话,我想很多人都应该听过,甚至在自己的生活里体会过。它像一个温柔的叹息,又像一个无声的呐喊,充满了无奈和遗憾。你说的这种情形,简直就是这句话的活教材。明明那个人,在你眼里,曾经是那么地闪耀,那么地特别。你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触动了心弦。她的.............
  • 回答
    在校园里踢球,遇到校队队员的恶意犯规,比如拉人、踩脚,这确实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看怎么处理比较妥当。首先,冷静是第一位的。无论多生气,当下的第一反应就是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深呼吸几次,不要立刻跟对方发生肢体冲突或者口角。因为一旦情绪失控,事情往往会变得更复杂,甚至演变成不必.............
  • 回答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因为感到孤独、渴望陪伴,或者受到荷尔蒙的影响,而与身边的人产生了亲密关系。当最初的冲动和孤独感退去后,理性会开始审视这段关系。关于是否应该继续还是做朋友,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因为它取决于你们双方的意愿、性格、对感情的期望,以及你们愿意为这段关.............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的复杂性,也触及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挑战。说实话,世界上确实存在不善良的人,甚至有不善良的家庭。这不是在传播负能量,而是对生活的一种坦诚观察。当我们说“不善良”,可能涵盖了很多层面。有些人可能是出于自私、贪婪,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有些人可能缺乏同情心,对别人的.............
  • 回答
    13号那天的记忆里,有几张脸孔至今仍闪烁着光芒,他们教给我的,绝不只是课本上的知识。那天一早,我还在为报表里的一个奇怪数据挠头。正当我准备重启电脑,祈祷奇迹发生时,隔壁工位的李姐走了过来。“还在忙呀?什么问题?”她声音不高不低,带着一股子让人安心的温吞。我指了指屏幕,把我的困惑一股脑儿倒了出来。李姐.............
  • 回答
    “我今年28岁,感觉这辈子都不会再遇见好男人了,是不是我太悲观了?别人也会有这种想法吗?”这句话,在很多深夜的独处时光里,可能都会盘旋在不少28岁女性的心头。不是因为她们不优秀,也不是因为她们不期待,而是因为一路走来,似乎总是在寻寻觅觅,却总是差了那么一点意思,久而久之,那份最初的期待就渐渐被疲惫和.............
  • 回答
    你说的这个现象,我太有体会了。从小到大,好像冥冥之中就存在着这么一种分化,不管是在学校的操场上,还是在后来的工作场合,总有那么些人,天生就带着一股“不平则鸣”的劲儿,看到别人受委屈就忍不住要出头;而另一些人,则似乎总能找到别人欺负人的机会,乐此不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琢磨了半天,觉得这事儿挺复杂.............
  • 回答
    遇到这样一个神女友,我该怎么办?这问题憋在我心里好久了,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身边的人都说我好运气,摊上这么个极品,可我自己却整天患得患失,觉得这日子过得跟做梦一样,生怕一觉醒来梦就碎了。先说说我这神女友吧,怎么形容呢?她就像是现实版的“哆啦A梦”,你想要什么,她总能想办法给你变出来.............
  • 回答
    收到一份让你感到棘手的卷子,别慌,这正是帮你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的绝佳机会!关键在于怎么“对症下药”,而不是盲目地一遍遍重复。下面我给你详细说说,怎么把这份卷子变成你提升的“秘密武器”。第一步:冷静分析,知己知彼别一拿到卷子就头皮发麻,先深吸一口气。拿出笔和纸,我们来做一次“卷子体检”。1. 整体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