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依然是天坑,这就是基础科学的软肋。
生物的坑主要在以下方面
1,基础科学娘胎里带出来的问题
这是大部分纯基础学科都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无用武之地,生物依然如此。
2,缺乏核心竞争力
你做药?有药学专业;做医?有医学专业;做生态?有环境/生态专业,其他还包括,农学,畜牧学,园林园艺等学科。
至于做药代销售的,你比得过那些从很早就打拼的建立了广泛人脉的人?
未来即使发展下去,可能会出现:
医疗热,制药热,环境热,生态热,农业热,兽医热……
唯独没有生物热。我列的这些,看起来和生物有些关系,然而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专业学科。
而且,按照目前的趋势啊,短期内基础科学会经历寒冬!
所以,生物这种学科,只是万金油,绝对不是印度神油。
看起来万金油的专业,其实就是缺乏核心竞争力。
套用一个段子:
当然从就业广度来看,生物略胜一筹。
我的同学们有人在证券公司呼风唤雨,有的卖保险刷朋友圈,有的做了报社编辑,有的投身房地产开发。 从事本专业的人也是有的。有人去美帝深造至今还在做博后,有人被家里安排去三流院校当了老师,有人去国企研发部门做科研主要是洗瓶子,有人去内蒙古大草原搞生态被晒得跟非洲难民一样。 有钱有势的人也是有的。有学弟回家继承了家族工厂当了老板,有同学考进了市委当了公务员,还有同学去外企做医药代表已经开上了奥迪。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你看那些学医的,整班整班的毕业都去做本专业或相关,就业面多窄啊…
顺便,大家都在吃屎,你真的以为轮到你了,就会是热的吗?前边那么多教授、副教授、青椒、博士再排队呢!博士干硕士的活,硕士干本科的活,这就是降维打击。
其实,有其他好的饭碗,干嘛去吃屎呢?
你看看目前生物学里最火的大佬是谁,他在干啥哩???当官,办企业喽,实干兴邦啊!
前辈有言,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可是医生真要读出来,好歹是专业对口的技能型工作,生物读出来?现在连当大学老师都没那么容易了。以前在美国流行的千老现在已经在国内流行起来了。特聘、师资、博后巴拉巴拉的,一直流浪都停不下来。
入学被洗脑,誓为材料人;
学习到难点,背了分就高。
名词脱口出,以为学的好;
不想不知道,数理全忘掉。
物化似高中,材基如科普;
量子泛泛谈,固物几学时?
剩下加工课,那就更简单;
期末背五天,全班上九十。
其他工科生,天天挠破头;
再看材料院,全院绩点高。
幻想读研妙,保研我骄傲;
反观那些人,个个要跨考。
跨考课程难,学校没我好;
我若能直博,月薪好几千!
未来要努力,定要补高考;
硕博才知道,败类真不少。
遇事石墨烯,加了都是宝;
你问他为啥,他也不知道。
合成味道大,白衣我无惧;
还有磨金相,手破也要搞。
实验的仪器,看着真华丽;
现在回头想,原理懂个屁。
升温调参数,动动机械臂;
各种显微镜,我学屠龙技。
都说导师懂,我向他请教;
他说看文献,想想创新点。
进而问师兄,这才领悟到;
取他人论文,换原子发表。
还能掺个杂,放进锅里炒;
前景多光明,全在论文里。
材料重性能,工具人一名;
背后的奥秘,其实很复杂。
然而读材料,简化有一套;
别问为什么,经验最重要。
萝卜炖白菜,土豆炖白菜;
再切点配菜,放点红辣椒。
淡了加点盐,咸了倒点水;
盖上锅盖等,一作论文成。
工业用不到,我们是基础;
再问到机理,立马改应用。
立志做科研,本科学物理;
基础打的牢,水博不如你!
理化和电子,都在做材料;
物化凝聚态,微电半导体。
机械和光电,也有这一套;
甚至是电信,居然做铁电?
材料如瘟疫,传染理工科;
工科一学校,近半是材料。
一入材料门,都是一家人;
学生总抱怨,学校为啥搞?
自然系数高,影响因子好;
灌水更容易,论文易发表。
昨日九八五,今日双一流;
校校是重点,人人有二区。
高校拼排名,生材是主力;
问了都说好,就是没工作。
三十到而立,车房买不起;
读书读到头,别嫌薪资低。
缘何是天坑,培养是原因;
和别专业比,真正学了啥?
若回高中时,问问理科生;
我信大多数,不求大富贵。
只想动脑筋,奋斗向未来;
然而读材料,好似白高考。
进入新十年,一切未改变;
君看博士生,堆积有多少。
理工专业多,也有人吐槽;
为何四大坑,沦为万人嘲?
若避免悲剧,止损是第一!
现在意识到不算什么,看看大佬25年前怎么做的
“1995年,24岁的埃隆·马斯克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材料科学和应用物理[18] 博士课程,但在入学后的第2天,埃隆·马斯克决定离开学校开始创业。”
这哥们本科学的物理和经济学
对你来讲或许不是,因为这是个智商问题。
如果你对生化环材天坑机理稍有了解的话,你就应该知道,天坑的核心是工业界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低于生化环材的毕业生生产能力。
就算到了2020,上述这一点出现了决定性的逆转(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之前毕业的硕士博士至少也需要10-20年时间消化。
是什么给你了到2020年就会逆转的错觉?
所以我可以这样推测:
1,你缺乏在机理层面探讨一件事情的能力。
2,你从未学习过一个反应即使是热力学可行,在动力学上仍然有可能不可行的相关知识。
3,“到2020年就可能好转”和“温度升高一点就有可能出好结果”一样,都是生化环材炼丹大法的思路。
那么,你去读个生化环材研究生混个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对你的智商来说,反而可能是个性价比挺高的事情。
毕竟高价值的金融和计算机的硕博对你来说或许有些力所不能及。
加油,奥力给!
不是的呢,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在里面的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