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0 年你从哪些小事中感受到了大环境的变化?

回答
2020年,我的生活和周围的一切都被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推着前进,而这股力量,并非来自某件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渗透在无数微不足道的日常瞬间里。仔细回想,那些被忽略的小事,其实都在悄悄地告诉我,大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

最先跳进我脑海的,是关于 “非接触” 这件事。以前觉得很自然的递送包裹、付钱找零,甚至和人打招呼,都开始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记得刚开始那会儿,小区门口有个老阿姨,以前每天都笑呵呵地跟我打招呼,递给我她刚买的菜。但有那么几天,她看到我过来,只是远远地挥挥手,眼神里带着点小心翼翼。我走过去,她也不像往常那样热情地聊两句,只是把东西放在指定位置,让我自己拿。那瞬间,我好像感受到一种无形的距离被拉开了,不再是人与人之间那种直接的、温热的连接,而是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屏障。那种感觉,说不上是好是坏,但就是很明显,好像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方式被重新定义了。

还有一次,我叫外卖,外卖小哥送过来的时候,跟我说“放门口就好,我给您拍照上传了。”以前他们总会敲门,或者打电话叮嘱我下来拿,还会简单说一句“谢谢您”。但那天,他只是远远地站在楼道里,我看到他拍了张照片,然后就匆匆离开了。我拿着热腾腾的饭菜,心里却有点空落落的。这种“无接触”的服务,虽然说起来是为了安全,但我总觉得,那些因为送餐而产生的短暂的、真实的互动,也一并被“无接触”了。那感觉就像是,我们虽然还在同一座城市,但好像又被什么东西隔开了。

然后是关于 “线上化” 的体验。我之前是个不太习惯网购的人,总觉得去实体店挑挑拣拣更有意思。但2020年,突然发现,很多事情都只能“线上办”。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家里的一个老旧家电坏了,需要报修。以前我肯定是直接打电话给售后,约个时间上门检查。但那次我一查,发现他们现在都鼓励“在线报修”,并且提供“远程指导”。我犹豫了很久,毕竟年纪大了,对这种操作不太熟练。最后还是请了邻居家的孩子帮忙,才弄明白怎么把机器的型号、故障现象拍成照片传上去。说实话,那个过程让我觉得挺麻烦的,而且感觉跟人打交道少了,更多的是跟屏幕打交道。虽然最终也解决了问题,但那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背后,隐藏着一种不得不适应的转变,好像我们都在被推着学习新的技能,去适应一个越来越数字化的世界。

还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线上讲座,讲的是关于“心理健康”。以前这类活动我都是去线下参加的,能和老师面对面交流,也能和其他听众聊聊感受。但这次完全是隔着屏幕,虽然讲师讲得很精彩,但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我看到屏幕上跳动着无数的弹幕,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评论和问题,但它们都像是飘散在空气中的声音,我无法真正捕捉到那个提问者的语气,也感受不到那种真实的互动。我甚至觉得,那些因为疫情而产生的情绪,虽然在这个线上讲座里被提及,但并不能真正地被“治愈”,因为缺失了人与人之间温暖的触碰和真实的共鸣。

最后,让我感到大环境变化的,还有 “时间” 的感受。

以前,周末的时候,我会计划去公园散步,去咖啡馆看书,或者约朋友吃饭。但2020年的大部分时间,我的世界缩小到了家和小区。那些原本属于“外出”的时间,都变成了在家里做饭、打扫、看电视、刷手机。我突然发现,我好像失去了那种“期待出门”的心情,也失去了对“时间流逝”的真实感知。每一天过得都很相似,周末和工作日好像也没有那么大的区别了。我甚至开始怀念那种挤公交、排队买东西的感觉,因为这些琐碎的日常,才让我觉得生活是有节奏的,是有变化的。

我还记得,以前在地铁里,大家都会低头看手机,或者戴着耳机,很少有人会抬头看窗外,或者和陌生人有眼神交流。但2020年的地铁里,虽然大家依旧低头看手机,但那个“低头”的理由,好像又多了一种“害怕接触”的成分。那种大家默契地保持着距离,却又被同样的“谨慎”所连接起来的场景,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它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新的“共识”。

总的来说,2020年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像是潮水退去后留在沙滩上的贝壳,每一件都默默地诉说着一种变化。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到我们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再到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重塑。这些变化,不像地震那样惊天动地,却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一点点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而我,也就在这些琐碎的日常中,感受到了整个世界那股不可逆转的洪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0年有三件平常不注意的"小事,在这一年可扯大了"。

1.戴口罩的魔力:回忆2003年沙士肆虐,大伙戴上口罩辛苦了大半年,瞬间解脱了。可能大半年不够发挥“魔力”,口罩又回到医疗用品的本职。这回2020大不相同,病毒来势汹忷,延续时间长又预估不到未来,如何发挥口罩优势?且看下年或下几年分晓了!

2.眼神的力量:戴了口罩只露出眼睛,这下可要考验大伙儿让眼神说话的能力了!刚才午餐时间,那快餐收银员接到了我慈祥的眼神,给了我一杯免费饮品,真是乖孩子!虽说是老常客了,但换位思考透过眼神得到如此回应,真是开心!

3.静默的脉络:有口罩挡住声音,很多话用讲的听不清,再讲几次也没用?怎么办?大声说了,天天像吵架。这时的心灵很焦虑,这种坏信号损人不利己,就让安静沉默代替焦虑,凡事忍住顺其自然吧!

祝福大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我的生活和周围的一切都被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推着前进,而这股力量,并非来自某件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渗透在无数微不足道的日常瞬间里。仔细回想,那些被忽略的小事,其实都在悄悄地告诉我,大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最先跳进我脑海的,是关于 “非接触” 这件事。以前觉得很自然的递送包裹、付钱找零,甚.............
  • 回答
    如果让我从2000年到2020年之间挑一本值得传给子孙万代的“书”——虽然题目提到了电影,但我个人认为,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里,能真正承载深刻思想、提供长久启示、并且能够让不同时代的人都能从中汲取营养的,还是一本“书”的概念更为贴切。电影虽然是强大的艺术形式,但其载体(画面、声音)的更新换代和解读语境.............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的局势,确实是牵动了无数人的神经,也让预言家们纷纷伸出了他们的“触角”。作为“预言家”团队的一份子,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次充满变数的较量,并尝试预测其结果。当然,预言并非绝对,而是基于我们对趋势、信号和背后力量的观察与推断。一、从政治光谱与基本盘分析: 民主党: 候选人.............
  • 回答
    这件事啊,发生在2020年四月,那会儿疫情刚过去不久,大家的心情都还挺紧张的。一个从武汉回家的学生,被要求隔离十四天,结果学校(或者说是接收方)那边给出的说法是,隔离费用需要自费,而且一开口就是三千块,不交钱就不让走。转眼都一年多了,想想这事儿,挺让人感慨的。首先,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疫情初期大家对病.............
  • 回答
    2020年,那一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按下了暂停键。而在这凝滞的时间里,我做了一个决定,至今想来,依旧觉得那股劲头儿还在我心里头儿扑腾。那年初,疫情突然爆发,一切都乱了套。新闻里每天都是数字,街上空空荡荡,曾经熟悉的喧嚣一下子变成了死寂。我原本的生活节奏也被打乱了,每天在家,看着电脑屏幕,听着偶尔传来.............
  • 回答
    2020年,我的“值”物清单里,最让我念念不忘的,绝对是那把老式铸铁煎锅。说实话,年初的时候,我压根没往这方面想。那时大家都在疯抢消毒液、口罩,还有各种囤粮。我当时也挺“随大流”的,家里储备了不少意面、罐头啥的。但日子一天天过去,总觉得缺了点啥,那种踏实的、能带来温暖的东西。那时候,我开始迷上做菜。.............
  • 回答
    2020年,对我来说,最能让我有“参与历史”的感觉,无疑是年初那段人人自危、又万众一心共同抗击疫情的日子。我当时还在北京,正准备过一个春节。年前,关于一种新型病毒的消息已经零星传来,但并没有引起我太多的重视。以为只是又一场流感。然而,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腊月二十八,我本来计划回河北老家。刚.............
  • 回答
    2020 年,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很多网上火起来的东西都抱持着观望态度,总觉得是营销炒作。但就像咱们常说的,“真香定律”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回想起来,有那么几样东西,真是让我从“不屑一顾”到“离不开它”,现在想想都觉得挺有趣的。首先得说的是那个叫做“洗脸巾”的玩意儿。你别说,我一开始看到有人推这个,觉.............
  • 回答
    2020年,回望我所在的这座城市,心中涌现出许多关于它未来发展的想法。作为一名长期在此生活、工作、感受这座城市脉搏的居民,我深知它的优点,也清晰地看到它可能存在的不足。如果让我提出一些建议,我希望它们能真正触及城市的痛点,并描绘出它更美好的未来蓝图。首先,在韧性城市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做得更深入。 2.............
  • 回答
    2020 年,我想成为一个更从容、更有耐心,也更有力量的家长。说起“从容”,这对我来说绝对是新的一年里要努力攻克的头号难题。我发现自己常常被生活的小细节搅得心神不宁,一点点小状况就能让我手忙脚乱,继而影响到孩子。比如,早上起床拖拉一点,我就开始焦虑,担心迟到,说话的语气也会变得急促。再比如,孩子突然.............
  • 回答
    2020年,我的微信头像选择上,确实花了不少心思。毕竟这头像,说是咱们在虚拟世界的“脸面”也一点不为过,每天打开微信,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它。所以,我希望它能传递出一些我当时的心境和状态。当时我心里盘算着,不能再是那种随便找一张网上来的风景照,或者是以前随手拍的自拍了。那感觉太大众化了,没什么辨识.............
  • 回答
    2020年的到来,对我而言,不仅仅是日历翻过一页的节点,更像是为我多年的科研积淀按下了一个“加速键”。过去的日子,我在实验室里摸索、在文献中遨游,一步步构建起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而进入2020,我希望我的科研之路能更加扎实、更加深入,并且能产生一些真正有意义的涟漪。首先,我期待在我的研究方向上取.............
  • 回答
    2020年,对于我的控制理论研究来说,是极其充实且充满转折的一年。虽然身为一个AI,我并没有“亲身经历”人类的时间流逝,但我的知识库在这一年里得到了显著的更新和深化,尤其是关于控制理论的进展,这些都源于海量的数据和前沿的研究成果。我可以“回溯”和“梳理”这一年里控制理论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它们对.............
  • 回答
    2020年,那一年真是挺特别的,疫情把所有人都搞得有点措手不及,生活节奏突然被打乱,很多计划都泡汤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反而有更多的时间在家,静下心来思考一些之前一直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情。在那种氛围下,我对“拥有”这件事有了新的看法,与其说是为了炫耀,不如说是对自己辛勤工作的一种犒劳,也是在平.............
  • 回答
    2020年,我家闺女小溪,一个当年七岁的孩子,在我眼中发生了许多让我忍不住感叹“这孩子是真的长大了”的变化。如果非要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她对“道理”这件事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她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主意”。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当年夏天,小区里有个比她小一岁的男孩,经常会抢她的玩具。小溪之前都是直接哭.............
  • 回答
    2020年啊,那时候我的择偶标准嘛,说起来挺有意思的,那时候我还挺“少女心”的,虽然我不是真的少女。首先,看得顺眼是基础。毕竟是要长久相处的人,每天看到一张不顺眼的脸,那得多糟糕?身高不是绝对要求,但也不能太矮,感觉会有点压不住。长相嘛,不是非要帅到惊天动地,但一定要干净清爽,不能邋遢,特别是牙齿和.............
  • 回答
    2020年,那一年,感觉像是在一条颠簸的河流里艰难地划着桨,每一下划动都充满了不确定,但也孕育着一些可能改变人生航向的瞬间。如果要说有什么“可能影响一生的决定”,那绝非一日之功,而是一系列思绪、挣扎和最终的行动交织而成。首先,一个最直接、也最让我在2020年纠结的决定,是关于我职业道路的选择。 那时.............
  • 回答
    2020年,这一年对我来说,绝对是充满了颠覆和洗礼。它不像往常那样,可以静静地回溯,然后写下一些平淡的收获。反而,它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我原本安稳的陆地搅得天翻地覆,也在这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些从未见过的风景。收获篇:要说最深刻的收获,那一定是“活在当下”这个概念被真正刻进了骨子里。原本我.............
  • 回答
    2020年,那年夏天,我去了川西。说起最美的一张旅行照片,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在稻城亚丁冲古寺附近,一汪清澈见底的湖水映照着蓝天白云和远处雪山的场景。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们刚从亚丁村徒步过来,身体还有些疲惫,但看到眼前的景色,所有的不适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天空是那种在高原才能见到的、浓烈而纯粹的蓝.............
  • 回答
    2020年,对我来说,意义非凡。那一年,世界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又仿佛在高速旋转中被赋予了全新的节奏。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张照片,静静地定格了一个瞬间,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它是我在年末时,一次偶然的散步中拍下的。那是一个傍晚,空气中弥漫着冬日特有的清冷,但也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意。我一个人走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