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男来了。
但是我知道你们听不懂,因为我们读的书不一样。
细胞内能产生的化学反应,和外界能产生的化学反应是没有区别的。
这一点是一切的一切的物质基础。
我在泰国一度晒成黑碳,还是在我有巨量涂防晒霜的情况下。防晒霜只保护不被灼伤,不能保白。
皮肤变黑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所以大前提来说,晒了一定黑,而且不黑反而是个问题。
现在说美白。
实际皮肤需要的是维生素C,还需要退黑素。
所以,维生素C霜大量抹身上就行。至于退黑素,保证在黑暗环境中睡足就行了。你看那些被关地窖里的都白的吓人。一是没有光照,而是退黑素多,一进一出白成僵尸状。
当然我不是说地窖能美白,地窖还引起缺钙和近视眼。
最后强调一下不要脱离剂量谈毒性。美白霜无论维C还是烟酰胺,量不足是没有用的。
所以美白真的是比较贵的一个事情。
还是基因的力量无穷。
这位大神什么也没涂,但是人和桌子一样白。代价是晒一下立马精神萎靡,大概上辈子是达Q拉伯爵。
听我一言——西班牙MD安瓶可以一战!
让我把思绪悄然拉回青涩的学生年代——当时我在老妈的撺掇下, 鼓起勇气跑到影楼拍了一组写真(对,从那时就开始臭美了),在那个网络还不发达的古早年代,青涩的少年在家长的恶趣味下,“为出成片强装酷”…现在想起来无异于公开处刑…
成片拉不拉胯暂且不论,在那儿我倒见识了一件很好玩的事儿——我局促不安的坐在布景旁等待拍摄,耳朵里却听到了动静不小的争执:化妆师和摄影师带着明显讨好的笑,围着一对拍婚纱的新人在劝说着什么,而新郎新娘明显有点不耐烦…
听半天才搞清楚:影楼方在强力安利新人另花钱买一种“即时美白神器”,号称使用后当即就能获得完美的上妆美白体验…被影楼一层层套路搞得不厌其烦的新人明显不太信任这种不靠谱的玩意儿,但谁让拍婚纱照一辈子最好只有一次呢?最后还是咬牙用了。
所谓“美白神器”我也好奇凑上去瞧了——化妆师姐姐称之为“安瓶”。
你别说!这玩意儿还真有“神奇”的效果——可能是灯光师要加鸡腿,可能是化妆师粉底够厚,也可能是新娘甜蜜中的心理暗示用安瓶之后…好像上妆后皮肤状态确实好了很多?镜头里的新娘神采奕奕,刚才的不满和嫌弃早不见了。
现在翻翻知乎,大概知道了这是个“影楼潜规则”——拍摄前给顾客用安瓶精华素,上妆后的皮肤确实白嫩不少。
当年还是学生党的我不明觉厉,只觉得那个颇有专业感的小瓶子像是瞬时美白的“灵丹妙药”…时光荏苒,曾经的青涩少年已经变成医学老司机,早就不信什么灵丹妙药。不客气地说——虚假宣传和夸大其词的小样儿,想逃过我的眼睛,还真不容易。
对安瓶,首先要明确它只是日用护肤品的一个门类,更确切来说是容器的一个类别。理性看待,能有效保存活性护肤成分的主流安瓶类浓缩精华液,长期使用确实有不错的美白效果,但“一用就白”显然是扯淡——从原理上就说不通啊…美白的三个靶点:抑制黑色素的产生、阻止黑色素的转运、祛除角质细胞的黑色素积累,每一个通路要发挥作用,都需要给血流循环和细胞代谢充分的时间!“快速美白”再快也做不到瞬间川剧变脸哇!
那到底什么是安瓶?其实,这是个错别字…(捂脸),Ampoule安瓿(bu 第四声)是个医学名词,原意指代玻璃小瓶,是粉末或液态药品的储存容器。你打针挂水时护士姐姐注水后摇晃的装冻干粉针的西林瓶,用“弹指神通”潇洒弹开瓶盖的细颈“子弹状”玻瓶,都是安瓿。
由于那个“瓿”字太过生僻,智慧的劳动人民在常用汉语里找了个谁都认识的“瓶”字代替,瞬间就朗朗上口…话说回来…安瓿你们不认识,我TM熟悉到相看两厌啊!从实习生到麻醉住院医的苦逼临床生涯里,我天天掰安瓿、抽药、配麻药…用安瓿装的麻醉药品和血管活性药就是俺们吃饭的家伙和枪里的子弹,手都不知道在掰安瓿时被玻璃渣子划伤了多少次…(嘤嘤嘤)
当然,在这里我们不能用小众的定义指代大众广泛接受的延伸含义——目前美容日化领域所说的安瓶,其定义应该是用医用玻璃制品包装保存的含有较强活性、在空气中不太稳定的美白护肤精华液。之所以用安瓿包装,看中的就是其无菌、独立定量、隔绝外界空气、掰开即用不影响剩余的特性。对一些活性很强、普通包装难以保存的美白成分,将安瓶这种医疗药品包装形式用于护肤日化市场,能有效减少活性损失、延长保质能力,让配方师大胆添加高浓度的强效配方,增加产品线的整体效费比,这还真属于降维打击~
当然啦,部分跟风厂家把做成和手榴弹大小的玻璃瓶子,和带滴管没有液封的试剂瓶也成为“安瓶”…原谅我厚道地笑了…安瓶能发挥作用,最关键的特性就是单瓶一次性使用和小剂量独立包装!
目前在安瓶领域,深耕多年的有来源于西班牙的品牌MartiDerm(MD)。MD是国内安瓶风潮的发起者,品牌也自信宣称为“安瓶定义者”。由于旗下产品的配方往往新锐进取,添加的成分大胆而相对不安分——比如高浓度(10-15%)的维生素C、和间苯二酚衍生物等,所以必须用密封保存,能有效维持活性的安瓶独立包装。
以我推荐的MartiDerm西班牙MD—DSP-BRIGHT精华安瓶为例,这款安瓶主打可抵御光老化。棕色避光安瓿内含有10%的左旋VC(浓度越高越不稳定,普通包装早就分解失效得七七八八了)和5%的VC衍生物(VC糖苷)。排除高浓度V C的致敏风险(一般可接受),其功效在成分配比上就很强劲。5%VC糖苷搭配凝血酸和己基间苯二酚的组合,兼顾了稳定性,放避光安瓿里使用是足够安全的。
从成分上扒一扒:(仅成分作用,不完全等于产品功效,使用效果视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VC(抗坏血酸):众所周知,促进胶原蛋白生成,防御紫外线侵袭,减少光老化。VC是活性很强,因此在室温的空气环境下很快就氧化了,只能在无水、真空、酸性水溶环境(pH<3.5)等条件下才稳定。提高VC浓度,此举毫无疑问增加了VC失活分解的趋势…因此,配方师对VC成分大抵只有两条路可走:合适的、不易分解的体系和储存方式(如安瓶);以及稳定很多的VC衍生物——涂抹上脸后会慢慢分解转换为VC发挥作用。
这就说到了主料之一的抗坏血酸葡萄糖苷(VC糖苷):VC衍生物(商品名AA2G),结构稳定,5%的浓度刺激度不高,但敏感肌用前还是要在耳后或手腕测试是否耐受。
凝血酸:传明酸,高效,易吸收,稳定性良好,作用机理就是我上面提到的“通道1”:
在肤感上较为干爽,粘度适中,上脸后润泽感较强(类似用玻尿酸成分后的感受),由于添加了助滑的粉体、硅石这类的肤感调节剂,滑感不错。
精华呈淡白乳色,有轻微的果酸香味。在防腐体系上,采用传统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苯氧乙醇防腐,这个没啥好说的。需要注意的是:含酒精,敏感肌还是要谨慎(初次使用可能有刺痛感,没办法,pH比较低嘛),也不建议孕妇使用。
这款MD安瓶配了专门的开瓶器和塑胶滴管,按说明书操作很简单,不用担心被玻璃渣划伤(护士姐姐的职业病…)
我前段时间受邀参加了2020微博之夜活动,小透明第一次上台领奖,要和诸多明星“同台亮相”,惶恐得很…在少年回忆和朋友安利的双重作用下,我带了MD安瓶去上海(有个小插曲:因为是玻璃液体差点不让带上飞机,最后以药品的形式报备后顺利登机),上台前抱佛脚使用了一瓶…诶嘿!可能是心理原因吧…上妆登台时白了很多!当然啦,和我平时长期护肤的努力分不开(羞)~
想跟大家说的是:不可“神化”安瓶,无论其形态如何、宣传的概念多高大上,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本身的护肤活性成分。其本质一般是活性强、纯度高的护肤精华成分,以VC为主。本身皮肤屏障受损、皮肤病态状态或者罹患各种皮肤问题时,光用安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需要咨询皮肤科医生,并持之以恒的注意皮肤养护。
美白是个长期、系统性的护理过程,其难度不亚于减肥,需要的,是生活习惯的改变,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护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