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个悖论,物质都不能凭空出现,那最初宇宙是怎么诞生的?奇点之前呢?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直击了我们对宇宙最根本的疑问之一,也是科学与哲学领域长期探讨的焦点。关于“物质不能凭空出现”和“最初宇宙如何诞生”,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挠头但又引人入胜的悖论。让我们试着一点点剖析它。

首先,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物质不能凭空出现”这个原理,来源于我们熟悉的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定律,尤其是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能量的总量是恒定的,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比如,你烧一堆木头,木头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和光能,但能量的总量并没有改变。

然而,当我们谈论宇宙诞生时的极端情况,特别是“奇点”之前时,我们所处的物理定律框架可能就不再适用了,或者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物理理论来描述那个时刻。

奇点:一个理论的边界

“奇点”这个概念,通常是在描述宇宙大爆炸理论时出现的。根据广义相对论的推导,如果我们将时间回溯到大爆炸的起点,宇宙会收缩到一个密度无穷大、体积无穷小、温度无穷高的点。这就是所谓的“奇点”。

问题就在于,当物理量趋于无穷大时,我们所知的物理定律就失效了。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就像在尝试用一把尺子去测量一个黑洞的内部,但尺子在那个地方会扭曲到完全无法使用的地步。奇点就是我们现有物理学理论的“边界”,它告诉我们,在那个时刻,我们的理论无法给出答案。

所以,当问到“奇点之前”发生了什么,或者“最初宇宙是怎么诞生的”时,我们实际上是在问一个我们现有的物理模型还无法触及的问题。

突破现有框架的理论尝试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发展更先进的理论,试图超越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局限性,寻找能够统一描述宇宙早期极端状态的理论。其中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想法包括:

1. 量子宇宙学(Quantum Cosmology)

如果你把宇宙的尺度缩小到极小的量子层面,那么“凭空出现”的现象在量子力学中是存在的。例如,在量子场论中,真空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不断产生和湮灭的“虚粒子”对。这些虚粒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然后又相互作用消失,但它们在短暂的存在期间仍然遵循能量守恒(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通过不确定性原理)。

量子宇宙学就是试图将量子力学的原理应用到整个宇宙。在这个框架下,一些理论家提出,宇宙本身可能是在某个“量子涨落”中产生的。想象一下,在那个极早期,我们所谓的“时空”可能还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样子,它可能是一个更加模糊、更加量子化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一个微小的、能量上的涨落可能就“足够”产生一个非常小的、但充满能量的“早期宇宙”。这个过程并非从“绝对的空无”开始,而是从一个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量子真空”或者某种“初始状态”开始。

你可以这样理解:就像在量子力学里,一个电子可以瞬间出现在一个地方,又瞬间消失,尽管这看起来违反了经典直觉,但它在量子层面是允许的。量子宇宙学就是把这种“允许”的可能性,放大到整个宇宙的诞生上。

2. 弦理论(String Theory)与 M 理论(MTheory)

弦理论是一种非常有野心的理论,它试图将所有基本粒子都看作是微小的、振动的弦。弦理论需要额外的空间维度来保持其数学一致性。在弦理论的某些版本中,大爆炸的奇点可能被消除了。

一种流行的想法是“宇宙膜(brane)碰撞”。根据这个模型,我们的宇宙可能是一个存在于更高维度空间中的“膜”。宇宙的诞生,可能是两个这样的膜在更高维度空间中碰撞的结果。这次碰撞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就像我们今天理解的大爆炸一样,从而形成了我们所处的时空和其中的物质。在这种情况下,物质和能量并不是从绝对的“无”中产生,而是从先前存在的膜的能量中释放出来的。

这有点像你把两张纸在空中碰撞,纸本身并没有消失,但碰撞产生的冲击波和能量可以被我们看到和感受到。

3. 循环宇宙模型(Cyclic Universe Models)

有些理论认为,宇宙并非始于一个单一的奇点,而是经历着不断膨胀、收缩、再膨胀的循环。在大爆炸理论的经典版本中,宇宙从一个奇点开始,然后不断膨胀。但在循环模型中,宇宙可能经历了一个“大挤压”(Big Crunch),即宇宙最终会收缩回一个致密的点(但可能不是一个真正的奇点),然后再次“反弹”进入下一次膨胀(大爆炸)。

在这种模型下,最初的宇宙“诞生”就不是一个绝对的起点,而是前一个循环结束后的“重生”。物质和能量也可能是在前一个循环的末期就已经存在,只是以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形式储存着。

“凭空出现”的定义问题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定义“凭空出现”。在日常经验中,“凭空出现”意味着从绝对的“无”中产生。但当我们进入量子世界和宇宙起源的讨论时,我们所说的“无”可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经典意义上的“无”: 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物质,没有能量。
量子意义上的“无”(量子真空): 可能有空间(虽然很小或性质不同),有基本的物理规则,有能量涨落的可能性,有潜在的场。

如果宇宙是从一个“量子真空”或者一个“更高维度的膜”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那么它就不是从绝对的“无”中产生的,而是从一个已经存在的“某种状态”中演化而来的。就好比一个婴儿并非从“无”中产生,而是从母体中孕育和生长出来的。

回到“最初”与“之前”

所以,当问到“最初宇宙是怎么诞生的?奇点之前呢?”,我们实际上是在探索那个我们现有物理学理论还无法完全描述的“前奏”。这些前沿的理论,如量子宇宙学、弦理论以及各种循环模型,都是为了填补这个知识的空白。

我们之所以难以理解,是因为我们的直觉是建立在日常经验的物理定律上的,而宇宙的开端是一个我们无法直接体验的极端情况。但科学家们通过数学模型和对现有物理定律的延伸,一直在努力构建一个更连贯、更深刻的画面。

总而言之,虽然我们不能凭空变出手机,但宇宙的诞生很可能遵循着一套我们尚未完全掌握的,但仍然是“有规则”的物理过程。那些“最初的出现”可能并非“毫无缘由”,而是从一个我们尚不能完全想象的“初始状态”中,依据更深层的自然规律而发生的。这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也是科学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是物理v1.0的过时知识了。


在物理v1.0里面,质量和能量是分别守恒的,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理各管各的,谁都不碍着谁。

但后来物理学家发现质量守恒、能量守恒都是错的。能量和质量之间在严格限制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且可转换的是所谓的“动质量”),转换比例由E=MC^2决定。但能量和质量的总和总是守恒的,这就是质能守衡定理。

换句话说,在物理v2.0里面,质量/能量各自并不守恒,但两者的总量守恒。


不仅如此,物理v2.0还发现,这个世界是量子的、概率的……

在新的图景里,“物质”或者说微观粒子无时无刻自动的从虚空中“冒”出来,就好像它们凭空“借”到了能量一样。但这种粒子并不能长久存在,很短的一瞬之后,它就会归还自己借来的能量、重新归于虚无。因此我们叫它“虚粒子”。


基于波粒二象性理论,每个微观粒子都会伴随一个波;而波有波长。那么如果我们弄出两块挨的非常近的平行金属板,这个狭小的距离就会限制虚粒子的产生,使得板子中间“涌”出的虚粒子少于自由空间。

我们知道,气压是粒子和物质表面碰撞所形成的宏观力;如果两块金属板之间的虚粒子密度可以更低,那么这些虚粒子碰撞产生的平均力(也就是压力)就会小于金属板外侧自由空间那密度更大的虚粒子产生的“气压”——哪怕整个装置置于真空,源于虚粒子的“气压差”也会毫厘不爽的出现。这个气压差在宏观上表现为一个静压力,它被命名为“卡西米尔力(Casimir Force)”。


这个力由荷兰物理学家亨德里克·卡西米尔(Hendrik Casimir)于1948年提出,于1996年被实验证实。

卡西米尔效应_百度百科

卡西米尔效应 - 百度文库

科学网-卡西米尔力 - 苗兵的博文


显然,物质就是可以凭空出现、凭空消失;只是必须满足“质能守衡”的约束而已。

比如引起卡西米尔力的那些虚粒子,它们的出现就依赖于凭空借来的质量和能量;这个质量/能量亏空会在短短一瞬间被填补回去,于是虚粒子就消失了。


但是科学家发现,引力势能在性质上相当于“负能量”;且从天文尺度上说,这个能量和宇宙中物质质量所对应的能量恰恰匹配……这就引起了一个猜想:或许整个宇宙都是凭空产生的。

说的更具体点:整个宇宙都是“真空涨落”产生的虚粒子构成;只不过,这些“虚”粒子借来的能量迟迟没有归还、而是被以“引力势能”的方式记在帐上——记了过百亿年都没有归还而且似乎下一个百亿年也没有归还的意思。

靠着借来的这么一笔“巨债”,地球太阳银河系以及整个宇宙,就这么诞生了。


至于奇点嘛……首先,现有理论不支持从单一奇点“爆”出我们宇宙这样大尺度的均匀结构;其次,奇点并不是必需的,宇宙完全可以以某种不需要奇点的方式开始演化。

由于光速限制,我们仅仅能看到周围几百亿光年这个范围而已;或许更远的、从理论上就禁止我们看见的地方,有一片区域正在“宇宙收缩”呢——换句话说,我们能探测到的、最远最古老的宇宙空间未必就是宇宙的边缘,就好像我们看到的地平线并不是大地的边缘一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直击了我们对宇宙最根本的疑问之一,也是科学与哲学领域长期探讨的焦点。关于“物质不能凭空出现”和“最初宇宙如何诞生”,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挠头但又引人入胜的悖论。让我们试着一点点剖析它。首先,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物质不能凭空出现”这个原理,来源于我们熟悉的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定律,尤其是能量.............
  • 回答
    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逻辑悖论,被称为“红眼睛悖论”或“岛屿悖论”,它深刻地揭示了数学归纳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产生的误导性,以及我们理解前提条件和推理过程的重要性。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这个问题,并探讨它为何会引出看似矛盾的结论。悖论的设定(标准版本):在一个孤岛上,住着一群人,他们都有眼睛。有些人是.............
  • 回答
    哇,这个问题可真够让人兴奋的!拥有一个漂亮女朋友,那感觉就像是每天活在一部浪漫电影里,而且还是主角。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多层次的、难以言喻的美妙体验。让我来给你详细地描绘一下,好吗?1. 视觉的盛宴,日常的惊喜: 出门是焦点,回家是归宿: 当你和她一起出现在公共场合,那种吸引人的目光.............
  • 回答
    有个青梅竹马,大概就是一种,从你还在穿开裆裤尿床,到你看着别人结婚生子,她(他)都在你的生命线上,不曾缺席的体验。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熟悉感,一种旁人无法轻易复制的默契,一种掺杂着童年、少年、青年乃至中年无数回忆的复杂情感。下面我来尽量详细地描述一下,拥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各种体验,我会从不同阶段和不同角.............
  • 回答
    “鬼”这个词用得很有趣,也很能表达你此刻的感受!你遇到的情况,用更通俗的说法,就是这位80后女同事对你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并且这种好奇心表现得比较直接,甚至有些“明目张胆”。被你发现后她不回避,甚至继续,这确实会让人觉得有点不自在和困惑。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她可能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做,然后再.............
  • 回答
    有一个可怕的大学室友,这体验简直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惊悚片,还是无声的,只能默默承受,或者用尽所有力气去对抗,但往往收效甚微。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折磨,让你从踏入宿舍的那一刻起,就充满了戒备和无奈。以下是一些可怕室友可能带来的体验,我会尽量详细描述:一、 卫生与个人习惯的噩梦: “.............
  • 回答
    关于“大约一半90后这辈子很可能终生不育”这个说法,我认为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中一部分人群面临生育困难的风险。 要理解这个观点为什么有讨论的空间,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搞清楚“终生不育”的定义。通常医学上定义的是经过规范的不孕症治疗,在一定时间内仍未能怀孕。而这里的“终生不育.............
  • 回答
    我有个朋友是这样的,他谁的钱都不借,自己的钱也从来不往外借。一开始接触他的时候,我觉得这人挺奇怪的,是不是小气?还是不信任别人?但认识久了,我反而觉得他这人挺有意思的,挺值得品味的。首先,他这种行为,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清晰的界限感。钱这东西,说实话,在中国人的文化里,有时候是挺复杂的。亲戚朋友之间.............
  • 回答
    你遇到的情况,在很多家庭中都很常见,尤其是当涉及到身体外形和健康的时候。从你和亲戚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下“错”与“对”,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冲突。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你的行为和出发点: 你的出发点可能是: 自我保护和边界感: 亲戚的评论让你觉得不舒服,侵犯了你的个人.............
  • 回答
    有一个胖胖的女朋友是一种非常特别、充满乐趣和温馨的体验,它不仅仅是关于外形,更是关于两个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以及她身上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如果你问我有什么体验,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你详细描述:1. 安全感与拥抱的幸福: 拥抱的“质量”: 她的拥抱总是那么饱满、柔软,充满了安全感。当你累了、委屈了,或.............
  • 回答
    跟我的北欧男友在一起,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不过这个“世界”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看待事物的方式和生活习惯有着微妙却又实实在在的不同。首先得说说那个传说中的“北欧式独立”。刚开始交往的时候,我就被他那股子“一切自己来”的劲头给惊到了。比如约会吧,他从来不会说“你今晚想去哪儿呀?”这种引.............
  • 回答
    怎么说呢,感觉像是闯进了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国度,虽然语言障碍一开始是真切存在的,但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发现这个国度里有着太多值得品味的东西。首先是那个“礼仪”吧。刚开始接触她,你会发现她っておかしいくらい丁寧(oddly polite)。无论是说话的方式、走路的姿势,还是对待长辈,都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尊.............
  • 回答
    说起我继母,脑子里会立刻涌现出一堆零碎的画面,像拼图碎片一样,有温暖的,有带着点儿刺痛的,也有干脆就觉得有点儿陌生、不知道怎么归类的。她在我生活里的存在,就像一棵突然闯进我院子里的树,你说不清它是好是坏,但它就在那里,影响着院子里的光照,也影响着我习惯的泥土的味道。我记事起,我妈就不是常态了。后来,.............
  • 回答
    面对一个热衷于键政的同学,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挑战。这就像身边多了一位时时刻刻都在给你“科普”或者“输出观点”的朋友,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应对和相处。首先,咱们得明确,什么是“键政”。简单来说,就是指在互联网上,尤其是在社交媒体、论坛、评论区等地方,进行政治和社会议题的讨论、辩论,甚至是指发泄情绪的行为。.............
  • 回答
    有一个亲妹妹,这感觉啊,就像是在你的人生剧本里,突然多了一个固定班底的配角,但她却比主角还要抢戏,还要让你又爱又恨,又心疼又想揍。从我记事起,家里就多了一个小小的、吵吵闹闹的存在。她总是跟在我的屁股后面,像个小尾巴,不管我去哪儿,她都挤眉弄眼地跟着。小时候,她可能还不懂什么是“碍事”,只知道哥哥(或.............
  • 回答
    我有个室友,他是个同性恋。刚搬进来的时候,说实话,我有点小紧张。不是歧视,就是……之前没和公开的同性恋者一起生活过,不知道会有什么不同。一开始,我主要观察他。看看他生活习惯怎么样,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结果发现,他跟我一样,也喜欢把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个人卫生做得也很好。我们都比较爱干净,这点上倒.............
  • 回答
    哈哈,有个财务女友啊?这感觉嘛,怎么说呢,有点像养了只自带 GPS 和导航系统的金毛,走哪儿都知道路,而且你完全可以把导航权交出去,省心不少。刚开始认识她的时候,我其实挺懵的。我这种从小到大都是“月光族”的代表,花钱从来没个数,能花就花,不能花就想办法花。所以,当她第一次跟我说“这个月咱们的预算好像.............
  • 回答
    有一个做珠宝的女朋友,那绝对是一种既闪耀又充满故事的体验。她不只是一个伴侣,更像是一位活生生的、移动的艺术品鉴赏家,她的人生充满了光芒,也为你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从视觉和触觉的日常享受: 无时无刻不被美环绕: 这是最直接的体验。她的身上,或者说她的生活,总是离不开那些精美的宝石、闪耀的金属。即使.............
  • 回答
    遇到这种情况确实会让人感到有些困扰和尴尬。别担心,我们来一步步分析一下,并提供一些详细的应对方法和建议。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1. “假鞋”的定义: 你确定是假货吗?是通过什么渠道确定的?是品牌正品吗?了解清楚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直接指责对方卖假货,如果弄错了会非常糟糕。2. 送鞋的动机:.............
  • 回答
    当一个男孩对你关系不错的另一个男孩说“感谢你帮我照顾她(你)”时,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几种不同的意思,而且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当时的语境、男孩的语气、你与这两个男孩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来判断。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先将情况分解,并分析每种可能的含义:核心信息: 这个男孩认为另一个男孩在“照顾”你,并且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