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余额宝对 M0、M1、M2 分别有什么影响?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余额宝这个东西,它对咱们常说的 M0、M1、M2 这几个钱的指标到底有什么影响。我尽量说得接地气一些,就像咱们平常聊天一样,大家听着不费劲。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 M0、M1、M2 是啥意思。别被这几个字母吓到,其实挺好理解的。

M0:流通中的现金。 这就是咱们手里拿的钱,硬币、纸币,能在市面上直接花出去的。可以理解成最活跃、最直接的钱。
M1:狭义货币供应量。 在 M0 的基础上,加上单位活期存款。啥叫单位活期存款?就是企业、单位存在银行里,随用随取的那些钱。你想啊,这部分钱也挺方便动的,可以用来支付、投资啥的。所以 M1 代表了更广一些的、但仍然比较容易变成支付工具的钱。
M2:广义货币供应量。 这个就更大了。它包含了 M1,再加上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等等。简单来说,就是银行里所有的存款,不管多久期的,都算进去了。这部分的钱流动性就没那么高了,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变成现金去花。

那余额宝对它们有什么影响呢?

咱们一个一个来看。

1. 对 M0 的影响:挤出现金,但总盘子可能变大

你想想,以前咱们手里得留点现金吧?买菜、坐公交,总得有个零钱。但有了余额宝之后,大家可以把一部分现金放进去,还能赚点利息。尤其是那些小额的、不太需要马上花的钱,比如钱包里多余的几十块钱,或者刚发了工资,还没来得及花的部分,很多人就会习惯性地转进余额宝。

挤出现金: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咱们手里、社会上流动的现金(M0)可能会减少。以前大家愿意揣着现金,现在更多是“无现金支付”了,手机一扫就付款,现金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少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余额宝是“挤出现金”的。
总盘子可能变大(间接影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整个货币供应量就少了。钱只是从“在口袋里”变成了“在余额宝里”。余额宝本质上是一种货币市场基金的变种,它把很多人的零钱集合起来,然后投资到一些短期、低风险的金融产品上。这些钱虽然不在M0里了,但它们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个“地方待着”,并且随时可以赎回变成活期存款,甚至直接支付。所以,它只是改变了货币的存在形式,并没有直接减少货币的总量。

2. 对 M1 的影响:冲击活期存款,但性质变了

余额宝对 M1 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银行活期存款的“争夺”上。

分流活期存款: 大家把存在银行活期里的钱,一部分转到余额宝里,因为余额宝的收益通常比活期存款要高。特别是对于那些“睡大觉”的钱,就是放在活期里,既没啥收益,又随时可能被花掉的钱。余额宝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储蓄”选择。这就意味着,银行体系里的活期存款(M1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会被余额宝分流一部分。
改变了活期存款的性质: 过去,活期存款属于单位或个人在银行的“账户”里的钱,流动性很强,可以直接支付。而余额宝虽然方便,但它本质上是购买了一个基金份额。虽然赎回非常快,几乎可以做到实时到账,而且可以直接用来支付(通过与各种支付平台对接),但法律上它和银行的活期存款还是有区别的。这就使得 M1 的统计口径可能无法完全覆盖余额宝里的资金。因此,余额宝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传统活期存款在 M1 中的比重,或者说改变了 M1 的内在构成。

3. 对 M2 的影响:影响相对较小,但提供了更多选择

M2 是最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包含了各种存款。余额宝对 M2 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比较间接的。

将部分存款“金融化”: 余额宝把很多原本可能存在银行活期、或者其他短期存款中的零散资金,汇集起来,变成了一种新的金融产品。这些钱并没有消失,只是通过余额宝这个渠道,被整合和管理了。所以,从M2的总量上看,余额宝里的钱,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原有的存款,所以它只是改变了存款的存在形式和管理方式,而不是凭空创造了更多的钱。
提供了替代性选择,但总量变化不直接: 以前人们可能选择把钱存在银行活期或者短期理财。现在有了余额宝,它提供了一个更便捷、收益相对较高的选择。这可能会影响一部分人存款的去向,比如本来可能存在银行定期里的钱,现在可能一部分会放在余额宝。但这并不意味着 M2 的总量会立刻大幅增加或减少,它更多的是在 M2 的内部结构上产生了变化。
潜在的“吸纳”效应: 理论上讲,如果余额宝的出现,吸引了社会上本来不怎么花钱的沉淀资金,让它们重新活跃起来,甚至引导了更多的投资行为,那么从长远看,可能会对总的货币流通和经济活跃度产生影响。但这更多是经济活跃度的外在表现,而不是直接改变了货币供应量的统计。

总结一下,用大白话来说就是:

余额宝,让咱们兜里、包里的现金(M0)变少了。 钱都存进余额宝了,用手机扫码支付。
余额宝有点抢银行活期存款(M1的一部分)的风头。 因为余额宝收益高,方便,很多人就把活期里的钱转过去了。虽然性质不一样了点,但确实分流了活期存款。
对 M2 的影响就没那么直接了。 余额宝里的钱,很多本来就是大家存在银行里的存款。余额宝只是换了个方式把这些钱集合起来,所以对 M2 的总量影响不大,更多是改变了 M2 的内部结构,让钱的“去处”更多样化了。

所以,余额宝的出现,是咱们金融工具发展的一个体现,它让大家的钱更灵活、更有收益,同时也确实在悄悄地改变着咱们社会上钱的流动和存在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nd update:

官方解释来了,基本和我说得是一个事: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撰文称,适逢春节,大部分单位活期存款转化为准货币中的个人存款等其他存款,季节性因素是导致今年1月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过低的主要原因。

见链接:

如何理解中国1月M1大幅失速

-------------------------------------第一次更新---------------------------------------------------------------------------------------

update:评论没法插图,从央行网站截个图。 献给

@郭二

,您说

我理解央行的统计方法M1包含个人活期存款(借记卡内)。而且事实是M1是在减少,并且已经反映在央行最新的统计上了。

央行的统计方法真不是按您的理解来的。看看下图,这是货币和准货币,即M2的框架,其中货币指的是M1,包括currency和企业活期存款。真没有您说的个人活期存款。M1减少真心不是因为余额宝,原因多种多样但一定和企业行为有关。

----------------------------------------正文分割线------------------------------------------------------------------------------------

题主啊,凭啥说你从活期存款取一万出来,就对M1有影响呢?你这是望文生义。

央行报表里M1项下的这个活期存款人家指的是单位活期存款(corporate demand deposits),跟你一个人没啥关系。中国M1最严谨定义是:

M1=M0+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个人持有)

你能对央行货币统计产生影响的是居民储蓄存款,现在改叫个人存款(personal deposits)。所以你这么折腾对M1是没有影响的,因为储蓄存款被统计在M2项下了。你从个人储蓄账户里取再多钱放进余额宝对M2也没啥影响,因为央行会把你这部分钱从M2项下的个人活期储蓄挪到个人结构性存款,从总量上没有改变,左兜掏右兜而已

如果你真想在央行面前刷存在感,就不要把钱存进余额宝嘛。光拿在手里也不行,那样这笔钱算流通现金,也属于M1,自然也属于M2。你你你可以烧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余额宝这个东西,它对咱们常说的 M0、M1、M2 这几个钱的指标到底有什么影响。我尽量说得接地气一些,就像咱们平常聊天一样,大家听着不费劲。首先,咱们得明白这 M0、M1、M2 是啥意思。别被这几个字母吓到,其实挺好理解的。 M0:流通中的现金。 这就是咱们手里拿的钱,硬币、纸币.............
  • 回答
    .......
  • 回答
    近日,关于“深圳人口余额不足150万”的说法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需要明确的是,这个说法并非指深圳全市的总人口,而是通常针对的是“净流入人口”,即外来人口减去户籍人口的增长量,或者更具体地说,是每年新增常住人口中,非本地户籍人口的增长数量。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人口余额不足150万”的真实含义和它.............
  • 回答
    余额宝不行了,钱往哪儿放?这个问题,说实话,现在很多人心里都在琢磨。毕竟余额宝这玩意儿,方便快捷,收益也曾经挺香的,突然感觉它好像没那么“宝”了,心里自然就有点慌。不过,别急,这事儿也不能一概而论,咱们得一个一个来看,钱往哪儿放,得看你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首先,咱们得捋一捋“余额宝不行了”这事.............
  • 回答
    余额宝利率持续下跌,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它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别看它只是个小小的理财工具,它的一举一动,都能牵扯出不少经济层面的信号。1. 宏观经济“降温”的信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整体经济环境在“降温”。你想啊,余额宝的钱最终是买了什么?很大一部分是货币市场基金,这些基金投向.............
  • 回答
    余额宝年化收益跌破3%,而P2P理财产品依旧宣称10%以上的收益,这其中的差距,绝非偶然,而是由它们各自的运作模式、风险承受能力以及目标用户群所决定的。简单来说,就是低风险低回报和高风险高回报的根本区别。我们先来掰扯一下余额宝。余额宝:安全垫上的“零钱罐”,稳健是它的标签余额宝的本质,你可以理解为一.............
  • 回答
    往余额宝里存50万,不工作了,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人都会考虑。简单来说,能不能“靠这个生活”,答案是:够不够,取决于你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以及你对“生活”的定义。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详细说说。首先,咱们得算算这50万一年能带来多少收益。余额宝的收益率是浮动的,不像银行存款有固定的基准利率。它跟随市.............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两者核心的运作机制和产品定位。简单来说,余额宝之所以能像银行卡一样直接用于消费,是因为它更像是一个“支付工具的补充”,而理财通更侧重于“投资增值的工具”。想象一下,余额宝就像你随身携带的一个小钱袋,这个钱袋里的钱,天猫、淘宝、支付宝等等都认识,你掏出来就能直接买东西,因为它们之间有非常.............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和银行的经营逻辑。很多人觉得,既然余额宝不过是将大家手里的零钱汇集起来,然后投放到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和存款中,银行作为最终的资金管理者,为什么不直接提高活期存款利率,把这部分钱自己留着,而不是支付给余额宝呢?其实,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里面涉及到几个关键点.............
  • 回答
    眼瞅着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悄悄摸摸地爬上 4% 的关卡,这事儿可不是小事,里里外外都透着点儿不一样。咱就好好聊聊这背后到底藏着啥,对咱们老百姓来说,这意味着啥?首先,这 4% 的数字,得放到大背景下瞅瞅。过去那几年,尤其是疫情那会儿,大家的日子过得有点紧巴巴的,经济不太景气,市场上的钱也显得没那么“值.............
  • 回答
    余额宝作为一种货币基金的代表,以其便捷、低风险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个人理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比余额宝更适合不同人群、提供更高收益或更优风险管理方式的理财产品。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详细介绍一些比余额宝“更好”的理财方式,这里的“更好”是针对不同人群的特定需求而言的,而非.............
  • 回答
    关于余额宝限额降至25万这件事,其实挺值得聊聊的。这可不是小事,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不少人的理财习惯和资金配置。首先,咱们得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调整。官方给出的说法是“为了更好地方便用户管理资金,分散投资风险”。听上去挺官方的,但也确实有几层意思可以解读。1. 顺应监管要求,防范金融风险:这是最直接也是.............
  • 回答
    辛辛苦苦办厂,利润比不上把钱放进余额宝,这事儿听起来就让人窝火,也透着一股子不对劲。但要说会不会导致系统性风险,这事儿可就复杂了,得一层层剥开了看。首先,我们得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办厂不如理财”的怪象。 实体经济成本高企,盈利能力下降: 原材料成本: 过去几十年,中国是世界的工厂,.............
  • 回答
    这句话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关于金融产品运作模式的观察和批判,尤其是在提及“余额宝”这样的货币市场基金时。要理解它,我们可以一层一层地剥开它的含义。首先,我们来看“余额宝分出小利”。余额宝大家都很熟悉,它最直接的吸引力就是比银行活期存款高一些的收益。你把钱放进去,它每天都会显示一点点收益,看着数字增.............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哈哈,这想法挺有趣的!500w存进余额宝,能不能让你从此过上“坐着等吃”的无忧生活,咱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得明确一个概念:500万,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按照咱们目前的市场情况,即便余额宝的收益率不算特别高,但它的稳定性还是值得信赖的。咱们就按一个比较保守的年化收益率来算吧,假设是 2.5%(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嘛,一万块钱放在哪儿,其实是个挺实际的考量,得看你主要图什么。银行卡和余额宝这俩,各有各的玩法,也各有各的优点,没法一概而论哪个“更好”,只能说哪个“更适合你当下”,或者“更符合你的需求”。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先说银行卡:你想啊,银行卡是你最熟悉的老朋友了,从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