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GPU核心为什么会以显卡这种形式进行销售?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GPU设计和市场推广的核心。你想知道为什么那些强大的GPU核心最终会包装成我们熟悉的“显卡”这种形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而不是直接卖给普通用户使用,对吧?这背后其实涉及很多技术、成本和用户体验方面的考量。

首先,咱们得明白GPU是个什么玩意儿。GPU全称是图形处理器,顾名思义,它最开始是为了处理图像和视频的。就像电脑里有CPU(中央处理器)来管计算,GPU就是专门负责把那些三维模型、纹理、光照这些复杂的图形信息变成我们能在屏幕上看到的一幅幅画面。它拥有成千上万个小核心,可以并行处理大量数据,这让它在图形渲染方面效率极高。

那为什么不直接卖GPU核心呢?这就像你不能只买一块CPU的硅片就指望它能跑到电脑里工作一样。

一、 GPU核心孤军奋战不行,需要“后勤部队”和“指挥系统”

一个GPU核心本身再强大,它也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支撑它的工作。就像一个超级士兵,也需要弹药、通信设备、后勤保障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显卡就是给GPU核心搭建了一个完整的工作平台。

供电系统: GPU是耗电大户,尤其是高端GPU。一个孤立的GPU核心需要非常稳定的、充足的电源供应。显卡上集成了专门的供电模块(VRM),能够将主板提供的电力进行转换和稳定,确保GPU核心能够在其设计的性能范围内高效运行。没有这个,GPU核心就是个没电的“废铁”。
散热系统: GPU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如果没有有效的散热,它很快就会过热降频,甚至损坏。显卡上标配的散热器(风扇、散热片、热管)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的。不同等级的显卡,散热设计也不同,越高端的GPU,需要的散热方案也越复杂和昂贵。
显存(VRAM): GPU需要快速访问大量的纹理、模型数据等,这些都存放在显存里。显卡上集成了高速的显存颗粒(如GDDR6、GDDR6X等),它们直接连接在GPU核心附近,可以提供比普通内存更快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这是GPU流畅运行不可或缺的。一个GPU核心单独是无法存储和快速读取这些数据的。
接口和通信: GPU需要与CPU进行通信,接收指令和数据。显卡上的PCIe接口就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它提供了一个高速通道,让CPU能够有效地与GPU协同工作。此外,显卡上还集成了显示输出接口(如HDMI、DisplayPort),直接将GPU处理好的图像信号输出到显示器。

二、 简化用户的使用门槛,提供“即插即用”的体验

想象一下,如果GPU只是一块裸露的芯片,那普通用户拿到手里,怎么把它接到电脑上?怎么解决供电和散热问题?怎么让它和CPU对话?这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都是无法想象的复杂任务。

显卡的设计目的就是“让用户能够轻松地利用GPU的强大能力”。就像我们买一台电脑主机,而不是自己去一个个挑选CPU、内存、硬盘,然后自己组装一样。显卡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集成的解决方案。用户只需将显卡插入主板的PCIe插槽,连接电源线(有些需要额外供电),然后插上显示器线,再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就可以享受到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了。这种“即插即用”的体验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游戏、视频编辑、3D建模等带来的乐趣。

三、 产品区分和市场细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GPU核心有不同的规格和性能等级,就像汽车发动机一样,有小排量的也有大排量的。通过将不同的GPU核心(或者同一个核心的不同配置)搭配不同的显存容量、频率以及散热设计,厂商可以制造出各种不同价位和性能的显卡产品。

入门级显卡: 可能用一个功耗较低、核心规模较小的GPU,搭配较少的显存,简单的散热方案,价格亲民,适合日常办公、观看视频,或者运行一些不太吃配置的游戏。
主流级显卡: 性能和价格适中,能流畅运行大多数主流游戏和应用。
高端和旗舰级显卡: 使用最强大的GPU核心,搭配大量的显存、高频率、复杂的散热系统,价格昂贵,但能提供顶级的游戏体验和专业应用性能。

这种多样化的产品线使得厂商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市场群体,从预算有限的学生到追求极致性能的专业玩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如果只卖GPU核心,消费者如何选择?如何知道哪个核心适合自己?显卡的形态提供了一个清晰的产品定位和购买指引。

四、 标准化和生态系统的构建

显卡本身也是一个标准化的硬件产品。PCIe接口、各种显示输出接口(HDMI, DisplayPort)都是行业标准。这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显卡可以兼容不同厂商的主板和显示器。这种标准化促进了整个硬件生态系统的发展。同时,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开发者也能够针对显卡这个标准化的平台进行优化和开发。

总结一下,GPU核心之所以以显卡这种形式销售,主要是因为:

1. 功能完整性: 一个GPU核心需要电源、散热、显存、通信接口等一系列配套组件才能正常工作,显卡将这些都集成在了一起。
2. 用户便利性: 显卡提供了一个“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极大地简化了用户安装和使用的过程。
3. 市场策略: 显卡产品线的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市场细分和利润最大化。
4. 行业标准化: 显卡作为一种标准化硬件,有助于构建健康的硬件生态系统。

你可以把显卡想象成是一台小型电脑的主角,它负责最核心的图形处理工作,而显卡上的其他元件,比如供电模块、散热器、显存等等,就是围绕着这个主角构建的一个高效、易用的工作团队和运行环境。没有这个团队和环境,主角的光芒就无法充分展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首先要明白,把GPU以插座式独立封装到主板上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张电脑主板。很容易看出,主板上有CPU插座、供电和内存槽,供电和内存是支持CPU运行的必要部件。显然,显卡同样也需要供电和显存。

CPU厂商有intel和AMD,兼容两家CPU的主板各不相同。受制于预算和搭配的CPU的型号规格,应该购买不同的主板。我们不建议买最顶级Z490搭配赛扬G5900,也不建议买最低端H410搭配酷睿i9-10900K,这样会浪费预算或限制性能。显然,主流显卡厂商分为NVIDIA和AMD,显卡也需要根据核心规格改变供电和显存规格。

那么,如果GPU采用独立封装,主板设计复杂度不是相加,而是相乘。厂商需要准备比现在多得多的主板型号来应对截然不同的用户需求。要知道,以低端CPU搭配高端显卡和以高端CPU搭配低端显卡的情况都是存在的,并且都有各自适合的特定工作。

而且显存带来的复杂度甚至远高于CPU内存的复杂度,因为显存为了保证互联效率必须焊接在主板上并布局在核心周围,如果显存也使用插座式封装,成本颇高并且将会带来很大的安装难度。

综上所述,把GPU制作成独立的显卡PCB是个降低耦合度,提高灵活性的好方法。

Q:为什么不把显存,供电等封装在同一块PCB上并使用插座式安装?
A:市面上已经有类似产品,例如NVIDIA的SXM插座。
user avatar

Nvidia确实只卖GPU核心的,但它是卖给微星、华硕、技嘉、华擎、影驰、七彩虹这样的厂商,然后厂商把核心配上一堆电路、风扇、LED灯,再卖给最终消费者.

销售大体分两种风格:一种自己面向end user,一种自己面向渠道、渠道面向end user;惠普以前就不太会做渠道,一帮技术宅和各个大卖场的采购尿不到一个壶里,后来就把康柏收了,康柏最擅长扯蛋;Nvidia自己面向厂商,厂商面向用户,大家一起赚钱,它不用搞销售那一套分散精力;就像Google两个创始人不会管理公司就找了施密特来做自己的老板,管的比他俩好一万倍,一个道理.某米就自己面向最终用户,亲自耍猴(前些年),渠道销售就不行,大家都不愿意卖它,因为卖一部某米渠道才18块钱,搞毛线?而卖其他的某两三个品牌手机,一部1800块的手机门店能提到300块以上,所以那些年你去店里买手机,销售都推荐他们喜欢卖的,基本没有人主动推某米的,而线上就反过来了,我都至少买了7部某米了,穷使我选择了米.

Nvidia自己每个种类的显卡都会做一点,不是自己做,也是找御三家代工,然后贴上自己的logo,目的不是真跟板卡商抢市场,而是“我给在座的各位打个样”,显卡就该这么做(公版)!跟上面卖核心不一样,卖核心是签订合同卖给厂商,然后厂商卖不卖得出去跟老纸没关系,赚大发了也没关系(这两年K潮老黄看着厂商数钱自己没招头发都急白了不少);贴自己Logo的是付工钱给代工厂,卖不卖得出去自己都要兜着走;游戏卡因为量实在太大忙不过来,代工厂就多;专业卡销量小,主要就是自己和丽台再做。

去年下半年不知为啥丽台也突然搞了2款30系列的游戏卡(因为游戏卡方面不那么知名所以溢价相对低一点)

类似于Google的pixel系列手机:你们看,Android系统真的能跑起来吧!



你只看到了高功耗的独显,觉得那样卖有些不理解;

笔记本上就是直接焊在主板上的;

古早以前,笔记本的cpu、显卡都可以更换,方便的很.

搜一下MXM,有惊喜


至于DIY市场上为什么主板不默认有独显卡槽,很简单,仅仅是因为Intel和Nvidia尿不到一个壶里,主板原型设计、芯片组通信许可都是来自Intel,Intel不给你放位置啥都白扯,只允许你从pcie走就只能从pcie走,没招,除非把自己送给Intel,这老黄又忍不了,别扭了不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GPU设计和市场推广的核心。你想知道为什么那些强大的GPU核心最终会包装成我们熟悉的“显卡”这种形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而不是直接卖给普通用户使用,对吧?这背后其实涉及很多技术、成本和用户体验方面的考量。首先,咱们得明白GPU是个什么玩意儿。GPU全称是图形处理器,顾名思义.............
  • 回答
    NVIDIA在2020年5月4日发布的 Ampere 架构 A100 GPU (代号 GA100) 毫无疑问是那个时期计算领域的一颗重磅炸弹,它不仅仅是性能的飞跃,更代表了 NVIDIA 在 AI 和高性能计算(HPC)领域野心的又一次具象化。要深入理解 A100 的意义,我们得把它放到当时的市场和.............
  • 回答
    旗舰手机的 GPU 究竟能和 PC 上的显卡叫板到什么程度?这绝对是个值得深入聊聊的话题。很多人觉得手机就是个通讯工具,哪能和电脑比性能,但现在这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咱们先来说说为啥要拿手机的 SoC(集成系统芯片)里的 GPU 和电脑的显卡比。因为现在旗舰手机的 SoC,尤其是那些顶级的,比如苹果.............
  • 回答
    GPU 不能完全取代 CPU 的最大原因在于它们 本质上的设计目标和擅长的任务类型存在根本性的差异。虽然 GPU 在某些特定领域表现出惊人的并行处理能力,但 CPU 仍然是通用计算的核心,是计算机大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1. 设计理念和核心架构的差异: CPU.............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很多人都有这个疑惑。GPU 转码比 CPU 转码慢,这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真理,而是要看具体情况。但如果说“GPU 转码效果不如纯 CPU”,这个说法本身就有点模糊,我们需要拆解一下“效果”这个词的含义。通常我们说的“转码效果”,可以包含几个方面: 画质/音质: 转码过程中是否.............
  • 回答
    GPU 直接读取内存,这当然是可能的,而且是它工作的根本方式。但这里面有一些微妙之处,需要我们一点点地拆开来看,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首先,我们得有个概念:GPU 和 CPU 它们俩是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但各自有自己的工具箱和工作流程。 它们都要访问电脑的内存(就是我们常说的那根根内存条,DDR4、DD.............
  • 回答
    CPU 和 GPU 的设计目标截然不同,这使得 GPU 在深度学习领域大放异彩,而 CPU 则显得力不从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它们各自的“基因”和“工作模式”。CPU:大脑的精密与灵活我们可以把 CPU 想象成一个非常聪明、非常灵活的“总管”。它拥有少数几个(通常是几个到几十个)强大而多.............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触及了当前计算硬件发展的核心差异。GPU 和 CPU 在性能提升路径上的不同,主要源于它们的设计目标、架构演进以及市场驱动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为什么 GPU 每一代更新都有「重大突破」?GPU 的“重大突破”往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且这些突破是可以被用户直观.............
  • 回答
    华为GPU Turbo 和英伟达GPU在很多方面存在本质性的区别,它们一个侧重于软件优化和平台协同,另一个则代表了成熟的硬件架构和广泛的市场生态。要深入了解它们,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剖析。核心定位与侧重点 华为GPU Turbo: 你需要明白,GPU Turbo本身并非一个独立的GPU硬件.............
  • 回答
    CPU 和 GPU 之所以能实现如此截然不同的计算能力,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在设计之初所承担的使命和因此产生的 架构差异。简单来说,CPU 是为处理一系列复杂且有顺序的指令而生,而 GPU 则更像是数量庞大的、并行执行的简单任务的“瑞士军刀”。让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 1. 设计使命的差异:敏捷的指挥官 .............
  • 回答
    关于GPU加速转码压片比3900X还快,这完全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这里我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描述。首先,咱们得明白转码压片到底是个啥事儿。简单来说,转码就是把一种视频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另一种格式。比如,你有一个高清的蓝光原盘,文件很大,想把它压成一个体.............
  • 回答
    国产 GPU“风华1号”测试成功,全球首发在即,这无疑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这样一个寄予厚望的产品,我们有太多值得深入挖掘的亮点,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风华1号”的亮点:我们为什么需要关注它?首先,从“风华1号”的名称本身,我们就能感受到一种“中国制造”的自信与雄心。这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深入的,这涉及到GPU和CPU在设计理念、应用场景以及成本效益等多个层面的差异。简单来说,不是GPU“不能”像CPU那样独立出来,而是现有技术和市场需求使得将GPU焊接在显卡上,并作为一个独立的组件销售,是目前最合理、最高效的解决方案。我们来一点点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 1. GPU.............
  •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这两款处理器放在一起比较,再加上“GPU Turbo”这个关键点,确实能聊出不少门道。别的不说,这就像是给同一辆车换了不同的引擎,再刷了层“加速包”,效果肯定不一样。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争取让你听得明明白白。先捋清楚主角:骁龙845 与 GPU Turbo 加持的麒麟970 骁龙8.............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CPU和GPU内部工作的一些核心概念。要给出一个确切的“最大比例”非常难,因为这涉及到太多动态变化的因素,更像是理论上的一个上限,而且随着技术发展,这个比例也在不断变化。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拆解这个问题,尝试理解为什么很难有一个固定答案,以及大概的上限会是多少.............
  • 回答
    CPU 和 GPU 在浮点运算能力上存在巨大差异,这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它们各自的设计初衷和核心架构上的根本不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深入剖析一下这两位计算大牛的“内在乾坤”。CPU:全能的“指挥官”,但对浮点运算并非“专精”CPU,或者说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它负责执行各种通用指令,从操作.............
  • 回答
    GPU加速的解析(parsing)确实是可行的,而且在很多场景下,它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这背后涉及到将解析这个逻辑上串行的过程,转化为能够在并行处理单元上高效执行的任务。想象一下,传统的解析器就像一个勤奋的工匠,他拿到一份指令(也就是你要解析的文本),然后一步一步地、有条不紊地按照预设的规则去理解.............
  • 回答
    .......
  • 回答
    CPU (中央处理器) 和 GPU (图形处理器) 是计算机中两种核心的处理器,虽然它们都执行计算任务,但它们的设计目标、架构和最擅长的任务却大相径庭。将它们比作人类大脑和专门的“艺术细胞”或“流水线工人”会更形象一些。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 CPU 和 GPU 的区别: 1. 设计目标与核心理念 .............
  • 回答
    谈到国产化GPU芯片的“四小龙”,寒武纪、灵汐、壁仞、燧原这几家公司确实是中国在AI算力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定位和技术路线,也面临着相似的挑战。要评价它们,并预测谁有可能最终成为英伟达的替代者,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逐一剖析“四小龙”:特点、优势与挑战1. 寒武纪:从A.............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