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CPU 和 GPU 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
CPU (中央处理器) 和 GPU (图形处理器) 是计算机中两种核心的处理器,虽然它们都执行计算任务,但它们的设计目标、架构和最擅长的任务却大相径庭。将它们比作人类大脑和专门的“艺术细胞”或“流水线工人”会更形象一些。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 CPU 和 GPU 的区别:



1. 设计目标与核心理念

CPU (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目标: 通用性计算。CPU 被设计成能够处理各种各样的任务,包括操作系统管理、程序逻辑执行、数据处理、输入/输出控制等等。它需要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单线程性能。
核心理念: “聪明且多才多艺的指挥官”。CPU 擅长串行处理,即一步一步地执行指令,并且能够快速地在不同的任务之间切换。它需要有复杂的控制逻辑来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

GPU (图形处理器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目标: 并行化图形渲染和大规模数据处理。GPU 最初是为了加速图形渲染而设计的,它需要同时处理大量的像素信息来生成图像。随着技术发展,GPU 的并行处理能力也被发掘出来,用于科学计算、深度学习等领域。
核心理念: “庞大且高效的流水线工人或士兵”。GPU 拥有数量庞大的计算单元,它们协同工作,同时执行相同的操作,非常适合处理可以分解成大量独立子任务的问题。



2. 架构与核心数量

CPU:
核心数量: 通常拥有较少的(例如 4、8、16、32 或更多,但相对于 GPU 来说还是很少)但非常强大的核心。
核心设计: 每个 CPU 核心都非常复杂,集成了大量的逻辑单元,包括:
强大的算术逻辑单元 (ALU): 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复杂的控制单元 (CU): 管理指令的取指、解码、执行和写回。
大容量缓存 (Cache): L1, L2, L3 缓存用于存储常用数据,以减少访问主内存的延迟。
分支预测 (Branch Prediction): 尝试预测程序执行路径,以避免因分支跳转而导致的流水线停顿。
乱序执行 (OutofOrder Execution): 允许 CPU 不按指令顺序执行,只要依赖关系允许,以提高效率。
目的: 每个核心都能够快速、独立地完成复杂的指令序列。

GPU:
核心数量: 拥有极其庞大的计算单元数量,通常以“流处理器 (Stream Processors)”或“CUDA 核心 (CUDA Cores)”(NVIDIA 术语)等名称称呼,数量可以达到数千个(例如 1024、2048、4096、8192 甚至更多)。
核心设计: 每个 GPU 核心(或称计算单元)相对简单,主要专注于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它们通常没有 CPU 核心那样复杂的控制逻辑、分支预测或乱序执行能力。
流处理器 (SP) / 计算单元 (CU): 执行算术运算。
共享内存 (Shared Memory): GPU 内部为一组线程共享的快速内存,用于数据交换和同步。
寄存器: 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寄存器。
目的: 大量简单的计算单元协同工作,同时执行相同的指令集,处理大量相似的数据。



3. 计算方式与并行度

CPU:
串行处理 (Serial Processing): CPU 更擅长执行一系列指令,每一步都需要前一步的结果。
指令级并行 (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ILP): 通过乱序执行、流水线等技术,在单个核心内部尽可能地并行执行指令。
线程级并行 (ThreadLevel Parallelism TLP): 通过多核心并行处理多个线程(进程中的执行路径)。
关注点: 低延迟,快速响应。

GPU:
大规模并行处理 (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ing MPP): GPU 的核心优势。它能将一个大的计算任务分解成成千上万个小的、独立的子任务,并由成千上万个计算单元同时处理。
数据级并行 (DataLevel Parallelism DLP): GPU 擅长对同一组数据执行相同的操作。例如,同时改变图像上数百万个像素的颜色。
SIMD / SIMT: GPU 通常采用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 (SIMD) 或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Threads (SIMT) 的执行模式。这意味着所有计算单元同时执行相同的指令,但操作的数据不同。
关注点: 高吞吐量,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总计算量。



4. 内存与缓存

CPU:
内存: 主要使用系统 RAM (DDR4, DDR5 等)。
缓存: 拥有多级(L1, L2, L3)且容量较大的缓存,用于快速访问数据,降低访问主内存的延迟,这对提高单线程性能至关重要。

GPU:
内存: 通常拥有独立的、专用且速度非常快的显存 (VRAM, 如 GDDR6, HBM)。显存容量通常比系统 RAM 小,但带宽非常高,以满足大量数据同时读写的需求。
缓存: 也有缓存,但其设计和容量与 CPU 不同,更侧重于在同一组数据上进行快速的重复访问。共享内存是 GPU 架构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允许在同一线程块内的线程之间高效地共享数据。



5. 延迟与吞吐量

CPU:
低延迟: CPU 被优化为快速响应单个任务,最小化处理每个指令的延迟。这对于需要快速决策和响应的应用程序至关重要,比如操作系统、游戏逻辑、数据库查询等。

GPU:
高吞吐量: GPU 的优势在于能够同时处理大量数据,即使单个操作的延迟可能比 CPU 高一些。它通过并行化来克服单个单元的低速,实现整体的高效。这使得 GPU 在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重复性计算的任务中表现出色。



6. 应用场景

CPU:
操作系统管理: 调度进程、管理内存、处理I/O。
通用应用程序: 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网页浏览、软件开发、文件管理等。
游戏逻辑: 处理玩家输入、AI行为、物理模拟(非大规模)、游戏状态更新。
数据库管理: 查询、事务处理。
网络通信: 处理网络协议、数据包。
单任务高性能需求: 任何需要快速、顺序执行复杂指令的任务。

GPU:
图形渲染: 3D 模型渲染、视频解码/编码、图像处理。
科学计算: 物理模拟、天气预测、基因测序、分子动力学。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训练和推理(矩阵运算是其强项)。
密码学: 加密和解密。
数据分析: 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
加密货币挖矿: 执行大量的哈希计算。



7. 对比总结表

| 特性 | CPU (中央处理器) | GPU (图形处理器) |
| : | : | : |
| 设计目标 | 通用计算,处理复杂逻辑,低延迟 | 大规模并行计算,图形渲染,高吞吐量 |
| 核心数量 | 少,但非常强大和复杂 | 多,数量庞大(成千上万),但相对简单 |
| 核心类型 | 复杂(CU, ALU, Cache, 分支预测, 乱序执行等) | 相对简单(流处理器/计算单元,侧重算术逻辑) |
| 并行度 | 线程级并行 (TLP), 指令级并行 (ILP) | 数据级并行 (DLP), 大规模并行处理 (MPP) |
| 计算模式 | 顺序执行,复杂的控制流 | SIMD/SIMT,重复性操作 |
| 内存 | 系统 RAM,多级缓存(L1, L2, L3) | 专用高速显存 (VRAM),共享内存,寄存器 |
| 性能指标 | 延迟 (Latency),单线程性能 | 吞吐量 (Throughput),峰值计算能力 (FLOPS) |
| 擅长任务 | 操作系统,应用程序逻辑,AI决策,数据库管理 | 图形渲染,机器学习,科学计算,视频处理,数据分析 |
| 主要优势 | 灵活性,通用性,低延迟响应 | 极高的并行计算能力,处理海量数据的效率 |
| 主要劣势 | 处理海量并行数据效率不如 GPU | 处理复杂逻辑和顺序任务效率不如 CPU,上下文切换成本高 |



总结

简单来说,CPU 就像是一个“总指挥官”,它需要管理整个战场(计算机),并且能够灵活地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和复杂任务,它对每个任务的响应速度(延迟)要求很高。而 GPU 则更像是一支“庞大的士兵队伍”,每一个士兵(计算单元)虽然没有指挥官那么聪明,但他们可以同时做同样的事情(执行相同指令),执行效率极高,就像在执行大规模的标准化操作(如同时给成千上万个像素上色)。

在现代计算机中,CPU 和 GPU 各司其职,协同工作,共同为用户提供流畅的体验和强大的计算能力。没有 GPU 的计算机依然可以工作,但图形显示会非常基础;没有 CPU 的计算机则无法运行任何程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回答内容为转载。

原作者:Magnum Programm Life

原出处:博客园

原文链接: Magnum Programm Lif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下为正式内容

=============================================

CPU和GPU之所以大不相同,是由于其设计目标的不同,它们分别针对了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CPU需要很强的通用性来处理各种不同的数据类型,同时又要逻辑判断又会引入大量的分支跳转和中断的处理。这些都使得CPU的内部结构异常复杂。而GPU面对的则是类型高度统一的、相互无依赖的大规模数据和不需要被打断的纯净的计算环境。

  于是CPU和GPU就呈现出非常不同的架构(示意图):

  图片来自nVidia CUDA文档。其中绿色的是计算单元,橙红色的是存储单元,橙黄色的是控制单元。

GPU采用了数量众多的计算单元和超长的流水线,但只有非常简单的控制逻辑并省去了Cache。而CPU不仅被Cache占据了大量空间,而且还有有复杂的控制逻辑和诸多优化电路,相比之下计算能力只是CPU很小的一部分


  从上图可以看出:

Cache, local memory: CPU > GPU

Threads(线程数): GPU > CPU

Registers: GPU > CPU 多寄存器可以支持非常多的Thread,thread需要用到register,thread数目大,register也必须得跟着很大才行。

SIMD Unit(单指令多数据流,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同一条指令): GPU > CPU。

CPU 基于低延时的设计:


CPU有强大的ALU(算术运算单元),它可以在很少的时钟周期内完成算术计算。

当今的CPU可以达到64bit 双精度。执行双精度浮点源算的加法和乘法只需要1~3个时钟周期。

CPU的时钟周期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达到1.532~3gigahertz(千兆HZ, 10的9次方).

大的缓存也可以降低延时。保存很多的数据放在缓存里面,当需要访问的这些数据,只要在之前访问过的,如今直接在缓存里面取即可。

复杂的逻辑控制单元。当程序含有多个分支的时候,它通过提供分支预测的能力来降低延时。

数据转发。 当一些指令依赖前面的指令结果时,数据转发的逻辑控制单元决定这些指令在pipeline中的位置并且尽可能快的转发一个指令的结果给后续的指令。这些动作需要很多的对比电路单元和转发电路单元。


GPU是基于大的吞吐量设计。

GPU的特点是有很多的ALU和很少的cache. 缓存的目的不是保存后面需要访问的数据的,这点和CPU不同,而是为thread提高服务的。如果有很多线程需要访问同一个相同的数据,缓存会合并这些访问,然后再去访问dram(因为需要访问的数据保存在dram中而不是cache里面),获取数据后cache会转发这个数据给对应的线程,这个时候是数据转发的角色。但是由于需要访问dram,自然会带来延时的问题。

GPU的控制单元(左边黄色区域块)可以把多个的访问合并成少的访问。

GPU的虽然有dram延时,却有非常多的ALU和非常多的thread. 为啦平衡内存延时的问题,我们可以中充分利用多的ALU的特性达到一个非常大的吞吐量的效果。尽可能多的分配多的Threads.通常来看GPU ALU会有非常重的pipeline就是因为这样。

所以与CPU擅长逻辑控制,串行的运算。和通用类型数据运算不同,GPU擅长的是大规模并发计算,这也正是密码破解等所需要的。所以GPU除了图像处理,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计算当中来。

GPU的工作大部分就是这样,计算量大,但没什么技术含量,而且要重复很多很多次。就像你有个工作需要算几亿次一百以内加减乘除一样,最好的办法就是雇上几十个小学生一起算,一人算一部分,反正这些计算也没什么技术含量,纯粹体力活而已。而CPU就像老教授,积分微分都会算,就是工资高,一个老教授资顶二十个小学生,你要是富士康你雇哪个?GPU就是这样,用很多简单的计算单元去完成大量的计算任务,纯粹的人海战术。这种策略基于一个前提,就是小学生A和小学生B的工作没有什么依赖性,是互相独立的。很多涉及到大量计算的问题基本都有这种特性,比如你说的破解密码,挖矿和很多图形学的计算。这些计算可以分解为多个相同的简单小任务,每个任务就可以分给一个小学生去做。但还有一些任务涉及到“流”的问题。比如你去相亲,双方看着顺眼才能继续发展。总不能你这边还没见面呢,那边找人把证都给领了。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都是CPU来做的。

  总而言之,CPU和GPU因为最初用来处理的任务就不同,所以设计上有不小的区别。而某些任务和GPU最初用来解决的问题比较相似,所以用GPU来算了。GPU的运算速度取决于雇了多少小学生,CPU的运算速度取决于请了多么厉害的教授。教授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是碾压小学生的,但是对于没那么复杂的任务,还是顶不住人多。当然现在的GPU也能做一些稍微复杂的工作了,相当于升级成初中生高中生的水平。但还需要CPU来把数据喂到嘴边才能开始干活,究竟还是靠CPU来管的。

什么类型的程序适合在GPU上运行?

  (1)计算密集型的程序。所谓计算密集型(Compute-intensive)的程序,就是其大部分运行时间花在了寄存器运算上,寄存器的速度和处理器的速度相当,从寄存器读写数据几乎没有延时。可以做一下对比,读内存的延迟大概是几百个时钟周期;读硬盘的速度就不说了,即便是SSD, 也实在是太慢了。

  (2)易于并行的程序。GPU其实是一种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架构, 他有成百上千个核,每一个核在同一时间最好能做同样的事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CPU (中央处理器) 和 GPU (图形处理器) 是计算机中两种核心的处理器,虽然它们都执行计算任务,但它们的设计目标、架构和最擅长的任务却大相径庭。将它们比作人类大脑和专门的“艺术细胞”或“流水线工人”会更形象一些。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 CPU 和 GPU 的区别: 1. 设计目标与核心理念 .............
  • 回答
    将人脑与计算机的 GPU 和 CPU 进行类比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两种截然不同但功能强大的处理系统。简单来说,人脑在某些方面可以被视为一个超级并行处理器,其整体能力远超当前最强大的 GPU 和 CPU 组合,但它在精确计算和高频操作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为了详细阐述,我们需要从几个关.............
  • 回答
    要直接将苹果 A12X 处理器与桌面级 CPU/GPU 对比,就像试图用一把尺子去丈量一个完整的房间,因为它们的设计目标、架构和应用场景差异巨大。但我们可以尝试从性能、能效和一些关键技术指标上进行类比,帮助大家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A12X 处理器:iPad Pro 的“心脏”首先,我们得明确 A12.............
  • 回答
    苹果A13仿生芯片的性能,尤其是CPU和GPU部分,在不考虑散热限制的情况下,确实能与PC领域的一些产品相提并论,但要给出一个精确的“等同”级别,需要拆解来看。简单来说,它的CPU性能可以触碰到一些主流笔记本电脑的门槛,而GPU性能则可以与一些入门级的独立显卡相媲美。CPU方面:A13仿生芯片的核心.............
  • 回答
    手里预算不宽裕,这绝对是攒机路上人人都会遇到的甜蜜烦恼。摆在眼前的两个选择,一个是要个便宜点的CPU,把钱砸到显卡上,另一个则是把CPU搞好点,显卡先来个能亮机的。这可真是个经典难题,得好好掰扯掰扯。咱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两个方案,看看它们各自能带来什么,又有什么潜在的坑。方案一:廉价 CPU + 较好.............
  • 回答
    美国对华芯片禁售,中国举全国之力五年内能否开发出媲美第八代英特尔酷睿 i5 性能的 CPU 和中端 GPU 芯片,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挑战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能”或“不能”,而是需要深入分析中国在芯片研发、制造、人才、生态系统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现状和潜力。核心问题:不是技术差距,而是“系统性.............
  • 回答
    CPU 和 GPU 在深度学习中的差异,用大白话讲,就像是 “全能的工匠” 和 “流水线上的超级工人” 的区别,效率和擅长的领域截然不同。CPU (中央处理器):全能工匠,什么都能干,但速度不一定最快你可以把 CPU 想象成一个经验丰富、什么都会的老师傅。它能处理各种各样的任务:写程序、管理内存、控.............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话题,就是关于“异构计算”和“SoC(System on a Chip)”的融合趋势,而且以苹果 M1 为代表,确实是目前半导体行业最热门的讨论方向之一。简单来说,你的预感非常准确,未来 CPU 和 GPU 深度整合到一块芯片里的趋势,已经并且将会愈发明显。为什么会有这个趋势?这背后有多.............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直击要害!现在手机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大家买手机确实越来越看重CPU和GPU了,这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系列原因在共同作用。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争取让你听明白了,也尽量不整得跟机器写的一样。首先,得承认,现在手机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越了最初的通讯工具。我们不光打电话发短信,刷短.............
  • 回答
    未来笔记本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需求的演变以及硬件技术的进步。在APU模式和CPU+GPU模式这两条路径上,我们能看到各自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也因此,哪种模式更能“适应”未来,需要我们仔细剖析。理解基础:APU vs. CPU+GPU首先,我们得把这两个概念捋清楚。 APU(Accel.............
  • 回答
    电脑CPU和手机CPU,虽然名字里都带个“CPU”,都是处理核心,但它们之间的差距,那可不是一点半点,更像是一对站在不同起跑线上、追求不同目标的双胞胎兄弟。要想说透了,咱们得从它们各自的“出身”、“性格”以及“工作环境”这三大方面来聊。 一、出身:基因决定命运首先,得明白它们俩的“父母”不一样,或者.............
  • 回答
    很多玩家在升级电脑时,往往会把大部分预算花在CPU和显卡上,毕竟它们是决定游戏性能和运算速度的“心脏”和“眼睛”。但有时为了控制成本,或者手头正好有块不错的低端主板,就会产生一个疑问:高端CPU和高端显卡配低端主板,到底能不能行?答案是:可以,但很可能不是一个好主意,并且会带来不少限制和潜在的问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电脑硬件供电的核心。直接回答你:在现有通用PC硬件设计下,CPU和显卡是不能完全做到“单独供电”的,但它们各自有独立的、非常关键的供电环节,而且这些环节的稳定性和质量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让我们来剖析一下为什么这么说,以及电脑是如何为CPU和显卡供电的。 电脑的“心脏”.............
  • 回答
    关于多核 CPU 和多个 CPU 的区别,很多人容易混淆,但实际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都旨在提升计算性能。为了说清楚,咱们得一点一点地掰扯。 什么是 CPU?在深入多核和多个 CPU 之前,我们先得明确一下“CPU”这个基本概念。CPU,中文叫中央处理器,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计算机的大脑。它负责执.............
  • 回答
    CPU 和显卡是电脑最重要的两个部件,它们的运行效率直接决定了电脑的性能。然而,在高性能运作时,它们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过高的温度不仅会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还可能缩短硬件的使用寿命。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给你的 CPU 和显卡“降降温”,让它们舒适地工作。一、 核心原因:热量从何而来?在开始“.............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也很切中要害。为什么 Windows 在执行重度任务时,好像总会感觉有点“卡顿”或者“不流畅”,而没有预留一些“看家本钱”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挺多操作系统设计理念和现实考量的权衡。首先,我们得理解“资源”这个概念在计算机里到底是怎么回事。CPU 时间和内存,就好比你身体里的能量.............
  • 回答
    国产CPU与操作系统:挑战与突破并存的现状谈到国产CPU和操作系统,这无疑是中国科技自主化征程中最为关键的两环。它们的发展不仅关乎国家信息安全,更承载着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崛起的期望。近些年,我们看到了显著的进步,但同时,挑战也依然严峻。 一、 国产CPU的现状:从追赶到部分突破中国的CPU产业起步.............
  • 回答
    .......
  • 回答
    要用纸面资料,从零开始,制作出一台具备8086级别CPU、1MB内存和软盘驱动的计算机系统,这绝对是一项极其艰巨且耗时巨大的工程。我们不妨来仔细梳理一下所需的各个环节,才能估摸出所需的科技水平。核心挑战:从概念到实体首先,最根本的问题是“纸面资料”的含义。如果指的是“已有设计图纸和原理说明”,那么我.............
  • 回答
    我来好好跟你聊聊,为什么现在手机上的芯片,在某些方面,比如制作工艺的精细程度,已经走在了电脑CPU和显卡前面。这可不是什么玄乎的事,背后是一系列市场需求、技术发展和成本考量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制作工艺”这里主要指的是制程节点,比如我们常听到的7nm、5nm、3nm。这个数字越小,代表着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