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能不能做到cpu和显卡单独供电?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电脑硬件供电的核心。直接回答你:在现有通用PC硬件设计下,CPU和显卡是不能完全做到“单独供电”的,但它们各自有独立的、非常关键的供电环节,而且这些环节的稳定性和质量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让我们来剖析一下为什么这么说,以及电脑是如何为CPU和显卡供电的。

电脑的“心脏”与“大脑”的供电逻辑

首先要明白,我们电脑里所有的电力都是来自电源供应器(PSU)。PSU是整个电脑的“心脏”,它从墙壁插座获取交流电(AC),然后通过内部的整流、滤波、变压和稳压等一系列复杂过程,转换成电脑各个部件所需的稳定、纯净的直流电(DC)。

电脑内部的各个部件,无论是主板、CPU、显卡、硬盘、内存,都需要这些直流电才能工作。然而,它们需要的电压和电流大小是不同的,而且对电流的“纯净度”和“稳定性”要求也不一样。

CPU的“独立供电”——主板上的VRM

说到CPU,它虽然是插在主板上的,但它是电脑里最耗电、对供电要求最高的部件之一。主板上就有一套专门为CPU服务的供电系统,这套系统通常被称为CPU供电模块(VRM Voltage Regulator Module)。

你可以把VRM想象成是CPU专用的“小电源”。PSU输出的电压,例如+12V,会通过很多连接线送到主板上。在主板上,CPU插槽附近有一圈密集的供电相(Power Phases),每一相都包含一到两颗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这些是VRM的核心元件。

作用: CPU需要的电压比PSU输出的+12V要低得多,而且非常精确,通常在1.0V到1.4V之间浮动,甚至更低。VRM的作用就是将PSU提供的+12V或其他较高电压,通过精密控制和转换,精确地降压到CPU所需的极低电压。
“独立”的体现: VRM确实是专门为CPU服务的。主板上的其他供电,比如给内存、芯片组供电的,会使用不同的VRM设计或专用的芯片。CPU的VRM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CPU能否稳定运行在标称频率,甚至能否超频。越高端的CPU,通常需要越强悍、越多的供电相,以保证在高负载下也能提供稳定充足的电力。
为什么不是“完全单独”? 因为PSU是所有电力的源头。VRM从PSU那里获取12V电源,然后进行二次降压。所以,PSU的输出质量直接影响VRM的表现。如果PSU的12V输出不稳,VRM再好也难以挽回。

显卡的“独立供电”——额外的PCIe供电接口

显卡,尤其是独立显卡,是电脑里另一个耗电大户,尤其是一些高端游戏显卡。显卡也有自己的供电设计,并且它的供电方式比CPU更加“直观”地体现了“独立”的概念。

主板PCIe插槽供电: 显卡通过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插槽连接到主板。PCIe插槽本身可以提供一部分电力(最大约75W),这是给低功耗显卡的基础供电。
额外的电源接口: 大多数中高端显卡还需要额外的电源支持,这些电力是通过显卡上独立的电源接口提供的。这些接口通常是6pin或8pin的PCIe电源接口(也可能见过6+2pin,就是为了兼容不同规格)。这些接口直接从PSU连接到显卡,绕过了主板,提供了比PCIe插槽更充足的电力(每个6pin接口可提供约75W,8pin提供约150W)。
显卡内部的VRM: 显卡本身也拥有自己的VRM系统,用于将从PSU接收到的12V电压进一步降压,供给GPU核心、显存等不同部分。高端显卡上的VRM设计也同样复杂且重要,直接关系到显卡性能的发挥和超频潜力。
为什么不是“完全单独”? 同CPU一样,显卡的电力最终也来源于PSU。而且,显卡所需的电力是通过PSU的12V输出线直接提供的,如果PSU的12V输出能力不足或不稳定,会直接导致显卡性能下降、花屏甚至黑屏。

为什么说它们不能“完全单独供电”?

1. 源头: 所有的电最终都来自于同一个PSU。PSU负责将墙壁的交流电转换为电脑能用的直流电。如果PSU本身不过关(功率不足、输出纹波大、电压不稳定),无论CPU或显卡上的供电设计多好,都无法获得纯净稳定的电力。
2. 统一的12V输出: PSU通常会输出多路电压,但最关键的、给CPU和显卡高功率供电的主要是+12V输出。CPU的VRM和显卡(通过电源接口)都从PSU的+12V输出那里获取电力,然后再进行各自的二次转换。
3. 相互依赖: 主板、CPU、显卡等所有部件都协同工作。虽然它们有各自的供电环节,但这些环节都是基于PSU提供的基础电力。

什么样的配置才算是“更好的供电”?

虽然不能做到字面意义上的“单独供电”,但我们可以通过选择质量更好的PSU和主板来确保CPU和显卡获得更稳定、更纯净的电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高品质PSU: 选择知名品牌、功率足额、有80 PLUS认证(如铜牌、金牌、铂金牌)的PSU。这意味着它的电压输出更稳定,纹波更小,转换效率更高,更可靠。尤其对于高性能CPU和显卡,一颗好PSU是基础。
扎实的主板供电(VRM): 对于CPU来说,主板上的VRM设计非常重要。好的主板会有更强的供电相数、更优质的MOSFET、更好的散热设计,这能保证CPU在高负载下也能获得稳定的电力支持,是超频和稳定运行的关键。
显卡的电源接口: 确保PSU有足够且高质量的PCIe电源接口来满足显卡的需求。高端显卡可能需要两个8pin接口,如果你的PSU只有6pin,或者接口质量差,都会影响显卡性能。
线材和接口: 使用原装的、质量好的电源线材,确保连接牢固,避免因线材电阻过大或接触不良导致电力损耗或不稳定。

总结一下:

CPU和显卡都有各自独立的供电转换和管理模块(VRM),这些模块是直接为它们服务的。你可以理解为,CPU主要依靠主板上的VRM系统来获得定制化的低电压和高电流;显卡则通过额外的电源接口和自身内部的VRM来获得充足电力。

但从整个电力流动的源头来看,它们都共同依赖于同一个电源供应器(PSU)提供的基础电力,特别是+12V输出。所以,它们无法做到完全“从物理上隔离开来,各自接通一个独立的电源开关”式的单独供电,但它们各自的供电环节确实是相对独立的设计,并且是实现高性能电脑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

希望这样的解释足够详尽,并且让你对电脑的供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说的思路是可以实现的,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你不能用一个电源“单独”给显卡供电。因为显卡的供电来自两条途径。

给显卡供电的第一条途径来自于主板上的pci-e插槽,最大提供75瓦。数字可能不准,懒得查了,但肯定是几十瓦这个范围。这部分供电是没有办法与CPU的供电分开的,除非你有本事改造主板电路。像750ti之类低功耗的入门显卡,只需要从这条途经供电就够了,也就是说不需要外接供电。

而那种几百瓦的高端显卡,例如你说的3090,大部分的供电是来自于独立外接供电线的(就是接在显卡顶部那两个6+8pin或者8+8pin的供电口)。

因此,你直接把一个电源正常接主板,要接的线包括24+4pin和4+4pin,这样它就是为CPU和硬盘等其他配件供电,再加上显卡的pci-e插槽那75瓦。另一个电源只接显卡的外接6+8pin或8+8pin供电口,那它就是只为显卡供电,并减去来自pci-e插槽的那75瓦。

这样的做法没有任何技术壁垒,实现起来也没任何难度。

但是为什么没有人这么做?因为没人愿意这么折腾(除了你之外)。你TM都琢磨i9+3090的配置了,还不愿意多掏俩钱买个大点的电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电脑硬件供电的核心。直接回答你:在现有通用PC硬件设计下,CPU和显卡是不能完全做到“单独供电”的,但它们各自有独立的、非常关键的供电环节,而且这些环节的稳定性和质量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让我们来剖析一下为什么这么说,以及电脑是如何为CPU和显卡供电的。 电脑的“心脏”.............
  • 回答
    “大中华共荣圈”的概念,听起来与历史上某些地区性的联盟或共同体构想有些相似,比如我们常听到的“大东亚共荣圈”。要探讨中国现在是否能实现类似概念的“大中华共荣”,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尝试摆脱那些让文字显得生硬、缺乏人情味的“AI痕迹”。首先,我们得明白,所谓的“大中华共荣圈”如果真的要建.............
  • 回答
    要让一台电脑实现“完全国产”,这绝非易事,它需要从最底层的芯片设计到最上层的操作系统,每一个环节都由国内企业或机构自主研发并掌握核心技术。这其中涉及到无数的细节和技术挑战。核心难点:芯片的自主可控一台电脑的心脏是处理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PU。目前全球CPU市场主要由Intel和AMD这两家美国公司.............
  • 回答
    枪决死刑是否能做到让犯人“立刻”死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以及执行过程的细节。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立刻”死亡的定义和生理学上的判断首先,“立刻”是一个非常绝对的词。在生理学上,死亡并不是一个瞬间完成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渐停止的过程。死亡的真正标志是脑死亡,.............
  • 回答
    “一发入魂”这个词,对于像大和级战列舰这样庞然大物来说,恐怕是个不太现实的愿望,尤其是在现代常规武器的语境下。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方面好好聊聊这个话题。首先,得承认,现代武器的威力跟二战时期比,那真是天壤之别。可问题在于,大和级的设计理念本身就是为了对抗当时的重型舰艇,它的防护能力,尤其是在.............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一起来捉妖》目前的游戏环境,特别是关于游戏工作室和外挂的问题,以及官方的检测和打击能力。《一起来捉妖》目前的游戏环境概览《一起来捉妖》作为一款AR现实互动手游,其核心玩法围绕着“抓妖”、“养成”、“战斗”和“社交”展开。理想的游戏环境应该是玩家积极探索现实世界,享受收集、培.............
  • 回答
    抗日剧里,中国军队冒充日军潜入敌占区的情节,在现实中是否发生过,以及是否可能做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抗日战争时期,确实有过中国军队冒充日军潜入敌占区的案例,而且还不少。 这不是什么虚构的桥段,而是真实发生过的战术行动。这其中最出名的例子,可能就要数 东.............
  • 回答
    那可真是一个惊人的假设!想象一下,安禄山和史思明手下的那些久经沙场的河朔精锐,那些在大唐盛世末期横行无忌、打得中央政府节节败退的悍卒,他们怒吼着,挥舞着刀枪,目标不再是那个已经风雨飘摇的晚唐,而是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个令人瞩目高度的宋仁宗时代。这画面,简直充满了某种扭曲而震撼的美感。首先,我们得说,安.............
  • 回答
    欧洲王室一人身兼数国君主,并将一个国家的财富输送到另一个国家,这在历史上的确是存在的,但其运作方式远比“挪钱”二字来得复杂和微妙。并非简单粗暴地将国库的金库门打开,而是涉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法律和历史因素的综合考量。一人统治多国的可能性与运作机制:首先,要理解一人统治多国,并非现代国家主权独立的概念.............
  • 回答
    问“人能不能真的做到什么都不想的状态?”,这个问题本身就藏着一种执着,一种对“不想”的渴望,而这种渴望,恰恰就是一种“想”。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放下这个“想”。如果真要较真地去分析,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体就像一个不停运转的复杂机器。大脑,这个掌管我们一切意识和潜意识的司令部,它天生就.............
  • 回答
    “快40年没实战了,中国军队到底能不能真的做到敢打必胜?”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军事实力、政治意图、战备状态、心理素质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答,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且要意识到任何结论都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实战”本身就是高度动态和不可预测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
  • 回答
    .......
  • 回答
    您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军事扩张的几个核心要素,很有意思。为什么亚历山大能一路打到印度,而罗马帝国却难以真正征服波斯,这其中确实有很多值得深挖的缘故。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首先,得明白这两位“大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们的“战争机器”有啥不一样。亚历山大:时代造就的闪电战神亚历山大出生在马其顿,一个在希腊.............
  • 回答
    当然可以!农业病害的测报试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快速诊断试纸或者田间检测卡,是现代农业中一个非常实用且重要的工具。它的出现,让农民朋友们不再是“望天吃饭”,而是能够更科学、更及时地了解作物的健康状况,从而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样的试纸?传统的病害诊断往往需要将样品送到专业的实验室进行化.............
  • 回答
    现代人能否成为一名铁匠?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让我们从各个方面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一、 现代社会对铁匠的需求和定位: 工艺美术和定制化需求: 随着大众消费品泛滥,人们越来越追求独特、有质感、有故事的物品。手工打造的金属艺术品、家具、灯具、装.............
  • 回答
    关于腾讯能否做出《怪物猎人:世界》(Monster Hunter: World,简称MHW)这类游戏,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不能简单地说“能”或“不能”。我认为,腾讯拥有足够的技术储备、资金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去尝试,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做得非常出色,但要完全复刻MHW的精髓,甚至超越,则面临着一.............
  • 回答
    关于中医是否能做随机双盲对照试验(RCT),这是一个经常被讨论,也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简单来说,答案是肯定的,中医可以也应该做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恰当地、符合中医自身特点地去做,以及如何理解和解读RCT的结果。要详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一、 随机双.............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