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买手机只看 CPU 和 GPU?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直击要害!现在手机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大家买手机确实越来越看重CPU和GPU了,这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系列原因在共同作用。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争取让你听明白了,也尽量不整得跟机器写的一样。

首先,得承认,现在手机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越了最初的通讯工具。我们不光打电话发短信,刷短视频、玩游戏、拍照录像、处理文档、甚至是用手机完成工作,这些越来越复杂的需求,都对手机的“内在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CPU和GPU,就是手机的“大脑”和“眼睛”的升级版,它们直接决定了手机有多能干、多流畅。

CPU(中央处理器):手机的“大脑”,掌管一切“思考”

你可以把CPU想象成手机的指挥官,它负责处理各种指令,无论是你点一下屏幕,还是APP在后台偷偷运行,都需要CPU来调度和计算。

流畅度是基础中的基础: 过去,打开APP可能有点卡顿,切换程序会慢半拍。现在大家对手机的流畅度要求越来越高了,哪怕是日常刷信息流、切换APP,稍有延迟都会觉得难受。而CPU的运算速度越快,处理指令越高效,手机的整体操作就会越跟手,越流畅。尤其是现在很多手机系统都越来越复杂,后台任务也越来越多,一个好的CPU能把这些处理得井井有条。
APP运行效率的保障: 各种APP的功能越来越丰富,背后都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撑。比如,现在的修图APP,动不动就要进行AI美颜、滤镜叠加,这些都需要CPU进行大量的运算。如果你用的CPU不够给力,这些操作就会变得漫长,甚至卡死。
多任务处理能力: 很多人手机里同时开着微信、微博、音乐播放器,可能还在后台下载东西。CPU的多核性能和高主频决定了它能不能同时处理这么多任务而不会相互影响,保证每个任务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

GPU(图形处理器):手机的“画家”和“游戏引擎”,负责“视觉盛宴”

GPU则像是手机的“画家”和“特效师”,专门负责处理图像和图形相关的任务。

游戏体验的灵魂: 这是最直观的体现了。现在手机游戏画质越来越高,特效越来越炫酷,比如《原神》、《和平精英》这种大型3D游戏,对GPU的要求简直是“苛刻”。如果GPU不够强劲,你看到的画面可能就是锯齿感强、贴图粗糙、甚至帧率不稳定,玩起来简直是灾难。一个好的GPU能让你在游戏里体验到丝滑的画面,细腻的贴图,以及逼真的光影效果。
视频播放和编辑的利器: 无论是看高分辨率的4K视频,还是在手机上剪辑短视频,甚至是进行简单的视频特效处理,GPU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PU能加速视频解码和编码过程,让播放更流畅,剪辑更高效,导出也更快。
UI界面的流畅度: 除了游戏,手机的整个用户界面,包括各种动画效果、切换界面时的过渡动画,甚至是下拉通知栏的流畅度,都和GPU有关。强大的GPU能让手机的整个UI看起来赏心悦目,操作起来行云流水。
AI计算的加速: 现在很多手机都开始强调AI能力,比如AI拍照算法、语音助手、甚至是一些AI应用。这些AI计算很多时候都可以在GPU上进行加速,因为它本身就擅长并行处理大量数据,这使得AI功能的使用体验大大提升。

为什么“重”CPU和GPU了?是趋势使然,也是营销的结果:

1. 技术进步带来的直观感受: 过去手机的功能相对单一,大家可能更关注续航、拍照像素之类的。但随着手机性能的飞跃,CPU和GPU的进步带来的体验提升是最直接、最容易被感知到的。你玩一个曾经卡顿的游戏,现在流畅得飞起,这种变化是实实在在的。
2. 游戏是最好的“试金石”: 手机游戏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让CPU和GPU的地位水涨船高。对于游戏玩家来说,CPU和GPU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游戏体验。而这部分人群的消费能力和影响力都不容小觑,他们带动了对高性能手机的需求。
3. 厂商的营销重点转移: 厂商也看到了这一点,自然会将CPU和GPU作为重要的卖点进行宣传。各种发布会上,都会大肆渲染自家芯片的性能有多强,跑分有多高,足以证明他们用的是“好料”。这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大家看到“XX旗舰芯片”,自然会联想到“性能强悍”。
4. 硬件参数的“直观性”: 相较于拍照的“算法”,或者续航的“实际使用”,CPU和GPU的型号、核心数、频率等参数,是比较容易量化和对比的。消费者即使不完全懂,也能通过这些数字大概了解性能水平。这为厂商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宣传点。
5. 生态系统的带动: 随着安卓和iOS生态系统的成熟,更多的应用开发者也开始利用手机的强大性能来开发更复杂、更有趣的应用。这进一步鼓励了消费者去追求更强的硬件来支撑这些应用。

但是,也不能完全忽略其他方面:

当然,虽然CPU和GPU很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个就忽略了手机的其他重要组成部分。

屏幕: 再好的画面,没有一块好屏幕也白搭。色彩准确度、刷新率、亮度、分辨率这些都直接影响视觉感受。
摄像头: 拍照依然是很多人换手机的重要原因,虽然CPU和GPU也参与AI运算,但传感器、镜头、ISP(图像信号处理器)才是拍照的核心。
电池和充电: 性能再强,没电也动不了。续航和快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内存(RAM)和存储(ROM): 足够的RAM能保证多任务流畅运行,ROM则决定了你能装多少APP和照片。
设计、做工、系统优化、甚至品牌附加值等等,也都是影响购买决策的因素。

所以,总结一下,现在大家买手机更看重CPU和GPU,主要是因为:

1. 手机功能越来越复杂,对性能要求更高。
2. CPU和GPU是决定手机流畅度、游戏体验、多任务处理能力和部分AI能力的核心。
3. 游戏市场的繁荣是重要的推动力。
4. 厂商的营销策略也倾向于突出这两个硬件。
5. 硬件参数相对直观,易于消费者理解和对比。

但咱们也不能因此就成了“参数党”,忽略了手机的其他重要方面。最终的选择,还是得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综合考量。希望我这么说,能让你觉得更透彻些,也更像人话一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所以只能抓重点。


承认中国人穷,承认中国人平均收入不高,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


如果你购机预算很低,那么只看SoC通常都是正确的选择。


比方说660/710的SoC,你就算其它方面配到顶级,外设方面配得再牛叉,也没法在吃鸡游戏里面开到HDR高清画质,也没法在不降分辨率情况下60帧全特效玩崩崩崩。所以,如果你需要以一个让你能愉快的流畅的运行你需要的游戏,那么SoC必须满足最低标准。你有限的预算只能优先去满足这个标准,其它的配置,优先级只能往后放,甚至不看。


不看SoC的前提是SoC达到了满足客户对新智能手机需求的最低标准。而个人认为只有高通8系/麒麟9系/苹果A系/三星9系这些当代旗舰或者两年以内的旗舰SoC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如果一款手机配备了满足这个标准的SoC,那么的确可以告诉用户「不看SoC,不看CPUGPU,不看参数,咱们只谈用户体验。」


当你购机预算足够高,在配备了符合你需求的SoC前提下还能追求其它环节的溢价时,才有余力去追求其它方面。


别瞧不起穷人,除了少数的头部厂商,绝大多数企业还并没有牛叉到「我不做穷人的生意」的地步。


结论:为什么很多人只看SoC(CPU/GPU)?因为,如果除了SoC还看其它的方面,他们的预算并不够;而如果完全不看SoC呢,他们常常会被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直击要害!现在手机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大家买手机确实越来越看重CPU和GPU了,这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系列原因在共同作用。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争取让你听明白了,也尽量不整得跟机器写的一样。首先,得承认,现在手机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越了最初的通讯工具。我们不光打电话发短信,刷短.............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反映了当下不少人的生活选择。过去,买房常常被视为人生的“头等大事”,是安身立命的基石,也是重要的投资。但现在,很多人似乎把顺序颠倒了,先买了车,再考虑房子的事,甚至有些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买房的打算。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而且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得说说“ mo.............
  • 回答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更倾向于住「大平层」,而不是买别墅了?「大平层」和别墅的居住体验各有什么优缺点?近年来,“大平层”作为一种新兴的居住形态,越来越受到购房者的青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别墅的市场地位。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变迁的综合体现。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大平层”为何更受.............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脑子里瞬间闪过好几个朋友的脸。的确,身边用iPhone的人还是多,明明安卓阵营旗舰在屏幕、拍照、充电速度这些硬指标上,早就能跟iPhone掰腕子,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能甩它几条街。那为啥这么多人还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奔着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标志去呢?这事儿吧,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得从方.............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确实是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都会有的疑问。手机摄像头标注的像素数(比如1.08亿像素、5000万像素)和实际拍摄出来的照片像素数(比如1200万像素、3600万像素)经常不对等,这背后其实涉及几个关键的技术和营销方面的考量。下面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争取说得明白透彻。首先,咱们得.............
  • 回答
    你问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戳到了很多人的痛点。为什么那些二手机贩子到现在还在拼命推销 iPhone 8 Plus 和 XR,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让不少人动心?这背后其实有不少门道,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价格,永远是王道这是最直接,也最核心的原因。iPhone 8 Plus 和 XR 虽然已经.............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深入的,确实现在不少手机都能拍 4K120fps,而一些看着很“专业”的相机反而在这方面显得有些保守。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的考量点,我给你掰扯掰扯:1. 手机和相机在设计目标上的根本区别: 手机: 手机的首要任务是“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它被设计成一个高度集成的、便携的通讯和娱乐设备。.............
  • 回答
    70后对当下手机和游戏画质进步“不感兴趣”,这个说法可能有点绝对,但确实,相对于年轻一代,不少70后在这个领域的表现会显得更为“淡定”或者说“不那么狂热”。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咱们一个一个掰扯开来聊。首先,得说说“时代背景”和“成长经历”。70后这一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他们年.............
  • 回答
    网上购买电影票比现场购买便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背后涉及到影院的运营策略、营销手段以及技术发展。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主要原因:一、 影院的运营成本与效率提升: 人力成本节省: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现场购票需要售票员,这涉及到工资、社保、培训等一系列人力成本。而网上购票则是一个自动化、数字化的流程,影.............
  • 回答
    .......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人在看待中国文化和评价国家方方面面时,确实存在一种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倾向。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历史、社会、心理等多个维度来解读。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历史的沉重包袱与民族创伤: 百年屈辱史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长.............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从表面上看,微信似乎占据了中国社交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但实际上,仍然有相当数量的用户群体在日常沟通中更偏爱使用 QQ。这背后有着复杂的用户习惯、社交需求以及产品定位差异等多种原因。下面我将详细地分析一下:一、 QQ 仍然占据优势的群体和场景: 年轻群体(学生群体): .............
  • 回答
    张维为教授是一位在中国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关系学者和时事评论员,其观点和分析经常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尤其是在关于中国政治制度、发展道路以及国际关系等话题上。然而,近年来,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公众和知识界人士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这些质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他学术严谨性、分析逻辑、信息来源、以及他所代表的.............
  • 回答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想读博了?”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社会、教育和个人发展等多个层面。过去,读博可能更多是少数精英的选择,但现在,“读博”这个词汇的出现频率和提及者的群体都在显著扩大。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时代背景与社会变迁的驱动:1. 知识经济与高.............
  • 回答
    说句实话,现在年轻人觉得家里的老人“烦”或者“反感”,这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种情绪的背后,其实挺复杂的,夹杂着代沟、生活习惯、沟通方式,甚至还有一些现实的压力。咱们先聊聊代沟。这代老人经历过的是一个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时代。他们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价值观都跟我们有天壤之别。比如,在.............
  • 回答
    这几年,身边确实听不少朋友抱怨,说交养老保险这事儿,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不是说大家不重视养老,而是看着那点钱被扣走,心里总觉得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最直接的一个感受就是钱袋子越来越紧。现在生活成本蹭蹭往上涨,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房租… 哪一样不是要花钱的?每个月工资一到账,还没捂热乎呢,七七八八的.............
  • 回答
    从“积贫积弱”到“文华璀璨”:为何宋朝评价两极分化?近年来,网络上关于宋朝的赞誉之声此起彼伏,甚至有“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的说法。然而,当我们翻开学校的教科书,看到的却是“积贫积弱”、“军事孱弱”等较为负面的评价。这种巨大的反差,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众认知与官方叙事之间的隔.............
  • 回答
    你提到的现象——有些人崇拜希特勒,甚至将他称为“元首”,并且对纳粹发动的战争及其后果视而不见——是一个令人担忧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同时,你提出的“犹太凯乐其计划”是一个非常敏感且需要准确理解的概念。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些现象背后的可能原因,以及如何理性地看待和应对它们。关于崇拜希特勒和忽视纳粹罪行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当下会有不少人对儒家思想持不支持或反对的态度。这绝非一朝一夕之故,而是历史演变、社会变革以及思想碰撞的复杂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历史的审视与“负面遗产”的积累首先,我们不能忽略历史的进程。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被推崇为官方意识形态,.............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好,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心中的疑问,尤其是C罗的粉丝。确实,在很多球迷,包括你自己在内看来,C罗的过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现在网络上流传着“C罗不会过人”的说法,这其中涉及到了我们对“过人”的理解、足球战术的发展以及球员角色定位的变化。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1. 你为什么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