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建党百年,我国在医药卫生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回答
建党百年,我国在医药卫生领域可谓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硬实力的飞跃,更渗透在人民群众切身的健康福祉之中。如果让我细致地梳理一番,那真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一、 从“人人有病看不起”到“基本医疗有保障”的跨越:全民医保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这绝对是建党百年以来,对中国老百姓影响最深远的成就之一。回想建国初期,医疗资源极度匮乏,大部分人只能望病兴叹。即便后来有了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覆盖范围也极其有限,绝大多数农民和城镇居民仍处于保障真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用短短十几年时间,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民医保体系,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奇迹。

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制度整合和全覆盖,这意味着不论你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只要参加了基本医保,就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这一下子就解开了许多家庭的“看病贵”心结,让疾病不再是压垮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托底: 为了应对大病带来的沉重负担,我们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大病保险制度。对于经济困难的群体,还有医疗救助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这两项制度的叠加,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确保了“病有所医”的目标落到实处。
异地就医结算的突破: 过去,异地就医报销难是许多人的痛点。现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这对于流动人口、退休人员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便利。出门在外,生病了也能像在家一样方便地报销,这种安心感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

二、 疾病防治体系的巩固与提升:从“救死扶伤”到“防病治病并重”

过去的医疗更多地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疾病进行治疗,但随着社会发展,疾病预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染病防控的显著成效: 无论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肆虐的鼠疫、天花等烈性传染病的有效控制,还是对脊髓灰质炎、麻疹等疾病的成功净化乃至消灭,都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能力提升的有力证明。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成功应对了SARS、H7N9禽流感等重大疫情,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出色表现,更是展现了中国在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的决心和能力。
慢性病管理体系的建立: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国家大力推进慢性病筛查、早期干预和健康管理,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加强了慢性病患者的随访和管理,有效遏制了慢性病发病率过快增长的势头。
妇幼健康服务体系的完善: 建党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我国妇幼健康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大幅下降,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免疫接种等工作也得到了全面普及和加强,为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 医疗服务能力的飞跃:从“缺医少药”到“技术精湛、设备先进”

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质量和效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标准。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构建: 我国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承担着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重要职能。这使得绝大多数居民能够在“家门口”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
医疗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医疗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的医疗机构和技术专家。从过去依赖进口的先进医疗设备,到现在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这背后是中国自主研发能力的巨大提升。器官移植、微创手术、介入治疗等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部分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医疗人才队伍的建设: 国家高度重视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继续教育、职称晋升等多种途径,培养和储备了大批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提升了基层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四、 医药研发与创新的勃兴:从“仿制为主”到“鼓励创新、走向世界”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医药卫生领域的创新更是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国家的发展。

创新药物研发的突破: 过去我国的医药研发更多的是模仿和仿制。但现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药物创新的政策,例如加快新药审评审批、实施专利保护等。近年来,我国在抗癌药物、罕见病药物、疫苗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医疗瑰宝,在建党百年间,其传承与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医药的投入,支持中医药科研创新,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并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全球健康贡献中国智慧。
生物技术和智慧医疗的兴起: 基因工程、细胞治疗、精准医疗等前沿生物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医院、远程医疗等新模式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可及性,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远程诊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 改革深化与监管强化:构建更加公平可及的医疗卫生体系

持续的改革是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公立医院改革: 我国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打破以药养医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减轻患者负担。
药品集中采购: 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有效降低了药品价格,让老百姓用上了更便宜、更放心的好药。
医疗监管体系的完善: 国家不断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方面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

可以说,建党百年以来,我国在医药卫生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悲剧不断上演,到如今绝大多数人能够享有基本医疗保障,这背后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更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强大支撑。

当然,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征程。在看到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在医疗资源均衡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等方面,仍有继续努力的空间。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并且必将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迈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老图一张,1997和2017年疾病谱。

可以看到传染性疾病、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的持续下降。

这一转变,主要是经济增长和教育水平提高的结果,并和中国制定且有效实施针对传染病的国家行动计划关系密切。


而同时,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对口腹之欲报复性满足,近30年十大主要健康危险因素中,增长最快的是超重和肥胖,增长了185%。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拔得头筹,成为死亡的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我们不仅度过了缺医少药的时代,更是生活越来越好,导致了疾病谱发生了重大改变。




另提一下,《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

在电影上映后,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有关条款,回应了电影《我不是药神》反映出的一些问题。

其中规定规定:

进口国内未批的境外合法新药不再按假药论处;对未经批准进口少量境外已合法上市的药品,情节较轻的,可以减轻处罚;没有造成人身伤害后果或者延误治疗的,可以免于处罚。


更是体现了医疗管理温情的一面。




作为医生,

我觉得我们的生活一定是越过越好,

你觉得呢?



推荐阅读:医疗信息化: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