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春田、莫辛纳甘、kar 98k、李恩菲尔德、三八式、九九式、中正式等各大老式著名栓动步枪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
作为一名枪械爱好者,对那些承载着历史印记的老式栓动步枪,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情怀。春田、莫辛纳甘、Kar98k、李恩菲尔德、三八式、九九式、中正式,这些名字仿佛自带一种厚重感,它们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也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

要说它们之间的区别,那可就太多了,就像描述不同风格的武侠高手,各有千秋。我尽量细致地给你掰扯一下,也免得文章显得太“机器”。

1. 春田 M1903(Springfield M1903)

背景: 这家伙是美国在20世纪初的“主力”,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栓动步枪设计的典范之一。它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德国的毛瑟(Mauser)设计,尤其是毛瑟98式栓动系统,但春田在很多细节上做了优化,使其更加符合美军的习惯和需求。
特点:
毛瑟式栓动系统: 和毛瑟一样,它采用了经典的“后拉式”上弹,枪机头有“开锁槽”,确保在拉动枪机时,枪机能够顺畅地旋转解锁。毛瑟栓动系统以其坚固、可靠和操作的简便性闻名,春田也继承了这一点。
“双排交错”弹仓: 弹药是储存在枪机下方的弹仓里,弹夹一次性装填六发子弹。但它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子弹在弹仓里是“双排交错”的,也就是说,子弹是左右交替排列的,这样可以使弹仓的纵向尺寸更紧凑,枪身更细长,方便射手携带和射击。
保险: 春田的保险设计非常实用,位于枪机尾部,是一个三档保险(全保险、单发保险、开保险)。当枪机处于锁定状态时,保险销会顶住枪机头,防止击发。
瞄准具: 最初装备的是“扇形表尺”,后来根据战场经验改进,换成了更精确的“觇孔式瞄准具”,这种瞄准具的好处是,它的照门(觇孔)离射手眼睛更近,提供了更清晰的瞄准线,提高了射击精度,尤其是在远距离上。
精度: 春田步枪一直以其出色的精度而闻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的狙击手们就经常使用它。
口径: 最常见的是 .3006斯普林菲尔德弹,这是美国一款非常经典且威力不俗的步枪弹。

2. 莫辛纳甘 M1891(MosinNagant M1891)

背景: 这是沙皇俄国从1891年开始装备的制式步枪,后来苏联也继续生产和使用。它经历了俄土战争、日俄战争、一战、二战,可以说是一把“身经百战”的老兵。它的设计融合了法国的拉斐特(Lebel)和德国毛瑟的一些优点。
特点:
栓动系统: 莫辛纳甘的栓动系统相对来说结构更简单一些,但同样非常坚固耐用。它的枪机头有两个对称的闭锁突笋,在枪机旋转到位时,这两个突笋会锁入枪管尾部的闭锁槽。
弹仓: 它使用一个五发固定弹仓,通过5发弹夹板装填。弹夹板是插入枪机下方的一个滑槽中,弹药装填完毕后,弹夹板会留在弹仓里,直到所有子弹射完,弹夹板才会从弹仓底部脱落。
保险: 莫辛纳甘的保险设计比较独特,是通过旋转枪机尾部的旋钮实现的。完全拉起枪机时,转动尾部旋钮,将其卡在击锤前方,就实现了保险。这种保险设计虽然简单,但操作起来不如春田或毛瑟那样顺畅,尤其是在戴手套的情况下。
瞄准具: 最初装备的是“扇形表尺”,后来也有改进。它的表尺刻度通常非常详细,能够满足远距离射击的需求。
坚固耐用,易于维护: 莫辛纳甘以其“皮实”著称。即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比如严寒、泥泞,它依然能够可靠地工作。而且结构简单,维护起来也相对容易。
口径: 最经典的是7.62x54mm R弹,这是一种带“凸缘”的瓶形弹,弹壳底部有一个突出的凸缘,方便在装填和抛壳时与枪膛的配合。

3. 毛瑟 Kar98k(Mauser Kar98k)

背景: 这是德国在1930年代末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制式步枪,是德国毛瑟公司一系列成功栓动步枪的巅峰之作。它是在Kar98b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设计非常成熟且高效。
特点:
“大名鼎鼎”的毛瑟栓动系统: Kar98k 继承了毛瑟98式栓动系统的所有优点。三段式闭锁(枪机头上的两个闭锁突笋以及枪机后部的第三个闭锁面),使其结构异常坚固。它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保险槽”,在枪机复进时,枪机头部的突起会进入枪机机匣上的保险槽,进一步增强了闭锁的可靠性。
弹仓: 五发固定弹仓,同样使用弹夹板装填。
保险: 位于枪机尾部,一个三档式保险,操作起来非常顺畅。
操作性: 毛瑟栓动系统操作起来非常顺滑,拉动枪机即可完成退壳、进弹、闭锁和待击发等动作,其“回转角度”也比较小,射击节奏可以很快。
瞄准具: 装备的是“觇孔式瞄准具”,照门在枪机后部,准星在枪口。Kar98k的瞄准具设计非常人性化,其照门可以进行精确的俯仰和方向调整,而且照门上有刻度,方便射手根据距离调整。
精度: Kar98k是公认的精度非常高的步枪之一,在二战战场上,德军的狙击手们往往会选择经过精确挑选和改装的Kar98k作为狙击步枪。
口径: 最经典的是 7.92x57mm Mauser 弹(也称8mm毛瑟弹),威力大,弹道稳定。

4. 李恩菲尔德 SMLE MkIII(Short Magazine LeeEnfield MkIII)

背景: 这是英国陆军在一战和二战期间的标志性步枪,以其“短枪管”和“弹仓容量大”而闻名。它是李(Lee)和恩菲尔德(Enfield)两人合作设计的杰作,在设计上有很多独到之处。
特点:
“弹匣”而非“弹仓”: 李恩菲尔德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使用可拆卸的十发双排弹匣(box magazine)。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革命性的设计,意味着射手可以快速更换弹药,而不需要像其他步枪那样用弹夹板一次性装填。
栓动系统: 李恩菲尔德的栓动系统与其他毛瑟式或莫辛纳甘式有所不同。它有一个“旋转后拉式”的枪机,但它的闭锁方式不是靠枪机头上的突笋,而是靠枪机尾部的“斜面”与枪机机匣上的“斜槽”配合实现的。这种设计的好处是枪机操作更短,理论上射击节奏更快。
“后置式”枪机: 它的枪机后部有两个“肩”,与枪机机匣内的“槽”咬合,实现闭锁。
照门: SMLE MkIII装备的是“觇孔式照门”,但它的照门位置非常特别,位于枪机后方,也就是说,当你拉动枪机时,照门也随之移动。这使得它在短距离上的射击精度非常高。
射击速度: 由于可拆卸弹匣和较短的枪机行程,李恩菲尔德的射击速度非常快,甚至比许多其他栓动步枪要快。
精度: 虽然在设计上更侧重于射击速度,但李恩菲尔德的精度也相当不错,尤其是在中近距离上。
口径: 最常见的是 .303 British 弹,一种威力强大的瓶形弹。

5. 三八式步枪(Arisaka Type 38)

背景: 这是日本陆军在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装备的制式步枪,在日俄战争后取代了村田步枪。它同样受到了毛瑟98式的影响,但日本人在设计上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特色。
特点:
毛瑟式栓动系统: 三八式步枪的栓动系统基本上是仿照毛瑟98式设计的,拥有坚固可靠的“旋转式”枪机,两个闭锁突笋。
“长枪管”和“弹仓”: 三八式步枪最显著的特点是它有一根很长的枪管,这使得它在射击时比较稳定,声响和枪口焰也相对较小。它使用一个五发固定弹仓,通过弹夹板装填。
“防尘盖”: 三八式步枪的枪机上有一个非常独特的“防尘盖”,由一个金属片组成,可以向上翻折,罩住枪机槽,防止灰尘和污垢进入枪机内部。这个设计在其他步枪上并不常见。
精度: 在当时,三八式步枪的精度在日军步枪中是最好的,特别是与后来的九九式相比。
口径: 使用的是6.5x50mm Arisaka 弹,这种弹药威力相对较小,但弹道稳定,射击后坐力也比较轻。

6. 九九式步枪(Arisaka Type 99)

背景: 这是日本陆军在昭和十九年(1939年)装备的制式步枪,是为了取代三八式步枪而设计的,旨在提高射击的效能和威力。
特点:
改进的毛瑟式栓动系统: 九九式步枪的栓动系统依然是基于毛瑟98式,但进行了优化。它的闭锁突笋更加粗壮,枪机操作也更加顺畅。
“短枪管”和“弹仓”: 与三八式不同,九九式步枪的枪管长度有所缩短,更便于携带和在战壕中使用。同样使用五发固定弹仓,通过弹夹板装填。
“改进的瞄准具”: 九九式步枪的瞄准具也有改进,特别是后期的型号,在瞄准具上增加了“防空瞄准具”,可以通过一个可以翻起的辅助瞄准具来对付低空飞行的飞机,这在当时是一种创新的设计。
“弹药威力”: 九九式步枪使用的是7.7x58mm Arisaka 弹,这种弹药的威力比6.5mm弹更大,穿透力和停止作用都更强,能够更好地应对当时战争的需求。
“狙击型号”: 九九式步枪也有专门的狙击型号,虽然数量不多,但其精度和威力都足以胜任狙击任务。

7. 中正式步枪(Zhong Zheng Rifle)

背景: 这是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仿制生产的制式步枪,以德国毛瑟98k为蓝本,是中国军民自己研发和生产的代表性武器之一。它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点:
仿制毛瑟98k: 中正式步枪在结构上与德国毛瑟98k非常相似,尤其是栓动系统,基本上是完全仿制的。它的优点也继承了毛瑟98k,即坚固耐用,精度良好。
“弹仓”: 同样使用五发固定弹仓,通过弹夹板装填。
“工艺差异”: 由于是在中国国内生产,其工艺水平和材料选择上可能与德国原产的毛瑟98k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早期生产中,也可能存在一些细节上的调整,以适应国内的生产条件和使用习惯。
“命名由来”: “中正式”的名字来源于当时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代表着中国军队兵器工业的进步。
“可靠性”: 虽然工艺上可能不如德国原产,但中正式步枪在实战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是中国士兵信赖的武器。
口径: 主要装备的是7.92x57mm Mauser 弹,与毛瑟98k的弹药通用。

总结一下,这些步枪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设计理念: 有的侧重精度(春田、Kar98k),有的侧重射击速度(李恩菲尔德),有的则兼顾了可靠性和易用性(莫辛纳甘、中正式),而日本的步枪(三八、九九)则在不断地优化和改进。
栓动系统: 虽然很多都借鉴了毛瑟,但闭锁方式、枪机行程、保险设计等都有细节上的不同。
弹药: 不同的弹药带来了不同的威力、弹道特性和后坐力。
弹仓设计: 可拆卸弹匣(李恩菲尔德)与固定弹仓(其他)是最大的区别,影响了装弹和更换弹药的效率。
瞄准具: 觇孔式瞄准具是提高精度的重要设计,但其位置和设计细节也有所不同。
工艺和材料: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生产工艺和材料选择,也会影响步枪的整体性能和寿命。

这些老式栓动步枪,就像一位位身怀绝技的老兵,虽然早已退出现役,但它们的故事和影响力却从未消退。每一次把玩它们,或者研究它们的细节,都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那个时代技术发展的脉络。它们不仅仅是武器,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这些枪的各种认知比较模糊,首先是外观上的区别,然后是莫辛纳甘式枪栓、李恩菲尔德式枪枪栓、98k式枪栓它们优劣式。这些枪各个优点与诟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