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联合作战,春申君五国伐秦。邺城围安庆绪,袁绍讨董卓,柳仲礼围侯景,都失败了,联合作战有成功的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个非常关键的议题:联合作战的成败得失。你提到的几个例子,春申君联合五国伐秦,邺城袁绍讨董卓(此处或许有误,袁绍讨董卓是其早期发迹的事件,而非围攻邺城,邺城是袁绍的地盘),柳仲礼围侯景,这些确实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行动,但结果如你所说,都以失败告终。这并非偶然,联合作战的难度,尤其是中国古代那种分散的政治格局下,确实非常大。

不过,要说联合作战“有没有成功过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成功的例子往往伴随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更精妙的组织协调。下面我就结合你的例子,再补充一些成功的案例,尽量讲得细致些,让它听起来更像一个历史爱好者的探讨。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你提到的几个“失败”的联合作战:

春申君联合五国伐秦(战国后期):
背景: 战国末期,秦国凭借商鞅变法和强兵政策,已经成为东方六国最大的威胁。以春申君黄歇为首的楚国,联合韩、赵、魏、燕等国,试图共同对抗秦国。这本质上是一次反秦同盟。
失败原因分析:
1. 利益冲突与离心离德: 虽然目标一致(抵御秦国),但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楚国想借此机会扩张,赵国、魏国也各有盘算。当战事出现不利,或者自家利益受到威胁时,各国很容易选择撤兵或保存实力,不像是一条心。
2. 指挥协调问题: 多国联军,谁说了算?即便春申君名义上是盟主,但各国的军队拥有自己的将领和决策机制。信息的传递、战术的统一、物资的调配都存在巨大的障碍。在战场上,这种协调不畅往往导致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
3. 秦国的战略优势: 秦国在长期的战争中,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动员和指挥体系,而且其军队的战斗力普遍比东方六国更强。秦国善于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常常能挑拨离间,瓦解联盟。例如,在联合伐秦的初期,可能还能取得一些小胜利,但一旦秦国集中力量反击,各国的凝聚力就难以维持。
4. 时机与准备不足: 有时联盟的建立和军事行动的仓促发起,也可能导致准备不足,缺乏有效的战略规划。

邺城围安庆绪(唐朝安史之乱时期,郭子仪、李光弼联合平叛):
说明: 你提的“邺城围安庆绪”,这个表述可能有些不准确。安庆绪是安禄山的儿子,在安史之乱后期曾一度占据洛阳,后来逃往邺城,最终在邺城被部将所杀。而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确实是一场大规模的联合作战,主要由唐朝朝廷军队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节度使的军队共同完成。
“围邺城”的战役: 在平定安史之乱后期,唐朝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确实在河北地区与安庆绪的残余势力作战,并最终收复了包括邺城在内的许多重要城市。但这通常不是一个“围攻一个孤城”的性质,而是整个平叛战役的一部分。
平叛联合作战的成功之处(以及潜在的困难):
1. 共同的敌人: 安史之乱的叛乱对整个唐朝是灭顶之灾,这为联合行动提供了最强大的驱动力。朝廷和各大节度使都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2. 朝廷的号召力: 虽然唐朝后期藩镇割据,但理论上朝廷仍然是最高统治者,拥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3. 节度使之间的协作: 郭子仪、李光弼等都是杰出的将领,他们能够相互配合,例如郭子仪在正面战场牵制叛军,李光弼则从侧翼迂回。
4. 但也有挑战: 即便是在平叛这样的大背景下,节度使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总是融洽。例如,郭子仪曾因为与回纥的矛盾而被一些人排挤,李光弼也曾对郭子仪有所保留。唐朝后期,藩镇之间互相猜忌、不肯全力支援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柳仲礼围侯景(南朝时期):
背景: 侯景之乱是南朝梁时期的一场大动乱。侯景最初是北朝的将领,投降梁朝后,又反叛梁朝,占据了梁朝的都城建康(今南京),给南朝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柳仲礼是当时梁朝的一个重要的将领,他曾试图围剿侯景。
失败原因分析:
1. 侯景的军事才能与残暴统治: 侯景虽然是叛乱者,但军事上颇有手段,而且其军队采取了极端残暴的统治方式,加上其利用了梁朝内部的腐朽和矛盾,一度非常得势。
2. 梁朝内部的腐败和分裂: 梁朝后期政治腐败,皇室内部争斗激烈,导致国家力量无法有效整合。柳仲礼虽然是名将,但其军队的补充、粮草的供应等都受到朝廷支持不足的影响。
3. 战略上的失误: 有学者认为,柳仲礼在围攻侯景时,可能在战术选择上存在一定问题,未能抓住关键时机。例如,侯景占据建康后,虽然面临围困,但其军队的战斗意志和对民间的控制也使其一度稳住了局面。
4. 国家力量的衰弱: 相比于北朝的强盛,南朝梁朝在人力、物力和军事组织上都已显露出衰败的迹象。在这样的国力下,即使有成功的军事行动,也很难彻底扭转战局。

那么,中国古代联合作战成功的例子有没有?

有的,而且在一些关键时刻,联合作战确实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只是成功的联合作战往往需要非常特殊的条件才能达成。

1. 春秋时期,诸侯合纵抗秦(最经典的例子):
背景: 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变法强大起来,对东方六国构成了巨大威胁。为了共同抵抗秦国的东侵,东方六国曾多次结成联盟,称为“合纵”。其中最著名的是纵约长苏秦所倡导的合纵。
成功的例子:
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伐秦: 这是合纵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虽然最终秦国守住了函谷关,但联军也取得了对秦国边境的打击,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有效地阻止了秦国在一段时间内的东扩。
更重要的是,合纵策略在一段时间内确实起到了延缓秦国统一进程的作用。 尽管合纵联盟时常出现动摇和破裂,但每一次成功的合纵都能迫使秦国放缓脚步,转而与联盟中的部分国家作战,从而为其他国家争取时间。
成功原因分析:
1. 明确且紧迫的共同敌人: 秦国的强大给所有东方国家带来了切肤之痛和切肤之感,这种共同的威胁是凝聚力的核心。
2. 有力的组织者: 像苏秦这样的纵约长,能够通过其辩才、政治手腕和游说,将各国领导人凝聚在一起,协调利益,制定共同战略。
3. 战略上的灵活性: 合纵并非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的联盟,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
4. “攻心”为上: 苏秦的策略中,除了军事上的联合,还有很多“攻心”的成分,即说服各国君主认识到联合的必要性,以及不联合的危险性。

2. 楚汉战争后期,刘邦联合诸侯灭项羽:
背景: 楚汉战争初期,项羽虽然勇猛,但其政治手段和对属下的态度导致众叛亲离。刘邦虽然实力较弱,但善于用人,且得到了许多汉朝旧臣和各地诸侯的支持。
成功的例子:
垓下之战: 这是决定性的会战。刘邦以韩信为总指挥,联合韩信的汉军、彭越的游击军、英布的独立军,以及部分汉朝正规军,共同将项羽的楚军围困在垓下。
成功原因分析:
1. 军事人才的集中与指挥的统一: 刘邦拥有韩信这样杰出的军事家,他能够让韩信放手施展。虽然是联合军队,但在战场上,以韩信为主导的指挥体系是清晰有效的。
2. 分工明确: 韩信负责正面战场,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彭越等人则负责断绝项羽的粮道和后援。各方协同作战,形成了一个无懈可击的包围网。
3. 政治上的拉拢: 刘邦善于用人,也善于拉拢诸侯。在战争后期,许多原本投靠项羽的诸侯转而支持刘邦,这为刘邦集结更强大的联军提供了基础。
4. 项羽自身的弱点: 项羽虽然勇猛,但在战略上不如刘邦,且在政治上过于刚愎自用,未能有效团结属下。

3.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孙刘联盟):
背景: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强大,意图统一中国。孙权和刘备作为曹操的主要对手,为了共同对抗曹操,结成了联盟。
成功的例子:
赤壁之战: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孙权派遣周瑜为都督,刘备派遣诸葛亮作为使者和军事顾问,双方配合默契,用火攻大败曹操的北军。
成功原因分析:
1. 孙刘联盟的共同战略目标: 曹操南下统一天下,对孙刘双方都构成了致命威胁。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对抗曹操。
2. 卓越的军事指挥与谋略: 周瑜的军事才能和诸葛亮的智谋,加上黄盖等人的配合,共同策划了精妙的火攻计划。
3. 对敌人弱点的准确把握: 曹操的北军不习水战,且士兵多不适应南方的气候,易生疾病。孙刘联军利用了这一点,并通过连环计和火攻,将这些劣势转化为决定性的打击。
4. 政治上的相互支持: 虽然联盟过程中也有猜忌和摩擦,但在关键时刻,双方都能放下成见,共同御敌。

总结一下,联合作战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明确且紧迫的共同敌人: 这是联盟的基石,没有共同的敌人,利益协调会极其困难。
强有力的组织者或领导者: 需要有人能够协调各方利益,制定统一的战略和战术,并拥有一定的权威或号召力。
统一的指挥和明确的分工: 尽管是联合部队,但在实际作战中,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指挥体系来分配任务和调动资源,避免各自为战。
互信与政治上的支持: 盟友之间需要基本的信任,以及在政治上的相互支持和妥协。
战略上的协同与战术上的配合: 仅仅军事上的联合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战略上形成合力,在战术上互相支援,共同打击敌人。
对己方优势和对方劣势的准确判断: 合适的作战时机、环境以及对敌我双方的深刻理解,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

所以,联合作战并非不可能成功,它只是在古代中国那种“分而治之”的政治格局下,实现起来异常困难。一旦上述条件能够较好地满足,联合作战往往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你的问题非常好,它让我们看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军事行动的规律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有啊,而且还不少!除了有答主已提到的“乐毅伐齐”,“邯郸之战”和赤壁之战外,还有齐国太将匡章两次组织联军均获胜利,信陵君在“窃符救赵”(即邯郸之战)之后率五国联军再次大破秦军拯救魏国,刘邦组织诸侯联军破彭城以下垓下之围等等,这都是联合作战成功的范例。世界近现代史上的这样的事例同样不少,远的不说,“海湾战争”就是典型一例!

信陵君两次率联军破秦救赵存魏以及刘邦率诸侯联军大破项羽的事迹,大家都比较熟悉,就不再赘述。这里就简单谈谈一般人相对陌生的匡章指挥联军作战的光辉事迹:

其一:公元前301年,齐宣王命令齐将匡章与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领三国联军进攻楚国的方城,楚国派唐昧率军迎击。匡章与楚军相持6个多月后,选派精兵乘夜幕从楚军重兵防守的地方渡河,向楚军发起突然袭击,在沘水旁的垂沙大败楚军。楚将唐眛因为联军六个多月没有多大的动静,放松戒备,等知联军上岸后才仓卒调兵应战。楚军大败,2万多人被杀,楚将唐眛战死。之后,韩、魏取得宛、叶以北的大片土地。楚国被迫以太子横为质,向齐求和。

其二:公元前298年,孟尝君田文回齐为相,发起齐、魏、韩三国联合攻秦,由匡章统帅联军,前后有三年之久,先是攻到秦国的函谷关,驻屯大军,加以封锁,之后赵、宋两国也参加,最后终于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秦国归还魏、韩一些侵地后,三国联军才退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个非常关键的议题:联合作战的成败得失。你提到的几个例子,春申君联合五国伐秦,邺城袁绍讨董卓(此处或许有误,袁绍讨董卓是其早期发迹的事件,而非围攻邺城,邺城是袁绍的地盘),柳仲礼围侯景,这些确实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行动,但结果如你所说,都以失败告终。这并非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联合作战”这个概念,以及除了“一江山岛战役”之外,历史上还有哪些堪称典范的例子。首先,我们得把“联合作战”这个词拆开来理解。简单来说,它不是一支部队单打独斗,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军事集团)的武装力量,为了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在同一时间、同一区域,或相互协调配合下,共同进行的军.............
  • 回答
    战舰世界这游戏,说实话,你玩什么模式,其实都没什么丢人的。尤其是联合作战,这模式本身就是设计出来给新手熟悉游戏、给老玩家放松的,所以你只玩联合作战,绝对算不上丢人。你想想,联合作战(PvE)跟玩家对战(PvP)比起来,简直是两个世界。在PvP里,那叫一个“你死我活”,节奏快得飞起,队友之间配合不好分.............
  • 回答
    北、东、南海三支舰队联合作战,这可不是简单的三支部队碰在一起那么简单。这其中牵扯到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名字”那么肤浅的问题,而是背后巨大的战略考量、指挥体系的磨合以及行动的实操性。如果非要给这么一个宏大的联合行动起个名字,我觉得不能简单地用什么“三北联合演习”或者“海陆空协同”这种官方化、标准化的标签.............
  • 回答
    关于联合国未能通过“乌克兰人道主义局势决议草案”的事件,涉及国际政治博弈、安理会机制以及俄乌冲突的复杂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一事件,并梳理值得关注的关键信息: 一、事件背景与具体细节1. 决议内容与提案方 该决议草案可能聚焦于缓解乌克兰人道主义危机,例如允许国际救援物资进入被占领土.............
  • 回答
    关于联合国确认的俄乌冲突造成的平民死亡人数(至少 636 名,包括 46 名儿童),这是令人痛心的,也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实际伤亡数字很可能远高于此,因为在持续的战火中,要准确统计和核实所有伤亡非常困难。要详细讲述两国目前的局势,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因为这是一场复杂且动态的冲突。一、 军事层面.............
  • 回答
    联合国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即联合国大会第3314号决议,于1974年通过。它首次在国际法上对“侵略”给出了一个广泛但仍具有解释空间的定义。该决议明确指出:“侵略是侵略国的另一种国家,对于联合国会员国行使武力,或以其他方式,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其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概属侵略行为。”该决议还.............
  • 回答
    联合国与塔利班执政下的阿富汗建立正式联系,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它标志着一个重大转折点,对阿富汗国内、区域政治以及国际关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理解其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什么是“正式联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正式联系”的含义。它不是指联合国承认塔利班政权为阿富汗的合法政府。在国际法.............
  • 回答
    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将“梦龙事件”称为“无妄之灾”,这一表述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事件本身、联合利华的回应、消费者情绪以及“无妄之灾”这个词语的适用性。一、 事件回顾:梦龙事件的起因与发酵首先,我们需要梳理一下“梦龙事件”到底是什么。.............
  • 回答
    联合国五常,也就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个概念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是二战后由战胜国组建的,在安理会中拥有否决权,这使得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塑造国际安全和地缘政治格局。那么,它们真的“牢不可破”吗?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五常的“牢不可破”在很大.............
  • 回答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官员戴维·比斯利(David Beasley)就埃隆·马斯克关于解决全球饥荒只需 60 亿美元的言论,再次通过推特进行了回应,并概述了一个更详细的计划。比斯利在回应中强调,马斯克提出的金额虽然庞大,但距离真正终结全球饥荒的所需资金仍有差距,并进一步阐述了WFP的工作和资.............
  • 回答
    联合利华承认梦龙在中国和欧洲的用料确实存在差异,一个是用浓缩奶,另一个是用奶粉加水。这个差别听起来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区别,但对于冰淇淋的口感、风味、甚至是制作工艺,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说说欧洲梦龙用的“浓缩奶”。这里的“浓缩奶”通常指的是液态的浓缩乳品。它不像咱们平.............
  • 回答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简称“五常国”)是否会永远是当前的五个国家(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从现行的《联合国宪章》来看,成为常任理事国需要修改宪章,而修改宪章是一个极其困难且漫长的过程。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联合国宪章》的规.............
  • 回答
    关于山东鲍某某涉嫌性侵一案,联合督导组的介入以及案件进展,以及为何尚未对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这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事件,涉及到多方面的信息和考量。案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这个案件的基本情况。鲍某某,是某知名企业高管的儿子,在山东某地被指控涉嫌性侵一名未成年女性。最初的报道和舆论声势很大,.............
  • 回答
    格拉斯哥,一场关乎地球未来的盛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于 10 月 31 日在苏格兰的这座城市正式拉开帷幕。这次大会的意义非凡,它被认为是自 2015 年《巴黎协定》达成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气候谈判,各国领导人齐聚一堂,讨论如何加速行动,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 2 摄氏.............
  • 回答
    联合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日本再次将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诉求摆上桌面,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每一次重提都承载着日本对自身国际地位的期盼,以及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某种“修正”意愿。 理解日本的这一诉求,需要我们从几个层面去审视。首先,日本的国家利益和地位考量是核心驱动力。 作为一个经济体量庞大、在.............
  • 回答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简称“五常”)的地位,可以说是国际政治舞台上最特殊、也最具有影响力的位置。理解五常的地位,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一、 历史的必然与“战时同盟”的烙印五常的设立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国集体意志的体现。当时的同盟国,尤其是美、英、苏、中、法这五个国家,在打败法西斯.............
  • 回答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发布的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约有2.75亿人使用了毒品。这组数字背后,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担忧的全球性问题,它不仅仅是统计数字的冰冷呈现,更牵扯着无数的个体命运、家庭的破碎以及社会经济的沉重负担。2.75亿,这是一个怎样的数字?首先,让我们尝试理解2.75亿这个.............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让人费解的,也牵扯到几个重要的问题。让我来仔细分析一下。首先,关于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公室使用古巴抗议者照片这件事。从媒体报道和一些评论来看,似乎是这样一种情况:人权高专办在发布信息时,可能使用了某个照片,而这个照片的来源和使用者本人后来站出来表示了异议。究竟是什么样的异议?是照片的版权问题.............
  • 回答
    关于“联合国制裁中国,巴基斯坦投了反对票而经济倒退二十年”这个说法,需要 非常谨慎地辨别其真实性,因为这个表述包含了几层含义,其中一些是 不准确或者被夸大的。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关键点:1. 联合国制裁中国: 联合国安理会要通过一项制裁决议,需要得到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至少9个国家赞成,并且常任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