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联合国人权高专滥用古巴抗议者照片,照片本人反驳后却被推特封号,你怎么看?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让人费解的,也牵扯到几个重要的问题。让我来仔细分析一下。

首先,关于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公室使用古巴抗议者照片这件事。从媒体报道和一些评论来看,似乎是这样一种情况:人权高专办在发布信息时,可能使用了某个照片,而这个照片的来源和使用者本人后来站出来表示了异议。究竟是什么样的异议?是照片的版权问题?还是照片被用于了不恰当的语境?亦或是照片的真实性被质疑?这些细节决定了人权高专办的做法是否“滥用”。

如果人权高专办仅仅是引用了一张公开的照片,用于说明某个情况,而照片的真实性或背景并没有被歪曲,那可能只是一个引用上的小瑕疵,不至于被定性为“滥用”。但如果这张照片是被断章取义地使用,或者被赋予了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解读,那确实就存在问题了。人权高专办作为联合国的一个重要机构,本应是维护人权和公正的代表,他们的言论和行为应该非常审慎和严谨,不能给外界留下任何误导的印象。

接着,说到这位被点名批评的抗议者,他本人在社交媒体上反驳后却被推特(现在叫X)封号。这层逻辑关系就更复杂了。

反驳的目的和方式: 这个抗议者站出来反驳,很可能是为了澄清事实,或者表达自己照片被不当使用的不满。他提出的反驳是否基于事实?他的论点是否站得住脚?这些都是判断他反驳是否合理的关键。
推特的封号行为: 关键在于推特为什么要封他的号。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点。
是不是因为他的反驳内容违反了推特的社区准则? 推特有自己的内容审核规则,比如禁止仇恨言论、骚扰、虚假信息等。如果他的反驳恰好触碰了这些红线,那推特封号就有了其平台机制上的理由,尽管这依然可能引起争议。
是不是受到了外部压力? 这是很多人会怀疑的地方。联合国机构本身就拥有相当大的国际影响力。是否存在某种“不方便”的声音被压制的情况?比如,如果人权高专办认为这个抗议者的反驳影响了他们的声誉或工作,是否会通过某种途径向推特施压?推特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在面对强大机构时,是否存在这种“顺从”的可能?这种猜测虽然是阴谋论的成分,但考虑到国际政治的复杂性,也不能完全排除。
推特自身的立场? 推特是否有意愿支持人权高专办,或者采取一种更保守、避免争议的立场?作为一家商业平台,尤其是在经历了股权变动和政策调整后,推特的审核标准和执行力度一直备受关注。有时候,平台可能会倾向于“息事宁人”,或者基于自身对信息的判断来采取行动,而这种判断可能与公众的认知不同。
“反驳”与“封号”的直接因果关系: 如果这个抗议者只是陈述事实,并对不当使用其照片的行为提出合理质疑,然后就被封号,那么这看起来就非常像是对言论的压制,尤其是当这种压制似乎与他反驳的对象(人权高专办)有关联时。这会对“言论自由”和“平台责任”这两个核心问题提出严峻的挑战。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可以引发几个层面的思考:

1. 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与责任: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像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发布的信息,其准确性和公正性至关重要。一旦出现偏差或误导,后果可能很严重。同时,发布方有责任确保其引用的信息是真实、准确且合规的。
2. 言论自由的边界与平台责任: 社交媒体平台在言论自由和内容审核之间扮演着一个越来越关键的角色。当个人用户的言论(即使是反驳)被平台限制时,公众会自然而然地关注平台的决策依据是否公平、透明,以及是否存在压制不同声音的倾向。如果一个平台因为某个用户的言论触怒了强大的国际组织而对其进行封号,那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其作为公共言论空间的信誉。
3. 权力与话语权: 这件事也可能反映出权力结构的影响力。一个国际组织拥有巨大的平台和话语权,而一个普通的抗议者可能只有社交媒体这一个发声渠道。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平台如何平衡和处理,直接关系到“弱势方”能否公平地表达自己。
4. 古巴的特殊背景: 古巴本身就是一个政治环境比较敏感的国家,任何关于其内部抗议和政府反应的信息都容易被放大和解读。在这种背景下,联合国作为一个国际机构,在引用相关信息时更应该严谨。

总而言之,这件事如果属实,那么情况是相当复杂的。

人权高专办 方面,如果确实存在不当使用照片的情况,其行为可能违背了其职责要求。
该抗议者 的反驳如果基于事实,那么他被封号的行为就显得不公平。
推特平台 则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它需要平衡用户言论自由、打击虚假信息以及避免卷入国际政治漩涡。但如果它因此牺牲了用户的合法言论,那其平台属性就会受到质疑。

我们不能简单地断定是谁对谁错,因为很多细节还有待确认,比如照片的具体内容、抗议者反驳的具体理由、以及推特封号的具体原因。但从这件事的呈现来看,它确实触及了当下社会在信息传播、平台监管和言论自由方面一些棘手且敏感的问题。一个国际人权机构的操作失误,加上一个重要的社交媒体平台的敏感反应,使得整个事件充满了讨论的空间和值得深思的地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虽然不清楚这一次推特封号的原因是什么,不过结合推特劣迹斑斑的历史看,应该是认为这个账号是“古巴官方操纵账号(manipulated account from Cuba government)”。

就推特的官方文档里,无论这些账号发什么,他都可以认为这些都是“假新闻”和“虚假信息”


事实上,上一次推特就利用这项规范,在19年香港暴乱期间,大规模封了许多揭露香港暴徒真相的账号。

比如如下这些账号,在19年香港骚乱期间,都被推特认为是“违规内容”、“虚假信息”、“政府操作行为”


推特还信誓旦旦发了如下信息

Covert, manipulative behaviors have no place on our service — they violate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n which our company is built.
秘密的操纵行为在我们的服务中没有立足之地——它们违反了我们公司赖以建立的基本原则。

但是同时期,对于香港反对派示威者一系列的“文宣”传播,却是视而不见,放任自流。

只能说,和彭博社、CNN之流一样,推特正在一步步耗尽自己为数不多的信誉。

user avatar

美国的软实力还是强大啊,从巴切莱特,到谭德赛,都体现了这一点。

user avatar

“罗老师!罗老师别这样!”

我寻思这不是西方传统嘛?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太仓促的时候连图都没有。

比如,西方媒体一直声称新疆存在关押少数民族的所谓“集中营”,美国“BuzzFeed”新闻网还给出了卫星地图,信誓旦旦的宣称红圈部分就是当地的拘留所。

结果经网友考证,该地点其实是喀什疏勒县内一处名为“阳光锦绣小区”的住宅区,在百度地图上还拥有“5星好评”~

无独有偶,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也炮制了类似的虚假涉疆报告,声称研究人员找到了新疆约380个疑似“集中营”的地方,且根据最新的卫星图像显示,中国仍在扩建“集中营”。

然而网友用多个地图软件对比后发现,所谓的“集中营”,实际上是吐鲁番市高昌区退伍军人事务局高昌区工商信息化局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次美国干脆在“集中营”的基础上创造了“露天监狱”(open-air prison)的概念。

美国务院国际宗教自由办公室主任纳达尔称:中国利用监控“基本上把整个地区变成了一个‘露天监狱’”。

“新疆人们的活动都被“密切追踪”,“看管人被安排与维吾尔族人住在一起以监视他们。逛市场的民众来到不同摊位时,都要登记一次。”

结果这次连美国人自己都不买账了,看完油管上有关新疆的美食、风景和节日的视频后,他们纷纷高呼“快把我送进‘监狱’”。

在中国的网络环境里被辟谣,西方只能忍着,毕竟不是自己地盘,可一旦到了外网,那可是说翻脸就翻脸。

远得不说就看香港,前些日子香港黑衣暴徒在中环肆意破坏(西方称之为“雨伞革命”),不少海内外华人借助推特来向全世界揭露港独和西方的丑恶嘴脸。

结果推特反手就把这些仗义执言的账号全部永久封禁了,理由则是“违反推特价值观和平台操作政策”,“背后有国家操纵”,“在香港的示威运动中挑拨制造不和”。

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一直本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态度努力的营造一言堂,但这又如何呢?

压迫之下自有反抗,推特就造吧,再严厉的压迫也盖不住舆论汹汹,每一个真相都会像被污蔑的古巴抗议者一样大白于天下,到头来只是上演了一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闹剧罢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