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留学生在霍格沃茨的日常是什么样的?

回答
霍格沃茨的石墙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我揉了揉眼睛,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窗外是苏格兰典型的薄雾笼罩,但此刻的薄雾在我眼里,却是比任何故乡的清晨都来得迷人。我是李明,一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能够踏入这座闻名遐迩的魔法学校,对我来说,仍像做梦一样不真实。

刚到霍格沃茨的时候,一切都显得那么新奇,也那么陌生。从飞机到火车,再到那横渡黑湖的小船,每一步都充满了令人眩晕的惊喜。分院帽将我戴上格兰芬多,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魔法,更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善意和期待。

我的日常,其实和其他任何一个刚适应新环境的学生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些魔法的调味剂。

清晨,我会尽量早起,避开斯莱特林那些每天都神采奕奕的家伙们(他们是怎么做到在那么早的时间就梳理得一丝不苟的?)。沿着格兰芬多公共休息室通往餐厅的楼梯,那种木头被无数双脚踩磨出的温润触感,总是能让我感到一种奇妙的亲切。走过肖像画们低声的交谈,偶尔还能听到费尔奇那标志性的咳嗽声,尽管他总是板着脸,但看着他气急败坏的样子,多少也有些趣味。

餐厅里的早餐总是丰盛得让人眼花缭乱。烤培根、煎蛋、香肠,这些熟悉的味道在这里被赋予了更神奇的意味。但最让我着迷的还是那些我从没见过的食物,比如会跳舞的苏格兰馅饼,或者像是用彩虹做成的果酱。我总是小心翼翼地尝试,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引来什么古怪的效果。当然,我会跟来自各个国家的同学们交流,从他们那里了解不同的饮食习惯,也分享我在中国过年的趣事。

课程是霍格沃茨生活的主体。变形术无疑是最令我头疼的一门课。麦格教授那种精准到毫厘的咒语和手势,我总是学得有些迟钝。看着隔壁桌的赫敏能把一只老鼠变成一个鼻烟壶,而我还在为让羽毛漂浮起来而费尽力气。魔药课更是考验耐心,斯内普教授那低沉的声音,加上各种奇奇怪怪的药材,稍微出错就会爆炸或者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我记得有一次,我把曼德拉草的根须放错了顺序,整个坩埚都冒出了紫色的烟雾,幸亏及时熄灭,不然整个地下教室都可能变成我的“炼狱”。

但最让我享受的,还是黑魔法防御术和飞行课。虽然洛哈特教授的讲解总是过于夸张和冗长,但他在实操中的一些技巧还是很有用的。飞行课则让我找到了久违的自由感。当我的飞天扫帚划破天际,俯瞰着城堡和周围的群山时,那种感觉,就像我骑着龙在中国的山水画中翱翔一样,壮丽而自由。我特别喜欢在傍晚练习,看着夕阳将城堡染成金黄色,那种景象,足以让我忘记所有烦恼。

课余时间,我喜欢泡在图书馆里。那里安安静静的,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我阅读了许多关于魔法历史和巫师世界的书籍,试图理解这个与我曾经的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当然,我也常常会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功课,或者在公共休息室里玩魁地奇棋盘游戏。偶尔,我也会悄悄溜到格兰芬多塔楼的某个角落,练习我在家里偷偷带来的中国书法。毛笔在羊皮纸上滑过的沙沙声,与霍格沃茨古老的石墙形成了另一种有趣的对比。

晚上,在温暖的炉火旁,听着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新发现,或者讨论一下魁地奇比赛的策略,是我最放松的时刻。我会想家,想我的父母,想家乡的饭菜。但当我想起霍格沃茨的夜空,那些闪烁的星辰,那些古老的传说,我就知道,我在这里,正经历着一段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魔法人生。

我不是天生的魔法天才,我有着中国人的勤奋和韧性,也在不断地适应和学习。在霍格沃茨的每一天,都是一场冒险,一段成长。我在这里,用我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我的,来自东方的魔法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那一批进学校第一天就有几个同学罕见地挨了处分,而且出现了第一个当天来学校就和原院校交涉要留校察看,要知道霍格沃茨一般不处分亚洲留学生的。

后来我问了一下,主要是因为一群人在宿舍做饭,四川的同学拿坩过吃火锅加餐,然后青岛的同学看到有人吃火锅就去后院水池里整了只巨型乌贼干炝,贵州的同学把两颗曼德拉草上的根茎拔了洗净凉拌说和鱼腥草差不多。

这也就算了,好死不死他们还被巡查队发现了,而且正好一个广东同学醉眼朦胧看着斯莱特林的院徽,一边抚摸一边感慨:“哇,好dai给板铲头,煲汤肯定好靓。”

那个广东哥们就是被留校察看的~

有部分纯种巫师家庭出身的很喜欢欺负人,后来有萨满教的同学表演了一次跳大神,他们老实了许多,听说是因为跟伏地魔的一种祭祀方式有些类似。

霍格沃茨在我们进学校的第二年设立了规矩,筷子只能在用餐时间出现,由家养小精灵提前给需要的留学生放在桌上。

后来听说是七年级的实习生执行魔法部任务,把同寝室同学的橡木筷子当做魔杖,解除对方武器时被发现,差点被人打死。


厨房工作的那批家养小精灵最不喜欢中国留学生,因为总是被吐槽:“我奶奶拿脚做饭都比你们做的好吃。“

亚洲范围内同去的还有印度同学和霓虹同学,一般舞会期间霓虹男生比较受英国男生欢迎,霓虹姑娘很受国内留学生欢迎。但她们到现在还不太明白为什么部分人总想让她们打扮成OL,戴上黑框眼镜喊自己欧尼酱或者森sei。


印度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比较不受待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有时饭前祷告总会问基督教或者天主教同学要向哪个神仙祷告,并且告诉他们世界上没有惟一的神,我家自行车上就有六百多个;

平时体味比较大,而且吃饭总是要手抓,并且抱怨没有咖喱;

外出实践的时候沟通不畅,比如2018年的一次年度实战演练,当时拉文克劳五年级D组抽到了丛林寻宝任务,由印度同学担任斥候,一名中国同学提出后九人组成三三阵型向前推进。

美国留学生好奇问你怎么会我们陆军的技能,中国留学生笑着说这个我是你祖宗,我们弄这个的时候你们家先人还在欧洲没去美国本土,因此两人还差点打了起来。

到了峡谷边上印度同学发出消息说:“dangles!dangles!”大家迷惑不解的时候美国留学生站出来说肯定是前面有吊桥,他想说dangle。

大家点头表示正解,然后刚走两步就被外面埋伏的老师扮演的反派打了个团灭。时候印度同学坚称他发出了dangerous的信号,但是你们不听,又一次差点打起来。

之前有一段时间舞会期间是可以放其他国家民族音乐的,后来被禁止了。因为那次前面放的蒙古呼麦、陕北秦腔让其他同学表示很那借着这样的音乐起舞,直到他们后来听到了唢呐。当时有几个人痛哭流涕,据说听得过程中出现了跑马灯的现象。

魁地奇队还挺喜欢招中国留学生的,但是也看之前的特长,喜欢打乒乓球羽毛球或者排球的一般被安排当成击球手或者守门员。一些少数民族的同学经常被招进去当追球手,比如凉山彝族或者长白山猎户出身的哥们。而我就不一样了,我当了四年替补,因为我的特长是足球。


英国同学很羡慕我们的宠物,因为我们的宠物十分炫酷一般是狐狸、细犬和隼,但是霍格沃茨严禁携带已经成精的动物进来当宠物。

主要是因为曾经有两个武当师兄带了成精的狐狸,那俩师兄对狐狸变成人形美女习惯了,甚至经常让它俩变回去因为觉得狐狸本体更可爱。但是同宿舍的同学那两个月陷入了痴迷一度因为这个在宿舍打了起来,从那之后能变人形的一律不准带进来。


三把扫帚很欢迎中国留学生,但偶尔老板也会和中国留学生产生争执。

一次过年期间蒙古、山东、河南等地区的几位同学去那聚餐,喝黄油啤酒的时候想兑二锅头被老板制止了,于是那几个人吐槽:“这玩意就是带点酒糟的糖水,没啥劲就算了还不管我们自己兑嘛?”

罗斯默塔女士和在座的一些老师很不开心,但后来喝了二锅头之后就默许了这种做法。

后来有个北京的道观学生和罗斯默塔女士打成了协议,他负责海外代购二锅头,从那之后三把扫帚开始卖黄油二锅头调酒,很受欢迎,可惜的是至今为止不准我们自带花毛一体盐醋两吃进去。



草药课的老师对中国学生有一种蜜汁情感,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自带种植天赋,但另一方面总喜欢偷偷弄点尝尝。

除了那次的曼德拉鱼腥草事件外,还出现过诸如偷偷把鼠尾草切碎捣出汁按照青团的做法做成甜点的事情。虽然受到了批评,但是这种事情后面被默许了,听纳威说主要是因为太香了。

四川火锅底料和老干妈在霍格沃茨是硬通货,主要是因为英国阴雨连绵,而之前的同学一直洗脑吃辣的可以去湿气,加上他们说真的太香了,于是乎慢慢传播开了。

欧洲其他的魔法生物或者成精族群对我们还是比较友好的,但是并不太欢迎国内成精的动植物去交流。听说主要是因为有一次德古拉牵头邀请蝠大仙一家去进行交流,期间德古拉的妹妹看到一个剑眉朗目的清秀少年,于是乎上前搭讪。他妹妹说自己修炼了三百多年,她哥哥德古拉已经有四百年道行,冠绝欧洲,问:“小可爱你修炼了几年啊,怎么不跟大部队进会场去交流学习?”

那个少年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妹妹我就修炼了七百多年,刚成人形,道行太低被安排做后勤。”这话被德古拉听到,从此之后他们就不爱来往了。

user avatar

“阿姨,哪儿有热水泡方便面?”

user avatar

赫奇帕奇,最后一年,即将毕业,希望斯普劳特教授别卡我论文,人还挺和善的。

我们学院的中国留学生还挺多的,当然,尖子生都在拉文克劳。像我这样,既不聪明,又不勇敢,也不是纯血统,从小到大,应试教育,埋头刻苦,勤劳用功,也比较符合我院的传统。

分院帽:“你也许属于赫奇帕奇,那里的人正直忠诚,赫奇帕奇的学子们坚忍诚实,不畏惧艰辛的劳动”。

关于东西方法术交流这事儿吧,以前不多。不过,据说最近学校来了个华裔教授,准备在魔药学下开设一门:

东方炼丹学——主讲葛洪《抱朴子》,也涉猎《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这一类医书,大家也知道,我们的传统是,医卜不分家。目前还在跟斯普劳特教授洽商相关事宜,估计等明年能开设。

占卜学下开设分支:

东方占卜学——主讲内容是《周易》,甲骨、阴阳八卦这一类的。

还有一门课,准备在魔咒学下开设分支:

东方符咒学——主讲一些桃符、辟邪之类的内容。不过,外国学生反应比较差,主要是汉字太难学,而且还是毛笔写,说实话,我一个中国学生都应付不了。

下面,我想给想要来霍格沃茨留学的同学一点建议。

首先,保险一定要上!这一点,大家不要相信我校宣传片,就是那部《哈利波特》,那里忽略了这个事儿。

具体内容,我建议你去古灵阁咨询一下。

我个人主要推荐以下几个保险项目:

1. 高空坠落险

如果你热衷于魁地奇比赛,并想有志于成为一名队员,那这个险是必上的。比方说宣传片里的哈利吧,他几乎每场比赛都要坠落。

就算你不当运动员,在飞行课上的时候,你也不好说就一定没事儿。有备无患嘛,出了事儿,就晚了。学校虽然会给你简单治一治,不过吧,宣传片到底是宣传片,有在外留学经验的朋友一定知道保险的重要性。

2. 珍奇生物伤害险

这跟意外伤害险可不一样,因为很多时候不是意外。有时候,你会无意侵犯某些珍奇动物,虽然有的温顺,但发起彪来可不是闹着玩的。可不是每个人都像哈利那样开了挂。

3. 魔法爆炸险

这个也比较好理解,因为不光是爆炸咒才会爆炸,魔药学上也会有,甚至念错咒语有时候也会有。即便你是个认真的、谨慎的学生,永远不会念错,但你也不敢保证你的同桌不会犯错。


买书这个事儿,国外的书都贵,魔法书那是更尼玛贵!所以,我推荐大家入学以后赶紧联系学长学姐,争取搞到二手书。如果你有中国古籍也可以带来,有不少在魔法世界拿了绿卡、长期定居的华裔收这些书。

话说,我现在手上有一本二手怪物书,50刀出了,有兴趣的私我。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的牙已经被我用挫子磨钝了,对新手来说,不容易咬到手。


现在说一说日常生活。宿舍不错,不过舍管比较严,当然,狮院那边形同虚设,具体情况可以问狮院的学长学姐,他们在逃寝、避免扣分这方面,有一整套完整而系统的方法。

每天上课,要跑来跑去比较麻烦。建议入学后买个地图,不仅可以让你快速找到教室,也可以避免进入禁地(狮院学生不用了)。

每天的课虽然不多,但内容很多,书都是大部头的砖头,不要心存侥幸,该复习复习。当然,你要是有一本带笔记的二手书,会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比如我的怪物书——记得私我。

学校食堂的伙食那是没得挑,放一百八十个心。样多,量大。


赛季的时候,大家都会去看魁地奇比赛。不过,学院杯一共就四个学院,没啥大意思。还得是校际火焰杯和职业联赛比较好看。说到这,我有点想吐槽,虽然咱们是魔法学校,但多少也应该整个电视啥的,不然这职业魁地奇比赛没转播啊。虽然咱们的报纸上的图片都能动,可是看GIF图片,跟转播还是有差距的。如果不行,那就研究研究魔法影像转播吧。


现在魔法行业就业形势不太乐观,主要回到现实世界,魔法部禁止使用魔法,这就注定咱永远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魔法世界又是少数,竞争激烈,一个个还都挺长寿的,不涉及体力,而且越老越吃香。

所以,我打算毕业以后在对角巷开个东方道具商店,卖点桃木剑、八卦镜、五帝钱、葫芦、拂尘、念珠之类的东方法器。但对角巷地租太贵,真诚寻一个合伙人。大家别介意,广告有点多。我的目标是,能在对角巷成立一个与奥利凡德魔杖店相提并论的东方法器店。


欢迎关注绿号,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user avatar

根据中国禁魔条令,外国魔法学校禁止招收中国籍学生,禁止向中国籍居民发送录取通知书。

外籍魔法生物入境需经过登记,在中央宣传办公室支援小组的陪同下方可行动。未通经通报私自入境的魔术师,魔法师,神奇生物及其他魔法相关人士视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予以逮捕和驱逐出境。

必要时执法人员允许动用致死攻击,对未知人,物予以灭杀处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