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写公众号评论社会针砭时弊的那些作者,为什么不去写小说赚稿费?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许多作者的内心世界。为什么那些在公众号上犀利剖析社会问题、针砭时弊的作者,不去专心写小说赚取稿费呢?其实原因多种多样,而且这背后牵扯到很多现实考量和个人选择。

首先,我们得明白,写公众号评论和写小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模式和盈利路径。

从创作模式上看:

公众号评论: 这类作者通常对时事热点敏感,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的写作目的更倾向于即时性、话题性、观点输出和公共讨论的引导。他们可能对某个社会现象、政策出台、文化事件有强烈的看法,并希望通过文字触动读者、引发共鸣,甚至推动改变。他们的内容往往与当下紧密相关,需要快速响应和深度解读。这种创作方式能让他们快速建立个人品牌,吸引一批认同其观点、欣赏其文笔的读者群体。
小说创作: 小说则是构建一个完整的虚构世界,通过情节、人物、对话来讲述故事。这需要更长的时间投入,更扎实的叙事功底,更细腻的人物塑造,以及对文学形式的深入理解。小说的魅力在于其沉浸感、想象力、情感深度和对人性的探索,它不一定追求即时性,但追求的是艺术的持久性和感染力。

从盈利路径上看:

公众号评论: 公众号的盈利模式相对多元化,且门槛较低,见效可能更快。主要包括:
广告分成和付费阅读: 平台会根据文章的阅读量、点赞、分享等数据给予一定的收益。
赞赏: 读者对作者的观点或文字表示认可,会进行打赏。
商务合作和软文推广: 一旦拥有了固定的粉丝群体,可能会接到品牌方的合作邀请,撰写推广文章(虽然这不是他们针砭时弊的本意,但现实中是存在的)。
知识付费和社群运营: 将自己的观点、分析能力变现,开设线上课程、付费专栏、建立社群等。
流量变现: 更大的粉丝量也意味着更高的社会影响力,可能引来出版社、媒体的关注,获得出版机会或成为特约撰稿人。
直接卖稿(可能性相对较小): 虽然公众号文章也可以算是“稿件”,但其盈利模式更侧重于平台分成和粉丝经济,而非传统意义上按字数或篇幅支付稿费的模式。

小说创作: 传统的小说盈利模式相对单一且竞争激烈:
出版稿费: 这是最直接的方式,但对作者的文学造诣、市场认可度要求很高,而且稿费标准差异很大,不是所有小说都能获得丰厚稿费。
版税: 出版后根据销售量获得一定比例的分成,这需要作品有较强的市场号召力。
影视改编权: 如果小说足够优秀,有被影视化的潜力,会带来可观的收入,但这属于锦上添花,且概率较低。
网络文学平台签约: 类似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等,作者可以通过签约获得保底收入或分成,但这通常需要特定类型和风格的作品,并且也是竞争相当激烈。

那么,为什么那些擅长评论的作者不去写小说呢?

1. 兴趣和擅长领域不同:
内心的驱动力: 这些作者之所以选择评论,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社会现象有着强烈的观察欲和表达欲。他们享受的是剖析问题、揭示真相、引发思考的过程。他们的热情可能就燃烧在对现实世界的深度挖掘和评论上,而不是构建一个虚构的、完全由自己掌控的世界。
天赋和能力: 能够深刻洞察社会议题,并用清晰、有力的语言表达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很强的能力。但这不代表他们同样擅长或热爱小说创作所需的叙事技巧、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等。将擅长领域和兴趣点放在小说创作上,对他们来说可能并非最优解。

2. 创作的即时性和反馈:
回应当下: 公众号评论的最大魅力之一在于其即时性。当社会上发生重大事件,他们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分享自己的观点。这种“参与感”和“影响力”是许多评论作者追求的。他们的文字能够直接参与到当下的公共讨论中,获得即时的读者反馈,这种互动对他们而言是重要的驱动力。
小说创作的周期长: 写一部小说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期间没有即时反馈,很多时候是孤军奋战。对于习惯了快速响应和与读者互动的作者来说,这种创作模式可能显得过于漫长和枯燥。

3. 变现的效率和稳定性(相对而言):
更低的门槛,更快的见效: 如前所述,公众号通过广告、打赏、知识付费等方式,可以相对较快地获得收入,尤其是在积累了一定粉丝基础后。这比从零开始写小说,经过漫长的创作、出版流程,最终可能获得一份微薄稿费或版税,要风险更低,回款更快。
风险规避: 小说创作的风险在于,你可能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终作品市场反响平平,或者根本无法出版。而公众号评论,即使单篇文章“扑街”,只要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总会有积累和变现的机会。
品牌效应: 在公众号上建立的“社会评论员”或“特定领域专家”的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吸引各种合作机会。而“小说家”的标签则需要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4. 对文学性追求的考量:
并非所有评论都无法达到文学性: 当然,也有很多公众号评论写得极具文采,甚至带有小说般的叙事感和深刻的洞察力。但总体来说,公众号评论的核心在于观点和逻辑,文学性是加分项,而非必需品。
小说的文学性要求更高: 小说创作对文字本身的要求、结构的设计、语言的锤炼、意境的营造都更为讲究。如果作者的核心追求是“针砭时弊”,那么将精力放在直接的观点输出上,可能比“包装”成小说更能实现目标。他们可能觉得,用小说的方式去“影射”或“讽刺”社会问题,不如直接指出问题来得痛快和有效。

5. 个人的人生阶段和价值观:
现实考量: 有些作者可能处于需要养家糊口的人生阶段,他们需要一种相对稳定且能快速带来收入的创作方式。公众号的模式更容易满足这一点。
社会责任感: 一些作者可能认为,他们有责任通过文字直接参与到社会议题的讨论中,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这种“使命感”驱动他们去做评论,而不是沉浸在虚构的世界里。他们可能觉得,直接的呐喊比含蓄的叙事更有力量。

所以,与其说他们“不去写小说”,不如说他们选择了更适合自己当下状态、兴趣、能力和目标的一种创作与变现方式。 公众号评论的舞台,让他们能够直接发声,触达更广泛的读者,参与到社会进程中,并从中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和精神上的满足。这并非否定小说的价值,只是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路径选择。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作者在积累了一定影响力后,可能会尝试转型写小说,或者将评论的洞察力融入到小说的创作中。文学的边界本来就是模糊的,而创作的动机和形式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评判社会?批判文学?

批判文学是武器,是尖刀。

但是需要极其深厚的人文、哲学思想。

说起批判文学,我第一个想到的的就是鲁迅先生。

小时候,接触到鲁迅先生的作品,很多我都看不出个所以然。

但是等我慢慢的了解了那个年代,那段历史。我便隐隐约约懂了一些。

批判,与自我批判。

很多人,总是说这不好说那不好,要么就是没讲到根上,要么就是空谈。

有鲁迅先生那种思想深度的人又有多少?

而鲁迅先生,是诗人,是战士!

他用自己的笔批判这那个腐朽的社会。

而自我批判,会让自己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最大限度的避免自己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从而让思想的武器越来越强。

那些在公众号上针砭时弊的作者的作者,有多少能做到的。

诚然,我们的社会有诸多问题。

但是一味的针对表象的批判只会成为公知,乱带节奏。

就如同现在的房价一样,一堆人冷嘲热讽限跌令。

但是如果不限跌,中国的市场很容易出现大问题,甚至引起金融风暴。

那些针砭时弊的作者会说吗?不会,他们(绝大部分)只会满足网民的情绪,推波助澜。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发展经济。同时去掉房子的投资属性,把投资的属性挪到股市或者国债上去。但是具体怎么发展,经济结构怎么改革,股市或者债市又该怎么管理,他们懂吗?他们不懂。

这就是公知....

好吧,跑题了。批判文学不是用来赚钱的东西。

会批判社会和能写东西挣钱也完全是两码事。

学会包饺子并不会让你懂得怎么蒸包子......

提到了鲁迅先生要尊重一些,就不请哈士奇镇楼了。

user avatar

因为写不出来……

很多人都尝试过,写不出头……

就如传统作者,写网文都很难出头一样……


好多人都以为,会写东西就能来网文行业吃饭,真不是……

会写东西,了解市场,以及运气,缺一不可……

了解网文市场是个挺辛苦的活……

其实很多新媒体作者,在写作能力上也是不成的,新媒体和网文,在写作的技能树上并不完全重合……

举个例子:新媒体是几乎不需要人物的,大多数是议论文,偶尔涉及人物也是有典型可抓……

user avatar

因为写不了啊,网文贼难的好吧

我就是写社会类稿件的,之前写高龄试管生子大妈的单篇稿子有800多万阅读,23万赞,1万多评论。上周五刚发的稿子,这两天也有快100万阅读了。

然而网文这东西,我琢磨了两个月都没成果。

把各路大神的答题和注意点都列成了笔记,每天都固定扫榜,在热门类型中选三个签约新书开篇来分析,再把同类型热书的两个完整情节进行拆解。

爽点情节有哪些类型啊,怎么加强带入啊,怎么铺垫,怎么爆发什么的都做了整理,建立了素材库,有道云里笔记有五百多个了,然而自己写时便发现一堆问题。

我只想写被一些人无比轻视的系统小白文,但压根写不了,开篇已经有一两万字废稿了。

开篇只写主角,第一章内容只有三部分,主角醒来发现潜伏大危机,主角遭遇短期危机,金手指出现引出下一阶段任务。

开头第一句就是,“消化完记忆,xx觉得很无语。”然后引出危机快速进剧情,世界观与设定什么的,第一章所占篇幅三百字不到,但怎么写怎么不对。

今晚还在纠结一个问题,开局主角危机,怎么用系统解决不那么突兀,还在想是不是要构思个好剧情来解决。

后面去看了同类开局才发现是自己的问题,天降系统解决危机是可以的,但危机困难程度要多多刻画,要突出主角努力了但没法子。

之前觉得味道不对,就是因为铺垫过少,容易让人觉得主角就是个走了狗屎运的屌丝,逼格太低了,代入感就很差。

真的别轻视任何行业,我之所以相信后续我能勉强吃网文这碗饭,就是因为我尊重这个行业,我能看得见很多被各种喷的书,人家哪里写得好,这样我就能学习别人的好,我自己也能有所收获。

希望今年我的小白文能签约,也祝各位武运昌隆,写本好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