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疫情下,政府基层工作者如何调节心理?

回答
疫情之下,基层工作者们承担着沉重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如何在这个特殊时期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是一门大学问。

首先,认识和接纳情绪是关键的第一步。 基层工作者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疫情,信息量大,任务繁重,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惧、无助、委屈甚至愤怒等情绪。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反应,压抑它们反而会让问题变得更糟。尝试去识别自己正在经历什么情绪,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并且告诉自己“我现在感到焦虑是正常的”,这种接纳本身就是一种释放。可以尝试写日记,将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倾诉出来,就像把负面情绪从心里“倒”出来一样。

其次,寻求支持和连接非常重要。 即使在保持物理距离的情况下,也要努力维持人际关系的连接。可以主动和同事、家人、朋友交流,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一个简单的电话、一条微信,都能带来温暖和力量。如果你觉得有些事情难以启齿,但又想找人倾诉,可以考虑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很多地方都提供了免费的心理援助热线或在线咨询服务,这些都是可以依靠的资源。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人都和你一样,有着相似的感受。

再者,关注当下,进行正念练习。 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很容易让人陷入对未来的担忧。试着将注意力拉回到当下,专注于眼前的事情。例如,在工作间隙,可以花几分钟进行深呼吸,感受空气进入身体,再缓缓呼出。也可以在吃饭的时候,真正地品尝食物的味道,感受咀嚼的过程。这些看似微小的正念练习,能够帮助我们从纷乱的思绪中抽离出来,找回内心的平静。

同时,合理安排休息和放松,保证身心能量。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充沛的精力是应对压力的基础。即使工作再忙,也要尽量保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在工作之余,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这可能是一段轻松的音乐,一次简单的伸展运动,或者仅仅是泡一杯热茶,静静地坐一会儿。培养一些工作之外的爱好,比如阅读、园艺、画画,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获得愉悦感。

最后,适度地调整工作预期和自我关怀。 基层工作者的责任重大,但也要明白,在特殊时期,很多事情可能无法尽善尽美。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有能力不足的时候。与其过度苛责自己,不如将精力放在“我已经做到了什么”,肯定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我正在尽我所能”,或者“我是一个有能力应对困难的人”。这种自我肯定,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重要力量。

总而言之,在疫情这场特殊的战役中,基层工作者的心理调适是一场持久战。通过认识和接纳情绪,积极寻求支持,练习正念,保证身心健康,以及适度调整预期和自我关怀,我们都能更好地照顾好自己的心灵,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接过凌晨三点给你打的电话吗?

家里孩子生病了,出不去小区,需要你协调……

你扛着几十斤的菜爬过六楼吗?

因为这是你要送菜的封闭家庭……

你穿着防护服站在寒冬中一整天过吗?

那种被汗水湿透,又被冷风冻结的感觉……

你戴过防护手套一整天吗?

回家,家里的指纹锁都识别不出来指纹……

你试过两天两夜不睡觉嘛?

统计,转运,搬行李……一件不落的干……

你是不是真正的接触过一线?

疫情,离你只有一层防护服的距离,是仅仅只有一层防护服,紧贴在一起……

你试过那种嗓子喊哑了的感觉吗?

现在才发现,喇叭真是个好东西……

~~~~~~

别说什么心理调节了,能够让脱下防护服,能够睡一会,能够吃一顿菜,这就够了……

调节?

可能就是未来的“清零”的希望在招手吧

~~~~~~20220329更新~~~~~~

看到这么多点赞,那就再多写点

要说是心里压力有没有,还真有!

曾经有一次,认识的某县直部门的主任打电话过来,老江着实是一惊

要知道,当时打电话的时候,他那正是疫情最严峻的时候。

电话里,老江几乎没有说几句话,无外乎就是嗯嗯··对···是···等等的叹词,为的就是给对方的话语给一个反馈,告诉他,电话这边的有人在听。

因为他真的太忙,太累了。

因为全县全部封闭,他带着他办公室的三个人,整建制的承担起了一个防控工作组的工作。

别说,还干的非常到位,很快就把工作理顺,三个人干的井井有条,会上还被县里一把手点名表扬。

你以为这就完了?

接着,第二个防控工作组就又设在了他那

之后是第三个

第四个

第五个

……

到和老江通话的时候,他们三人牵头的工作组已经多达六个!!!

从药品保障,到生活品供应,到入户排查,到消杀,到医院转运,到婚丧嫁娶……

手中的电话就像是一个热线

电话里,他自嘲道:别说是我们大领导,就是县委书记给我打电话,也得等着,暂时无法接通是正常状态,正在通话中是少有的状态,一次打通接起来那就是中彩票!!!

这种状态,不是仅仅在白天,是全天24小时。

就在给老江打电话之前 ,刚刚挂断了一个要求帮助协调药品的电话,安排好之后,觉得心中憋屈,给老江打来了电话,就是想找个人诉诉苦。

这是一个二胎妈妈,大的小学,小的三岁。

说实话,老江当时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该劝她想开点?还是该和他一块吐槽,借以宽宽她的心?

想不到任何话语去回复她。

~~~

疫情之下,不容易的人太多了

有位朋友张嘴借钱,只说借个一千块。

一千块,这意味着什么?

现在的物价之下,能够张嘴借一千块,不到万不得已,不到真是转不动的时候,哎……

~~~~~~~

希望早点结束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