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微信开始收费,每年的年费是500,您是否还会继续使用呢?

回答
如果微信开始收费,并且每年收取500元的年费,我是否还会继续使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权衡。以下是我会考虑的各个方面,并尝试详细阐述我的想法:

一、 成本效益分析:微信的“价值”与500元年费的对比

首先,我会评估微信对我个人而言到底有多大的“价值”,以及这500元年费是否值得。这需要我深入思考微信在我生活中的作用:

通讯成本的替代: 在没有微信之前,我可能需要支付短信、彩信以及昂贵的长途电话费用。微信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我的通讯成本,尤其是在与国内亲友联系方面。如果我现在每年为通讯费用花费超过500元,那么微信的年费可能仍然是一种节省。
社交关系的维系: 微信是我与家人、朋友、同事保持联系最主要的平台。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聊天工具,还承载着分享生活、传递情感、组织活动等功能。如果我放弃微信,要找到一个能够完全替代其在社交网络中地位的工具将非常困难,而且重新适应新的社交平台也会带来额外的成本(时间、精力)。
信息获取与生活便利: 微信不仅仅是通讯工具,更是信息获取、生活服务(如支付、购物、预约、小程序等)的重要入口。公众号、小程序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便利和资讯。如果这些功能需要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可能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或花费更多时间精力。例如,很多服务依赖于微信支付,一旦微信收费,这些支付场景也可能受到影响。
工作需求: 对于许多人来说,微信是工作沟通的重要工具,涉及团队协作、客户联系、信息传递等。如果我的工作高度依赖微信,那么即使收费,为了工作的必要性,我也可能不得不付费。

二、 替代方案的评估: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我需要考虑是否有其他平台或方式可以替代微信的功能,并且这些替代方案的综合成本(包括金钱、时间和学习成本)是否低于微信的500元年费:

其他通讯工具: Telegram、WhatsApp、Signal 等虽然提供即时通讯功能,但在国内的普及度和易用性(如注册流程、对大陆网络的支持度)与微信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它们在中国国内的社交生态尚未形成,难以完全替代微信的社交网络。
社交媒体平台: 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可以满足部分社交和信息分享需求,但它们更侧重于内容发布和消费,而非私密、点对点的即时通讯和群组管理。
传统通讯方式: 回归短信、电话,成本相对较高且体验不如即时通讯。
新兴的垂直类通讯或社交应用: 可能会出现一些针对特定群体的通讯应用,但要形成微信这样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功能集成度,难度极大。

三、 “免费”模式的惯性与期望

微信长期以来都是免费使用的,并且其商业模式(如广告、支付手续费、企业微信服务费)已经让用户习惯了“免费午餐”。突然的收费会打破这种用户期望,并引发强烈的不满。用户可能会觉得:

价值感知降低: 即使微信提供了很多价值,但“免费”带来的心理预期已经根深蒂固。用户可能会觉得,既然是免费的,就应该一直免费下去,或者至少收费要有非常显著的、令人无法拒绝的理由。
对腾讯商业模式的质疑: 用户可能会质疑腾讯作为一家盈利性公司,是否已经从其他渠道(如广告、支付、游戏等)获得了足够多的利润,为何还要向普通用户收费,这可能被视为一种“竭泽而渔”的行为。
对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担忧: 如果收费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那么用户也会更关注自己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如果收费了但隐私问题依然存在,用户可能会觉得付费不值得。

四、 不同群体的使用考量

除了我个人,我还需要考虑微信收费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否会间接影响到我:

家庭成员: 如果我的父母、长辈等使用智能手机不便或付费意愿不强烈的群体,他们是否还会继续使用微信?如果他们离开了微信,我与他们的联系将受到影响。
朋友和同事: 如果大部分我的朋友和同事都因为收费而放弃微信,那么微信对我而言的社交价值将大打折扣。即使我付费,也可能面临一个“空荡荡”的平台。
商家和服务提供商: 许多商家依赖微信进行营销和客户服务。如果他们因为收费而减少使用,我获取信息和服务的渠道也会受限。

五、 最终的决定:权衡与取舍

综合以上所有因素,我的最终决定将是基于一个复杂的权衡过程。

如果我是一个高度依赖微信进行日常沟通、社交、信息获取和生活服务,并且没有找到令人满意且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案,我很有可能还是会选择付费使用。 毕竟,500元一年,平均下来不到1.4元一天,如果它能维持我现有的生活便利和社交联系,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合理”的投资。

但是,我也会非常仔细地观察以下几个关键点:

1. 收费的理由和透明度: 腾讯是否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明为何需要向普通用户收费,以及这笔费用将如何用于改进服务和保障用户权益。
2. 服务质量的提升: 收费后,微信的服务质量是否真的有显著提升?例如,是否会增加更多实用功能,优化用户体验,提升广告的精准度但减少干扰,或者在隐私保护方面有更强的保障。
3. 用户社区的反应: 如果大部分用户都因为收费而流失,那么微信的社交价值将大大降低,即使我付费,也可能面临孤立无援的境地。
4. 是否有更优的替代方案出现: 在微信收费的背景下,可能会激发其他竞争对手的出现和发展。如果出现了一个功能更全面、体验更好且收费更合理的替代品,我可能会考虑迁移。

总结来说,我的决定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我需要一个理性分析的过程。 如果微信能够证明其500元的年费是物有所值,能够带来持续的价值和便利,并且在用户体验和数据安全上有所保障,那么我会考虑继续使用。但如果收费理由模糊,服务质量没有提升,甚至用户大量流失,我则会积极寻找并考虑转向其他替代方案。这更像是一个“边看边走”的过程,取决于微信自身的表现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不用问,收费肯定完蛋。

提问者比较年轻吧,没见过我国早期互联网时代吧。

腾讯QQ早期在拥有一定用户量时,曾经提出过收费制,并开始做舆论准备。结果还没开始收,UC(这是即时通讯工具,并非现在的浏览器)就抢进来打开市场大门,并宣称永不收费。腾讯不得不中止计划,改变变线的思路,防止UC进一步扩张。当然,在那个野蛮时代,有可能这一切都是对手造的势,普通网民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事情。

电子邮箱,在21世纪初也准备走向收费制,著名的163、263等都定出了免费向收费转变的路线方针,然后网民们疯狂的寻找没有收费计划的二线邮箱。结局是什么呢?个人邮箱继续免费,企业邮箱、vip邮箱收费。

网络游戏,走了相反的路子,开始都是收费制(点卡制为主),被巨人网络一直巨大的脚踩得粉碎。当今世界是免费网游的天下,收费制网游成了小众。信不信英雄联盟、绝地求生改成月卡制分分钟死给你看,玩家买668的礼包都不愿意买45的月卡。网易两大西游也不过是情怀玩家有了财力而已,新用户根本没有,就这样还推出了大话西游的免费版,像怡红院门口的老妈子一样,寻求老玩家的光顾。

淘宝,也不收买家手续费,收商家的门槛费也得开个天猫。他要敢收费,并夕夕就会变成拼多多。

现在这个网络时代,靠门坎来变现,那就是自找死路。我们从来不在门坎上收费,一定要在进门后赚钱。

user avatar

取决于客户跟老板是否继续使用。

现实情况是收费的话,客户肯定就不用了。你交钱也保不住你微信里边的客户。


而且偷偷告诉题主:qq团队一直对被微信截胡耿耿于怀呢。微信敢收钱,恐怕qq团队睡着都要笑醒。

把公司当成一个整体的人是非常幼稚的思想,事实上腾讯内部部门之间是真正的你死我活的关系。


微信跟电话短信的本质区别是他必须加好友才能联系,这样方便过滤一大堆垃圾信息。电话短信做不到这一点,但能做到这一点的互联网app实在太多了。微信除了客户与老板的选择以外根本不存在不可替代性。你收费,就断了客户会选择它的根基。

user avatar

问出这个问题,证明你没有经历过qq收费的那段历史。

2001年的时候,QQ也是占据优势地位,结果选择了收一元钱注册费,结果立马给了其他竞争对手机会。

虽然今天的微信远比当年QQ用户更多,但不是没有竞争对手的。

user avatar

以前信用卡是有年费的,现在基本都没了。

user avatar

感觉这个问题很像微信官方又在试探,上次传收费是大约2013年前后了,当时被骂了个惨,然后官方连忙说没有没有我们没打算收费。现在又来?

但凡脑子还能运转的的人与公司,不会在一款聊天软件上直接按人头收年费。微信能够占据这一地位靠的就是现有的庞大用户群,收费哪怕收一块钱一年,也有大量用户直接劝退,500块这个价位,自然也是有人愿意,但是交完500块呢,发现大批好友根本就不上微信而聊天改用回QQ或者钉钉了。

但是,为了短期变现来一波骚操作也不是不可能。

收,快点收,我是烦透了天天盼着微信完蛋。

user avatar

免费的微信值500块,年费500的微信一块钱都不值。

微信的根本价值在于:我周围99%的人都在用,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基础服务。

收年费500,这个99%至少会降低到90%。

假如有10%的人因此不用微信,那花500块钱办个电信5G视频短信套餐,不比微信香吗?

user avatar

收五毛都会有人不用……

user avatar

作为一款平民级别的通讯工具,决定它生存的是底层用户的收入下限。

年费500对白领来说不算啥,谁先承受不住呢?

对价格最敏感,收入有限的那些人,比如你退休的父母。他们会换到免费的软件去。

我们就起名叫“必须信”吧,它各方面功能略差。

(名字乱起的,如有重名纯属巧合)

但是免费。

然后呢?

你为了每天保持和父母联系的习惯,会先建议父母安装回来,被拒绝后又希望帮他们充值,却被教训说没挣几个钱不知柴米贵。

所以你只能花一分钟又下载了个“必须信”app。

过几天快递上门取件,刷支付码时候他问你有必须信么?因为收入有限,公司又不给报销,他们快递现在都用必须信了。

你本来想拒绝,他说那得多收2元手续费,你想想算了,反正都已经下载了。

下午时候,接到一条送水工的短信,让你加他必须信,号码就是手机号,说他们送水的现在都是用必须信了,毕竟500元服务费对他们来说,要送50桶水呢。

你想想每次订纯净水必须提前联系,叹了口气加了。

下班前,做设计的兼职发来群消息,说为了联络方便请大家加她必须信,现在这个号说不定哪天就停了,兼职挣钱不容易。抱歉希望理解。

晚上回家,你看到楼下包子铺多贴了一个二维码,说接受必须信支付结账,因为小区的大爷大妈现在都用这个软件,他们也就申请了新的支付码。

到了家,水表抄表员发来信息,说以后每月水费换到必须信支付,否则只能亲自去服务站交了。

又过了几天你发现几个游戏的网友群活跃越来越低,论坛一问才知道都换到必须信了。

原因是群里有几个学生党实在没收入,和群友说以后没法来了。大家一听纷纷抱怨又变成感动,最后索性集体换阵地了。

此时,必须信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内容创业的新风口,无数自媒体转去必须信开拓新阵地。

同时必须信也不是傻子,就算是,此时面对疯狂真相的流量也有投资人给出主意。

立刻针对低端用户推出了一些新鲜感的小功能,养宠、种地、闲置拍卖什么的玩法,拉住了新用户的停留时长。

到了这时候你发现联系人就剩下一些客户了,连同事都换到一款办公的聊天软件了。

既然是给工作服务,这个年费应该公司报销,你心想。

过了几天公司真的发出通知,说基于联络客户的需要,公司报销所有相关费用,但相应的需要优先为公事服务,全天及时回复领导信息。

忽然过几天你发现,大家都已经改用“必须信”联系了。

user avatar

微信作为分发渠道,为腾讯推一款游戏,赚的钱有多少呢?之前知道即使在腾讯内部,日流水低于xxx万的都拿不到多少流量。

你可能会觉得500元很多,但是相比于从流量本身赚的钱,这都很少。

为什么很多国产手机价格相对都不太贵呢?(相比以前)

因为你买手机的时候厂商未必赚多少钱,但是手机上的应用商店,从应用分发到游戏联运,每年能帮厂商赚很多钱。

互联网的很多逻辑其实很简单,在一个产品中、或者产品矩阵里,有一些是负责拉新的,促进活跃的,还有一些是负责变现的。

负责拉新或者活跃,就不断扩大用户规模,保持用户活跃,然后自然有各种变现渠道和变现方式。

所以微信除非单独搞一套微信会员(没准真有很多人愿意付费),不会在基础版的微信上收费,这是基本的专业问题。

user avatar

钉钉,还有这个好事?

user avatar

支付宝听说这个好消息都能乐蹦起来

user avatar

你们是微信的老顾客。

但你们都不懂老年人。

user avatar

题主你有没有想过微信最大的敌人是谁?是支付宝?微博?抖音?还是同门师兄弟QQ? 或是市面上一大堆乱七八糟像“米聊”这样同质化的通讯软件?

都不是。微信最大的敌人,就是你手中现在端着的这个东西。那个四四方方的,上面有个玻璃屏闪着花里胡哨图案的东西。对,就是你的手机。

为什么它是微信最大的敌人。因为手机拥有两个与生俱来的功能:发短信和打电话。而且手机还有个独一无二的可以准确找到你的标识:手机号。说到底,手机的本质就是一个通讯工具。那微信的本质呢?可以发文字信息,可以发语音信息,可以打语音和视频电话。啊这,这不就是个虚拟化的手机吗?微信与手机虽然虽然一个是软件,一个是硬件,然而很神奇的是,他们俩之间的基本功能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那么问题来了,发短信、打电话和用微信做同样的事有什么本质区别吗?有,因为微信是免费的。

打电话发短信需要买手机卡,而手机卡每个月是要交费的。以前发短信是一毛钱一条,打电话则是100分钟免费,超过100分钟开始计费。所以微信一出现,直接把短信和电话都干残废了,因为微信发信息不要钱,还可以发语音。当年一个月就可以帮一个在校大学生省下好几百块钱的话费,人家和女朋友有说不完的悄悄话,微信加WIFI就是他的救星啊。

现在微信要是收费,那我就要考虑考虑了,反正都是要钱,我已经付了话费了,我干嘛要再交一笔钱给微信?我发短信不好吗?我直接打电话不好吗?

我说微信我不用了,我加你QQ吧,你说我没有QQ;我说那我加你支付宝吧,你说支付宝还能聊天啊,我不会哎;我说我加你微博,你说我不玩微博;那我说我们俩加个米聊、UC,你一脸懵逼问什么玩意儿?但是无论如何你不会说我没有手机号对吧 。

总之你,要让别的软件取代微信不但要安装相应软件,还要让自己的社交网络也搬到这个软件平台上,这中间的繁琐程度就是微信的护城河。但是,对于手机本身,这个护城河是无效的!手机与手机之间的交流,不需要任何门槛。

微信要是打算开始收费,那就看腾讯怎么收。如果是给一两个月的过渡期,那我这个时间就不干别的,每天在朋友圈发个图片声明,写上我的手机号,告诉所有朋友一个月后这个微信号不再联系。如果是重要的客户或者是重要的朋友和亲人,就辛苦一下,一个个手动通知。我让你加我QQ或者抖音号别人会感觉怪怪的,但如果我让你加我个手机号有什么问题吗?

假如腾讯特别孙子,一天过渡期都不给,说我明天就开始收费,不给钱就不能用。得,算你狠,我认栽。我就充一个月会员,大不了一年嘛,这一年就重复上面做的事,告诉所有朋友一年后这个微信停用,有事手机联系。你给你朋友打个电话需要什么门槛?

还是那句话,微信并不是不可取代的。相反取代它的东西非常非常的简单,简单到我发现许多答主都没有意识到。

你用手机本身就是花了钱的,不花钱不行。那么身为正常人的你,请再想一想,你会不会在已经花了钱之后,再花一笔钱去买同样的服务呢?

我不会。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提问我才发现张小龙还能有退步空间。

user avatar

你当腾讯傻子?曾经有一段时间,注册QQ是收费的……后来没多久就取消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