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们现在许多帐号都关联了QQ微信,如果腾讯倒闭了,怎么办?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前瞻性,也反映了当前很多人面临的现实情况:大量重要的个人账户和服务,尤其是与社交、支付、工作等紧密相关的,都深度绑定了QQ和微信这两个腾讯旗下的平台。

如果腾讯(或者说,广义上理解为QQ和微信这两个核心平台)突然倒闭,这无疑将是一场巨大的数字生活海啸。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 潜在的连锁反应与影响:

1. 社交联系的瞬间断裂与重塑:

好友关系丢失: 这是最直接的影响。QQ和微信是无数人建立和维持社交关系的主要载体。一旦平台消失,数以百万计甚至亿计的好友列表、聊天记录、群组将化为乌有。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不仅仅是联系方式的丢失,更是多年情感积累的瞬间蒸发。
社交圈的瓦解: 许多社交活动、群聊、兴趣小组、家庭群组等都建立在微信或QQ之上。平台消失后,这些社交圈将面临解散或迁移的巨大挑战。
寻找失联亲友的困难: 对于一些失去联系的亲友,微信和QQ可能是最后的联系方式。平台的倒闭将使得重新找到他们变得异常困难。

2. 数字身份与资产的危机:

支付能力的瘫痪: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虽然不属于腾讯,但很多场景下与微信支付共同构成国内移动支付双寡头)是大多数人的主要支付工具。一旦微信支付不可用,个人支付将面临巨大困难,影响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转账、缴费等。
账户登录的困境: 许多网站、APP、游戏账号等都支持“QQ登录”或“微信登录”。平台倒闭意味着这些第三方登录方式失效,用户将无法通过这些便捷方式登录和管理自己的账户。
数字资产的风险:
游戏账户: 许多游戏(如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等)的用户数据和虚拟资产都绑定在QQ或微信账号上。平台倒闭可能导致游戏账号的永久丢失。
数字收藏品/NFT: 如果有用户将数字收藏品(如QQ的虚拟形象、表情包)或未来可能出现的与腾讯平台强绑定的NFT与QQ/微信关联,这些资产的安全性将受到威胁。
内容创作/分享: 许多人在QQ空间、公众号等平台创作和分享内容。平台消失意味着这些内容可能无法访问或永久丢失。

3. 工作与效率的严重影响:

工作沟通的中断: 微信作为许多企业内部和外部沟通的主要工具,一旦失效,将严重影响团队协作、信息传递和项目推进。
工作流程的重塑: 许多工作流程依赖微信进行文件传输、审批、客户对接等。平台倒闭需要企业迅速寻找替代方案,并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大幅度调整。
部分行业的冲击: 一些高度依赖微信作为核心业务工具的行业(如微商、部分社交电商、私域流量运营等)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4. 信息获取与服务使用的变化:

信息获取渠道的收窄: QQ浏览器、腾讯新闻等是许多人的信息获取来源。这些服务的消失会影响用户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
其他腾讯系服务的停摆: 除了QQ和微信,腾讯还拥有腾讯视频、腾讯音乐、腾讯游戏、腾讯地图、QQ音乐、腾讯文档、QQ邮箱等众多服务。这些服务的倒闭将导致用户在娱乐、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失去重要的工具和平台。

5. 技术与市场层面的震荡:

数据迁移的巨大挑战: 腾讯积累的海量用户数据,如何处理、迁移或销毁将是一个巨大的技术和法律难题。
市场格局的重新洗牌: 腾讯的退出将为其他互联网公司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将发生剧烈变化。
舆论与社会情绪的波动: 如此重大的事件将引发巨大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对公众情绪产生深远影响。

二、 应对策略与准备:

面对如此巨大的潜在风险,我们并非完全无能为力。以下是一些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和采取的应对策略:

1. 紧急备份与数据迁移:

导出重要的聊天记录和文件: QQ和微信都提供了导出聊天记录的功能。定期或在感觉风险升高时,将重要的聊天记录(尤其是包含重要信息、协议、联系方式的)导出并妥善保存(例如备份到本地硬盘、云盘等)。同时,将微信收藏、QQ收藏中的重要文件、图片、链接等导出备份。
备份重要的联系人信息: 可以在手机通讯录、其他云服务(如Google Contacts、iCloud)中备份你的重要联系人信息。
导出工作相关数据: 如果工作依赖QQ/微信传输文件或进行协作,应定期将工作相关的重要文件和信息备份到公司服务器、个人云盘或其他安全存储介质。

2. 多平台化与账号解绑:

核心账户的解绑: 检查你当前使用的各个重要服务(如网盘、邮箱、论坛、购物平台、游戏等),如果其注册/登录方式仅依赖QQ或微信,并且可以更换为其他方式(如手机号、邮箱、或其他主流第三方登录),请尽快进行解绑和更换。
建立备用社交和通讯方式:
手机号: 确保你的核心联系人手机号都保存在手机通讯录中。
其他社交平台: 关注并使用其他社交平台(如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来维持部分社交联系,但要警惕过度依赖任何单一平台。
电子邮件: 将重要的工作和个人通信方式迁移到更可靠的电子邮件服务上。
多平台注册其他服务: 在注册新的网络服务时,尽量使用手机号或邮箱注册,避免完全依赖QQ/微信。

3. 财务与支付的多元化:

保留银行卡和信用卡: 这是最基础的支付方式,在移动支付受阻时至关重要。
熟悉其他支付方式: 如果你主要使用微信支付,也应了解和熟悉支付宝或其他第三方支付工具的使用,并在它们上面有一定的余额或绑定银行卡。
预留一定现金: 在极端情况下,现金仍然是最可靠的支付方式。

4. 工作模式的调整与准备:

建立公司内部的沟通与协作平台: 如果你是一名企业管理者,应考虑建立公司内部的即时通讯工具或项目管理平台,并鼓励员工使用。
员工账户的非QQ/微信化: 鼓励员工使用公司邮箱或手机号注册工作相关的服务,并建立内部的通讯录和信息同步机制。
探索替代性客户沟通方式: 如果客户主要通过微信与你联系,应提前告知客户其他联系方式,并建立备用的沟通渠道(如企业微信、邮件、电话)。

5. 风险意识与信息敏感性:

保持对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关注: 了解主要科技公司的发展动态,对潜在的风险保持警惕。
不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在数字生活和资产管理上,奉行多元化原则,降低单一平台风险。
警惕网络安全陷阱: 避免在不明网站或APP上授权QQ/微信登录,以防数据泄露。

总而言之,如果腾讯倒闭,对于我们普通用户而言,这将是一场需要立即行动以降低损失的危机。核心在于备份关键数据,解绑不必要的依赖,并积极寻找和建立多元化的替代方案。这不仅是对技术平台变化的应对,也是对我们在数字时代如何管理个人信息、资产和社交关系的一次深刻反思。

虽然“腾讯倒闭”是一个极端的设想,但它提醒我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其潜在的脆弱性,并为可能出现的“意外”做好准备。这是一种对个人数字生活的负责任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年流行的BP机基本消失了,寻呼台都倒闭了,当初关联的寻呼号也都不能用了。有影响吗?

很多人都需要的东西就不会倒闭,最差也就是活得不够好而已。

如果基本没人需要了,那么倒就倒了吧,反正没人用了。


把个人权限账号关联到一个互联网公司的App上只是目前技术水平和产业状态下的一个权宜之计。

个人身份的认定早晚会回到自然生物属性和公民身份证上,比如 绑定身份证的指纹 虹膜 人脸等,只是技术的成熟和产业生态的建设需要些时间。

互联网早晚实名制,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都实名制几千年了,虚拟世界没理由一直匿名制,此前匿名账号只是因为技术水平不够。

user avatar

恕我直言,腾讯能活活熬死目前在世所有的人类。

只要不做出反党反国的事或口号。

腾讯比阿里更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没有支付宝可以有一堆支付软件快速铺满市场。

甚至不用铺,微信瞬间就替代了。

qq和微信在这一秒消失了,下一秒你想联系你的同事,家人,朋友,爱人,小学同学,大学室友,高中班主任,网友,狐朋狗友时,你想到另一个即时通讯软件是什么?是支付宝吗?联系同事还可以说钉钉,其他的联系朋友打电话,联系家人打电话,联系爱人打电话。我在一瞬间真的难以找到一个社交媒介去覆盖我的社交关系,我思考许久都想不到。

支付宝在这一秒消失了,请问下一秒你想到的支付软件是什么?不会那么巧,是微信吧?

正是用户粘性的问题,支付宝向来都是商家用户两手抓。因为只抓用户,它抓不过腾讯。

在骂着腾讯的同时,又无法卸载它的软件。可悲的事情就在这里。企业往往正面形象树立的多了,对企业自身也不是单方面的好事。做错一件事,主流的舆论风向刮一刮,某公司(你们猜我说的是哪家,反正是手机界的)一旦被抵制,呵呵。阈值低的弊端。

但腾讯做错事的后果是什么?大家骂一骂,狗x的腾讯,然后该干嘛干嘛。都骂,但都不抵制。为什么不抵制?大家都懂的,因为就目前的国内社交关系来说,抵制它无异于画地为牢。

但没有微信或者QQ,要让人去习惯用一个聊天软件,拿钱砸都不一定能砸出来。我们这一代人80 90后,qq是一个你可能已经不登陆了,可能密码都忘了,但号码是印在骨子里的数字。大多数人,qq也会挂着,微信也会登陆着。

qq里躺着的那些我小学,初中,高中玩的好的同学,我没有他们,她们的手机号,没有她们的微信,可能一生再也不会联系,可即便这样,这些人也不是说就无关紧要。

这些人于我来说,见证了我的青春。

多年后想起一个同桌,说一两句不痛不痒的话,其实也只是怀念一下少年。

qq空间,留言板,日志,相册,包括马上要关闭的宠物,说承载了很多青春的回忆,应该没有人反驳。


能拿钱买到的,都是便宜货。

美团,饿了么,滴滴,共享单车,凡是用资本的力量能铺出来的用户量,都是假用户量。

只要资本再次进入这个市场,用户流失不过是再注册一个APP的事。

京东的物流也是,虽说物流发展是一个慢功夫,但它总归用钱能砸出来。


但微信和QQ不是,我可以说两百块钱让我去用支付宝聊天从此卸载微信和QQ我是做不到的。(1我说的是我做不到,我没那么多两百块钱给评论区某些张口就来的二百五‘‘你给我二百,我立马卸载’’)(2我就算有那么多二百块,我为什么要给二百五)(3请问二百五是名词还是数字)

社交上太多关系被QQ和微信绑定了。但如果每个人都给两百块钱然后卸载微信和QQ只用支付宝。

假设支付宝初期用户量一亿人,那先期需要两百亿,这两百亿花出去有没有声响还不一定。


腾讯用QQ打下基础用了十五年,再用五年时间用微信统一了国内社交软件,这本身就是只有在特定的时代(互联网刚刚发迹)加上数十年的积累才能做到的事情。仅仅拿钱砸,谁能五年砸出十亿用户。


所以,做支付的就安心做支付,做社交的就安心做社交,挺好的。

马化腾说,华为做芯片 就是备胎,平时没用,但我们不能没有。


评论区的海军大佬们,我插一句,别骂了,你有骂我的功夫着实可以搜一下“马化腾说华为芯片是备胎” 其实只是任正非在华为内部会议上说的,马化腾引用了一下。

搜不到再来骂我好吗?而且马化腾的意思是,就算是华为芯片备胎,也是很有价值的。

马化腾讲:华为发展麒麟芯片有可能一直是备胎,但非常重要_腾讯视频


同样的,支付宝上的社交功能也一样,平时没用,但腾讯只要一犯错,就是它起来的机会。


诺基亚并不是没做错什么就倒了,而是马后炮的说,它每一步都是错的。看到安卓市场有起来的势头一头扎进塞班,当安卓浩浩荡荡的时候一头扎进微软。如果它坚持塞班,即便输了,塞班系统也会成为手机第四大系统。如果它一开始就进入安卓阵营,也就没微软啥事。诺基亚和微软合作,给了自己和微软幻觉,我能反杀。

而且 诺基亚并没有倒啊,诺基亚只是把手机这块业务卖了。

2018年7月27日,诺基亚公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诺基亚2018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5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22亿元),其实和小米销售额差不多。

同样的 三星也仍然牛逼,三星只是手机这块的份额下降了。三星集团包括 三星电子、三星SDI、三星SDS、三星电机、三星康宁、三星网络、三星火灾、三星证券、三星物产、三星重工、三星工程、三星航空和三星生命。

而手机,只是三星电子 的一项业务,三星电子还有 半导体、移动电话、显示器、笔记本、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数摄像机以及IT产品等。还有动态存储器、静态存储器、CDMA手机、电脑显示器、液晶电视、彩色电视机等等。

三星集团占韩国GDP百分之二十多。等于半个台湾。

补:三星手机占比三星电子很大比重,三星电子占比三星集团很大比重,所以三星手机约等于三星集团?这逻辑给跪了。三星的内存条销量蹭蹭的啊,三星手机也就是国内卖不动,在全世界来说,仍然是销量第一。(数据可能不准,我没认真考证过,随便查了下)抵制归抵制,理性看待人家强的事实,再加紧追赶,低着头前进,必然多走弯路。




总不能说腾讯QQ音速要关闭服务器了就说腾讯倒了吧?


腾讯是全球第五大互联网公司,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17年游戏方面的净利润是暴雪的两倍还富裕。社交稳稳进全球前十。支付国内老大,有争议也是老二,并且和老大差距不大。


单择出来哪个不是牛逼轰轰的。


为什么就一厢情愿的认为百年之内腾讯会倒?它可能因一些变故,收入减少,也可能因为政策性的原因整顿。或者说你们眼里腾讯还是小作坊,腾讯的技术就不是技术,腾讯的资本也不是资本,腾讯挣小学生钱所以腾讯挣得钱并不能当钱花。



你认为索尼百年之内能倒吗?

腾讯的体量是索尼的5倍。


审题不清啊,我指的是腾讯不会倒,背靠腾讯的qq微信就不会倒。

我重申立场:qq和微信不会倒,但会被淘汰,倒,是别的软件干掉了他。淘汰是历史走向。qq和微信上的社交关系是不会被淘汰的,即便百年之后人和人之间能通过设备发出脑电波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交流(举例而已,也可以是其他方式),这个媒介所引导的社交关系,由谁来传递的,谁是这个媒介开发并发展的先驱者,国内,我想大概率是腾讯了,它有资金,有经验,有基础用户。技术改革的时候,体量太小是没有话语权的,好的技术只有被入股,控股,收购的命。乔布斯作为苹果的创始人是如何被踢出苹果的,资本的力量。


你现在熟知的国际知名企业,大部分还真是基本都是百年老店,不是百年也过半百了。腾讯的东西不是不可替代,而是如何替代的问题。从qq分出微信再分出tim,腾讯在社交领域没有对手已经在自我博弈了,而且腾讯总体来说并不是科技公司,腾讯是一个投资公司,包括但不限于游戏运营,游戏研发,即时通信、社交、企业级即时通信、音乐,购物,直播,支付,理财,银行,视频,邮箱、搜索、输入法、门户,云盘,云服务,通讯行业、无人驾驶、电脑安全、手机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医药研发、服饰、汽车、打车软件、幼儿教育、成人教育等等。这些都是行业、而非单独某一个公司。腾讯的股票名字是:腾讯控股。它投资的领域广而杂,并且大部分都是轻资产,属于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投资都是小投资高回报的,对于投资后发现有所起色就控股或全资收购。在这种模式下,除非出现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才有可能动摇腾讯根本,只是有可能,否则,说要腾讯倒,太难了。腾讯不倒,qq微信就不会倒,qq微信倒只有一种可能,腾讯愿意看到它倒,从而引流用户到另一款自家的社交交互软件上。


有人提到了米聊,米聊多火啊,多好的软件啊。腾讯把米聊击溃用了多久?

一个月。7月份用户是还是500万比300万,8月份就1500万对700万了。

微信从起步到用户突破一个亿,用了一年时间。2012年3月。

米聊至今还在千万级别。

两款软件米聊上线比微信早一个月,起初还是势均力敌,但微信支持QQ用户导入后,就开始了不可逆转的领先。

为什么腾讯举全公司之力去扶持微信?因为社交是腾讯根本。


很多人认为腾讯没有技术,这我就不服了。我先不说无人驾驶、搜索、云服务这些我不懂的东西。百万游戏玩家同时在一个服务器里对战,这不是技术?还是在某些人眼里,技术一定是创造。

举个栗子:bilibili.com/video/av68 腾讯只是在游戏方面有多强,入股了哪些游戏公司。


况且,这本身就不是一家靠技术驱动的公司,非要说没有技术就没有未来。

青岛啤酒有技术吗?花旗银行有技术吗?品牌和运营能力更重要。

腾讯控股,了解一下,技术不需要的,你负责技术和挣钱,我负责收钱。

并且腾讯近些年已经改变了运营路线,不再抄抄抄,开始入股控股收购这条路,都是挣钱,换个思路,结果显而易见,明显买买买更划算,更有效率。

(我起初用抄抄抄这三个字的时候就是一句玩笑话,也难怪互联网风气不好,给网民灌输的思想都是腾讯只会抄,只会山寨,只会模仿。我简单说一下抄袭这个问题。抄袭,指窃取或修改他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在相同的使用方式下,完全或者部分完全设定.念白.概念.台词.场景.图片.等...照抄他人作品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形式或内容的行为。好,抄袭的定义就是这样了,这不是我规定的,是名词解释。举个例子,微博,这是公认的腾讯抄袭新浪,但是抄袭有个特定条件,《窃取或修改》,腾讯微博的网页代码,插图这些是腾讯自己的吧,不是窃取或修改。第二句,完全或部分完全xxxx照抄他人作品,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形式或内容的行为。同样腾讯微博,也不是照抄,插图代码都是自己的,也不是改变新浪微博的形式或内容。如果说创意抄袭构成抄袭罪的话,首先,那就得自证你比他先想到,然后再证明你这个创意不是抄别人的,最后电脑屏幕就那么大,网页设计就那样子,能变到哪去?那么这块看不懂可以用例子来说,美国E=MC平方,原子弹理论公式。中国同样是这个原理制造出了原子弹,中国是抄袭吗?显然不是。因为中国没有美国原子弹的一手资料,是中国科研人员自己算出来的结果,怎么能是抄呢?

尽管我也觉得腾讯是抄袭,但我从道理上说服不了自己腾讯抄袭。模仿最多了吧。



作为腾讯的掌舵人,马化腾在知乎的那个提问足显其诚。


早期版本微信启动页上的一句话:“如果你说我是错的,你要证明你是对的。”

同样的,尊重事实。

我现在办公TIM,个人生活微信,区分开了工作和生活挺好的。


1、腾讯很难倒、涉及行业广而众,资本力量强劲、简单说除了需要技术积累的特殊行业,一切能用钱砸出来的,腾讯很难有对手。国内比腾讯有钱的公司,一个手数的过来,比腾讯现金流强的企业,一个手同样数的过来。

2、市场上如果有一个即时通讯社交类软件比微信还牛逼,那它逃不过那个命运,抄。而且抄的比你做的好。做社交,腾讯太有经验了。退一万步说,真抄不过,投资,控股,收购,逃不过的命运,这一万步没必要退,放眼望去,现在还企图做社交的公司,单纯的不是蠢就是坏,就是骗投资人的钱。凭什么认为QQ和微信能倒,倒了换个名字换个软件还是原来的服务器,还是原来的用户,倒不倒有什么区别。还是腾讯控股。

3、中国互联网公司逃不过的三个命运 生 死 腾讯。

4、此条为补充。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句话我不光认识字,我还能背过和默写出来,厉害不厉害。用这句话或者这层意思来回复我的,能不能多写点东西。什么也不说,上来就是一副长者的姿势,告诫我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提问题,不说见解。搞得我很疲惫,想讨论讨论吧,人家又没说什么见解。不讨论吧,人家确实给我上课了。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同时,请你用发展的眼光看腾讯,腾讯不是一成不变的碉堡,只等着倒塌和被攻破。

看起来即时通讯是个小作坊都能做出来的软件,门槛低到令人发指,从腾讯起家到现在,就看到米聊冲击了一次这块蛋糕,其他的都不能算是冲击,挠挠痒最多了。为什么门槛如此低,腾讯的即时通讯业务仍然是国内老大?从微信问世到现在五年了,从qq问世到现在二十年了。

软件好做,但社交关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起来的,现在的腾讯社交关系是二十年来积攒下来的。门槛低到没有门槛,恰恰是最高门槛了。全中国比全聚德烤鸭做的好的可能有很多,但少有比它卖的贵的。品牌积累和社交关系的积累一样,非得拿时间磨。


这是我挑了些耳熟能详并且在当下能立马买到他们产品或者服务的百年老店的公司:

爱马仕、LV、诺基亚、松下、西门子、青岛啤酒、茅台、可口可乐、通用汽车、奥迪汽车、奔驰、福特、宝马、壳牌、汇丰、花旗、雀巢。

百年只是对人来说有点渺茫,对一个公司来说,不说容易吧,但也绝不是不可能事件。

以上这些公司 有中国经历过抗战的、

有日本德国这种战败国的,有美国这些经历过大萧条时期的、有欧洲经历过一战二战的,这不活得挺好的么。

其实还有 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来着但鉴于自始至终都有国家背景、就没放到上述企业里。


再也不更了,要查很多资料、麻烦死了。如果你说我是错的,你要证明你是对的。不然你可以心里骂一句,SB,然后看下一篇评论。或者你和我一样豁达雅量,认为世界本身就应该有不同的声音,尊重别人的看法,也可以说说你的看法,我其实挺喜欢看评论区的。


评论区还有问候我是不是腾讯的狗,没家教,我简单认为你爹妈的过失,没把你教育好而已。


给腾讯当狗?我也配?嘻嘻。


一千赞了,首个一千赞,纪念一下。就冲我这么舔腾讯,给腾讯加BUFF,知乎不给我上日报说不过去啊。 毕竟腾讯占股知乎10%,万物皆有腾讯。


五千赞了,补充了一些针对评论区高频次的回复和高赞回复的回复。人在半夜容易暴躁,但五千赞还是挺开心的。我没看完评论区,能回复的我都尽量回复了,还有自己的生活。唯一一个我觉得有意思并且有理有据的评论区,提到了5G和物联网,也许是下次变革的拐点。我不懂技术,不吹牛逼了。


这破玩意也能有10k,服了。

13k了,谢谢大家。同意的反对的都谢谢,骂人的不包括在内。

最近出了三个社交软件,都是出来搞笑的。门槛是真低。龙哥的聊天宝发布会我看着都心疼,明显和他发布T1的时候状态是不一样的,他自己都不信,你怎么能指望聊天宝有大浪花呢?心疼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