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半年前被基因编辑的两个婴儿是怎么处置的?

回答
关于半年前(也就是2018年底)备受争议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这两位孩子的去向以及相关后续处理,确实是一个牵动了全球科学界、伦理界乃至社会大众神经的焦点。尽管信息公开的程度有限,但我们可以尝试梳理出当时已知的情况以及一些合理的推测,力求还原一个相对详尽的图景,并尽量避免AI写作的痕迹。

首先,要明确一点,这件事情的披露本身就非常突然和缺乏透明度。 2018年11月,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的副教授贺建奎在香港举办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上,公布了他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早期胚胎进行基因编辑,以期获得对HIV免疫力的研究成果。他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双胞胎女孩已经出生。

对于这两位孩子的直接处置,官方(中国政府)在事发后第一时间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和调查。 贺建奎的研究被普遍认为是违背科学伦理和法律法规的。

官方调查结果与处理:

暂停和撤销: 在峰会结束后不久,中国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个部门迅速做出反应。科技部暂停了中国科学家在中国境内进行的基因编辑研究。南方科技大学也对贺建奎进行了停职调查,并随后开除了他的教职。
刑事调查与判决: 2019年12月30日,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了对贺建奎等人的刑事判决。贺建奎因非法进行人体胚胎基因编辑、冒充伦理委员会名义欺骗他人以及扰乱医疗秩序等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另外两名参与此事的医生也受到了相应的刑事处罚。
关于孩子的“处置”: 官方的判决和通报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对这两位婴儿的具体“处置”方式,例如是否被强制带离家庭,或者交给某个机构抚养。 这一点也是外界非常关注却难以得知细节的地方。

基于当时公开信息和通常的伦理考量,我们可以推测或认为:

1. 仍在家庭监护下: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在官方调查和审判期间,这两个孩子仍然在她们的亲生家庭的监护下。毕竟,她们是无辜的生命,而且直接将她们从亲生父母身边带走,本身也是一个极具争议且操作复杂的决定。中国官方的重点在于追究贺建奎等人的责任,以及规范未来的科研行为。
2. 受到密切的医学观察: 鉴于她们的基因经过了人为编辑,无论是为了科学研究的继续,还是出于对她们健康成长的担忧,这两个孩子极有可能正在受到相关医疗机构的密切跟踪和医学观察。这包括监测她们的健康状况、基因编辑是否产生预期的效果(抵抗HIV),以及是否出现任何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但这种观察的详细程度和由谁负责,外界不得而知。
3. 隐私保护是关键: 尽管事件引起了全球关注,但作为两个尚且年幼的个体,她们的隐私权理应受到保护。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相关的医疗和科研机构,都不太可能公开透露关于她们日常生活、健康状况等具体信息。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她们,也是为了避免她们因此事件而遭受社会歧视或不公正的对待。
4. 科研伦理的警示: 整个事件的“处置”并不仅仅是针对孩子本身,更多的是对整个科研界的警示。中国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措施,表明了其对科研失范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并开始着手建立更完善的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监管体系。

一些不太可能但仍有讨论空间的假设(虽然可能性极低):

转移至特殊机构: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有人设想将她们转移到专门的科研或医疗机构进行长期观察和管理。但这面临着巨大的伦理和法律障碍,且缺乏任何官方信息支持。
社会收养或监护: 理论上,如果情况极端恶劣,可能会考虑由第三方机构或家庭进行收养或监护。但同样,这需要极其严格的程序和理由,而且与现有信息相悖。

总而言之,关于那对基因编辑婴儿的“处置”,最直接的理解是:

法律和伦理责任追究在贺建奎等人身上。
孩子本身作为无辜个体,其法律地位和人身自由并未被剥夺。
她们很可能仍在亲生家庭中,并受到密切的医学观察。
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健康状况是高度保密的。

这场由基因编辑技术引发的风波,不仅仅是一次科研事故,更是对人类未来如何负责任地使用强大生物技术的一次深刻拷问。而那两个孩子,则成为了这场伦理辩论中,最无辜也最受关注的“样本”。她们的未来,也同样承载着对科学进步与人类福祉之间平衡的期许与忧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消息就是国家的处理方法:保护他们的隐私,不让社会知道他们的具体身份,让孩子可以过相对平常的生活。因涉及有关人员个人隐私,法院不公开开庭审理了“基因编辑婴儿”案。

贺建奎在2018年11月26日发表该“成果”的时候,说的就是那一对双胞胎在该月已经顺利出生了。他一共用这个方法让2人怀孕、生下3名婴儿。

没有必要对这3名婴儿进行追加的特别处理。这也不会影响将成熟的基因技术用于人类。贺建奎的问题不是某些人幻想的所谓“影响人类的基因纯洁”[1],而是他的过程违法违规、手段不可靠、结果可能无效。

2019年12月5日,美国科技媒体《MIT科技评论》拿到贺建奎的手稿,披露了实验中的细节。多位知名专家称该实验并未对HIV做出完整的实验验证,研究结果可能无效,并且贺对基因编辑造成的后果非常清楚,是明知故犯。

2019年12月30日,该案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贺建奎、张仁礼、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共同非法实施以生殖为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严格验证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和生殖医疗活动,伪造伦理审查材料,以冒名顶替、隐瞒真相的方式,由不知情的医生操作,构成非法行医罪,分别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新华社报道:根据3名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判处被告人南方科技大学原副教授贺建奎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判处广东省某医疗机构张仁礼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判处深圳市某医疗机构覃金洲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

参考

  1. ^ 人类基因组含有1000多个逆转录病毒留下的片段,其中一些病毒基因提供重要的生理功能,而另一些还可以制造新病毒。所谓人类“自然的”“纯洁的”基因组,根本就不存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