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瑞丽半年多内发生3次新冠疫情事件,市委书记被撤职?现阶段防疫需要重点注意什么?

回答
瑞丽半年内三次疫情,市委书记被撤职,这事儿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够得上让人揪心了。咱们得一码归一码地聊,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以及当下防疫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在哪儿。

首先,咱们来捋一捋瑞丽这三次疫情。

第一次是在2020年底,当时境外疫情形势依旧严峻,瑞丽作为边境城市,第一个顶不住。这次疫情虽然控制住了,但给大家敲响了警钟:边境防疫的压力有多大,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全盘皆输。

第二次是2021年3月底,情况又一次出现反复。这次疫情爆发的范围更广,涉及的人员更多,防控措施也变得更严厉。大家都还记得那段时间,瑞丽封城、全员核酸,整个城市仿佛按下了暂停键。这次疫情的出现,让大家对边境防疫的脆弱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第三次就是在2021年7月份,又一次疫情冒头。这次的疫情,可能让很多人感到失望甚至愤怒,尤其是大家看到市委书记被撤职的新闻时。三次发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而且每次都闹得挺大,这背后肯定是有一些系统性的问题需要反思。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 瑞丽是云南边境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口岸城市,和缅甸接壤,边境线很长,而且很多地方的地形复杂,难以完全封锁。这使得境外输入的风险,尤其是通过非正常途径的输入,始终存在。你说你再怎么努力加固边境线,也防不住狡猾的病毒,更何况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边境的漏洞。
防控措施的执行力问题: 半年内三次疫情,而且每次都能传播开来,这很难不让人怀疑前期的防控措施有没有执行到位,或者说有没有针对性的加强。比如,边境管控的细致程度,社区排查的漏洞,隔离措施的规范性等等。如果仅仅是“走个过场”,那病毒早晚会找到机会。
责任落实不到位: 市委书记被撤职,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说明在几次疫情中,当地的党政主要领导在统筹协调、指挥决策、责任追究等方面,可能存在失职或者管理上的漏洞。一次两次可以说是一次“意外”,但三次了,就很难说是运气不好,更多的是管理上的系统性问题。可能是对风险的研判不足,对基层防控力量的调配不力,或者是对一些薄弱环节的忽视。
人性与利益的博弈: 边境地区,尤其是像瑞丽这样的地方,经济发展、人员流动是常态。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和人身自由的诱惑下,总会有人铤而走险,放松警惕,甚至铤而走险去从事一些非法活动。这客观上增加了防控的难度。我们不能排除一些人为了利益,故意隐瞒行程,或者规避隔离措施。

市委书记被撤职,你怎么看?

这是一个对地方官员失职问责的严厉信号。 这表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疫情防控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地方官员在防疫工作中的责任要求有多么的严格。

对失职的“零容忍”: 这次撤职,是在“一城几疫”的背景下发生的,说明在多次疫情考验下,地方政府如果未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未能履行好防控责任,是会承担严重后果的。这是一种警示,也表明了高层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
“一把手”的责任: 作为市委书记,是当地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他需要对整个城市的防疫工作负责,包括制定策略、调配资源、监督执行等。三次疫情的发生,尤其是病毒的持续流入,很可能被认为是其未能有效筑牢边境“防火墙”,未能及时发现和扑灭疫情苗头。
当然,也要辩证看待。 被撤职不代表这个人就“一无是处”,可能他在其他方面也有能力,但在这个岗位上,在疫情防控这个关键时刻,他没有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问责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一棍子打死”。

现阶段防疫需要重点注意什么?

现在全球疫情还在反复,虽然国内大部分地区已经相对稳定,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弦绝不能松。结合瑞丽的案例,以及当下整体的防疫形势,我觉得有几个重点是必须抓牢的:

1. 边境管控的精细化与智能化升级:
“物理围堵”与“科技赋能”结合。 仅仅依靠人力巡逻是不够的,需要利用无人机、视频监控、AI识别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边境动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加强与邻国的沟通合作。 这是最根本的,但也是最难的。在疫情面前,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的国际合作,边境城市的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需要建立更顺畅的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应对跨境疫情。
筑牢“一线屏障”的同时,也要强化“二线”和“三线”的联动。 边境村寨、口岸、运输通道等都要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和防控措施。人员流动要严格管理,尤其是偷渡、走私等行为,要严厉打击。

2. 常态化核酸检测与精准溯源:
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的常态化监测。 对于口岸工作人员、货运司机、社区高风险岗位人员等,要实行更加严格和频繁的核酸检测。同时,要加密对高风险地区输入的社区的监测频率。
提升核酸检测的灵敏度和效率。 确保在出现疫情苗头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阳性病例,为后续的流调和管控赢得时间。
加强流调溯源能力。 一旦出现病例,要迅速、细致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摸清传播链条,划定风险区域,精准施策,避免“一刀切”的过度管控。

3. 基层治理能力的强化与韧性建设:
社区作为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尤为关键。 要进一步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明确每个网格的责任人,确保信息的畅通和措施的落地。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基层是疫情监测和早期预警的“哨点”,要确保其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检测、分诊和初步的管控。
心理疏导和信息公开透明。 在疫情期间,公众的焦虑情绪会增加。政府需要及时、准确地公开信息,回应群众关切,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维护社会稳定。

4. 疫苗接种的持续推进与加强针的落实:
巩固人群免疫屏障。 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要继续推动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提高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的接种率。
关注疫苗保护的“时效性”。 根据最新的研究,适时开展加强针的接种,以维持和提高群体免疫力。

5. 预警机制的完善与应急响应的快速启动:
建立健全多渠道的疫情监测和预警体系。 不仅要依靠核酸检测,还要关注发热门诊、120急救电话等信息来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制定科学、细致的应急预案。 在出现疫情时,要能够快速启动响应机制,调集医疗资源、物资,组织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流调、隔离和救治,避免手忙脚乱。

总而言之,瑞丽的经历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它提醒我们,在和病毒的较量中,任何松懈和麻痹大意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坚决的执行力,更需要的是不断学习、反思和优化防控策略的能力,以及真正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责任担当。现在的防疫,应该是在过往经验基础上,做得更细致、更科学、更人性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缅甸输入这个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因为缅甸人客观上有这个到中国打工或者走亲访友什么的需求,没疫情的时候也是这么偷渡过来的。这个偷渡本身对国内影响也不大,以前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偷渡过来的人可能有病毒。换言之,堵不堵偷渡其实无所谓,主要是堵住偷渡者的病毒。而且偷渡者大多也不是犯罪偷渡的,也就是缅甸的老百姓而已,提升偷渡的成本同时,放一些其他的口子,他们就会去选择其他的口子了。

疫苗支援给云南边境县市的同时,也要捐献给缅甸,给那些可能偷渡的人打上。如果偷渡的人都打上了疫苗,那么带毒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同时,重判“带毒偷渡”的人,偷渡者如果发现感染新冠病毒,那么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重判然后昭告缅甸。不带毒的话按照正常偷渡处理即可。这样,即使想要偷渡的人,也会确保自己没有感染。

适当开放一些口岸正常入境,兴建一些有一定规模的隔离设施,打过疫苗的人可以通过这些口岸正常入境隔离,收费可以便宜一些。如果正常入境成本可以接受,大部分偷渡者就不会考虑偷渡了。

核酸检测同理,甚至可以考虑各省抽一些志愿者,去缅北开展长期的免费普检,免费疫苗接种(每个月发个七八千工资肯定非常多的人报名,这个花销其实相对于国家防疫而言也不大),尽可能做到偷渡的人在偷渡之前都打了疫苗做了检测。只要条件铺开了,对个人而言,做个检测打个疫苗其实是举手之劳。

user avatar

缅甸输入防不胜防这个是事实;

瑞丽的防疫形势比同样位于中缅边境线上的临沧普洱版纳等更复杂这个也是事实;

守边很辛苦更是事实。

但不能因此就认为瑞丽乃至于德宏州的防疫工作没有漏洞了。


比如说,让我们从头数起啊:

  • 2020年6月2日确诊的缅甸C-230号病例。缅甸籍,在德宏州芒市从事砍甘蔗工作,2020年5月15日离开芒市通过瑞丽姐告口岸前往掸邦木姐,然后继续前往东枝。抵达东枝后接受隔离,解除隔离时检出阳性[1]
  • 2020年6月2日确诊的缅甸C-231号病例。缅甸籍,护士,确诊前在木姐大皇宫口岸负责入境人员健康检测[2]
  • 2020年9月14日确诊的缅甸C-3017号病例。缅甸籍,9月11日在国内刑满释放后,由瑞丽方面统一遣返到木姐(该批次一共遣返了一百多位缅甸籍刑满释放人员)。在木姐隔离期间检出阳性[3]
  • 2021年1月21日,木姐检出一例通过姐告口岸回缅甸的缅籍人员,暂时详情不明。
  • 2021年1月27日,木姐又检出两例通过姐告口岸回缅甸的缅籍人员,暂时详情不明。


从去年6月份开始,木姐那边通报了至少6例通过姐告-大皇宫口岸出入境的阳性者,为啥没看到瑞丽这边有什么反应?

到底查没查?

如果查了的话,为什么没看到按规定公示?

如果没查的话,那么,嘿嘿,龚书记就不算冤了~

参考

  1. ^ http://www.dhms.gov.cn/wsb/Web/_F0_0_28D00DG2L6488D6JJSHBLOSACW.htm
  2. ^ http://www.dhms.gov.cn/wsb/Web/_F0_0_28D00DG2L6488D6JJSHBLOSACW.htm
  3. ^ https://burmese.shannews.org/archives/18445
user avatar

的微信公众号“史客郎”刚发了一篇这方面的文章,贴上来给大家看看:

今天不是标题党。

这条新闻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7月4日,云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都在瑞丽市。瑞丽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已经决定从7月5日8时起,所有人员非必要不进出瑞丽市,并且瑞丽城区、畹町片区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最关键的时刻来了!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关注越南的疫情。但中国的另一个邻国,疫情正悄无声息,在快速蔓延中。这个国家就是缅甸。

缅甸疫情有多严重,看这些数字就明白了:

7月1日,化验9457个样本,2070例确诊;

7月2日,化验9146个样本,1863例确诊;

7月3日,化验9054个样本,1877例确诊;

7月4日,化验10378个样本,2318例确诊。

缅甸7月4日疫情通报

全部超过20%,确诊率异乎寻常地高!这意味着缅甸实际染病者远不止确诊数,只不过因为这个国家相对较穷,检测能力有限,发现的确诊病例也较少而已。

前段时间,印度疫情非常严重,高峰时期,连到火葬场焚烧尸体都得大排长队,全国很多城市焚尸柴一度告急。这段时间又正值印度夏天,气候十分炎热,尸体根本无法保存,很多人被迫把亲人尸体投入恒河中,一时之间满河浮尸,宛如人间活地狱。

其他南亚国家,像巴铁、尼泊尔、孟加拉国,包括斯里兰卡,情况都差不多。但不管这些南亚国家疫情有多么严重,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其实也就印度政府被嘲笑一下,或同情一下当地百姓。毕竟中国和南亚之间隔了条喜马拉雅山脉,2400多公里,到处是海拔7000米甚至8000米的雪峰,宽度差不多有150到200公里,护国神山嘛!要能翻过来的印度人,要么是瑜伽大师,要么是世界级的登山大师。

“护国神山”喜马拉雅山脉

缅甸和中国可不一样,大家是山连山、水连水。说中国话、用汉字、花人民币、打中国移动的缅北、果敢,很多应该听说过吧?顺便说一下,果敢其实没多少人,大概十几、二十万,不过大多数是华人,也就国内一个小县的规模,县城老街只有小几万人。就这么个小城,和中国只有一河之隔,光7月4日就测出了122例确诊。中缅边境和中印边境不同,边境线有2185公里,比中印边界线还长400多公里,中间也没什么大的阻隔,两侧婚丧嫁娶不断,要是有人起意偷渡,非常难防。上一波的瑞丽疫情,就是一个缅甸偷渡客引起的。

缅甸和云南接壤这一块,是它经济最发达、医疗条件最好的地方了,加上中国地方政府还在不断援助,时常派人过去帮助防疫,赠送各类物资、培训和传经送宝什么的,多少还能检测出一些来,已经算很幸福了。除了少数大城市,比如说首都内比都和仰光,和中缅边境相比,缅甸别的地方要惨得多。


刚问了一个朋友,他说中缅边境以外的地方能报出确诊数来,大致就三个来源:一是突然失去了嗅觉。发现自己失去嗅觉,赶紧去查一查,十查九中,但也就城里人知道这个“秘诀”,乡下人大多不知道,就算知道,也没这检测条件;二是人走在大街上,或者在什么别的地方,突然倒地猝死,然后尸检确诊。台湾前段时间就有很多人猝死,有记者染了疫,上个厕所就死在里面的,还有出租车司机去交车租金,走在河边头一歪,变成浮尸的;三是一些有钱有权的人,他们懂的比普通人多一些,有发热头痛症状,想得到去检测一下。

至于像中国这种动不动上千万人的全员检测,缅甸是想都别想,准确度有多高先不说,它一天也就万把个样本的检测能力。

缅甸

缅甸其实不如印度。印度至少还让你看到它火葬场来不及烧人的画面,你至少还知道它死了很多人。缅甸干脆就是个黑洞,你永远没法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它国家太穷,民族太多,乱七八糟的军阀也太多,很多人可能消息闭塞到连发生疫情都不知道,就莫名其妙地死了,然后埋了,然后再一堆人莫名其妙地死了。

云南南边横着这么一个恐怖的邻居,想想就头皮发麻。

更糟糕的是:缅甸的病毒是印度传来的。它们边界相连,中间只隔了条矮矮的若开山脉和那加丘陵,跨境民族不少。

印度这个病毒,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Delta变种,钟南山前段时间说,它毒性大,传染性很强,随着它的出现,连密切接触者的概念要改变了,过去发病前两天跟病人的家人,家里的人还有同一个办公室的,或者一米之内有共同吃饭、开会等等,这叫密切接触者。现在在同一个空间、同一个单位、同一座建筑、同一栋楼,发病前四天跟这些病人相处的都是密切接触者。

要是缅甸一个国家,大家严防死守,熬过去也就算了。

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大陆周边一圈,不管是东亚,还是东南亚,近段时间疫情全在爆发。

越南疫情已经讲过了一点,也是印度那里过来的。最近这几天,天天创新高,截止7月5日19点,过去24小时确诊了1102例。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别处都像中国人,偏生不喜欢存钱,根本没法像中国一样,做到彻底封城,不然老百姓会饿死不少。所以这疫情恐怕没完的时候了。

老挝还不如越南,是个半黑洞,昨天刚宣布再次延长疫情防控期15天至7月19日。

台湾省最近一波确诊病例超过1.5万例,这还是官方宣布的数字,“漏网之鱼”应该不少,很多台湾人入境时,常被检出确诊。

日本疫情前段时间爆发了一波,现在拼命打疫苗,从公布的数字来看有点缓解。但不知道是真是假,毕竟这几年大家都被日本的“躬匠精神”给搞怕了,人家不管出了什么天大的事,照例是深深一鞠躬,然后一副“我都道歉了,你还要我怎么样”的神情。更何况去年日本为了办奥运会,还搞过“不检测就没确诊病例”那种骚操作,可是连鞠躬道歉的人都没出来呢!

韩国也不行,这几天确诊病例也在暴涨,昨天已经超过700多例了。

幸好前段时间早有所准备。大家还记得吧?当时要求滞留缅北人员立即回国,有的地方甚至下最后通牒,如果不回国,将会取消户籍,理由是为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整治边境跨境违法犯罪活动,数万名中国公民排成长龙,纷纷入境回国,总算消除了一大隐患。

但不管怎么说,最关键的时刻真的来了。

如果觉得文章分析得不错,有价值,不妨加一下我的公号,省得下次找不到。

user avatar

客观因素是紧邻中缅边境,对越境人员非常难以管制。

但拿着客观因素当盾牌,一而再,再而三的,那就不行了。

不然,与缅甸接壤的又不只是你一个瑞丽,你瑞丽若隔三差五的出状况而没事,那其他边境地方是不是也有同样理由。

所以,必须杀一个,让各地彻底从心里放弃这个客观盾牌,否则,云南各地若再这么出现疫情,今年云南省的经济、旅游,就彻底凉了。

瑞丽这个地方的确有自己的特殊之处,中缅两边人员通婚多,亲戚多,人员来往紧密,甚至有的自然村落,一半属缅甸,一半归瑞丽,边境管控存在着极大困难。

但困难不是打败仗的理由,在防疫这个攸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上,地方政府真正做到在思想上拔高站位、在行动上穷尽办法了吗?

何况,我党不就是善于迎着困难解决困难的吗。

换人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要求,不一定是说这位书记本身有多大问题。

user avatar

菩萨心肠,雷霆手段。

不得已而为之。

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很重要的一部分。


最新消息,州委一把手也撤职了。

user avatar

很难防,缅甸哪有很多罗兴亚人(英国人的二鬼子)和果敢汉人(被大清卖国成了缅甸人)。

边境山林多很难设防

瑞丽正好是中国的罗兴亚难民聚集区。而缅甸孟加拉印度又排挤罗兴亚人了。

对果敢人华人傣族人入境可以放宽点,在边境检疫。

但罗兴亚人不能放,开个口子说不定就被印度孟加拉缅甸大批量送过来,不开口子,他们从山林里窜进来又没法检疫。


解决方式

低情商:我不打疫苗

高情商:把疫苗让给更有需要的云南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