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原因在于码农收入殷实且稳定,在这条路上,基本上就是技术越牛,收入越高,但是在别的行业就未必如此了
基本上20多岁的小伙埋头苦干肯干,他的技术这辈子会不断提升,收入自然也就如此,跟别的行业的人还不一样,行业特殊性保证了他们永远在进取学习磨练技术,收入自然也就水涨船高,而且又有成就感,用知乎正确的话来说,码农=潜力股
张曼玉不是说过,认真的男人最性感么?
但是码农的世界相对来说就枯燥一些,基本就是上班工作,下班看书学习,所以社交圈自然就窄了一些,他们读大学时候就不太会像文科生那样打扮的光鲜亮丽的到处去party,妹子也就是个难题,不过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
网上几乎所有有关程序员的笑话,尤其是关于妹子的笑话,基本都是程序员编来自嘲的,不必当真
真以为程序员有机会给美女修电脑?事实是,他们可能都没有几个异性朋友,更不用说美丽的异性朋友了,生活太残酷了。。。
PS,码农里面很少有满面油光秃瓢的,大部分捯饬捯饬还是挺顺眼的,长相在人群里基本都是中等偏上,大的IT公司也有自己的健身房和教练,我认识的码农里面,身材好的不少,会弹吉他玩摄影的也不少,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找不到女朋友。。。
对不起,她们只控帅码农。
(我改答案了喂)
你们程序员自黑真是够了。。。好像喜欢你们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一样。
我认识很多可爱的程序员,不是所有的女孩子都只喜欢高帅富那么肤浅好吗。像我这样的女孩子喜欢的是写得了代码,推得了公式,舞得了螺丝刀,换得了电灯泡,上知天文能和你赏月聊星座,下知地理能和你旅游踏名川,谦和聪颖干净斯文阳光认真的高帅富。
---
我错了,黑程序员不是我本意,给我一个机会重新回答吧。
程序员绝对是世界上仅次于猫的迷人生物。
他们和猫一样,聪明,神秘,傲娇,迷恋键盘,昼伏夜出。
唯一的区别是猫一般都长得好看。
根本原因就是有钱。
十五年前的05年。还没有互联网的提法,只说it公司,业内主导还是电子、通信、服务器、传统软件、门户网站等,那时候似乎也不太说码农,只说程序员、it男,那时候什么风评?it男加班繁重,不懂风情,性格呆滞,搞的技术常人也不懂,就是薪水还可以。
为什么那个年代是这个评价?外资经济尚未退潮,互联网尚未崛起。以外资老牌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白领、工程师阶层,无论是在工作舒适度还是薪酬待遇上,都是完爆所谓的it男的。
那年代大学生最佳雇主是谁?快消业的宝洁,审计业的四大,咨询业的麦肯锡,一水的洋人企业。专业方面什么最吃香?以清华为例,经管、建筑、计算机、电子几乎是并驾齐驱的,而土木、电气等传统工科依然保持着稍低一点的第二梯度的水准。
哪怕是it业本身,外企的ibm、摩托罗拉等也是家大业大,屹立不倒。“蓝色巨人”不是吹出来的,那年代就是巨无霸的存在。这些企业办公环境好,收入水平高、且不像本土it企业那么野蛮狼性,有面子也有里子。
后来呢?时代不一样了啊。
08年奥运一役,整个中国完全转向。四万亿投进去,房地产的火一下子烧起来。借着奥运基建的东风,北京开始弯道超车,直接跳入后工业化时代,大力发展本土高新经济。接下来,就是互联网的风起云涌,bat三足鼎立格局的形成。外资经济连同整个传统行业,都在这场变局中,完全丢失了原有的地盘和优势。到了今天,你再问问清华的学子,他们眼里就剩下了两个专业,计算机和金融。因为这两个行业的薪酬,已经远远超越了其他行业。
“只有计算机和金融才能在北京买上房子”,这就是码农控最本质的原因。没有谁和钱过不去。谁不喜欢自己的男朋友毕业起薪就20w起跳,说出去也能炫耀。胡扯什么码农性格单纯老实,生活勤俭简约,观念传统顾家,那都是有钱之上的附会。传统制造业也大把搬砖工程师,怎么没见大家去控?
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勃兴,为自家码农吹一波,当然也是重点公关宣传内容之一。以前,读文科的小编辑们吃着皇粮吹着机关的空调,在传统的公办媒体上摇笔鼓舌,指点江山,当然不会说理工科男屌丝的好话。今天不同了,网易新闻再牛逼,它不还是要靠游戏板块盈利吗,少了会编游戏的码农,钱还怎么赚下去。
知乎上多了,导致我产生了程序员很受欢迎的错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