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买别墅?

回答
人们购买别墅的原因多种多样,涉及个人需求、生活方式、投资考量以及情感因素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为什么人们会选择购买别墅:

一、 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体验:

宽敞的空间与自由度: 这是最直接的吸引力。相比于公寓,别墅通常拥有更大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这意味着更多的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
室内空间: 更多的卧室可以满足大家庭的居住需求,或为家庭成员提供独立的学习、工作、娱乐空间。宽敞的客厅可以容纳更多的亲朋好友聚会,独立的餐厅、书房、影音室、健身房等功能区更是公寓难以比拟的。
室外空间: 私人花园、庭院、露台、泳池、烧烤区等,为户外活动提供了无限可能。孩子们可以在安全私密的院子里奔跑玩耍,成年人可以在花园里休憩、种植花草、享受阳光,甚至打造自己的专属休闲空间。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是公寓生活无法提供的。
私密性与独立性: 别墅通常是独立的建筑,拥有独立的出入口,与其他住户的接触较少。这意味着更高的私密性,您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奏,无需担心打扰邻居或被邻居打扰。例如,您可以更随意地进行室内装修、在院子里举办派对,而不用过多考虑对他人造成影响。
舒适与便利的配套: 许多别墅社区会配备高品质的物业服务,如绿化维护、安保巡逻、垃圾清运等,这使得居住体验更加舒适便捷。一些高端别墅甚至会提供私人泳池维护、园艺师服务等定制化服务。
空气质量与环境: 相比于市中心高楼林立的公寓,别墅区往往选址在城市郊区或风景优美的地方,空气更清新,绿化更好,环境更宁静。这对于注重健康和生活品质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社交与娱乐的升级: 宽敞的室内外空间为举办家庭聚会、朋友派对提供了绝佳的场所。您可以在自己的花园里烧烤,在宽敞的客厅里摆放更多的家具来招待客人,甚至在家中设置家庭影院或私人酒吧,提升社交娱乐的档次和体验。

二、 身份的象征与价值的体现:

社会地位与成就感: 在许多文化中,拥有别墅被视为一种成功和财富的象征。它代表着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就,能够为自己和家人提供更优越的生活条件,这能带来强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生活品味与格调: 别墅的设计、装修以及周边的环境,都能够体现主人的生活品味和审美情趣。精心设计的花园、独具风格的建筑,都是主人个性和品味的延伸。
家族传承与归属感: 对于一些家庭来说,购买别墅不仅仅是为了自住,更是为了建立一个家族的“根”。世代居住在同一个地方,能够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也将家族的财产和生活方式传承下去。

三、 投资与增值的潜力:

资产保值与增值: 优质的别墅,特别是地理位置优越、配套设施完善的别墅,通常具有较强的保值和增值能力。土地的稀缺性以及建筑的维护成本,使得好的别墅成为一种相对稳健的长期投资。
抗通胀能力: 房产,尤其是稀缺的别墅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是重要的财富储存方式。
未来发展潜力: 如果别墅位于城市新区或有发展潜力的区域,其未来的升值空间可能更大。投资者会看重别墅所在区域的规划、交通便利性以及周边配套的完善程度。
租赁收益: 一些高品质的别墅也可以用于出租,尤其是在旅游城市或高端商务区,可以获得可观的租金回报。

四、 特殊需求与人生阶段的考量:

家庭结构的变化: 当家庭成员增加,或者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时,别墅提供的宽敞空间和独立房间,可以更好地满足家庭成员的生活需求和隐私。例如,为老人提供独立的、方便起居的房间,为孩子提供安全玩耍的空间。
对宠物友好的环境: 别墅的院子为宠物提供了自由活动的场所,对于喜爱宠物的家庭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优势。
追求健康与自然生活: 许多人选择别墅是为了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污染,享受更健康、更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花园里的种植、晨起时的鸟鸣、夜晚的星空,都是对城市生活的补偿。
梦想与生活愿景: 对于很多人来说,拥有一栋属于自己的别墅是一个长久以来的梦想。这个梦想可能源于童年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或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五、 负面因素的权衡与决策:

当然,购买别墅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责任,例如:

更高的购房成本: 别墅的单价和总价通常都远高于公寓。
更高的维护成本: 包括物业费、花园打理、房屋维修、水电燃气等费用,都会比公寓高。
通勤时间: 许多别墅区可能位于市郊,通勤时间可能会增加。
打理的精力: 维护一个花园、打理整个房屋,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总结来说,人们购买别墅是一个综合考量后的决定,通常是为了追求更优越的居住品质、更高的私密性、更自由的生活空间,同时也是对个人身份和财富的一种体现,以及对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考量。 每一个购买别墅的人,都有其独特的出发点和期望,但核心都围绕着对美好生活和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海市800㎡的别墅,光是花园就有1600㎡,还有一个200㎡的阳光游泳池。

主人说:“年轻的时候,人们可能都比较喜欢流于表面、靓丽的东西,现在我们都50多岁了,对生活的理解也不一样了,特别是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该怎么去花钱就很重要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987280995892137984



在上海市区,有这样一间大宅,整间屋子有800㎡,光是花园就有1600㎡,还有一个200㎡的阳光游泳池。除了面积豪气,宅子的外表看起来还有点神秘,长满了爬山虎与常春藤,像是一个住过很多年的荒宅。里面的风格却别具品味,很耐看。


这间大宅的主人任先生,是一个艺术收藏家,2009年,他买下了这座别墅,邀请他认识了30多年的好朋友,资深空间设计师袁宗磊,花了3年的时间,改造、打磨了这栋别墅。

2013年,他们曾一起去巴黎游学,对法国朋友家里优雅、内敛的风格印象很深,就想在上海也打造一个理想的大宅。于是,两人一起把这栋普通的商品房别墅,变成素净、优雅的法式大宅。连法国朋友来他的宅子都惊叹:在中国竟然也有这么漂亮的房子。

自述 任先生


我姓任,是这间屋子的主人。我年轻原本在大学里读建筑,后来,上海有一股去日本“洋插队”的风潮,我就退学了,结果日本没去成,我成了待业青年。后来,我和家人一起创业做广告公司,当时公司一共就3个人,白手起家创业很苦,大热天亲自骑“黄鱼车”去上海郊外运货。


空间设计师袁宗磊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志同道合,当初都是意气风发的小伙子,我喜欢美术,袁先生又很懂艺术、设计,年轻的时候,我们在下班之后,就在工作室,用笔在T恤上画耐克的品牌玩,走在街上很时髦,很多人问我们是在哪里买的。后来,我就做了自己的T恤品牌,

2001年,我在上海市中心开了第一家店,当时的小店只有30㎡,做到后来,最鼎盛的时候在全国有500多家店。

2009年,我买下这个房子,偶尔和太太、儿子和女儿一家四口住在这里。800㎡的住宅,花园有1600㎡,还有200㎡的游泳池。这个面积在上海市区真是不可多得。但我们不能经常住在这里,我们平时就住得离父母近一点,方便照料。这里就变成了度假的房子。



刚买下来时,当时的风格我很不喜欢,是80年代很流行的那种欧式别墅风,当初很流行的塑钢窗,浮夸的水晶灯,很像老土的办公室风格,我们也不喜欢,就大刀阔斧进行了改造。

我邀请设计师好友袁宗磊出山,帮我打造一个优雅的宅子。我们曾经一起去法国短暂游学,特意在法国南部学习那里的艺术气息,法国人居住的那种优雅、内敛的感觉,让我印象很深。

我们把宅子的外立面敲掉重做,石材是从法国运来的石灰石,是百年历史建筑的那种用材。可外立面做好后,我们还是觉得太新了。

于是就种满了爬山虎、常春藤,慢慢生长出了历史感。

围绕房子的,是一个大花园,花园就有1600㎡。有鱼池 ,鱼池边上有芦苇,芦苇边上有松柏,有女贞植物。


在中国做花园,很容易想到做成中式庭院风格,但我们这个院子看起来设计的很随意,很轻松,种了很多植物,一年四季里,都会有绿色和鲜花。


除了院子,最休闲的空间就是泳池了,我不抽烟,不喝酒,最大的爱好就是运动,所以家里有个恒温泳池。因为装了玻璃顶,阳光很好,马赛克和回文砖装饰,让泳池变得很精致,泳池旁边还有一匹马的雕塑,是袁先生陪我在巴黎的画廊里买回来的,是我艺术收藏的一部分。

走进宅子里,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家里的东西都是新的,看起来却很旧,整体的颜色都是淡淡的、素雅的,偏灰色调的,很沉稳。


大客厅没有电视,反倒有一个壁炉。壁炉的砖面经过设计师的特殊处理,被酸腐蚀,再扩大,形成毛孔的颗粒感,有点像是历史建筑被风化了。客厅的墙面,也没有贴墙纸,是用特殊涂料,手工涂上去的,涂完之后用砂纸打磨,看起来有丝绸的光线质感。

门把手,楼梯扶手上,边柜,看起来旧旧的,其实是故意打磨成这样的。

大宅的4层楼,被流线型的楼梯连接着。除了4间卧室之外,其余全是敞开的公共空间。

我希望房子里有艺术气息,这里还有好多我收藏的艺术品。客厅挂的这件兔子油画,是艺术家邵帆的作品。是我8年前收藏的第一件作品,一件好的艺术作品,真的能让家变得更舒服。

墙上的壁画,是袁先生的朋友,旅日画家陈西瑜现场画的通往地下半层的楼梯墙壁上,会看到一群鱼缓缓游来,这也是他的作品。


从二楼开始,主要就是卧室,除了看得见风景的主卧,最特别的就是我女儿的房间了。

我女儿在美国学艺术设计,平时不经常回这里住,但整个房间有很有艺术气息,很舒适,整个色调都是浅浅的蓝色和粉红色,因为女儿很喜欢的一件绘画作品挂在房间里,于是整个房间的色调,就按照画里面的颜色去布置了。

很多人提起法式豪宅,就喜欢搞成珠光宝气,金碧辉煌的“宫殿风”,我却不一样,我不想一味追求奢华,名牌,这个家里,有一半的家具都不是名牌,我在意的不是贵贵贵,而是美感和品味。

看得见风景的书房这个宅子的设计和装修,我完全放心交给了袁先生的工作室,他花了3年的时间,扑在我的房子上,好朋友最知道我想要什么。

年轻的时候,人们可能都比较喜欢流于表面、靓丽的东西,现在我们都50多岁了,对生活的理解也不一样了,特别是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该怎么去花钱就很重要了。

相比起奢华浮夸的豪宅,我更喜欢这个可以让人越待越温暖的家。

部分图片摄影:关里、尹兴霖

鸣谢:摩克设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