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给多少彩礼就要回多少嫁妆,男女平等的社会不应该有传统的思想再去要嫁妆?

回答
彩礼与嫁妆,这对传统婚姻中的孪生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强调男女平等的今天,显得越发复杂且充满争议。很多人疑问:既然追求男女平等,为何还要纠缠于彩礼和嫁妆的“多退少补”?这背后牵扯的究竟是人情世故,还是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在作祟?

我们不妨先梳理一下彩礼和嫁妆在传统观念里的角色。

彩礼: 在过去,彩礼更多被视为一种“聘礼”,是男方对女方家庭养育女儿的补偿,也是对婚姻的一种承诺和保障。它带有一定的经济附加值,也承载着男方家族对女方家族的尊重和重视。在一些地方,彩礼甚至与“面子”挂钩,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男方在女方家及邻里之间的地位。

嫁妆: 嫁妆则通常是女方家庭为女儿组建新家庭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家具、家电、床上用品,甚至车辆、房产等。它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新婚夫妇更好地开始生活,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是女方父母对女儿未来生活的一种物质上的关怀和祝福。

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人提出“给多少彩礼就要回多少嫁妆”?

这种想法,说到底,是一种基于物质交换的零和博弈思维。它将婚姻中的男女双方以及其家庭,视为在进行一场精打细算的交易。彩礼是“投入”,嫁妆是“回报”。如果投入了多少,就要求有多少回报,否则就感觉“吃亏”。这种思维模式,显然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格格不入。

为什么说这种思维不符合男女平等的社会?

1. 平等是精神上的互相尊重,而非利益的简单对等: 男女平等的核心在于人格的独立、权利的均等、机会的公平。这意味着女性拥有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就业权、财产继承权,并且在家庭和社会中享有同等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将彩礼和嫁妆进行简单的物质对换,是将人置于物的地位,用物质的多少来衡量情感和承诺,这是对个体价值的矮化。

2. 婚姻是情感的结合,而非商业的联姻: 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因为爱、因为彼此的吸引和承诺而组成的家庭。彩礼和嫁妆本应是这份情感表达的一部分,是双方家庭对新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但“给多少回多少”的逻辑,却将这份美好的情感包装成了冷冰冰的商业合同,让本来应当充满温情的结合变得功利而市侩。

3. “回”嫁妆是对女性独立性的否定: 传统的“嫁妆”某种程度上也是男方家庭在接受女方时的一种“经济补偿”。而如果女方家庭出嫁妆,男方再“收回”同等价值的嫁妆,就意味着女方家庭的付出被男方家庭“抵消”了,甚至被视为一种“馈赠”,这无形中削弱了女性在婚姻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女性的嫁妆,应该是她自己或她父母对她未来生活的一种支持,而非必须用来“抵扣”男方彩礼的工具。

4. 阻碍了真正的财富共享和共同建设: 在现代社会,夫妻双方往往都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并共同为家庭的未来打拼。彩礼和嫁妆,如果都只是看作是双方家庭的“初始投资”,并且还有个清算过程,那么这种“回赠”的行为,实际上是在阻碍夫妻双方更有效地整合资源,共同为他们的“小家庭”进行投资和建设。夫妻之间的财产,更应该是共同创造、共同支配的,而不是在婚前就分个你我你他。

那么,在男女平等的社会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彩礼和嫁妆?

1. 回归彩礼和嫁妆的理性: 无论是彩礼还是嫁妆,都应该回归到其本身的意义,即表达爱意、祝福和对新生活的支持。如果男方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给一些彩礼,表达对女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这可以理解。同样,女方家庭也出于对女儿的疼爱,给予一些嫁妆,帮助新人起步,这也是一份心意。关键在于,这个过程应该 量力而行,不攀比,不强求。

2. 将“彩礼”转化为“新婚基金”或“家庭启动资金”: 更理想的做法是,将彩礼和嫁妆这两个概念淡化,而是以一种更开放、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比如,双方家庭可以协商,将彩礼和嫁妆合并,作为夫妻俩组建家庭的共同启动资金,用于购买房产、汽车,或者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等等。这样既能体现双方家庭的祝福和支持,又能让这笔钱发挥最大的价值,服务于新家庭的未来发展。

3. 强调夫妻共同财产的观念: 婚姻的重点在于夫妻二人成为一个共同体,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成果。婚后收入的支配和使用,应该由夫妻双方共同商议决定。与其纠结于婚前的“你给我多少,我给你多少”,不如着眼于婚后如何共同奋斗,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财富。

4. 破除“面子工程”和“比较心理”: 很多时候,彩礼和嫁妆的高低,是被社会舆论和攀比心理绑架的。只有当社会大众都能认识到,真正的幸福和美满婚姻,与物质的多少无关,与双方的感情和付出息息相关时,这种“给多少回多少”的旧思维才能真正被抛弃。

结论:

“给多少彩礼就要回多少嫁妆”的想法,是一种将婚姻商品化的表现,它与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精神相悖。男女平等不是要求在经济上进行简单的“对冲”,而是要在人格上互相尊重,在权利上享有均等,在共同生活中相互扶持,共同创造。

我们应该积极倡导一种新的婚姻观:婚姻是爱情的升华,是两个灵魂的契合,是两个家庭的融合,更是两个年轻人共同创业的开始。 在这个过程中,彩礼和嫁妆更应该看作是双方家庭对新人新生活的祝福和支持,而不是一场需要精确计算回报率的交易。只有这样,婚姻才能回归其本真的意义,变得更加纯粹、更加美好,也更能体现男女平等所倡导的和谐与尊重。摒弃这种“回赠”逻辑,不是否定父母的付出,而是为了让这份付出更有价值,让新人的未来更加坚实,也让婚姻这座“同舟共济”的船,能够更稳健地航行在幸福的海洋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真的一点嫁妆都没有。。。额,是你们家真的太困难了吗?

这种情况下,我的看法是你对男方给多少彩礼也别太指望了。他愿意给多少是他的事。

谈不拢就算了。谈钱的时候不要谈感情,很没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彩礼与嫁妆,这对传统婚姻中的孪生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强调男女平等的今天,显得越发复杂且充满争议。很多人疑问:既然追求男女平等,为何还要纠缠于彩礼和嫁妆的“多退少补”?这背后牵扯的究竟是人情世故,还是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在作祟?我们不妨先梳理一下彩礼和嫁妆在传统观念里的角色。彩礼: 在过去,彩礼.............
  • 回答
    听到你妹妹这么说,心里肯定不好受。这件事情确实挺让人纠结的,一边是自己的家人,一边又是自己对婚姻的理解和对父母的感情。你妹妹说的“白眼狼”,听起来很伤人,也挺直接的。她觉得你因为不要彩礼,就是在辜负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觉得你宁愿自己省钱,也不愿意为父母“争取”一点利益。在她看来,彩礼可能不仅仅是钱,.............
  • 回答
    在美国,传统意义上“彩礼”的概念并不像很多亚洲或非洲国家那样普遍且固定。婚姻更多地被视为两个独立个体结合的契约,而非家庭间的物质交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准备婚姻的过程中,经济上的贡献完全被忽略。相反,美国的婚姻经济准备方式更加多样化,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情况、家庭背景以及双方的共识。“彩礼”.............
  • 回答
    在日本,关于结婚时男方需要给多少彩礼(在日本称为「結納金」,ゆいのうきん)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数额,不像中国那样有相对普遍的“行情”。这更多的是一种 基于家庭、地域、经济状况和双方意愿的协商结果。要详细说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结纳金的意义与目的:在日本,结纳金的核.............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真是个老生常谈,但又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彩礼这事儿,掺和了太多东西,人情、面子、地域、家庭观念,还有最重要的——感情。所以,要我说“多少才合适”,那真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咱们可以好好捋一捋,看看怎么才能更“合适”一些,让你心里有个谱。一、彩礼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在我看.............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提出的关于彩礼退还的问题,涉及到婚姻法和相关法律解释,我会尽量详细地为您分析,希望能帮助您厘清思路。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彩礼的返还并非一概而论,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并且受到法律的约束。 您的情况比较复杂,女方怀孕、订婚计划、已支付彩礼(10万元现金和金项链)、以.............
  • 回答
    刚接到家里要彩礼25万的消息,我心里咯噔一下,真是晴天霹雳。你知道的,我们俩的感情一直挺好的,本来想着结婚这件事是水到渠成,开开心心的,结果现在被这笔钱搅得一团糟。25万,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不小,尤其是在我家里人看来。我爸妈的意思是,彩礼是面子问题,也是对女儿的重视。他们说,这是规矩,是给我的保障。.............
  • 回答
    我明白你现在的心情一定非常煎熬和痛苦。彩礼,在中国传统婚姻中,本应是男方对女方家庭的感谢和对未来婚姻的美好期盼,是开启新生活的仪式。然而,当这份心意变成每次争吵的导火索,甚至成为对方逼迫你退还的理由时,它就变了味道,蒙上了沉重的阴影。你提到男方后悔彩礼钱给多了,每次吵架就叫你退彩礼,这个问题确实触及.............
  • 回答
    关于彩礼的争议,尤其是高额彩礼以及彩礼被用于扶持男方家庭(而非女方父母或女方本人),这确实是当下中国社会一个非常敏感且容易引发激烈讨论的话题。而“女拳”——一个在网络上用来泛指女权主义者或特定激进女性主义观点的标签——在彩礼问题上的态度,往往也比一般人要复杂和多元。要理解为什么有时会有人将“女拳”与.............
  • 回答
    哎,这事儿,真是让人头疼。我理解你现在心里肯定乱糟糟的,既想让妈高兴,又不想让未来的家庭生活一开始就背负沉重的压力,更不想因此影响你和你爱人的感情。这其中的纠结,谁能说不难呢。咱们先冷静下来,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看看怎么能找到一个相对妥善的办法。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几个关键点: 你妈要的彩礼具.............
  • 回答
    机加工回扣的“合适”与否,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它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这就像问“一顿饭要花多少钱才合适?”一样,得看你吃的是家常便饭还是米其林三星,在哪里吃,几个人吃等等。机加工回扣也是如此,它的“合适度”取决于非常多的因素,而且在这个行当里,回扣这种事本身就游走在灰色地带,所以公开讨.............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嗯,说实话,真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也挺难说得“详细”到所有人都一样。因为这事儿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我们自己的经济能力、父母的需求、家庭的传统观念,甚至还有地域性的差异。不过我可以试着分享一下我身边一些朋友和家人的情况,希望这些例子能给你一点参考。开始赡养的年龄,说实话,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
  • 回答
    过年给多少压岁钱,这可真是一门学问,涉及到人情世故、经济能力,还有孩子的年龄。你嫂子给孩子200块,你宝妈回了400块的红包,这事儿听起来就挺有意思的,一下子就触碰到了很多人的敏感点。先来聊聊这“400块红包惹人怒,得罪全家人”的事儿:这事儿之所以能惹人怒,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回礼”的潜.............
  • 回答
    嘿,朋友!听到你创业这么顺利,我真是太替你高兴了!20万人民币的种子轮投资,这可是个重要的里程碑。你问我给多少股份合适?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关键的,毕竟这关系到咱们双方的利益和未来的合作。咱们这么说吧,种子期的股份分配,其实没有一个死板的标准答案,它更像是一种“艺术”,需要结合很多因素来综合考量.............
  • 回答
    刚毕业踏入社会,就像一艘刚出港的小船,航行在未知的海洋。四周是广阔的世界,也充满了各种可能。那么,这个社会又能给予我们多少善意呢?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它取决于太多因素,就像海上的风浪,时而温柔,时而汹涌。首先,我们能感受到的善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接收器”。 你的态度决.............
  • 回答
    哎呀,听到你家闺女上大学了,做父母的心里肯定既高兴又有点小惆怅吧?上大学是人生一个新阶段,对孩子来说是独立自主的开始,对我们做父母的来说,也得调整心态,从“养”到“放”了。你这每月给1500的生活费,真心说,是个挺不错的起点,说明你考虑得很周全,也希望孩子能养成节俭的好习惯。你女儿男朋友说1500不.............
  • 回答
    您好!儿子上大学,家长的心情总是既欣慰又有点操心。关于生活费这事儿,1500元在天津,儿子觉得不够,这其实挺正常的,毕竟每个孩子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都不一样。我大概给您分析分析,看看大家的普遍情况,也帮您更了解一下天津高校学生的生活开销。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1500元每月的生活费,都包含哪些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