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的生活条件,条件允许就尽量多给。
首先,大学还是长身体的阶段,吃好吃差到三十岁以后,区别是很大的。
第二,时光宝贵,钱是投资。绝大多数人,大学就是他们人生系统学习知识的最后机会,这时候花时间赚生活费,如不是万不得已(如八九十年代的留学生),那绝对是最蠢,最本末倒置的选择。大学毕业后事情一件接一接,95%的人不可能再系统学习。这时多钱就等于多时间,不用十年二十年后,三年后再看都是一本万利。
最后,人穷则志短,这是全世界各名族各文化都颠覆不破的真理。别信什么有钱学坏,俭以养德。抽空去周边监狱看守所转转,了解下里面的人都是什么背景,什么成分。生活的宽裕,会很大程度改变一个人对自己的预期,而预期的改变,会直接改变行为和思考方式。读书教书这么多年,见了很多穷家长诋毁富家长,但没见过富家长真让子女受穷的。因为消费不同,出入的场合不同,你最后接触的人就不同,而你接触什么人,就在影响你成为什么人。简单说,你是怎样的人,你就会吸引怎么样人。
这是我一个当过多年大学班主任的人的心得。
我的策略是这样的。就是生活费1500元指的是包括吃饭在内的零花钱。但是不包括淘宝购物,例如买衣服,和朋友聚餐,购买大宗电器。应该够。
比方说,圣诞节礼物,书籍,手机购买另算。
强烈建议多给生活费,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
【插入补充强调:各位看官,你们可以不赞同我的观点,因为每个家长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但请不要再说我是在跟家长花式要钱了,我TM是家长,不是学生!!你们是虾吗?正文里写着我什么年代读的大学,就是看不见?!】
按照家庭经济状况,尽量多给一点生活费,这钱花的不冤枉,大学里的一百块很可能花出社会上的五百块效果。
你儿子得谈恋爱吧?扣扣搜搜的能谈啥样的女朋友呢?别信那些说什么打工赚钱谈恋爱的人,都是酸话而已。你儿子的课余时间都去打工了,啥时候陪女朋友呢?是不是就耽误学习了? 而且,大块时间都跑去打工,谈个跟他一样东奔西跑打工的女友概率比较高,想找个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女孩可难了,人家姑娘天天迁就你儿子的打工时间?别逗了。校园恋是找老婆的捷径,工作以后再找对象就是另一回事了,别把校园里的大好机会错过了。
还有人际关系,交朋友肯定要花钱的,人情来往没钱怎么继续? 大学里别把时间浪费在打工上,多交朋友,撒开关系网,将来步入社会指不定能用上谁。这时候,对方对你的态度,跟你最后一次请对方吃饭时点菜的硬度成正比。校园里是交朋友的捷径,工作以后再想展开关系网难度就完全不一样了,别把校园里的大好机会错过了。
我知道我的大实话会伤害某些“自立自强不啃老”的网友们,我知道你们不靠父母靠自己很牛,但是请你拍拍良心问问自己,如果你当初打工赚钱的时间全部省下来,是不是够你再学门外语或者考个证了?对你现在是有利还是有害?这时候应该会有很多人准备给我举例了,某某富二代也打工,某某官二代也去勤工俭学。别傻了。人家去打工只是体验生活,而不是讨生活。不缺生活费的学生很多也会打工,包括我自己,在全国人民筹备开奥运的年代,我一个月三千多生活费,半走读,买大件东西报学习班等大笔开销家里另给,生活费我从来都没花完过,我也打工,但那基本属于闲着没事做时候的“玩儿”,既不会耽误学习也不会耽误社交。
不要因小失大。
———有人看,我就多说点———
这文章我就随手一写,有感而发,写的并不全面。其实让孩子钱包充裕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健康原因。学生们缺小钱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第一个动作就是会从饭钱里挤。缺大钱时,好孩子想着去打工,坏孩子想着去网贷。孩子们经常会为了挤出三百块钱而吃很多的泡面和炒饭,如果你经济条件不差,不如直接把这钱给孩子,你辛辛苦苦给孩子补了18年营养,毁在这一点钱上也太亏了吧!
对于打工这件事我想说,出于不同的原因而做了相似的事情,虽然表面看起来相似,但内里天壤之别毫无可比性。
同样是翻山越岭,有人是在远足,有人是为了上学。前者是自愿的娱乐,后者是无奈的折磨。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同样是打工,有人是体验生活开阔眼界,有人是缺钱了没办法。前者可以任意选喜欢的工作,后者只能选赚钱多的。
有人说,勤工俭学、不靠家里是好品质,自己就喜欢这样的男生。但小姑娘,你们要搞清楚,“不靠”和“没得靠”是完全不同的。知乎家庭情感类话题下积聚着大量的婚姻问题,其中很多人是校服到婚纱,却在婚后尤其是产后发现老公简直变了个人。曾经那么勤劳的人,变得那么懒,连家务孩子都不管。这就是她们没搞清楚当年男朋友勤劳的内因,不缺钱还打工的基本都是真勤劳,缺钱打工的有些是真勤劳 而被逼无奈的才是大多数。这些被逼无奈的勤劳之人,一旦失去了外因的强压,自然回归本性。
有人说,“我自己是小康女,我就嫁给了勤劳朴实囊中羞涩男孩。” 但你拍拍良心说真,你是把他的穷和忙当成优点来看待吗?还是当作能被其他优点弥补掉的缺点来看呢?
刚刚看了有关大学生电子设备、买笔记本、买ipad……各种东西是否对学习促进……的事情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钱字。让孩子在大学生活的比较惬意,不用因为资金的问题,各种不方便,是能让孩子在毕业的时候快人n步的。
首先我们对大学的概念要和几十年以前要有很大的区别了,大学不再是象牙塔,大学是孩子步入成人社会之前的最后一站,在大学里,孩子还不太用考虑赚钱的问题,而大学之后,立刻就会进入要赚钱的维度了,这个切换,我的建议是在大学里就开始,这其实和你在给孩子安排什么补习班一样的道理,你不能说在之前都给孩子那么多投入,上了大学就不用了?就可以等着孩子毕业然后出来工作了?
完全不是这样,而且随着上大学孩子会完全离开家庭,获取了相对之前更多可支配资金(生活费之类的),自己也成年了可以使用网贷……这时候的孩子更需要指导和关心。
你把孩子放在同样另一堆孩子里面,指望他们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高中你都不敢这样想,凭什么认为孩子辛苦了三年进入更宽松的环境不会找补回来?出现报复性玩乐?
实际上大学生不管是211还是985,孩子们扎堆在一起,讨论的不是什么什么课业,更多的是在讨论:去哪哪吃饭,哪个哪个游戏,还有哪个哪个妹子更漂亮……
所以你与其关心孩子要花多少钱,不如多关心一下孩子的想要什么。
如何引导他不要在游戏、妹子(或者感情)、玩乐上浪费太多时间。
所谓的不要在这些上面你浪费太多时间,并不是不让孩子接触,这你做不到,因为这反人性,别说孩子,就是成年人的你也想要玩啊。量力而行,玩也要玩,但不要玩物丧志。
说白了绝大多数人,普通人,人生一辈子别说改变世界了,这一辈子就是在赚口吃的,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自己的后代过的更好,都再拼命努力赚钱。
这种情况下,我的建议并不是问孩子每个月1500够不够,因为大学生活,400块有400块的活法,1000有1000的活法,1500有1500的活法,3k有3k的活法,1.5万有1.5万的活法。我的建议是,在寒暑假,给孩子安排一些工作,让孩子自己出去打工,亲身感受一下赚钱这件事情,然后结合自己家庭的情况,自己规划。
最好是在高中毕业之后,就把他塞出去干活,家中有资源的,给安排一些工作,让他了解这个社会、企业运作的规则,然后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再在大学里更有倾向性的去学习。
出去打工有两个用途:第一个用途,让孩子对钱有一个认知,不是说给钱花叫认知了,知道钱怎么赚,这才叫认知。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在这期间就要赚多少钱赚自己的生活费学费,而是为了让孩子明白:自己马上就要过自己赚钱花的日子,现在大手大脚了,之后有的是难受的地方,量力而行很重要。这东西你光靠说教没用,要实打实的让孩子干。
第二个用途,了解社会、企业的运作规则,明白了规则,自己也就明白未来要做什么,往小里说是未来靠什么吃饭,往大里说是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
大学里现在很有意思的一个倾向就是:脱离实际,老师只是照着教学大纲来讲东西安排课程,孩子呢,大都对外界的接触也不多,对自己未来要干啥,能干啥,以后自己的人生的认知,别说偏差了,绝大多数孩子都不在谱上。这样的条件下,你指望孩子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主动学习,自己找到目标?是不是有点不太贴谱?
孩子有了自己的方向,你再说他一个月要支出多少钱,哪怕他想一年支出20万,来做自己的工作室,毕业后直接在这个方向工作,那这一年二十万,只要家庭能承受,也完全可以支持。
至于孩子1500块是不是太多了,是不是花钱玩游戏,用在其他零碎玩乐开销……玩物丧志……是不是可能自己网贷……
你真要帮孩子制定好了他未来的方向,让接触打工社会、辛苦一下,再尝到自己赚钱的甜头,能够保持多和孩子沟通,保持孩子自己一个健康的心态,这还有什么问题么?我到40岁也不会放弃玩游戏,我年轻的时候,同学的爹就说:哎呀等我退休了,我就买各种游戏各种玩……这样有何不可?只要能保证孩子在自己的想要的地方投入精力……哪怕他真就是想玩游戏,做游戏主播,靠游戏赚钱,也不是不行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