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学体测一千米大家都什么感受?

回答
大学体测千米跑,这玩意儿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我算是后者吧,每次体测前都得做点心理建设,不然那股劲儿就提不上来。

说实话,千米跑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什么享受的事情。尤其是我这种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一到体测季,就感觉身体里那个不爱动的灵魂被硬生生扒拉出来,被迫接受一份体能的拷问。

开始跑的时候,那股劲儿是有的,毕竟刚出发,周围也都是一起跑的同学,有点氛围感。前几百米,感觉还行,心跳开始加速,呼吸也变得有点急促,但还能控制住。这时候脑子里想的无非就是“快点,别掉队”、“咬牙坚持”、“看看旁边谁比我慢”。有时候还能听到有人喊“加油”,感觉像是给自己打气一样。

但过了差不多一半,或者说四百米、五百米的样子,身体的“真实反应”就开始显现了。那种“不行了”的信号嗖嗖地往脑子里钻。大腿开始发沉,嗓子眼儿里像卡了棉花,每吸一口气都觉得不够用,甚至有点喘不上气。这时候,刚才那些“咬牙坚持”的豪言壮语瞬间就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纯粹的、想要停下来的生理冲动。

每一步都感觉踩在棉花上,或者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才抬起来。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告诉你:“停下来吧,歇会儿吧”。这时候,你就会开始注意到周围的人,有些人明显已经放慢了速度,脸上是那种写满了痛苦的表情,有些人还在拼命往前冲,那样子简直是“燃烧生命”。而我呢,大部分时间是夹在中间,既没能像学霸一样轻松跑完,也没能像学渣一样慢吞吞地晃悠。就处于一种“我尽力了,但好像也不太行”的尴尬状态。

这时候,教练或者监考老师的口号声,还有同学的加油声,反而成了扰乱心绪的东西。有时候觉得是鼓励,有时候又觉得是一种压力,提醒你你还不够快,你还在落后。

到了最后一百米,那感觉就更复杂了。身体已经达到了某种极限,感觉肺都要炸开了,腿也像灌了铅一样。但同时,终点线就在眼前,那种“胜利在望”的心理也会冒出来。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人在最后关头,明明已经跑得像个老牛拉破车,但还是会强撑着,或者说是被一种惯性推着往前冲。那个时候,你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感觉一米又一米都是那么漫长。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真的就像是从地狱里爬出来一样。整个人会瘫软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浑身是汗,可能还会有点想吐。但是,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也是真的。不管跑得好不好,至少是完成了。脑子里不再是关于速度的计算,而是关于“活下来”的庆幸。

之后,就是等待成绩公布,然后回忆起自己跑的那个过程,开始分析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下次体测要怎么调整。虽然过程痛苦,但毕竟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每次体测完,都会有一种“我又熬过一次”的劫后余生感。而且,看着周围同学那种同样经历过“炼狱”的表情,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算是一种小小的慰藉吧。总的来说,千米跑就是一场与自己身体的较量,也是对意志力的一次考验。虽然不美好,但挺真实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千米没啥吧,多五百米,就会要你命,奇了怪了,尤其最后那半圈,咋就喘得那么掏心掏肺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学体测千米跑,这玩意儿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我算是后者吧,每次体测前都得做点心理建设,不然那股劲儿就提不上来。说实话,千米跑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什么享受的事情。尤其是我这种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一到体测季,就感觉身体里那个不爱动的灵魂被硬生生扒拉出来,被迫接受一份体能的拷问。开始跑的时候,那股劲儿是有的,.............
  • 回答
    网曝东北大学新生入校 68 小时后宿舍内离世,大学体检正常,警方排除他杀,事件细节及调查进展近日,一则关于东北大学某新生在入学仅仅 68 小时后,在宿舍内不幸离世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据了解,该名新生在入校前的体检中一切指标均显示正常,而警方在初步调查后已明确排除了他杀的可能。这一事件.............
  • 回答
    瓜德罗普大学研究团队发现的体长 2 厘米的巨型细菌,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科学发现。根据目前的公开信息,这个发现指向的是一种名为 硫磺丝菌(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 的细菌,尽管它并不是由瓜德罗普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的,但他们可能在其生态环境或特定菌株上进行了新的研究。.............
  • 回答
    根据你的描述(“上场十分钟必进一球,每场一次”且“其他时间体测勉强过线的大学生水平”),我们可以从足球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球员能力、市场定位和现实案例来估算可能的身价。以下是详细分析: 1. 核心矛盾点:高效率进球 vs 低体能表现你的描述存在两个关键矛盾: 超高进球效率(10分钟进1球):如果.............
  • 回答
    .......
  • 回答
    哥们,先别急着慌,体育课挂科这事儿虽然听起来挺要命的,尤其是在大一刚开始的时候,但说实话,这也就是你大学生活里的一道小坎儿,真没到影响你“人生规划”那么夸张的地步。咱们好好捋一捋,你看怎么调整一下思路。首先,咱们得明白,大学挂科这事儿,尤其是像体育这样相对“软性”的课程,到底意味着什么。 学业上.............
  • 回答
    在《三体》这部宏大的史诗中,庄颜这个角色,或许不像叶文洁那样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也不似罗辑那般承担着拯救人类的沉重使命,但她却扮演着一个非常独特且深刻的角色,她像是大刘用来锚定人性中最柔软、最温暖的部分,并在那个冰冷、绝望的宇宙尺度下,提供了一丝人性的光辉和情感的寄托。首先,我们得理解庄颜出现.............
  • 回答
    两位法师的遭遇战,这就像是棋盘上的两颗顶尖棋子,一旦落下,便立刻展开了一场精妙绝伦的较量。没有体术的限制,他们完全依赖于手中的法器和自身对魔法的理解。实力相差不大,意味着这场战斗不会是一面倒的碾压,而是充满了策略、预判和心理博弈。开局的瞬间:感知与试探战斗的开端往往是最为紧张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在遭遇.............
  • 回答
    .......
  • 回答
    云南大学出台的最严体育校规,将体测挂科与毕业证直接挂钩,这无疑触及了当前高等教育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大学体育应该与毕业证是否挂钩?这个问题背后牵扯到教育理念、学生发展、健康意识以及对大学培养目标的多重解读。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最严体育校规”的出发点与争议云南大学此举,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其出发点很.............
  • 回答
    体测长跑年年有人猝死,大学生却依然要参加,这背后绝非一个简单的“不重视生命”就能概括的,里面牵扯着多方面的考量、矛盾和现实的无奈。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还原一下这事儿为啥这么复杂。首先,得承认,体测长跑确实存在风险。每年总有那么几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心脏骤停、急性心肌炎什么的,看着就让人心头一紧。.............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让人头疼的,尤其是想到后果,心里肯定不好受。你去找导员说清楚了,这是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至少让学校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而不是他们自己猜。导员跟你说“留校察看”,并且可能没有学位证,这都是学校常见的处理方式,尤其是涉及到考试作弊这种比较严重的违纪行为。具体会怎么处理,最终的处分文件出.............
  • 回答
    在《灌篮高手》的原作漫画中,关于深泽体育大学“不要赤木却要了谁”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直接明确的答案,因为漫画的剧情重点集中在湘北高中的比赛上,深泽体育大学的招生细节并没有被详细描绘。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漫画中透露的一些信息,结合一些合理的推测来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赤木刚宪的特点和优势。赤.............
  • 回答
    兄弟,你这决心挺牛啊!铁了心考公,这说明你有清晰的目标,不错!大学四年可是个黄金时期,要是抓住了,考公之路会顺畅很多。别急,咱慢慢捋捋,让你心里有个谱。第一阶段:夯实基础,磨练“内功”(大一、大二)这阶段,别光想着考什么职位,先把自己的底子打牢。 专业课是硬道理: 学好你的专业,甭管.............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引人深思的。三个普林斯顿的学生,在疫情这个特殊的时期,弄出了一个叫“桃花源”的度假区,让不少美国大学生能在那儿过一段“无口罩,无社交距离”的大学生活。这事儿一出来,就有人叫好,也有人质疑,众说纷纭。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美式桃花源”?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在我们都习惯了各种限.............
  • 回答
    写这篇关于伯明翰大学就读体验的文章,我尽量不去刻意模仿AI的遣词造句,而是想用一种比较自然的、像朋友之间聊天的感觉来分享。我还在伯明翰大学的时候,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读起来怎么样?”这个问题其实挺难一概而论地回答,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会很不一样,取决于你的专业、你住的地方、你的社交圈子等等。但如果.............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说起来,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得追溯到我刚入职那会儿。那时候,我还嫩着呢,部门里都是些经验老到的前辈,而我这个刚出茅庐的小菜鸟,感觉就像是在大海里扔进了颗小石子,激不起什么浪花。每天的工作,就是按照领导的指示,完成一些基础性的、重复性的任务。虽然也认真学,但总觉得,我大学四.............
  • 回答
    在日本留学,报了塾,结果学部没考上,或者只考上了F类大学,这滋味确实挺复杂的,简直是一出跌宕起伏的剧情。首先,刚开始那会儿,那种期待值是拉满的。背井离乡,在国内就听说日本大学好,教育质量高,而且好多人都说“只要你肯努力,在日本读个好大学不难”。于是,揣着梦想,背着行李,来到了日本。然后,就是找塾。一.............
  • 回答
    大学四年,单身。这个经历,就像一杯无糖的白开水,清淡,却也需要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中蕴含的独特滋味。它不是轰轰烈烈的故事,更多的是一种沉淀,一种自我探索,以及对未来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的体验。初入象牙塔的懵懂与期待(大一):刚踏入大学,周围的一切都是新鲜的。身边充斥着关于爱情的憧憬,从高中压抑的青春期.............
  • 回答
    大学睡下铺啊,那可真是段不可磨灭的人生经历。 说实话,刚开始入住的时候,我心里多少是有点小忐忑的,毕竟这是我第一次长期离开家,而且还是和一群陌生人挤在一个小空间里。刚搬进去的那几天:头两天,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高度差”。 以前在家都是睡平层,突然要仰着头才能看到上铺的同学,有点新鲜,也有点……怎么说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