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比例高一些,基础代谢能高一些。再佛系搞点儿有氧,每天能吃的好吃的容量;也就相应高一些。毕竟吃喝算是个中年核心享受之一。每天都得美食美酒不断,坚持为提升国家人均肉食性蛋白质摄入做贡献。什么少食禁酒,什么水煮鸡胸+西兰花,见特么鬼去吧。
最初开始打拳,仅是打打手靶,往往也只能打两分钟躺一分钟。到后来,状态一般时,怎么也能连续五分钟了。状态好的时候,二十分钟乃至半小时也吃得消。
天生身体天赋,爆发力第一,力量第二,耐力第三,平衡能力最差,以至于滑雪从来都是万年佛系,无法提升。后来刻意加强了腿部 “力量性耐力”(如单腿中等重量leg press几十个),以及纯平衡训练(弹力带踩半球之类),虽然依然在佛系滑雪,但乐趣还是明显提升了不少。
又刻意提升了爆发力。虽然打拳技术依然稀烂,但可以和小一个重量级的高阶对手抗衡了,于是可以更快学习对方的技巧,以及更直白地练习挨打。
几年前还疏于练背,同时长年脊椎微偏。后来刻意加强了些,背疼肩疼缓解了很多,脊椎也纠正了不少。
天生+后天屁股翘,但前几年开始有下垂之势。这几年刻意加了不少臀腿,目测屁股又恢复了,希望可以多对抗地心引力几年吧。大小腿也略有当年短跑的风范了,挺开心。(NFL的高个儿外接手们是我对男性下肢的审美天花板)
有氧依然稀烂,但佛系椭圆机一个小时这种事儿,只要有有趣的播客听着,几乎也就没啥精神压力了。不像是很久以前,差不多10-15分钟就想要撤了。
说个不大有人说的,还有半年就40岁了,但是身高比三年前长了2-2.5公分。这个是切实发生的,我非常惊讶。之前量都是174.5-175,前一段和一个朋友偶然聊到身高,我说我174.5,她不信,说比她号称178的同事看着都要高。我回去照镜子感觉好像是高一点了,头发压死量了一下,177了
仔细想想这个年纪也不大可能骨头再次生长。估计现在训练还算规律系统。难道是之前体态有问题所以量的不高?因为有健身习惯我姿势还算挺拔。之前训练不大注重腰臀腿的训练,这两年慢慢注重这一块,在努力补,难道是这个原因?
具体原因我个人不太确定,对身高不满的兄弟们可以试着好好练起,就算最终没长你也不亏是不是?
至于延缓衰老啥的真没太大感觉。不大认识我的人也没说我看着像三十岁啊,差不多就是30多快40左右的年纪,顶多看着精神状态好一点,因为你的眼神气质骗不了人的。脸看着的确也舒服一点了,那是因为瘦下来了,你靠饮食瘦下来其实也差不多。
另外分享两个教训
1 不要过度刷脂,非常显老,体脂最好不要低于8。肌肉是好看,你也不能顶着腹肌在外面跑,还得顶着脸不是吗?
2 不要盲目晒黑,就算晒黑也不要太深。最好脸挡一下,你以为又是小麦又是古铜,充满野性,但是大概率黑不溜秋仿佛老了十岁
现在体脂10左右,生理上感觉最舒服的状态
反面教材中的反面教材,17年11月刚恢复训练办卡时候照片
ps:体脂最低到过六点几,被人说有点像张艺谋哈哈哈
不想扯什么励志鸡汤。
咱们来点大实话。
最大的好处就一个:“变得更好看更性感。”
三年前健身前的我。(31岁)
现在的我。(34岁)
如果健身不是为了好看,那还有啥意思呢?对,我就是这么坦诚的人。
这件事是世界上非常少有的投入时间和精力一定有回报的事情,一定有!加油。
感谢阅读。
小伙伴们,我自己有一个健身美食公众号,全都是干的不能再干的干货,所有的内容都是我自手打,有兴趣请关注我的私人微信公众号,微信搜:泵厂IRON。非常感谢!
有兴趣请关注,大量原创健身美食干货分享。
楼主私人微信:shaqoneal1
欢迎加我私人微信,咱们交流,感谢。
可以避免和黑人起冲突。
巧了位置就是宁波,还是靠近宁大附近,健身房也有很多老外。我锻炼的时候汗比较多,所以坐下来休息的时候习惯性将手机举起来,避免汗滴到屏幕上。可是这个姿势看上去像是在拍照一样,所以一个黑人胖哥们就觉得我在偷拍他,上来就要抢我手机。
因为语言不通,我莫名其妙的,然后黑人一个同伴说我偷拍他,要我删掉照片。我心说是误会,然后打开相册,晃了晃相机说没这回事,这黑皮肤的哥们还是说着英语情绪很激动的样子。然后我说,你在中国生活就说中国话,我听不懂你说什么。他还再说讲英文,我就懒得搭理他,换下一个动作了。
可这家伙在我训练的时候一直瞪我,我这下恼了。我本身不是善男信女,要不然不可能连英语都听不懂,就是初中时候天天打架的下场。我直接凑过去贴脸了,我说你逼逼赖赖什么呢,想打架怎么的?然后这黑哥们会说中国话了,叫我放轻松,他没什么恶意。
你说他为什么学会友善和中文了?可能是因为我热好身,跟他起冲突的时候把外套脱了吧。
实话说,要不是健身了30多年,还真有点不敢来回答。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健身这件事的感知有了很大的变化。刚开始可能只是觉得身型有变更好,跟同龄人比起来不太显年龄,还有蛮不容易生病了。但现在接近50岁,回望过去,只能说自己那时候还是太年轻了,没能完全领悟健身对男生来说,能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
今天这边想来分享的,不是三五年的受益,而是健身10年、20年、30年能持续积攒下来的系统性的正向反馈。
一直觉得,奋斗与年纪无关。但前提是,足够充沛的体力。这个体力,不是推多重,跑多快,而是能轻松切换处理多线程事物的精力和在投入一件事情时的专注力。
以50岁为分界线好了,在这之前每个人都会经历很多的人生步骤,成家、有小孩、赡养父母;工作也许会跨两三个领域或需要负责的内容越来越多。每一个模块都需要瓜分时间,耗费体力。但年龄越大,体能是一个下坡走的趋势。
怎么提升保持?我的经验就是用健身来储存体能,越早开始越好。健身就像存钱一样,每天丢一枚,积少成多。而且很妙的是,它是一件高复利的事。当身体的基础建立了好了,有了好的体质,我们完全不需要一直待在健身房撸铁跑步椭圆机,可能只要花一点碎片时间做简单的运动,就能维持好状态。
前阵子,我和老婆vivi有连着做了5天12个小时的网路直播,那除了这个我们还需要管理好三个宝贝的学习与生活,还有排杂志访问拍摄等通告,加上其他很多零碎的生活小事需要处理,周末还跟伙伴们在室外打了篮球,超过瘾。
很多上海好久没见的朋友都对我在球场上的满场飞表现很意外。那我自己知道,这是长期健身积攒下来的储备,能让我随时拿出来取用。而且,那场篮球就是我那一周最大运动量的健身了。
其实当年纪慢慢变大,让家庭更和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作为男生,就像家庭的火车头,需要扛起很多责任的,但很多人可能在外打拼了一天,累得就只想回家躺着,家务都留给另一半,陪孩子玩耍也会提不起劲儿,时间久了夫妻感情和亲子关系都会变差。还有人是很想去帮妻子分担,带孩子玩的,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整个人无奈又挫败。两种情况都只会带来恶性循环。
健身对男生来说,绝不仅仅是身材变好而已,而是让你在任何场景,任何年龄下都能有能量去打理、去付出、去拼搏,不管是事业,社交还是家庭都能有足够精力去兼顾得很好。
对我来说,健身真实地改变了我的人生,更丰富了我的生命。即便现在,我也能从容地搬到上海为事业为家庭继续打拼努力,想做什么都大胆去尝试。男生们,请从现在这一刻就开始正确健身,做好储备,相信到了50岁也能活力满满,开启更多不可能。
这些年来去过一些健身房,见过的男教练,练得比较出色的会员,无论帅还是丑,大多穿戴整齐,头发弄得一丝不苟,油光蹭亮,耳钉铿锵闪烁,人看上去就是神清气爽。
不知道这是因为健身增加对自我的关注,还是销售行业对形象维护的要求。
但是,说健身能够增加对自我的关注,应该不过分。
你在健身房待久了就会发现,男人真的比女人还自恋,他们练完一组就撩起衣服,照镜子看自己的胸肌、腹肌,半转身看背阔肌、臀部,要不就打开手机摆pose自拍,跟爱美的女生别无二致。
你要是也有健身,也会发现自己照镜子的次数越来越多了,甚至洗澡前在镜前看上五分钟,洗完澡再看五分钟都是家常便饭。
所以,健身确实增加了对自我的关注,而这是中国男人极度缺少的。
中国男人从小被灌输成王败寇的价值观,工作、恋爱都是为了成为人上人,却甚少被鼓励关注自己的感受,也因此很少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为什么一些家长、老师会指责男孩子过于痴迷体育运动、乐器以及阅读呢?因为这影响男孩子将来成为人上人啊!
一言以蔽之,男孩子不需要有自己的热爱,只需要苦心钻营怎样把别人踩在脚下就行了。男孩子哪怕有健康的爱好,只要花的时间过多,都会被扣上玩物丧志的帽子。
既然自己的感受如此不重要,很多男人必然也不会关注自己的衣着、身材,不少甚至认为只要有钱,邋遢也是一种成功男人的标配。
在这种情况下,健身可以说拯救了越来越多男人的自我认知感。
健身当然对成为人上人有帮助,比如可以提高性魅力从而更容易找到女朋友。
但是,健身跟工作挣钱这种异化的活动不一样。人进入机器大生产前就必须接受规训,慢慢放弃对自我的关注,从而更安于螺丝钉的角色,与自我的日渐疏离。
相比之下,健身时通过肌肉的收紧,健身的人跟自己的身体有一种非常直接的对话,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到内在的自我。
并且,因为你是因为非功利的原因而投入到健身活动中,自然会投入更多的激情。
这种价值感是由内而生的,而不是由外而生的。慢慢地,你也会更关注怎么取悦自己,而非取悦他人,也因此更加在意衣着、发型,无论高矮美丑都会一丝不苟地拾缀自己。
我工作之前从不在意衣着打扮,永远是穿体恤+中老年人款的宽松运动裤,拍毕业照的时候甚至发型都是刚起床时的样子。
但健身的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注意服饰的搭配,家务也做得比以前多得多。
与此同时,你应该也会发现,很多男健身教练魁梧壮硕,但讲话却温和斯文,非常有亲和力。这大概是因为,成就感与自我关注的增长,会提升人的自信心,因此并不需要面红耳赤地交流才能增加力量。
相比之下,与自我疏离的人性格有可能异常暴躁,哪怕身体孱弱,讲话却语速极快,声调极高。而这更凸显他们内心的虚弱,必须借此才能增强交流的力量感。
当然了,你未必要通过健身才能增加对自我的关注。毕竟健身需要极度的自律,以及规律的时间投入,很多人未必拥有这样的时间。
但除了健身以外,还有很多活动是可以增加对自我的关注,从而更加关爱自己。
这些活动都有跟健身一样的特点:因为极大程度地抽离了功利性,又能调动起精神和身体的力量——抗阻训练以及脑力劳动,从而唤醒与自我的对话,增加对自我的关注。
而这其实对你的工作、恋爱、交友也是有帮助的。因为你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在人生的岔路口更高概率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好处只有一个,弥补活动量的缺失。
不仅仅是男人,包括多数女性在内。多数人的活动量在毕业以后,开始工作时期会有着极大程度的减少。同时工作上的应酬,年纪的增长,本身运动能力就会不断下滑。这也是多数人,工作几年后就会迅速“成熟”的原因。
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去练出过人的体型,过人的力量。无外乎三种情况,第一种天赋异禀,我练10分钟等于你练三小时。第二张有钱有闲,成天泡健身房里。第三种,对健身痴迷,为它放弃其他事务。
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基本上达不到这三点。在健身这件事上,很多人有着挺奇怪的思路,既然达不到最好,那就干脆不做了。工作赚不成马云,就干脆不工作了?
另外则是对自己需求的理解。多数人开始健身都是想练成彭于晏的体型,或是减重个二三十斤。很少有人会因为提升自身体质去参与健身。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为欠缺的也就是这个。
所以多数人健身其实最需要的是理解自己,接纳自己,正确的认知到自己能够付出多少,能够得到多少。普通人进行体能训练,一周能有三到四次一小时左右的训练是多数人能承担的最大成本了,而对于天赋一般的人而言,如此的付出换来活动量的提升、体能素质的维持和提升、生活质量提升是很合理且公平的。
1.以前觉得身材好的路人、同事、朋友,现在看来,都太瘦了。
2.以前不敢买的一些喜好风格的衣服,现在买了再说,穿不下就放一段时间,反正肯定能有一天穿下。
3.过去畏畏缩缩不敢吃高热量的食物,现在要吃就吃,回头随便哪天加个量就没了。心里有底。
4.爆炸自信。照着镜子,感觉彭于晏身上那两三两肉还不如自己身上那两块胸肌看的顺眼。你看大腿这几根线条,我的天!!!!
合理健身没有坏处。健身之前还在想自己这么忙,哪里有时间健身。。。
真正开始后,一天不如撸几下铁,浑身不舒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