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炳勋在李宗仁的指挥下,血战到底,阻击日军。在蒋介石的指挥下,放弃抵抗,投降日本。
那么,到底是李宗仁是亲日派、早晚要投敌,还是蒋介石在拖后腿、配合侵略者呢?
正常人都批评蒋介石,袁粉选择批评李宗仁。
不是吗?
毛文龙所部,主力是“以辽民守辽土”的辽民。像后来反明投清的孔有德,他就是辽东盖州卫人。
毛文龙被袁崇焕悍然杀害之后,其部众依旧坚持了一段时间。最后终于在长期压榨下,选择了放弃明朝,投奔了他们的死敌后金。
在这件事上,尚可喜也是个经典案例。
尚可喜祖籍山西、后迁河北,祖父时迁至辽东海州。他就出生在这里。
努尔哈赤叛乱之后,尚可喜一家在辽西松山避难。尚可喜的母亲死于战乱,他的父亲尚学礼带着他一起投军,反击叛军。后来尚学礼战死沙场,死于满清之手。于是毛文龙命令尚可喜子承父业,继续带兵抗金。后来孔有德叛投后金,尚可喜仍旧为明作战,镇压了其他动摇的明军。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却被关宁军说成是叛党,几乎被杀。此后孔有德带领后金军攻击旅顺,尚可喜留在旅顺的家眷数百口投水自尽。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尚可喜的父母都死于后金之手,甚至家眷也都死在后金手里。在这样的情况下,尚可喜却被逼得投降后金。
沈世魁逼走尚可喜,则是因为他与尚可喜支持的黄龙矛盾很深。而黄龙已经在旅顺战死。那么沈世魁是什么人呢?沈世魁的家人早在之前刘兴治与陈继盛、黄龙的矛盾中就已经被杀。陈继盛被刘兴治所杀。东江镇兵变推翻黄龙时,推举了沈世魁统带全军。最后沈世魁在抗清战争中牺牲。
那么为什么东江镇有那么多矛盾呢?
原因就是毛文龙被杀以后,仅有的两万多野战主力被袁崇焕分割成了四个部分,后来又重新分为两部分,由不和的陈继盛、刘兴治分别统率。
东江镇迭次内乱,归根结底,就是两件事:
一是袁贼无故斩帅。
二是袁贼分裂东江。
倘若袁崇焕真的像袁粉说的一样是为了抗金而杀毛文龙,那么分裂东江镇是为了什么呢?
以辽民守辽土,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真正以辽民守辽土的人是毛文龙,被你们杀了。真正的辽民,硬是在与后金有着杀全家的血海深仇的情况下,被迫投金。
这哪里是袁崇焕,这明明是汪精卫、蒋介石!
都说东江镇有不臣之心。可是,东江粮饷完全受制于后方,东江军民始终受后方攻讦。他们既无可资独立之土地,又无高居朝堂之奥援,他们能怎么不臣?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毛文龙倘若反杀袁崇焕,那么他接下来依旧会面临着没有粮饷的问题,形势不会改善。甚至有可能受到更大的限制。但是东江镇依旧可以继续与后金作战。
甚至,倘若明朝完全放弃东江,那么毛文龙彻底转换到“以辽民复辽土”的方向上去,完全放弃对明朝的幻想,那么他们走投无路,就只有坚决行动起来,北上抵抗后金,东进控制朝鲜。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东江镇日益扩大,朝鲜发现完全失控的东江会给他们带来更加严重的威胁,于是被迫出面要求明朝招抚。最后东江镇在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获得一定程度上的自持能力,然后接受明朝招抚。毛文龙则会被迫入京为质(以崇祯的智商,他这一次还是有可能被杀)。只是这个时候的东江实力已经较为强大,不至于在分裂中彻底覆灭。所以接下来明朝还是可以保持对后金的前后夹击。这样后金就始终无法壮大演变成清朝。
关建中的关键,是袁崇焕杀毛文龙、乱东江镇,直接导致后金失去束缚,从西夏的格局,一跃发展成为金朝的格局。
崇祯二年六月,袁崇焕杀毛文龙。
崇祯二年十月,后金第一次入关。开后金/清六次入关之先河。
崇祯七年,后金第二次入关。
崇祯八年,后金灭察哈尔。
崇祯九年四月,皇太极称帝。
崇祯十年,清军第三次入关,在宣大抗清时屡次获胜的卢象升,被崇祯赐予尚方剑,但却失去军事指挥权,甚至失去军粮不济,最后断粮情况下被迫与清军决战,战死于河北巨鹿。
可以这样说,明朝灭亡完全不是内部经济社会总崩溃的结果,而是朱由检和袁崇焕这一对君臣导致的。
总有人用机械唯物论的观点,不加考察地说明王朝的灭亡是因为经济社会总崩溃,说已经必然灭亡了。这种观点看起来讲的是唯物论,其实只是披着唯物论的皮,思维方式依旧是古代所谓的“气数已尽”。
谁告诉你们说,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只能亡于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经济总崩溃一个矛盾?
他就不能亡于其他矛盾吗?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君主世袭制弊端的集中爆发。
中国古代王朝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尽管相对于当时世界上其他类型的政权,中国古代王朝已经高度发达和完善,但是他们自身仍旧存在着很多严重的缺陷和矛盾。
君主世袭制选材范围过小,就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在传统儒家学说主导下,统治集团倾向于无限缩小和弱化统治者权力以扩大中层统治集团的剥削特权,破坏国家组织能力,这一制度性问题在明朝末年遭遇了接连几次君主死亡、国无长君的打击时被严重放大。先是明神宗年迈去世,明光宗在位一个月,破坏了明神宗的政策之后就猝死了。接着明熹宗少年即位,初期几年基本是在明光宗的混乱状态下持续恶化。等执政几年以后,好不容易开始成熟,又是猝然死亡。这种群龙无首的局面继续发展,到了明信王少年即位,一辈子都没活明白。这样一来,明朝最高统治者的决策能力完全陷于瘫痪和低能状态。
我们固然不能寄希望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能力。但是最高统治者没有个人能力或者路线错误,却又必然会造成现实危害。
明朝统治集团在最高统治者接连处于失能和无能状态的情况下,肆无忌惮地谋取小集团利益,极大破坏了明王朝的组织协调能力,导致明朝在对金战争的决策方面处于高度混乱状态。
这个问题说到底,就是君主世袭制选材范围局限于一个小家庭、导致他们在关键时刻没有具备决策能力的人选。与此同时,儒家服务的统治集团先是反对太后、接着反对外戚、然后反对太监、然后反对武将、最后甚至反对内阁,竭尽所能地反对试图维持国家组织性的最高统治者(最高统治者的目的是维持对全民的剥削,但是为了这一目的他们就需要维持国家的组织能力。而这就要限制统治集团对社会进行无限制的剥削,就必须限制统治集团的剥削特权),最终导致君主选拔环境不利于君主本身的成长和壮大。于是世袭君主执政能力低下的问题始终存在。这些问题的集中体现,在人员失位上,是明光宗、明熹宗的接连辞世(从明神宗死亡开始算,七八年时间里明朝连续失去了三个皇帝),在人员无能上,就是明信王朱由检。
崇祯这人做皇帝,简直根本就不称职。
他完全应该去做司马迁。切了以后写史记骂骂明太祖,这个活他可以干。当皇帝他就一废物。
明朝在辽东的军事布局被袁崇焕和朱由检破坏殆尽,此后只剩下了一个所谓的关宁防线。然而这个防线既不能攻击清朝腹地,又不能阻挡清军入关,还不能保护辽东和内地军民。
明朝后来发展到什么程度呢?
清军先后五次入关,山东省会济南都被攻克了。这时候辽西的关宁锦防线还好好的在那防守呢。
最后就相当于这样:
对方前锋都杀到门前二对一了,你方后卫还在对方禁区前盯防对方前腰呢。
司职中卫的场上队长在对方禁区前大骂我方边前卫进攻不力,要求将其开除。
失球以后,朱由检这个主教练则逮着在对方进球的最后一刻跑来解围但是没有赶上的边锋大骂:
这球都是因为你没防住!
于是边前卫被开除了,边锋被开除了。
下一场球,对方前锋继续在门前二对一,中卫队长继续在对方禁区前放弃回追,参与回追的球员背上失球的锅继续被开除。
球队成功降级,主教练大喊:
“球员尽是无能之辈!教练尽力了!”
谢邀。
作为专研明末历史13年的资深人员,可以就此事给大众一个比较靠谱的回答,如果有任何朋友对双岛斩帅的细节不清楚,请提出来,我会尽量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首先毛文龙没有任何机会反杀袁崇焕。
很多网络小说将为了给中反间计的崇祯挽尊,他们试图诋毁民族英雄袁崇焕,将其描绘成罪大恶极该杀的人。
而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他们将历史上走私资敌被诛的毛文龙美化成一个抗清英雄,并宣传成“如果毛文龙不死,清朝就不敢入关”。
为了增加毛文龙的光环,这些小说还进一步编造了很多故事。其中就有提问者一定听说过的。
“毛文龙对明廷无比忠诚,在自己的地盘上一见袁崇焕拿出了伪造的圣旨,马上扑通跪地,引颈就戮。因为毛文龙对明廷无限忠诚,袁崇焕才能在毛文龙的地盘靠一张伪造的圣旨杀了毛文龙”。
然而,这只是网络地摊小说编的故事,虽然很渲染气氛,但都是伪造的剧情。
(1)历史上毛文龙对明廷一点都不忠诚,充当明廷皇亲国戚卖国集团的马前卒,向后金走私枪炮弹药粮食布帛长达五年之久,仅仅是他背叛明廷的一方面。
(2)在毛文龙双岛伏法人头落地的两个月前,他率军进犯明朝的登莱地区,上岸杀人抢劫,以报复崇祯之前对他停发军饷的制裁。
(3)最后讲重点。毛文龙人头落地的双岛,并非毛文龙的地盘。在双岛斩帅后,袁崇焕上疏题本,提及双岛营兵参与隔离毛文龙随带军队。这是双岛不属于毛文龙东江镇管辖的最直接证据。
当然,如果毛文龙犯上作乱成功刺杀辽东最高长官袁崇焕,会出现什么结果?
毛文龙会被辽东军当场斩杀!
即便逃脱辽东军的追杀,毛文龙会走投无路立即无条件降金。
因为这是最直接的叛乱,明廷会下令平叛。在辽东军的军事打击下,毛文龙基本上会像后来的孔有德一样,降清。
再者,提问者很显然对明末尚方剑基本制度缺乏正确的常识。
明末尚方剑的使用,与明初有很大变化,是以敕諭来规定尚方剑的权限。
从现存文献记载来看,袁崇焕这一经略级别的文官,所授予的敕諭,具有最高级别的权限,可以直接对总兵一级武官先斩后奏。
以辽东经略熊廷弼为例,万历47年和天启元年,明朝两任皇帝先后颁发敕諭,规定“将帅而下先斩后奏”。
显而易见,自万历末年起,辽东经略就已经被授权直接对总兵一级武官先斩后奏。
那么,毛文龙在天启年间被明廷授予一把尚方剑,这把剑并不是提问者所想象的那样,可以拿着随便先斩后奏,甚至拿来砍上司。
毛文龙也必须像袁崇焕一样,根据明朝皇帝颁发的敕諭来行使尚方剑。
那么,天启帝颁发给毛文龙的敕諭,有可能会授予什么程度的权限?
我认为最多是“副总兵而下先斩后奏”。
首先,提问者需要了解一个事实,毛文龙的职务是镇守总兵。
明廷没有授权同级先斩后奏的先例,更没有授权先斩后奏上级的先例。
毛文龙的敕諭100%是在东江镇范围内行使尚方剑职权。
按照这一惯例,“副总兵而下先斩后奏”,是毛文龙敕諭所能达到的最高权限。
怎么可能不同,袁崇焕算哪根葱?带明亡国有他一毛钱关系么?
我奉劝某些替补小菜鸡别老给自己加戏。
朱由检才是最大的彩笔,明就是亡于他手,带明星在此,你们还想抢戏?
燕 京 暴 徒
听说过没?
只要他没被反杀,历史再怎么变,就算去参加超级变变变都不会有什么不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