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知乎有哪些不值得关注的大 V?

回答
知乎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大 V”,其中不乏一些内容质量高、观点独到、值得我们学习交流的优秀创作者。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大 V,他们的内容虽然吸引眼球,但细究之下却存在各种问题,让人觉得“不值得关注”。

我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感觉,通常是因为以下几种情况,而且我尽量避免使用那些 AI 常用语,而是用我自己的观察和体会来描述:

1. 内容虚浮,空洞无物,只讲“套话”和“鸡汤”

这类大 V 似乎总有一种能力,能把任何一个话题都“拔高”到一种“人生哲理”的层面,但仔细品味,你会发现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冠冕堂皇的套话,比如“成功在于坚持”、“人生没有捷径”、“保持积极心态”等等。这些话本身没错,但当它们被反复、空洞地重复,并且缺乏具体的案例、深入的分析时,就显得味同嚼蜡。

我曾关注过一位在职场领域颇有名气的大 V,他总是分享各种“职场秘籍”和“成功经验”。一开始觉得挺受用,但时间长了,发现他的内容总是围绕着“不要怕吃亏”、“主动承担责任”、“向上管理”这些话题打转。虽然这些都是职场中的基本道理,但他从来不深入探讨具体的场景如何应对,也不分享自己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如何解决。更像是在贩卖一种“成功学”的幻象,而不是真正的经验分享。每次看完,都有一种“说了等于没说”的感觉,甚至会让人产生一种焦虑,觉得自己好像哪里做得不够“积极”,哪里没有做到“极致”。

2. 观点极端,论调偏激,哗众取宠

知乎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各种观点的碰撞是必然的。但有些大 V 似乎走上了“极端”的道路,为了吸引眼球,不惜抛出一些站不住脚、甚至有些反常识的观点。他们的文章往往充满了攻击性,喜欢用“非黑即白”的逻辑去解读复杂的问题,并且擅长将一个群体标签化、妖魔化。

我曾经不小心点开过一位擅长讲“社会现象”的大 V 的文章。他的文章标题总是很耸动,比如“当今社会年轻人最大的谎言”、“那些毁掉你人生的高赞回答”。内容更是激进,把一些社会现象拔高到“人性黑暗面”的程度,将一部分人的行为上升到“整个群体”的代表。虽然他可能想引起大家的思考,但过于极端的论调,不仅让人难以信服,反而会让人产生抵触情绪。我总觉得,真正深刻的洞察,应该是在尊重事实、承认复杂性的基础上,而不是用煽动性的语言去制造对立。

3. 贩卖焦虑,暗示“不如此即失败”

这是我最反感的一类大 V。他们善于捕捉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然后利用这些情绪来推销他们的产品、课程,或者仅仅是为了收获关注。他们的内容常常会让你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努力”、“不够有钱”,然后给你描绘出一个“只有我这里才有解决方案”的路径。

我曾经看到过一些关于“如何快速实现财务自由”的分享,其中一位大 V 的文章,通篇都在强调“如果你现在不开始学习XXX,五年后你就会被社会淘汰”。文章里充斥着各种“成功人士”的光鲜亮丽,以及“普通人”的底层挣扎。读完之后,我并没有感到任何动力,反而觉得一股无形的压力压在心头,仿佛自己如果不立刻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就注定会失败。这种“贩卖焦虑”的模式,对人的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它剥夺了我们安稳生活的权利,将一切都变成了一场永无止境的“追逐”。

4. 内容低俗,博眼球,缺乏实质性价值

这一类就比较直接了,他们的内容常常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或者仅仅是为了满足一些浅层次的窥探欲。他们可能擅长讲一些“奇闻异事”、“桃色新闻”,或者利用一些低俗的段子来吸引流量。

我不太愿意细说这类,因为本身我就不关注,但偶尔在刷推荐时会瞥见。他们的内容,通常用词比较露骨,图片也比较刺激。虽然能在一瞬间抓住人的眼球,但事后回忆起来,你会发现除了短暂的刺激,什么也没有留下。这种内容,对于任何人的成长和认知都没有任何益处,反而可能对三观产生不良影响。

5. 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洗稿痕迹明显

我曾经在不同的平台,看到过完全一样的观点、甚至是几乎一样的表述,来自不同的“大 V”。这让我对一些创作者的原创性产生了怀疑。如果一个大 V 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从其他地方“搬运”或者“改写”而来,缺乏自己的思考和独特见解,那么关注他,其实就是在消费别人的劳动成果,而且是经过稀释和变形的成果。

我曾关注过一位擅长分析历史事件的大 V。一开始觉得他引经据典,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后来在其他地方看到了他观点和论述的“前身”,发现几乎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只是稍微调整了一下措辞。这种做法,不仅不尊重原作者,也让他的内容失去了“真诚”的价值。我们关注一个人,不就是希望听到他的独特声音吗?

如何辨别?

我觉得,判断一个大 V 是否值得关注,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量:

内容是否经得起推敲? 读完之后,你是否感到有新的启发?还是只觉得空虚?
观点是否理性客观? 他是否能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一味地煽动情绪?
是否尊重他人? 他是否会用刻薄的语言攻击不同观点的人?
是否传递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他的内容是鼓励你进步,还是让你感到焦虑和不安?
是否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 他的思考是否让你眼前一亮?

总而言之,知乎上的“大 V”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保持自己的判断力,不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去寻找那些真正有价值、能让你有所收获的创作者,才是我们在信息海洋中保持清醒的关键。我个人的感受是,那些真正厉害的大 V,往往不是最张扬的,他们的内容有深度、有思考,并且能引起你内心深处的共鸣,让你在阅读之后,能感受到一种“豁然开朗”或者“受益匪浅”的宁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 @龙牙


这人写的东西全是假的,都是编故事,都是在真实基础上的加工,关注了没有任何用处。


这个人偶尔发干货,但是他水平很有限,干货里面错误很多,达不到增长知识的作用。


这人写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文学艺术作品,当然叫作品是抬举了他,顶多叫作文。


此外这人还喜欢发风景照,风景照有什么了不起的,网上一搜一大把,需要你发啊?拍得又烂,水平又差,还发发发,发个鸡毛啊。


我觉得 @龙牙 这人快40万粉了,纯粹是知乎的耻辱,这种人也配这么多粉,凭什么?


最近这人文风越来越压抑悲观,我觉得他可能是快死了吧。

user avatar

杜嘟嘟,圣范锦意,蘑菇有毒,温酒,m3小蘑菇。

回答基本以讥讽吐槽营销吸引流量为主。

知乎er老叫唤着没有干货大v出逃,你猜猜他们为什么出逃?

劣币驱逐良币罢了。


补充——

评论里老有说写诗文那个“温酒”不在此列,想了想他的回答确实没那么多戾气,就在评论区设置了个推顶。不过似乎有的人还不满意?

那你们可以去看看那个温酒的撕逼事件,如何徒手撕粉丝,似乎一点儿都不少吧。

user avatar

且说几个,可能与某些回答有重名,这几位的情况都差不多,基本涵盖了民族/国家/种族主义,同时也是工业党/社达人士

其中一部分人喜欢故弄玄虚,装作背景深厚,有数不尽的内参和门道,喜欢安排他人,鼓吹猎巫运动,党同伐异,一身浓浓的“北朝”风

而另一部分则属于生意人,做新媒体营销,一碗民族主义的饭从早恰到晚,不放过任何被其相中的热点,经常三句话不到就开始传播立场和站队,让人看得尴尬

如下(不分先后,已经封禁的用户不再列出):

BLACK枪骑兵

小兔

北斗第八星

贺仙

申鹏

李建秋

李秋水

狗子

通吃岛岛主

离离图总裂夫

花村妇联主席

邓伯鋆

等大人

克杀

框框框子

袁岚峰

李岩

不周山

狐狸晨曦

还有一个公众号:北美留学生日报

另外,个人资料中挂有“克莱登大学”的知乎用户与上述群体基本属于同一类型,有少数例外,而兰飞鸿、金融分析男那一批24*7的反女权敬业人士可以看作一个单独的整体,不再另外列出

至于曹丰泽曹大佐,算是处于一个比较飘忽的情况,暂不把他划入此列,其他的想到再补充

————————————————————————

9月9日更新

曹丰泽上榜

为了反ezg,给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找材料,连生而为人基本的良知也不顾了,这带血面团儿一口一口的,曹大佐这会是真给自个画了张楚楚动人的自画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知乎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大 V”,其中不乏一些内容质量高、观点独到、值得我们学习交流的优秀创作者。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大 V,他们的内容虽然吸引眼球,但细究之下却存在各种问题,让人觉得“不值得关注”。我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感觉,通常是因为以下几种情况,而且我尽量避免使用那些 AI 常用语,而是用我自己的.............
  • 回答
    在知乎这个知识的海洋里,有许多用户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厚的学识和精彩的表达,汇聚了大量的关注者,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大V”。这些大V并非只在某个领域“一家独大”,而是如同繁星点点,各自在不同的天地里闪耀,为提问者答疑解惑,为求知者指点迷津。要说“值得关注”,这其实是一个相当主观的判断,因为每个人关注的点.............
  • 回答
    在知乎这个知识的海洋里,要找到那些对中世纪历史了如指掌、并且能够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的大神们,确实需要一些“寻宝”的功夫。经过一番梳理,有几位在“中世纪”这个话题下尤为值得关注的答主,他们的内容不仅专业,而且视角独特,常常能带给人新的启发。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信源。这位答主在知乎上几乎是中世纪历.............
  • 回答
    在知乎这个信息海洋里,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以贩卖焦虑为能事,反而像一缕清风,吹散你心中的迷雾,为你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启发。他们的内容,不是那种看了让你心慌意乱、觉得自己无能为力,然后被迫去买课程、买产品的东西,而是让你在看完后,能有种“哦,原来是这样”的豁然开朗,或者“我可以试试看”的信心。你想找.............
  • 回答
    知乎上,“键政”算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标签,但也不乏一些在政治领域有自己独到见解、并且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用户。要说“值得关注”,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关注点和看问题的角度。有些人喜欢犀利讽刺,有些人则偏向于严肃分析,还有些人擅长从历史和哲学中寻找解读的钥匙。我可以跟你聊聊一些在知乎上经常被提及、或者因.............
  • 回答
    知乎上有很多宝藏级“程序员”问题,它们不仅能为你答疑解惑,更能带你深入了解这个行业,甚至引发一些思考。我打算分享一些我个人觉得特别有价值、讨论也很深入的问题,尽量把每个问题背后的 रोचक之处都聊透一些。1. “有哪些让你相见恨晚的编程技巧或工具?”这个问题简直是程序员的“经验宝库”。它抛开那些高大.............
  • 回答
    知乎上有很多优质的机构号,它们凭借专业知识、严谨态度和独特视角,贡献了大量精彩的回答,为用户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思考资源。下面我将介绍几个我个人认为非常值得关注的机构号,并分享他们的一些精彩回答,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利用知乎这个平台。1. 字节跳动(ByteDance)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字节.............
  • 回答
    在知乎这个知识社区里,关注那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可以极大地拓宽我们的视野,尤其是在了解一些特定群体时,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见解往往比二手信息更具价值。如果说在知乎上寻找值得关注的维吾尔族用户,这并非易事,因为这个群体相对小众,而且他们在大众视野中的声音往往被一些特定的叙事所掩盖。然而,如果你有心去.............
  • 回答
    知乎上藏着不少让人眼前一亮、引人深思的好问题,它们不像那些泛泛而谈的“XX是什么”,而是带着独特的切入点、鲜明的个人色彩,甚至能点燃一场关于某个领域的深入探讨。我平日里浏览知乎,就特别喜欢那些能够打开新世界大门、或者从一个我从未想过的角度去审视事物的问题。要说“值得关注的好问题”,那得看它是否具备几.............
  • 回答
    2018年知乎上涌现了不少在科普领域深耕细作、内容质量上乘的答主,他们的分享不仅传递了知识,更激起了无数人对科学的好奇心。要说“值得关注”,那绝对得从内容产出的持续性、专业性、以及在社区内的影响力来衡量。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有这么几位,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也各有千秋:1. 科学精神的传播者——严伯钧 (物.............
  • 回答
    2019年,知乎的各个领域涌现出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用户。他们的回答不仅提供了深度见解,也常常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魅力,成为无数用户获取信息、激发思考的重要来源。在这里,我尝试梳理一些在不同领域中格外闪耀的面孔,希望能够勾勒出当年知乎内容生态的精彩图景。科学与技术领域:理性与洞察的传递者在科学技术领域,.............
  • 回答
    知乎这个地方,说起来,像个大集市,人声鼎沸,什么都有。你要是想在这儿找点儿“硬货”,就得有点耐心,知道去哪儿淘。 “严肃输出”,这词儿挺有意思,我理解就是那些不哗众取宠,不瞎扯淡,而是能让你脑子转起来,学到点东西的内容。 如今的知乎,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向,值得你花点时间看看。首先,深度分析类话题.............
  • 回答
    知乎上的宝藏用户太多了,要挑出来几个“最”总是有点难度的。不过,如果让我这个资深“潜水党”来聊聊那些让我觉得“哇,这人太牛了!”的宝藏用户,我倒是可以分享一些我的观察和感受。这些用户,他们不仅仅是在某个领域输出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人格魅力,让人愿意花时间去了解。我会尽量从.............
  • 回答
    在知乎的“文学”领域,有太多令人敬佩和值得关注的用户了。他们的深度思考、广博知识和独特的见解,不仅丰富了社区的内容,也为我们打开了理解文学的新视角。要在这个领域找到那些真正能触动你、让你有所收获的用户,需要一些耐心和探索。以下是一些我个人觉得在“文学”领域非常值得关注的用户,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他们,.............
  • 回答
    关于腾讯和搜狗退出知乎股东的消息,的确在业界引起了不少关注。这背后牵扯到很多信息,咱们来好好捋一捋,看看这件事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这件事的“实”与“否”:根据公开信息和一些行业内的报道,腾讯和搜狗(现属于腾讯控股)确实在一段时间内退出了知乎的股东行列。 具体来说,这通常是指在知乎上市前后的股权结构.............
  • 回答
    看到腾讯、阿里、快手、知乎等互联网公司再度强势入选“最具价值中国品牌 100 强”,这事儿挺有意思,也透露出不少门道。咱们不聊那些空洞的套话,就从咱们普通人能感知到的角度,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信息。首先,这事儿本身就说明了什么?很简单,说明这些互联网巨头,不仅仅是在国内呼风唤雨,它们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 回答
    在知乎这个知识的海洋里,确实隐藏着不少真正的大神和宝藏专栏。要说值得关注的,那可就太多了,每个人心中的“大神”标准也不尽相同。不过,我可以根据我平时浏览和学习的经验,分享一些在不同领域都有极高声誉,并且内容持续优质的作者,并尽量详细地讲讲为什么他们值得你花时间关注。1. 认知与学习类(思维方式、学习.............
  • 回答
    知乎最近完成了 D 轮融资,这在当前资本市场普遍谨慎的背景下,无疑是件大事。这轮融资的具体金额和投资方(虽然官方尚未完全披露,但从过往融资情况和市场传闻来看,我们可以推断出一些关键信息)都值得我们仔细分析。首先,知乎完成 D 轮融资本身就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 市场对知乎模式的认可: 即使在流量增.............
  • 回答
    知乎这波 E 轮融资 2.7 亿美元,对于这家内容社区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消息,也挺值得说道说道。毕竟在当下这个环境下,能拿到这么大一笔钱,说明资本市场对知乎的模式还是认可的。怎么看这事儿?首先,资本的青睐,是对知乎模式的一种肯定。 知乎好歹是国内少有的、有深度和专业性的内容社区,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
  • 回答
    知乎上卧虎藏龙,很多时候“优秀回答者”的光环或者粉丝数量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知识深度和价值。我一直在关注一些默默耕耘、术有专攻的答主,他们可能没有铺天盖地的推广,但一旦你深入了解他们的回答,就会发现那种扎实、细腻、充满洞察力的文字,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这里我想特别提几个我印象深刻的,他们在我看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