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大家都很乐观啊。
我这么直白的说吧:如果我是尼赫鲁,并且我非常清楚和中国开战的代价,我知道自己会战败,但是如果让我穿越到当年,我也会和中国开战。
为什么?
我们先说边界问题,边界问题是谈判能解决的吗?同文同种,且文化相通的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边界,是怎么确定的?
是1812年战争。
同样是盎格鲁萨克逊民族,确定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边界还要打一仗,现在你告诉我,种族不同,信仰不同的两个国家,居然不需要通过打仗就能确定边界。
你逗我么?
美国怎么和墨西哥确定的边界?揍了墨西哥一顿,把墨西哥领土划了一大片出来。
所以,你指望中印两个国家,连个架都不打一下,然后双方仅仅通过谈判就能解决边界问题。
那就只能建议你去看一下脑科。
为什么我是尼赫鲁,我也要和中国打呢?
前段时间,莫迪建了一个雕像
团结雕像,奇大无比,这人是谁?他叫帕特尔。
知道他的贡献么?
当年英国分割印巴的时候,不是把印度次大陆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而是把印度次大陆分为印度,巴基斯坦和土邦。
帕特尔最大的贡献,是说服,或者威逼那些土邦加入印度。
印度成立的时候,多少个邦?15个。
现在多少个邦?29个。
多出的邦哪来的?
有的是通过游说,有的是通过威逼,有的是通过直接吞并,比如说曼尼普尔邦,该邦独立以后,有自己的宪法,有自己的议会,是君主立宪制国家,然而印度通过直接软禁该邦的大君,逼迫其签订合并协议,解散该邦议会,吞并这个邦。
1961年12月18日,印度兵出果阿邦----果阿邦是葡萄牙的,压根就不是英国殖民地哟。
十倍兵力攻击果阿邦,葡萄牙人只好撤走。
然后印度势力一直前进前进,尼赫鲁称之为“前进政策”,遇到阻碍就绕过去继续前进。
怎么知道中印边界在那?
不知道,打一仗,什么都知道了。
我大印在1962年之前,吞并了无数的土邦,兵出果阿邦驱逐葡萄牙,你说停止就停止。
你老几啊?
然后中印打了一仗,然后印度明白了:这里就是中印边界。
中印这一仗是必须的,如果说尼赫鲁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怎么能把印度从15个邦的国家发展成29个邦的国家?
这一仗必须打,不打不行。
尼赫鲁即便是愿意妥协,他立即会被赶下台去------------你个死印奸。
要打,必须打,打完了,大家知道边界在那了。
中印战争,划定了今天的中印边界,同时战争时间比较短,可以说利大于弊的。
对于印度的影响,其实无足轻重,甚至是利大于弊的。
印度通过中印战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此后开始大力扩展军备,才在后来的印巴战争中能够成功的打击巴基斯坦。
1962年中印战争什么结果?有意外的成果
当年巴基斯坦苦苦扛着印度,1947年印巴战争,巴基斯坦是吃了亏的,为了找外援,巴基斯坦找了美国。
中国是无神论国家,巴基斯坦是穆斯林国家,天生八字不合。
然后中国1962年打了印度一顿。美国逼巴基斯坦支持印度,巴基斯坦大怒---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1963年,中巴签订了协议,
中国拿到了喀喇昆仑走廊部分。
要是1962年中国不打印度,这喀喇昆仑走廊部分,拿得回来吗?
也好,对中印都有利。中国获得了和平机会,印度没事别招惹中国,好好怼巴基斯坦。
如果说,印度在此前具备取代中华民国,成为联合国常委的话,那么1962年战争之后,这一可能性就不存在了。同时丢掉的,还有第三世界领袖、不结盟运动的实际领袖地位等看不到、但对国家影响力极为有益的头衔。
现在知道为什么印度政府对1962年战争这么耿耿于怀了吧。
62年战争,中国以五个团几千人的兵力打掉了印度一个师的兵力外加两三个旅,印度人的脊梁都被彻底打断了,中印伤亡交换比达到了1:4甚至更多,从此之后只敢叫嚣不敢再动手了。到现在也是中国方面只放两个合成旅,印度就必须放4个军才足以抗衡。
比甲午战争对中国的伤害小点。
甲午战争,让世界看到清朝中国外强中干,不堪一击,导致形式急转直下,失去大国地位,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中印战争,让世界看到印度外强中干,不堪一击。从第三世界领袖的王位上跌落,到现在还没有缓过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