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倾尽全力也无法在边境上战胜印度,可能捡瓶盖是中国人民最好的结局了。
自从鸦片战争输了以后,那一百多年老百姓的日子还不如捡瓶盖呢。
中国有能力和世界主要大国同时打赢两场中型战争么?
我想任何有智商的人都觉得不可能。别说中国,就是美国估计也非常吃力。战争规模掌控不了,很可能就滑入牵扯国运的大型战争,此时对持核大国来说,战争结果完全是双输。大家肯定都会避免这一点,因为战争追求的利益已经没有意义了,而此时谈判划分利益不得不回到战争的起点,因为没有任何一方在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后会愿意妥协,如果妥协,政府应该就在汹涌民意下垮台了。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之所以能够打起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当年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之间差点爆发战争,因此中国当年根本不牵扯同时打两场中型战争的可能性。而对越战争,邓小平首先分析的就是苏联的威胁,运兵需要的时间等等,然后才决定打一场快节奏的仗。即便如此,邓小平还是先后出访东南亚、日本和美国,寻求战略上的合作。
可如今形式早就变了,朝核危机在一步步升级,这几天中国和俄罗斯在世界压力下,不得不同意对朝鲜采取有史以来最严厉制裁。假设中印爆发战争的时候,朝核问题再次升级,甚至韩国故意引发朝核冲突,此时美国出兵朝鲜,那么中国还有能力在朝鲜问题上和美国讨价还价么?显然是没有能力。也就是说,对中国来说,存在为了鸟不拉屎的地方,而环渤海地区面临重大战略威胁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中印间不存在爆发任何战争的可能性,最多就是边境冲突层面。(PS:战争被定义为双方伤亡100人以上的国家武力冲突)
前提不存在,把印度人踢出入侵的那点领土不存在输的可能。至于剩下的,只是中国打算把战争规模控制在什么程度。
输了怎么办?捡瓶盖啊!
就现在国内这民意根本就不会允许打输的,任何形式的战争失利都会极大程度动摇执政者的执政基础。
要说1840年到现在对外失利的中国政府就不能不提大清帝国政府,甲午战争的失利彻底让大部分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放弃了对大清的最后一点念想,日俄战争之中将中国领土划为日俄两国交战区以求的行为更是让每一个正常中国人再对清政府无一点好感,仅仅六年后的一次仓促起义就引爆了全国上下的革命情绪,然后大清就亡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慈禧太后本人后来也被挖坟掘墓。
北洋政府继承清政府统领全国,然后被日本人逼着要签二十一条,自比中华拿破仑的袁世凯讨价还价签了民四条约被社会各界骂到了二十一世纪,两年后袁世凯病死,之后便是军阀混战,国民党北伐之后北洋政府土崩瓦解。
奉系军阀张作霖统领东北,手握东北军数十万,拥有飞机,重型火炮,坦克等等现代军事装备,军工厂,钢铁厂等一批重工业更是到解放后都让东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称为共和国长子。皇姑屯之后张学良子承父业,面对日本方面的威胁选择了退缩,整个东北拱手让人。毫无例外,他也被骂到了21世纪,而他本人到晚年甚至不敢回到东北老家去看一眼。
中国人在领土主权和国家统一问题上向来十分强硬,这不仅表现在以上这些曾叱咤风云的元帅,将军,大总统的下场,还表现在对于已失去领土的超强记忆能力,外东北被俄罗斯占去已经有一百多年,时至今日在我国出版的地图上仍然注有海参崴,海兰泡,庙街的地名,尽管苏联解体后至今中俄关系十分亲密,但仍有不少中国人在讨论收复外东北的可能性。同样,直到现在不少人也对冲绳独立运动抱有好感。
而如此强的对领土和主权完整性的执着也正是几乎所有中国人对于主权和领土问题都持强硬态度的原因。清末中国人打了败仗丢了地归结于装备不如西方,于是有了洋务运动,中国士兵装备上了榴弹炮,步枪,机关枪,却还是打输了,大家归结于制度原因,于是大清变民国,可没想到还是要签不平等条约,于是民国变新中国,后来,新中国在朝鲜打联合国军,东北的安全保住了,打印度吓得印度人在新德里挖战壕,丢了藏南但是西藏大体安全了,越南要搞印度支那联邦,还跳反跟苏联结盟,侵占云南广西,中国人狠打了越南一顿顺便在边境上练了十年的兵,最后印支联邦成了泡影,越南领导人还得“相逢一笑泯恩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多数时候就没有在领土和主权问题上吃过一点亏。
现在正经答题吧,您觉得这样一个在领土和主权上根本不爱吃亏的民族还存在被印度打败的可能吗?
不可能的。中国人还有核武器,就算印度人现在一夜之间掌握了折跃门和攻城坦克那样的天顶星军事技术,中国人也会用核导弹逼着他们退兵,如果不退兵,中国人真的敢将核弹头扔到他们的领土上。
所以说还是那句话,中国不可能对印度军事失利,假如真的军事失利,中国会毫不犹豫地扩大战争规模,一步一步直到打赢为止。如果印度人真的牛逼到全面战争中国都打不赢,那建议各位赶紧去捡瓶盖挖地窖买罐头,最不济也得找个冰箱躲起来。
不能打,中国肯定会输啊!
1、后勤补给。
中印边境那可都是山地,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虽说中国公路已经修到了洞朗,但毕竟人员、装备运输仍然不易。
印度虽然也面临相同的问题,但印度自带了飞车神技,想必大家都见过的,一辆摩托车搭载一个排的兵力,这种兵力运输能力,直超新藏、川藏、青藏等几条公路干线。
即使相比于青藏铁路也绝不逊色。
大家知道,印度一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路都较少或者没有,这样中国四个轮子的机械化部队顿时不能行进,但印度两个轮子的摩托化杂技兵团依旧可以风驰电掣。
这是一盘大棋,印度已经下了几十年。
就问你看懂了吗?怕不怕?
2、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众所周知,印度武器来自世界各地,战事一起,世界各国为了大卖军火,肯定大力支持印度。
还有一点很重要,中国武器绝大多数自己研发,设计理念、性能、优缺点等各方面容易被印度研究透彻。
而面对印度来自几十个国家的武器,中国大都见都没见过,交手必然吃亏!
3、军队战斗素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皿煮国家,印度士兵懂得战争是为国内的自由和皿煮而战,部队里有很多父子兵,甚至祖父子兵,充分体现了中国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的古训,其战斗力爆表。(谢评论区哥们提示!)
且印军在与其东北诸邦几十年的反分裂斗争中经验丰富。
中国则不行,几十年不打仗,军队素养低,一群小伙子,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战力自然低下。
4、其他
印度宗教林立,大小神仙数以千万计,战争一起,可得众神加持,虽不符科学之主流,但兵者,国之大事,宁可信其有。
印度民族众多,语言尚且不通,其相互交流情报,中国不易破获。
5、
不好意思,差点忘了最最重要一点!
印度新德里,距离中印边境貌似400余公里,在中国远距离火箭炮覆盖范围之内!
这叫啥?
这叫天子守国门!
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焉有不胜的道理!
以上!
——〔Strategic Fooyou Agency〕
什么叫输?
不能完胜就是输。
这就好比你扛着一大包钱出去做生意,围了一群小混混过来图谋不轨,但是又看你长得壮不敢上,就叫了其中最胖的那个过来挑事儿。你不一耳刮子把这个死胖子抽躺下,你就叫输了——一来耽误做生意,二来这群混混你得一个个收拾。
一耳光抽躺,是唯一的取胜途径,你要看这群小混混背后可是最大的黑社会。
未虑胜,先虑败。打仗如此,做生意也是如此。为题主口头点赞。
我们必须一耳光把这个死胖子揍趴下,也就是外交、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让印度乖乖的吃下哑巴亏,才能叫做胜利,否则都是输了。这么看来,是不是输的可能性很大了?打赢的压力很大了?
我们来看哪个方面最有可能输。
根据8.3六部门组合拳来看,外交和政治是妥妥的占了上风:堂堂一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陆地确定领土被人入侵了!我委不委屈?我克不克制?我还需要联合国决议?任何一个国家有天然防卫权吧?
人家古巴就是不买你美国的账你就搞人家几十年,这我都被入侵了呢?什么你说才180米?40人?性质它不变啊。
至于说军事中国会输的,不能完胜的,我静静的等着阿三阅兵天安门,饮马永定河。
最大可能出问题的就是经济,三哥倒是好说,背后那个流氓难搞。中国要产业升级,美国要产业回归,偏偏世界经济整体不景气。美国有可能动用经济配合军事手段来个围魏救赵。
朝鲜不省心啊……
美国持续炒作朝鲜问题,有可能再次团结起本来已经呈现松散态势的同盟,聚集起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对中国经济以及产业升级转型造成不晓得麻烦。
朝鲜本来就已经和美国暗通款曲,这时候唱个双簧是完全有可能的。
具体采取那些经济上的遏制手段,详细分析没有任何意义。中国目前经济竞争力就在于基建先行,贸易紧跟,获得资源,输出制成品。链条相当的长,受制于人的可能性也很大。美国输出技术和资本,链条短,受制于人的可能性小。
最近签约的汉班托塔港就是个例子,基建中国援助的,却能够被印度卡了脖子,到现在还有诸多限制。
在这个层面出现输的可能性相当大。印度只要在军事上输的没那么惨,能够撑住一定时间,在战线上与中国形成僵持,美国在经济上或者东北亚半岛上很可能就有足够的时间上演围魏救赵。
我们怎么办?
第一,防。
坚决防止军事上行动时间过长,必须速战速决,一耳光抽倒死胖子。
所以说让印度把对峙拖延到大雪封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必须确保军事上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主动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冲突规模肯定不能太大,应该是仅限于洞朗周边地区,精确打击与体系破袭为主,地面抓捕驱散为辅,展示军改成果,展示现代战争实力。
时间短,则兵力使用余量大,美国即使在朝鲜搞事,也来不及了。
第二,补。
如果没有防得住,军事上没有打的漂亮到需要的程度,就要有补救措施。
中印边境必须要坚持快打快收,不可以恋战。即使打得不够漂亮,也一定要掌握足够的预备队,以在东北亚前线保持一定量的军事实力,保留一定的补救手段。
一旦朝鲜又闹腾,美国与朝鲜形成一唱一和的态势,韩国日本迫于威胁靠近美国,我们恐怕就不得不采取一些超常措施了:再去一次38线也不是不可以。
日韩是掌控亚洲的关键。这两个小混混,是真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单独干点啥恐怕不行,跟你闹事让你成不了事,还是可以的。再去一次38线,一来甩包袱,二来威慑日韩不敢与美国靠太近。
因此,印度打不赢什么2.5线战争,就中国这一线都够呛。反倒是中国要真的准备好打2.5线战争:中印边境保持对印军事压力,东北亚边境保持让美国占不到便宜,还要在金融市场和国际贸易上防着美国一手。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考验共和国军刀的时候到了。
我要得罪一下两边的人了,中国军事上会赢,但不代表中国不会“输”。
首先,你要问自己,是什么样的“输”?
是二战波兰法国那样,被摧枯拉朽完全击败的输?
是法荷战争那样,荷兰军事上完全胜利但是经济政治却开始走向衰落的输?
是苏芬战争那样,苏联虽然赢了,但是暴露自身问题的“输”?
是伊拉克阿富汗那样,美国军事碾压,却陷入泥潭中的“输”?
又或是中越战争、中印战争,那些双方都声称自己胜利的“输”?
我们看历史的时候应为总是上帝视角,往往会得出建立在战后几十年结果所得出的结论,然而从当事人的角度来说,很少有人真正知道战争的结果。当M1A2开进巴格达街头的时候,又有几个美国人觉得自己“输”了呢?更或者,全占敌国国土扶持了亲美政权的结果,看起来又和“输”这个词字有什么关系呢?
21世纪了,输和赢不再是反义词,而是可以同时存在的矛盾体。哪怕军事上的大获全胜,也可能带来政治上的不可预见后果。叛乱,制裁,信誉崩溃,反X联盟,无数战场之外的胜负或许比军事更难取胜。中国应该不会发生我提到的第一种输,然而后几种“输”都是有可能在中国打赢这次对印战争后所发生的事情。像美国一样停滞多年,像荷兰一样一蹶不振,像苏联一样原地爆炸,都不是完全的痴人说梦。
最后留个警告,上层这次或许会理智的只吞一小块地,或者只在锡金扶持一个傀儡国。但扩张的快感就好似毒品一样,让领导人,让军队,让所有民众都难以戒除,军事扩张永远是最危险的刀尖上起舞,在中国现在这个微妙的状态,稍有不慎就会葬送国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