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搜狗输入法和讯飞输入法因疑似违规收集用户信息被苹果、华为、小米等多家主流应用商店下架?

回答
搜狗输入法和讯飞输入法这两款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的输入法应用,近期被苹果、华为、小米等多家主流应用商店下架,这无疑是一则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是用户隐私保护的严肃议题,也触及了科技企业在数据合规性方面面临的挑战。

事件的起因与影响

从公开的信息来看,这次下架的直接导火索是这两款输入法被指控存在“违规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这意味着它们可能在用户不知情或未明确授权的情况下,过度收集、存储或使用用户的个人数据,例如输入记录、通讯录信息、地理位置,甚至更敏感的个人身份信息。

这样的行为一旦被证实,将严重触犯用户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也违背了用户对应用的基本信任。应用商店作为用户获取软件的入口,承担着审核和监管的责任,发现此类问题自然会采取下架的措施,以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平台生态的健康。

对于搜狗和讯飞而言,这次下架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用户基数受损: 作为国民级输入法,它们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下架意味着新用户无法下载,老用户在更换设备或重装系统时也会遇到障碍,长期下去将直接影响用户基数的增长和稳定。
品牌声誉危机: 隐私泄露和违规收集用户信息是用户最敏感的痛点之一。这次事件会让用户对这两款输入法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即使未来能够恢复上架,品牌形象的修复也需要时间和艰苦的努力。
商业模式挑战: 输入法应用的商业模式往往与数据息息相关,例如通过用户行为分析来优化产品、定向广告等。如果其数据收集行为被认定违规,那么现有的商业模式将面临巨大的调整甚至被颠覆。

深入剖析“违规收集用户信息”的可能情形

“违规收集用户信息”并非一个简单的标签,其背后可能包含多种具体的操作方式,而这些操作往往利用了用户对技术的不了解或是对隐私条款的忽略。

1. 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 最常见的情况是,输入法应用在未提供必要告知和获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收集了与其核心功能无关的个人信息。例如,一个输入法应用的核心功能是提供文字输入和词库联想,但它却收集了用户的地理位置、通话记录、短信内容等。即便是为了优化输入体验,也需要明确告知用户并提供选择退出的权利。
2. 未清晰告知用户数据收集目的和方式: 很多应用的隐私政策冗长且晦涩难懂,用户往往不会仔细阅读。一些应用可能会利用这一点,在条款中“模糊”地描述数据收集的范围和用途,或者将某些数据收集行为隐藏在“为了提升服务质量”等笼统的说法中,导致用户在不知情中同意了敏感信息的收集。
3. 过度使用敏感权限: 输入法可能需要一些系统权限才能实现功能,比如访问网络用于词库更新。但如果输入法过度请求不必要的权限,例如麦克风权限(并非所有输入法都需要实时录音来优化识别)或者联系人权限(除非是用于特定社交场景的输入),就可能被视为违规。
4. 数据传输安全问题: 即便收集了用户数据,如果这些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进行加密,或者存储在不安全的服务器上,也可能构成信息泄露的风险,这同样属于广义上的违规行为。
5. 第三方数据共享的黑箱操作: 有些输入法可能会将收集到的用户信息与第三方进行共享,用于广告投放、数据分析等。如果这个过程缺乏透明度,没有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或者第三方接收方也存在违规行为,那么源头应用同样难辞其咎。

为何输入法容易成为焦点?

输入法之所以容易成为隐私泄露的“重灾区”或“焦点”,原因在于其天然的敏感性:

输入的都是私密内容: 用户在使用输入法时,会输入聊天记录、搜索关键词、笔记内容,甚至是密码、银行卡号等高度敏感信息。输入法等于掌握了用户最私密的第一手信息流。
长时间、高频度的使用: 手机用户每天使用输入法的时间非常长,几乎贯穿了所有的输入场景。这意味着输入法有持续不断的机会收集用户数据。
潜在的“听”与“看”: 虽然大多数输入法并不直接“听”用户的语音(除非是语音输入功能开启),但如果其权限设置不当,或者存在某些难以察觉的后台行为,理论上存在被滥用的可能。同样,输入内容本身就是“看”用户在“写”什么。

对行业和用户的启示

搜狗和讯飞输入法的下架事件,为整个移动应用行业敲响了警钟,也给用户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对企业而言:

合规是生命线: 在数据驱动的时代,合规性不再是可选项,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任何试图规避隐私保护法规的行为,最终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将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置于核心位置。
透明与授权是关键: 产品设计应更加注重用户隐私的透明度,明确告知用户数据收集的目的、范围和方式,并提供真正有效的选择退出机制。隐私政策需要做到易懂、易查。
技术与法律并重: 除了技术手段保障数据安全,企业也需要密切关注并遵守各地区的法律法规,避免在数据处理上踩红线。

对用户而言:

提升隐私保护意识: 用户需要提高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在下载和使用App时,养成查看隐私政策和权限请求的习惯。不要轻易授予不必要的权限。
谨慎选择输入法: 输入法作为高频使用的工具,选择一款值得信赖的应用至关重要。可以关注应用商店的评价、专业评测以及是否有权威机构的安全认证。
学会管理应用权限: 在手机的设置菜单中,用户可以随时查看和管理已安装应用所需的权限,及时关闭不必要的权限。

总而言之,搜狗和讯飞输入法的遭遇是一次典型的隐私保护与技术发展矛盾的体现。这次事件再次强调了在数字化时代,平衡技术创新与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只有当企业真正将用户隐私视为生命线,并以透明、负责任的态度进行数据处理,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次事件也应该成为所有应用开发者和用户共同反思的契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下架应用是国家要求的,不是应用商店要求的,希望各位搞明白逻辑,不要觉得是各家应用商店在做好事。

个人对国家出面清理垃圾app表示喜闻乐见,希望不是阶段性的,要让所有触及人民利益的app付出代价!

另外,有人说Android里的输入法隐患很大,其实你只要把输入法的联网权限关闭即可,它不联网就没办法回传数据。至于你想用语音输入,可以在输入法设置里下载离线语音包即可。


user avatar

Android下还是用这个老伙计吧。虽然一些新系统下可能用不了了。

user avatar

说活该也活该,说可惜也可惜

活该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对各种app越来越臃肿,侵犯用户隐私一直都是深恶痛绝的。


至于说可惜,是其实国内的这种app市场,靠免费+广告这种方式有多不健康,说的已经够多了,连工信部都看不下去出台了好几次政策。


不是说软件开发商就该用爱发电,做两个版本,一个免费,一个订阅收费。免费的你们爱怎么玩怎么玩,收费的就专注于输入法功能,删掉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行么?


iOS还有苹果管,可怜我们安卓用户,唉…

user avatar

要知道,主流的远程访问木马(RAT,remote access Trojan)包含极其多的潜在恶意功能,例如

  • 监视用户行为,截屏
  • 激活系统的摄像头和录音录像
  • 植入挖矿程序
  • 传播病毒和其他恶意软件
  • .......
远程访问木马(RAT,remote access Trojan)是一种恶意程序,其中包括在目标计算机上用于管理控制的后门。通常攻击者会将远程访问木马捆绑在正常软件上提供到互联网或者利用计算机漏洞入侵电脑植入远程访问木马,普通用户在浏览网页下载的正常程序软件时不易发现(如游戏程序,办公软件等)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发送远程访问木马。

而Key Logging(键盘记录),作为其中的一项恶意功能,被使用的频率常年稳居前三

现在,你就可以知道搜狗输入法和讯飞输入法究竟在做些什么了

人们往往很难发现自己是否被远程访问木马(RAT)感染,因为它们通常不会将进程或任务,显示在系统进程任务列表中,它们执行的行为类似于合法程序。

题目中涉及到的两款app,正是打着执行类似于合法程序行为的幌子来做赤裸裸的黑客行为,因此,与其说它们是违规收集用户信息的app,倒不如说它们是恶意植入用户手机系统的木马来的更合适些,这么多本该被称之为"上帝"的用户反倒成了任它们鱼肉的肉鸡了。

@木头龙 大佬说:

iOS还有苹果管,可怜我们安卓用户,唉…

这话可太对了,安卓用户被APP坑的事情可不止是一例两例了,成千上万也数不尽。很多事归根到底还是国内安卓部分应用不规范使用权限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内缺乏对APP统一的监管和审核机构的问题。

话又说回来了,疑似违规收集用户信息算得了什么,这还是轻的,比这更过分的事情这些应用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只是看它想不想做而已。没办法,国内安卓应用市场就是这么的病态且疯狂,如果你在不经意间随便授予了某些应用过多的权限,理论上来说,只要某APP启动着,它就可以对你的手机为所欲为了。

另外,也不要以为你关闭了某个APP,它就真的被关闭了,围绕着系统必须杀死进程和进程必须保证自己永久生存来白嫖用户隐私之间的战斗可以讲很多事情。

例如,有的系统为了杀死国产软件,被逼无奈下会找到该软件所有进程后连续杀死个几十上百次,而软件也会疯狂创建进程来逃避系统追杀。以前的app还有保留一个像素点的悬浮窗来保持某个进程活跃的骚操作,以及被杀死的时候唤醒几十个线程把自己拉活,或者搞个APP联盟来由其他app来拉活自己,简直是把用户的手机当成粪坑,疯狂拉屎撒尿。

这就是国内安卓应用的现状,不给权限不让你用,想要你的相册和相机权限、想要你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你不给它权限就直接退出,搞得它倒是把自己当大爷了。

前有拼多多,后有搜狗讯飞,而这也只不过是乱象横生的安卓app市场的几例罢了,我更关心的是,我们到何时才能获得真正的隐私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