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每一句话都透露着“鲁迅之孙”的名号为其带来的烦恼。
现实中,每一分利益所得,都只因“鲁迅之孙”的名号。
我丝毫不怀疑周令飞回忆年轻时,祖父的份量为其带来的困惑,因为每个人都年轻过,而年轻人总是不屑于仰仗父辈的成就——即便他们实际上就是在仰仗父辈的成就。
当然,这种心气终究会随着年岁增长而消散,在发现自己确无“才能”时,便会死死地将自己与父辈绑在一起。
很多人都提到了鲁迅的遗嘱。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今时今日,周令飞的行径,鲁迅必定有所预料。
鲁迅心里门儿清,他死以后,子孙后辈一定会借着自己的名声“做些小事”,所以才会刻意叮嘱。
我也不认为此举对鲁迅精神的弘扬有任何积极正面的影响。
鲁迅精神早已被粉饰过。
周令飞若是真地弘扬鲁迅精神,他不会火,而是会被批。
有些媒体谈及鲁迅,总会使用一个非常奇怪的标题:
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鲁迅?
这根本就是一个伪问题。
鲁迅就是鲁迅,当你决定在某个时代,以某种特定的视角看待鲁迅时,都是在将鲁迅“切割”、“雕琢”,用以适应某个时代。
除了鲁迅的日记,看过他所有文章。可以笃定地说,以鲁迅的性格,他在任何时代都会是一个批判者、反思者,绝不会是一个赞颂者。
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鲁迅精神死绝之日,才是鲁迅精神永存之时。
这不就另一个版本的郑亚旗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