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原话其实是“猛兽是单独的,牛羊则结队”。后来传播中,变成了“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虽然看上去好像差不多,但表意有偏差,因而经常被误读。很多人望文生义,以为鲁迅是在讴歌独行的猛兽,反讽结队的牛羊。然而,事实刚好相反。鲁迅先生的原话,其实非常赞同牛羊“结队”,认为唯有这样,才能抵挡“单独”的猛兽。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原文。
这句话出自鲁迅的《春末闲谈》,原文如下:
猛兽是单独的,牛羊则结队;野牛的大队,就会排角成城以御强敌了,但拉开一匹,定只能牟牟地叫。人民与牛马同流,——此就中国而言,夷人别有分类法云,——治之之道,自然应该禁止集合:这方法是对的。其次要防说话。人能说话,已经是祸胎了,而况有时还要做文章。所以苍颉造字,夜有鬼哭。鬼且反对,而况于官?猴子不会说话,猴界即向无风潮。
这篇杂谈,鲁迅主要谈统治者的“御人术”,也就是控制人的方法。他先从细腰蜂控制青虫说起。细腰蜂只需要“蛰”一针,便控制了青虫运动神经,从此青虫任由细腰蜂摆布。由此,引出统治者如何“御人”。在具体做法上,一是“应该禁止集合”,二是“要防说话”,具体如上所述。
在论述“猛兽是单独的,牛羊则结队”时,鲁迅看法是,“野牛的大队,就会排角成城以御强敌了,但拉开一匹,定只能牟牟地叫。”因此,要统治好人民,必须防止人民集合,用后代学者的话说,就是消除民间的组织动员能力,让家庭和个人高度原子化。
当然,鲁迅的文章,其实是一种反讽。他是通过揭露统治者卑鄙手段的方式,告知民众怎么做,才能更好应对。据此理解,鲁迅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
觉醒吧,国民。只有团结一致,集合众力,这样才能像大队的野牛,足以抵挡凶残险恶的狮子。要不然,不结队的牛羊,只会成为独行猛兽的食物。
更多答疑,请查阅以下链接:
就怕笨羊,把自己当成猎豹!
鲁迅的意思是,人贵有自知之明。
20年代的绍兴方言,才=总,总是=只好
当你有非常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与身边绝大部分人不一样了。
是的,绝大部分人。
但是现实中吧,甘愿当牛羊倒是蛮幸福的。
生物学,生态位,社会学,生态位。是类似的。
1,思想强大的人往往孤独。
2,酒肉朋友多的人容易废。
3,自卑者喜欢抱团壮声势。
4,肉食者未必是强者,也可能是成群结队的硕鼠、豺狼和秃鹫。
5,伟人引导历史。伟人大多是孤家寡人。
6,牛羊猪狗会跟着财狼秃鹫,抹黑逝去的老虎。
7,君子和而不同,朋而不党。
8,沉迷社交者无法强大。
9,孤独是什么?远古时代部落化的人才能活下去,这种紧迫感,造就了孤独。但现在已经不是原始部落了。
我小时候养过一只胖猫,脸大腰粗,15斤左右,吃鸡吃上了瘾,看到有羽毛的动物就想下手,村里落单的鸡鸭都被它祸害差不多了。
这厮每天早出晚归,嘴巴上都粘着羽毛,横行霸道,耀武扬威,果然猛兽都是独行。
有一次被全村人拿着竹棍追着打,吓得左冲右突,走投无路,只能回家找它爹我,一下子跳到我怀里,瑟瑟发抖,全村老小堵住我家门口,骂道:“管好你家畜牲,再到处偷鸡,我们看到就打死它。”那一天,我10岁的小孩,一人一猫,虽然两者都武德充沛,但面对全村十几根竹棍,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牛羊总是成群结队”。
鲁迅的意思是,牛羊只有成群结队,才能干翻独行的猛兽,非洲的狮子厉害吧?但是碰到结阵的野牛群,也只能一筹莫展;野牛群很会摆铁桶阵,壮年野牛在外围排成一圈,牛角向外,老弱妇孺躲在中间,再厉害的狮子来强攻,下场也很凄惨,不是被牛角挑起来往天上扔,就是被铁蹄踢下巴,遭遇野蛮践踏。但是野牛落了单到处乱跑,一头母狮也能够弄死它。
其实社会化的猛兽也是成群结队的,狮子都是有狮群的,为了吃口饭,捕猎的时候还要讲战术配合,有的狮子追捕,有的狮子伏击,还有的狮子包抄截击。狼群如是,鬣狗群也如是。
生存嘛,就要扬长避短,把优势发挥到极致,群居动物的优势,就是可以以多欺少、以众欺寡、集中力量办大事。
老虎确实可以不结党不成群,但是人家尖牙利爪、武德爆棚、生活在丛林里、天天玩偷袭暗杀的手段,足够生存。但你是老虎吗?你只是牛羊,弱者如果不抱团,怎么苟全性命于黑暗森林?
电视剧《生死线》中有段台词说得好:“这场仗从一开始就输了,这场仗是他们的国策,而我们呢,忙于内战和铲除异己,交通和通讯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华北看湖广就如同看国外一样!不知道何为国家。比无力制造飞机大炮更加的可怕!日本人冒充中国人占领了沽宁,以后他们还能这么干,因为我们是一盘散沙!”
中国人民能够组织起来,认识到什么是集体,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国家和民族,还得靠那群理想主义者。
红军当年,只是一群吃不饱饭、营养不良、困穷破产、枪都没几支的农民、工人、手工业者……如果不团结起来,不搞“局部多打少”,不是用游击战歼灭他们有生力量,难道和有飞机有大炮有枪有弹药的敌人拼个体战斗力吗?
“成群结队”、“集体主义”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是人多就有用的,狼群不能超过十几只,因为多了它们组织不起来。
人也是如此,淮海战役的时候,国民党人数更多,但是他们打起来无法如臂使指,反而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如王耀武骂的“五万头猪”,所以就被更少的我军用局部优势兵力一个个吃掉。组织能力才是关键。
所以不要忘了,大部分人只是弱者、穷人、无产阶级,大部分人不团结,不组织起来,不走集体主义道路,只能被食物链上层虐杀。
人类除了智力、双手和语言,其他方面的能力远远比不上猛兽,我们没有尖牙利爪,没有腾空而起的爆发力,没有追风逐电的速度,也没有皮糙肉厚的皮甲……我们徒手肉搏,绝对打不过一只圆滚滚的大熊猫。
我们的先祖要生存,靠的就是组织起来,靠的就是社会分工,我们举着长矛标枪对付外敌,我们挖陷阱对付野兽,我们采集果子存粮食,我们筚路蓝缕开荒种地,建造洞穴和房屋,我们疏浚河流、修筑大坝、开山凿路、建造城市、对抗传染病、抵御侵略、点燃文明之火……哪一次靠的不是“成群结队”、“集体主义”。
不走群居路线、缺乏社会性的动物,渐渐都会被自然法则淘汰的。
鲁迅先生告诉你,人民只是牛羊,不要把自己当作高贵的、凶猛的野兽,你团结起来才有战斗力,才能打败天生强大的猛兽。统治阶级的御民之术,就是把你们分开,各自为政,让大家自私、自利、互相瞧不起,这就变成了“散装的人民”,这就好对付了,一只脱离群体,只会咩咩叫的羊,还不是想怎么收拾怎么收拾?
就好比美国的“身份政治”,告诉大家——我是黑人、我是白人、我是墨西哥裔、我是福建裔、我是广东裔、我是台湾裔、我是越南裔、我是女权主义者、我是白人至上主义者、我是异性恋、我是同性恋、我是双性恋、我是无性别主义者、我是高贵的LGBT.......总之,各有各的优越感,各有各的高贵,互相瞧不起,互相当作敌人,白人瞧不起黑人,男人瞧不起女人,同性恋瞧不起异性恋,猫粉瞧不起狗粉,詹蜜瞧不起科蜜,甜党瞧不起咸党.......地域不同的还要地域黑,你想想,这样的人民,还能团结在一起吗?不等真正的敌人来,自己先打出狗脑子了。
鲁迅为什么说这句话我不清楚,但是我建议大家不要随便用。
军训的时候,教官让大家列队。
我走到教官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教官没搭理我,自顾自喊口号,全体都有了,向右看齐。
我说,吵闹。
休息的时候,教官拧开他的茶杯喝水,我从旁边走过说,天才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
教官终于生气了,杯子一摔要来揍我。
我边跑边喊: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孱头!
可能我跑得比较快,很神奇,教官竟然没追上我。我在操场转悠了一圈悄悄溜回了队里。
列队正在练齐步走,走得不怎么齐,教官说,从头来一遍。
我:从来如此,便对么?
鲁迅崇拜野兽一样的日本军队。
看不起保家卫国的中国军队。
只能说明那时候还没有动物世界看。
草原的猛兽,如狮子和鬣狗,也是成群结队的。
森林中独行的猛兽老虎,捕猎的对象也是独行的。
草原的独行猛兽猎豹,和森林中的狼群,很快就要灭绝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