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叛逆的鲁鲁修里面的中华联邦,是否有构成辱华?

回答
谈谈《叛逆的鲁鲁修》中的中华联邦:是异想天开还是辱华意图?

《叛逆的鲁鲁修》这部动画,以其宏大的世界观、复杂的政治博弈和极具魅力的角色,吸引了全球无数粉丝。其中,一个名为“中华联邦”的势力,在剧情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并非真实历史上的中国,而是一个架空的政治实体,融合了东方神秘主义、家长式统治以及一些对东方文化符号的解读。然而,正是这个架空的中华联邦,也引发了不少关于其描绘是否“辱华”的争议。

要评价中华联邦是否构成辱华,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作品的语境下,分析其设定、角色塑造以及剧情安排,同时也要理解观众的感受和文化敏感性。

中华联邦的设定:浮于表面的东方主义幻想?

从设定上看,中华联邦呈现出一种“东方奇幻”的色彩。它拥有庞大的国土、众多的臣民,由一位被尊称为“神圣不列颠尼亚帝国皇帝”的外孙女——玉兰女皇(或称“天子”)所统治。但这位玉兰女皇,却更像是一个傀儡,实际权力掌握在李氏(一个庞大的宦官集团)手中。这种设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历史上的某些时期,例如明朝的宦官专权。

中华联邦的社会结构也颇具特色。一方面,它强调“忠”、“孝”、“仁”、“义”等儒家思想,但另一方面,这种思想似乎被高度僵化和符号化,沦为统治者维护秩序的工具。普通民众生活在严密的等级制度下,缺乏自由和话语权。李氏集团的奢靡腐败、对权力的贪婪,以及利用民众的愚昧来巩固统治的手段,更是被放大化地展现出来。

在军事和科技方面,中华联邦虽然拥有大量军队,但其军事风格和科技水平,在作品中似乎总是被神圣不列颠尼亚帝国压制。动画中,中华联邦的军队常常被描绘成人数众多但缺乏效率,装备相对落后,面对神圣不列颠尼亚帝国的“Knightmare Frame”显得力不从心。这可能是在服务于剧情设定的需要,即突显神圣不列颠尼亚帝国的强大和鲁鲁修崛起的力量。

角色塑造:脸谱化与刻板印象?

在中华联邦的代表人物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李氏集团(宦官): 这个群体被描绘成阴险、贪婪、排外,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国家前途。他们擅长政治斗争,但缺乏真正的远见和能力。这种刻画,无疑会勾起观众对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的负面印象。虽然历史上的宦官并非全然如此,但这种过于集中的负面描写,容易强化一种刻板印象。
玉兰女皇(天子): 作为中华联邦的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玉兰女皇被描绘成一个拥有高贵血统、天真烂漫、渴望自由但又被命运束缚的少女。她的纯洁善良与周围的黑暗势力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她“吉祥物”般的地位,以及最终被鲁鲁修“解救”的结局,也可能被一些观众解读为对东方女性的一种“柔弱”、“被动”的刻板印象。
其他角色: 像朱丽叶·菲内特(后期的中华联邦统治者)这样的角色,虽然展现了强大的个人能力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但她的出现也是在神圣不列颠尼亚帝国对中华联邦进行“改革”的背景下。

争议的焦点:是戏仿还是恶意?

围绕中华联邦是否构成辱华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负面刻板印象的强化:
宦官专权: 将中华联邦的黑暗面与宦官集团联系起来,放大其负面形象,可能被视为对中国历史上特定时期的一种不公正的或带有偏见的概括。
落后与被压制: 在科技和军事上,中华联邦常被描绘成不如神圣不列颠尼亚帝国,这种对比可能被解读为对中国国力的贬低。
“东方神秘主义”的泛化: 作品中的一些设计,例如李氏集团的某些权术,或者玉兰女皇的“圣女”设定,带有一定的“东方神秘”色彩,但这是否是基于一种片面的、甚至带有猎奇心态的解读,值得思考。

2. 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简化与误读:
将一个庞大的政治实体,简化为少数宦官的权力游戏,或者一个被动受摆布的女皇,这种描绘可能脱离了真实的复杂性,并且容易被误读为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嘲讽或贬低。

3. “他者”视角下的东方想象:
《叛逆的鲁鲁修》是日本动画作品,其创作者对中国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可能来自于历史叙事、文化符号以及大众媒体的传播。当一个外部创作者在描绘一个本国之外的文化时,很容易在不经意间,甚至有意地,投射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这种想象,如果不够深入和尊重,就可能落入“东方主义”的陷阱,即用一种“他者”的视角,将东方文化符号进行选择性组合,并赋予其特定的含义,从而强化一种刻板印象。

换个角度看:作品的创作意图与艺术手法

然而,我们也需要考虑作品本身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手法。

架空世界观的必然: 《叛逆的鲁鲁修》构建的是一个架空的世界,其中的国家和政治实体,都是为了服务于故事的推进和人物的成长。神圣不列颠尼亚帝国象征着绝对的权力与压迫,而中华联邦作为与之抗衡的另一大势力,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不同的政治模型和冲突点。
戏剧化的夸张: 动画作品为了达到戏剧效果,常常会对现实进行夸张和变形。李氏集团的腐败和权谋,也可能是为了塑造更具戏剧张力的反派角色,并为鲁鲁修的介入制造理由。
对现实的影射与批判? 有些观点认为,中华联邦的描绘,并非完全是恶意,而是对现实世界中一些政治现象的影射和批判,只不过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呈现。例如,对权力滥用、对民众的愚弄等等,这些现象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可能存在。
角色弧光的需求: 像玉兰女皇这样的角色,她的“被拯救”和最终的成长,也是为了完成鲁鲁修作为“反英雄”的使命。她的困境,恰恰是鲁鲁修行动的动力之一。

理解与沟通:为何会有争议?

产生争议,往往源于视角和立场的不同。

观众的文化认同: 对于中国观众而言,他们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更深刻的认同感和敏感性。当看到自己熟悉的文化符号被以某种方式呈现时,自然会产生更强烈的反应。
信息的不对称: 创作者的意图,往往难以完全传达给观众。观众只能通过作品本身来解读。如果解读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或者作品本身确实存在一些不够严谨或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争议就难以避免。
“辱华”的定义: “辱华”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在很多情况下,它可能被用来表达对作品描绘的不满,但具体是否构成“辱华”,则需要更细致的分析,区分是恶意丑化,还是由于文化差异、艺术手法或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偏差。

总结:

《叛逆的鲁鲁修》中的中华联邦,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设定。它带有明显的“东方主义”色彩,将中国历史中的某些元素进行符号化、脸谱化处理,并融入了架空世界的设定中。其对宦官集团的描绘,以及对中华联邦整体国力的设定,确实可能引发观众的负面联想,并被一些人解读为带有刻板印象甚至贬低的意图。

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这毕竟是一部架空历史的动画作品,其创作意图可能更多是为了服务于戏剧冲突和角色塑造,而非直接的政治批判或民族攻击。这种描绘,可能更多地反映了创作者在理解东方文化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对东方社会的一种“他者”想象。

最终,评价中华联邦是否构成“辱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个人的解读和文化立场。与其简单地贴上“辱华”的标签,不如深入分析作品的细节,理解其创作背景,并尝试进行跨文化的沟通和对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艺术创作的边界在哪里,以及如何看待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描绘。

或许,我们也可以反思,当一个外国作品描绘我们自己的文化时,我们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呈现?是忠实地还原,还是带有艺术加工的解读?是深刻的洞察,还是肤浅的符号化?这些反思,或许比简单地定性“辱华”更为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不对外输出,也没必要照顾你的民族情绪,就像你在互联网也做不到对他国尊重他们的民族情绪一样

在是否敏感上面,在于有无特定国家的刻板印象亦或历史、zz上存在的敏感梗,譬如小英雄涉及731受害者,mcu涉及满清丑化形象,霹雳涉及td

很显然,他是没有的,顶多算是创造一个形象,再分配给一个文化特征,而这一行为放在任何国家亦或民族上是同等成立,就好比你设计一个反派是法国人,而他的戏份放在一个拉丁人上同样成立

user avatar

四年前的7月,木下佑香吃了137根香蕉,被b站和微博的一群small pink扒(nǎo)皮(bǔ)说“穿南京大屠杀的T恤”以及“内涵中国南海问题”,

然鹅尴尬的是,所谓“南京大屠杀T恤”其实是某快消品牌和朋克杂志合作的周年纪念衫,上面印的图案是这样的:

再丢个当时b站评论区的截图康康


把我自己在那个问题下的回答原封不动地搬过来吧:

user avatar

一个架空世界,

有中国但是与现实不同你就说人歪曲事实

有中国但是和现实一样你就说人缺乏想象力

架空世界的中国比实际要弱你就说鄙视中国实力抑制中国崛起

架空世界的中国比实际要强你就说人家说中国霸权主义

架空世界没有中国你就说世界没有中国那是辱华


那你还让不让人自由创作了?

user avatar

虽然这个问题本质是个钓鱼问题,但却意外的是个能叠千层饼的好问题,也是nekopara猫娘本质问题后第二个让我在虚拟世界观下一本正经胡诌(ezy)的问题,那么开始卷饼

第一层: 如果指的是辱鲁鲁修世界观中的中华联邦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辱了,至少第二季明白无误地直球辱。谷口在鲁鲁修TV第一季中中华联邦的设定可能和第二季完全不同,从23集中华联邦核心权力机构的惊鸿一瞥中,第一季中中华联邦的体制甚至可能都不是第二季被架空的帝制而是共和体制。但第二季直白地描写了中华联邦实际处于中央紊乱(宦官和保皇派在内战边缘)、政治腐败(大坝滥竽充数)、民不聊生(天子大婚事件后全国性的大规模动乱)的状态,如果这不叫辱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叫辱了。


叠一层:然而除了中华联邦外,鲁鲁修同样辱了日本国及其旧体制的残余,甚至有对日本总体民族性的鄙视。其中头号日本角色是日奸兼精布,国民所知的新日本国父是关键时刻背叛革命事业几乎导致整个黑骑运动灭亡的重要推手,两人更是在剧情中凭着容貌/身材/亚撒西勾搭布国女性实施偷家战术(纯血派震怒)。日本体制遗留下来的反抗运动同样好不到哪儿去,大多顽冥不灵,搞上不了台面的低层次KB活动,给外国势力做石敬瑭图谋复国。鲁鲁修带着这么一群屑,反布大业怎么能成功?


叠一层:然而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在于鲁鲁修什么都辱,而是在于虚构作品里带华夏元素色彩的国家共同体能和现实划等号吗?我们知道当然不能,鲁鲁修位面的中华联邦和现代中国没有一丝的可比性。但是这个区别具体是在于?我看一堆人举中华联邦在领土上实现了愤青们的YY,所以认为这不是辱,这就很有趣。那如果有个作品,里面有个占领世界的大清国,武力无比强悍,但是人人留辫子,见到上官就跪下磕头口称奴才如何如何,这是辱还是不辱啊。教员毁灭了中华联邦式的旧世界,本质是为了让大家不做奴,而不是欣喜于主子的家业有多大吧。


叠一层:所以关键其实也不在这里,而在于国家这个共同体的概念,在文艺作品中的延伸到底有多远,我才疏学浅,大概应该是现实的它,现实它的强指代,现实它的弱指代,具备一定现实它元素的指代,等等一直延伸到除了“它”和它名字有关联外其他完全OOC的存在,那么负面描写具体到哪一层算辱,嗯,至少前三层应该算,但这之后到哪一层算辱,我是不知道


叠一层:那么鲁鲁修在第几层,这个问题其实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不算,但确实有存在能说了算。日本动漫作品在我国大概有这么几种存在: 1 正规渠道观看,无删减 2 正规渠道观看,有删减 3 无版权,半正规渠道能看到 4 无版权,无正规渠道观看,可公开讨论 5 无版权,无正规渠道观看,不可公开讨论。 鲁鲁修TV版是4,剧场版是3,这是某B不想花这版权费吗,怎么可能,黑皇子露个脸都能拿人气王,点击量它不香吗?这么干自然有不宜公开讨论的内容,而剧场之所以容忍尺度比TV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剧场几乎把中华章节都删光了()


叠一层:然而很多答主坚持鲁鲁修不在辱的那一层,也确实有其坚持的理由,因为你不知道某存在是怎么想的。就比如,涉及到现实弱指代这一层,和鲁鲁修TV同时期的高达00,活的好好的。而这个人人有机会化身疯子扣动核弹的时代,一旦以辱为名演化成猎巫运动,那对绝大多数亚文化都是灭顶之灾。国产手游《崩坏3》的女主角琪亚娜为什么是白人,这是不是媚白,女二芽衣有日本风格,这是不是精日,国产角色符华,居然不能让手残都能打穿深渊,是不是没有民族自信,这是不是辱。好哇,米忽悠又媚白又精日又辱。上纲上线谁不会啊,可这样,我们小布尔乔亚的日子还能过吗


叠一层:其实某存在可能还真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不过得先回到鲁鲁修和高达00这两部作品本身。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我很喜欢这两部作品的艺术价值,但另一方面,这两部作品毫无疑问都是站在解构民族、国家、帝国这些传统大共同体的概念上的。鲁鲁修因为家庭原因天然地就对家庭、伦理、道德以及构筑在这之上的帝国没有任何好感,即使在以日本人为主的黑骑内部,他也明言过对复活过去那个民族主义的日本毫无兴趣,核心人物的这一立场决定了无论布国、还是中华联邦,凡是有帝国色彩的存在就是作品的反对对象。而第二季这个立场是更加明确的,在鲁鲁修自己看来,即使超合,也是黑骑的工具。而扇要在和二哥的关键会议上,以复活民族国家日本为代价煽动黑骑众人抛弃了Zero,这一集也叫“背叛”。高达00,同样也对旧体系下的国家概念持否定态度,天人的强行维和作为本身就是对传统国家外交职能的反对、


叠一层:但高达00有一点和鲁鲁修显著不同,水岛精二对人类之间能够相互理解,最终形成一个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实持乐观态度。天人的最核心理念,其实还是寄望于人类能够放下纷争,和平共荣,哪怕以天人自己的武装力量扮黑脸,也要实现这个目标。即使第二季天人对Alaws的反对,也是对这个组织的反对,而非对整个联邦的反对,如果再连接整个剧场版来看,甚至可以说天人这个组织只是手段,最终剧场版那个代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地球联邦才是最终的答案。而鲁鲁修则恰恰相反,连二哥都认同的一个理念是,国家是依附于人而存在的,而毛和查尔斯的失败则证明人与人的相互倾听和理解不可能成功,因此连超合众国都是手段,黑骑本身就是鲁鲁修对这个世界给出的答案,一个超越国家的组织。而鲁鲁修自己,在完成了全世界名义上的统合后,下一刻就安排了零之镇魂曲,他最终的愿望首先是充满个人传奇色彩的zero,然后是zero代表的黑骑,再这之后才是基于这两者而运作起来的超合众国体系,这是对大共同体概念的彻底解构和反叛。


叠一层:要坚决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跨国利益集团


叠一层:中间其实都是废话,只需要看第一层和上一层也没差(逃)


PS:大河内菊苣本质是极度自我主义的人(确信),他几部作品对主角担负学院一级共同体责任的行为都极尽嘲弄,这么一个人,自然觉得南城蟑螂和他臭味相投啦

user avatar

讨论日式架空世界,鲁路修是一个很有趣的代表,一方面,里面所有国家和地区,注意是所有,都是一个巨大的stereotype集合体。比如中国是庞大愚昧落后的愚民,日本人是一根筋没脑子的马鹿(指抵抗军),欧盟是只会泡妞喝酒打仗不行的软蛋,美英则是高贵但霸道的“老爷”等等。

另一方面,作者又绝对是一个带有一定东亚情节,受到一定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人,至少三国演义没少看。最典型的是中华联邦宦官当政架空天子,且有黎星刻这样作品第一文武双全且忠肝义胆的角色,前者代入十常侍,后者代入姜维/周瑜,都有十分明显的痕迹。

还有,作品对中华联邦的设定只是“设定”,作品完全缺乏对其描写(如设定中的如何贫穷),反而去全力塑造了黎星刻这个正面角色,某种意义上成了作品国家中的正面担当。其实作品这种最惨的反而是欧盟,其偏见不仅停留在设定背景,还在亡国的阿基德中疯狂刻画各级领导层无能,反而哪怕是经济强国和唯一民主国家,给人印象却是三国之间最糟糕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设定下,作者对中国真的没有什么恶意,反而有一种亲密感在里面。我们很多时候应该清楚,许多时候作者本身的态度是可以看出来的。明眼人都能看出鲁路修这样一般类作品,和《奇幻自卫队》《魔法科高校劣等生》这类作品,作者对自己国家,和对中国的感情明显的区别。反华闹剧里,有山本宽那种脑子本来就不好的,还有《白箱》监督那种钓鱼执法的意外,还有一堆只是不关心政治的随手点赞,这些真的笑一笑忽略就好,没有必要每一个都去上纲上线。

顺便一提,其实这种级别偏见如果加在当今社会的其他群体上,如宗教团体,性别团体,都算得上辱了。但是21世纪发达国家和地区,民族主义逐渐让位于其他社会议题,对于民族话题的敏感性远不如中国印度等快速发展的民族主义发展中国家,换言之“政治正确”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不过这种“政治正确” 还是除了少部分极其敏感问题如南京大屠杀或731,或是过于偏激,仅仅作为一个故事背景板的情况下,还是宽容为好。

user avatar

头发长得不得了的蒋丽华的朱禁城里挂的中华联邦全图比 蒋介石日记里画的中华民国全图都大。

如果这都算乳岂不是……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有趣,非常感谢邀请,早就想就此事聊一聊了。

是不是辱华,我觉得需要结合时效性来考虑。刚诞生那会儿,那绝不是辱华,甚至有点讨好了。理由如下:


鲁路修这部剧是2006年的九月番,

第一季的01-23集从06年的9月播到07年的4月,

24-25集于07年7月30日前后播出

第二季是08年的4月6日播到08年的9月28日。

中华联邦是什么时候出场的呢?除了第一季15集CC专程去了一趟中华联邦侧面点出之外,真正出场是第一季第20集,九州战役出场的。

当时就是东部军区的曹将军带着流亡政府的泽崎敦回来搞事,随后在构造这个虚拟的国度时,提到了印度邦也是中华联邦的一部分,拉克夏塔对黑色骑士团的支持主要目的是获取印度邦的独立,理由我印象太深了——印度邦被称为化外之地,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印度都是中国的了,还能收拢日本流亡政府和布里塔尼亚叫板搞事,你知道这对于我们这群当时的追番党来说,这设定有多刺激吗?当时的整个网络一片沸腾,大家跟被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对自己的国家被大河内这么看得起感到了兴奋,看剧的热情涨了好多……

因为那可是07年年初啊!那个时候的中国,和现在这样直接和美国对掐还掐的风风火火的中国,不是一个性质的啊同志们!


就用GDP来说吧

2007年,全球各国GDP排行榜所示:

1、美国 13.98万亿美金,人均46280美金

2、日本 5.29万亿美金,人均41480美金

3、中国 3.37万亿美金,人均2520美金

4、德国 3.28万亿美金,人均39710美金

5、英国 2.57万亿美金,人均42430美金

6、法国 2.52万亿美金,人均41200美金

7、意大利 2.09万亿美金,人均35980美金

8、西班牙 1.41万亿美金,人均30820美金

9、加拿大 1.36万亿美金,人均41470美金

10、俄罗斯 1.14万亿美金,人均8030美金


高亮一下中国:3、中国 3.37万亿美金,人均2520美金

而鲁路修这部动画的世界势力范围是如何设定的呢?布里塔尼亚,中华联邦,EU联邦三足鼎立。

那么把这个势力范围折射到现在的世界,就是:

布里塔尼亚≈美国+加拿大+南美+日本+俄罗斯+部分中东

EU联邦≈欧盟+非洲+部分中东

中华联邦≈中国+蒙古+印度+中亚+东南亚+部分中东

而那时的中华联邦折射的世界真实情况中,中国是最强大的一个,可中国不管从总量,还是人均来看,跟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布里塔尼亚,跟德+英+法+意+西≈EU联邦来比较,差距都是绝望级别的。

这个历史背景下,那时还让印度是我们的,还是化外之地,让印度感觉自己被鄙视闹着独立,还能收拢日本的流亡政府,对07年的我们来说,甚至……

有点提咖(小声逼逼)


然后是受争议的第二季了,开始布里塔尼亚不敢闯入中华联邦大使馆那里,当时看简直是无脑爽文一般的情节,毕竟98年还在被炸大使馆,08年就演不敢进大使馆(那时还没开奥运会,连圣火传递都没开始,民族自豪感还没觉醒),当时对国内的讨好甚至是超前的,到达我们都有点“你捧得这么厉害,我们有点惭愧尴尬,好可惜啊希望我们早日能这么强大“,所以到后面剧情展开,出来了一个看起来腐朽落后的中华联邦,被大宦官挟天子以令诸侯,还闹出了政变,以及黎星刻利用豆腐渣工程反杀……接受太良好了好吗!


关于这个可以用官方小说做个引证:小说中在描述中华联邦时的形容词是:一个神秘的,看不出真实实力的奇妙国家。

所以对于那个时候的日本而言,甚至世界而言,中国到底是怎样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而动画中所呈现的中华联邦,其实应该是大河内基于那个时候的信息,甚至于固有的中国元素拼出来的。

比如:天子、朱禁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臣遵旨,宦官,天帝八十八陵,都不是现实元素,唯一的现实元素——豆腐渣,那个时候的中国豆腐渣工程问题是真的很严重,而且中国十大豆腐渣工程爆出时间基本都在那段时间爆发。

例如:

被船撞塌的九江大桥,07年6月15日爆出

津晋高速公路匝道桥,09年7月15日爆出

就连08年时的温都提出要抓出豆腐渣工程幕后黑手……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用血的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按照8级抗震标准建造的房子太多了

因此,这一点实际上是写实的,当时的网络上的探讨也是——草,豆腐渣还能这么反杀,学习了学习了。大河内好懂中国,我们确实豆腐渣太多了。

说到这里还有个小插曲,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之后在高考前的6.1日,该播放第九集时,动画停播了一周。因为后面的天子联姻之后那集里绘制了很多中华联邦房屋倒塌的画面,为了避免刺激和伤害到中国民众,动画停播一周,将相关画面都修改了。


证据在这里,2008年4月6日播出第一集,如果中间没有停播的话——

4月:6日-1,13日-2,20日-3,27日-4

5月:4日-5,11日-6,18日-7,25日-8

6月:1日-9,8日-10,15日-11,22日-12,29日-13

7月:6日-14,13日-15,20日-16,27日-17

8月:3日-18,10日-19,17日-20,24日-21,31日-22

9月:7日-23,14日-24,21日-25

零之镇魂曲应该在9月21日。但是事实上,我们这群病的不轻的老粉每年都要搞的零镇纪念日是9月28日。所以中间确实停播了一周。


所以你说它辱华,这个问题其实真的有点冤枉了,至少在那个时候的cg官方,对中国释放了相对而言还算挺不错的善意。同期的作品里,中国元素的人物中,有个黎星刻这样能文能武的存在,简直闪瞎了我们的眼睛。


只是不光是日本,即使是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短短十年,换了人间。


我们的强大,甚至超越了动画里的中华联邦。以至于让当时相对而言的善意在今天看来都成了辱华……_(:з」∠)_


而时隔十年后的,那个夏莉没死的重置版剧场版里,日本人干脆麻溜的把中华联邦相关剧情基本删了(。)

你可以怀疑日本人对中国的真实观感(虽然我觉得不用怀疑他们就是那个德性),但你可以相信他们这种资深墙头草在原则性问题上滑跪的操守。


以上各个节点如有需要我可以提供动画截图和小说片段的照片。


完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谈《叛逆的鲁鲁修》中的中华联邦:是异想天开还是辱华意图?《叛逆的鲁鲁修》这部动画,以其宏大的世界观、复杂的政治博弈和极具魅力的角色,吸引了全球无数粉丝。其中,一个名为“中华联邦”的势力,在剧情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并非真实历史上的中国,而是一个架空的政治实体,融合了东方神秘主义、家长式统治以及一些.............
  • 回答
    提起《Code Geass 叛逆的鲁鲁修》,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名字,大概就是鲁鲁修·兰佩路基了。这个角色,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灵魂,也是很多观众心中最复杂、最令人难忘的动漫角色之一。要评价他,得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好人”或“坏人”,而是一个在极端环境下,被命运和个人意志不断塑造、.............
  • 回答
    聊起《魔法少女小圆剧场版[新篇]叛逆的物语》,这绝对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作品。如果你是魔法少女小圆系列的死忠粉,那么这部剧场版绝对是你不容错过的一场盛宴,即便它也像前两部剧场版那样,让你在观影后陷入一种复杂的情绪漩涡。首先,让我们从它最直观的亮点——视觉效果和音乐说起。毋庸置疑,ufotable再次贡.............
  • 回答
    尤里安,这位被后世称为“叛教者”的罗马皇帝,在他短暂而动荡的统治时期,对晚期罗马帝国的影响无疑是复杂且深刻的。他并非一个简单的历史人物,其身上承载着帝国的转型期阵痛、理性与信仰的冲突、以及对古典传统的留恋与革新。评价他的作用,需要我们拨开笼罩在他“叛教者”标签之下的迷雾,去审视他在政治、军事、宗教及.............
  • 回答
    说到《叛逆者》,我脑子里最先浮现的,就是那种沉甸甸的、带着硝烟和血色的感觉,还有朱一龙那双眼睛里,时而闪烁的迷茫、时而迸发的决绝。说实话,这剧一开始我有点担心,毕竟谍战剧的坑太多了,很容易拍得悬浮或者套路化。但《叛逆者》却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惊喜。先说说朱一龙饰演的林楠笙,这个角色可以说演得太有层次了。.............
  • 回答
    2016年底,叙利亚政府军对阿勒颇的胜利,无疑是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中的一个决定性转折点。从2012年起,这座叙利亚第二大城市就成为了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争夺的焦点,而到了2016年12月,随着政府军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攻势,叛军的防线最终被击溃,他们不得不接受撤离阿勒颇东部的条件。这次战局的结束,对叙利亚.............
  • 回答
    普京关于“民族叛徒”是“西方的耗材”的言论,是俄罗斯国内政治、民族主义情绪和国际局势交织下的产物。这一说法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冲突和俄罗斯国内社会心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民族叛徒”概念的语境与来源1. 俄罗斯国内政治背景 普京自2012年上台后,通过强化国家主.............
  • 回答
    糜芳叛蜀投吴,此事在三国时期可谓是颇有争议的一笔。要评价此事,我们得细细掰扯开来,从多个角度去审视,才能更清晰地看到糜芳的动机、行为及其带来的影响。首先,我们得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刘备在早期颠沛流离,直至赤壁之战后才算站稳脚跟,建立蜀汉政权。糜芳作为刘备的亲信,又是刘备夫人糜氏的弟弟,深受刘备信任,.............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