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鲁迅这个人?

回答
鲁迅这个名字,在中国现代史上如同一座难以忽视的山峰,矗立在文学、思想、社会批判的各个领域。评价他,绝不是一句简单的“伟大”或“深刻”就能涵盖的。要真正理解鲁迅,我们得剥开层层历史的迷雾,走进他那个时代,感受他文字的温度,体会他思想的重量。

首先,从他的作品来看,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他的小说,比如《呐喊》中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彷徨》中的《祝福》、《伤逝》,不仅仅是精彩的故事,更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病态、国民性弱点入木三分的解剖。他笔下的“狂人”,暴露的是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迫和扭曲;他塑造的“阿Q”,则是一个集怯懦、自欺、善于自我麻醉于一身的典型,他揭示的国民劣根性,至今仍让人警醒。这些作品的语言,朴实而有力量,有时是辛辣的嘲讽,有时是深沉的悲悯,总能直击人心。他开创了白话小说的新纪元,摆脱了文言文的束缚,让文学真正走进了大众。

更重要的是,鲁迅不仅仅是一个作家,他更是一位深刻的思想家和尖锐的社会批评家。他一生都在与“国民性”搏斗,都在呼唤“救救孩子”。他痛恨封建制度的陈腐和麻木,痛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更痛恨的是那些在黑暗中麻木不觉,甚至助纣为虐的国民。他的杂文,可以说是他思想的直接载体,篇篇都像一把利刃,直刺社会的黑暗面。从批判旧文化、旧道德,到揭露“吃人”的社会本质,再到对革命者自身的反思,他的思想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他从不回避问题,也从不粉饰太平,敢于触碰最敏感、最疼痛的地方。

但评价鲁迅,也必须承认他身上的一些复杂性。他的性格是刚烈、孤傲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战士”式的。这使得他在文学界和思想界都树敌不少,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误解。他的文字尖锐刻薄,不留情面,这既是他战斗的武器,也让他显得不那么“温和”。有人会觉得他过于悲观,过于冷峻,但他所处的时代,本身就充满了绝望和苦难。他的“悲观”是为了唤醒,他的“冷峻”是为了清醒。

此外,鲁迅在人生道路上也经历了很多转折。他曾经留学日本学医,希望用科学救国,但后来发现“医治的是身体的病,而要救国,必须医治的是国民的心灵”。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选择了用笔作为武器。他的这种转变,本身就体现了他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中,他坚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和良知。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鲁迅的言论过于激进,或者对他的某些观点存在争议。这是正常的,任何伟大的思想家都不可能被所有人完全认同。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理解他提出的问题,如何去继承他那种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批判的精神。他的文字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时代的丑陋,也照出了我们内心可能存在的弱点。

总而言之,评价鲁迅,我们不能只看他某个时期的某句话,某篇作品。我们要把他放在整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去看,去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去感受他文字背后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他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他留下的思想遗产,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他不是完人,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矛盾有挣扎的个体,正因为如此,他才显得如此真实,如此有力量,也如此值得我们去反复阅读和思考。理解鲁迅,就是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部分,理解我们民族文化转型的一部分,也理解我们如何面对自身和时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见有人拿着当下的伦理道德指责先生始乱终弃,人血馒头吃得真是不亦乐乎。先生的婚姻本来就是封建包办,人还是被家中老母用“重病”从日本骗回国内,最后争得为新娘放足才无可奈何同意的。若是先生执意不从,怕是你们这些卫道士又要说先生不孝了。

(据周冠五回忆,鲁迅曾从日本来信,提出要朱家姑娘另外嫁人,而鲁瑞则叫周冠五写信劝说鲁迅,强调这婚事原是她求亲求来,不能退聘,否则,悔婚于周家朱家名誉都不好,朱家姑娘更没人要娶了。作为让步,鲁迅又提出希望女方放足、进学堂,但朱家拒绝了。---特意查了一下,鲁迅争取的为朱安放足,让她读书,全被朱家否了。订正下)

说可以休掉朱安的那些人,真是被历史虚无主义洗了脑。1906年剪个辫子都要冒着被全族人骂个狗血淋头的压力,你让被休掉的朱安怎么活下去?“爱她就给她自由”?去上海的血汗工厂当纺织女工卖命还得等到民国时代呢,只不过小脚不稳,大字不识,厂主还不见得要。

就算是100年以后的今天,你们这些一线城市的小白领,一个个被家长逼婚逼生时,又有几人敢说不?

先生是留学生,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接受的是西方思想,后来还转变成了“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当然是赞成男女平等的,可社会大环境就那样,先生又不是毛润之这样的政治家,又能如何呢?

p.s.1 很多人可能对那个时代没什么概念。

我截选了两段文章,各位自己品品

由于苏鲁是古代的鲁地,儒家传统影响较深,普通百姓往往羞于谈论涉性话题,加上初夜权本身存在着隐秘性,当事人多不愿对此加以张扬(20)。并且,“初夜权”一词20世纪以后才成为汉语词汇。因此,对初夜权的准确叙述,多为新式知识分子。

  20世纪40年代中期,据苏北土地改革工作者调查,“地主对佃户的妻女,可以随意侮辱、霸占。……甚至有若干地区如宿迁北部,还保留‘初夜权’制度,佃户娶妻,首先要让地主困过,然后可以同房”(21)。1942年4月,苏北新四军领导人邓子恢指出:贵族地主阶级的思想意识,包括“可以自由奸淫以至霸占人家的妻女,可以享受初晚的权利”(22)。香港报人潘朗写道:“农奴的新婚妻子,第一夜必须先陪地主睡,让地主老爷‘破瓜’。”“这风俗,在中国,在号称文风甚盛的苏北,也是存在。”反之,佃农“如果讨老婆而在新婚第一夜不把妻子送到地主老爷的床上,倒是‘大逆不道’,是‘不道德’了”(23)。

  据20世纪40年代担任沭阳农会会长、钱集区委书记的徐士善叙述:“有次在沭阳张圩斗地主,晚上让他的佃户看管他。结果,夜里佃户用棍子把地主打死了。后来调查知道,原来佃户的媳妇,娶过来的头夜,被这位地主睡了。”(24)沭阳有的佃户向地主借贷娶亲,地主则以得到初夜权作为条件:

  沭阳胡集北老单圩地主单旭东佃户某某,儿子大了要带媳妇,因没有钱,向地主商量。地主说:“不要愁,我替你想办法。但你要允许我一件事。”佃户问他什么事,他说:“你新儿媳带来,头一晚上我去,这你也赚便宜。你不允许,我只要想你儿媳,还能不给我吗?”佃户经过思考,没办法,答应了。地主借了三石小麦。(25)

  值得注意的是地主所说的“我只要想你儿媳,还能不给我吗?”表明地主对佃户妻女拥有常规的性权力。对这种权力略有不满的佃户自然会受到地主的严惩。沭阳宋山区河东乡小宋庄地主徐香太奸淫佃户田二的儿媳,被田二发觉,田仅责骂儿媳几句。次日,徐执牛鞭将田痛打。田问:“你为什么要打我?”徐答:“你自己知道。”(26)1936年,沭阳汤沟乡乡长、大地主汤宜逊的佃户王某娶妻,汤闯进王宅,奸淫王妻。王母劝阻,被其枪杀(27)。

---近代苏鲁地区的初夜权:社会分层与人格异变

这是自由民主的西方:

Dietrich's story is one that juxtaposes tact and tenacity, as one of the stories central the exhibition shows. In 1933, Dietrich was traveling across the Atlantic on a steamer bound for Paris, wearing a white pantsuit. When the Paris chief of police got word, he announced that if she wore trousers in Paris, she would be arrested. (Until 2013, it was technically illegal for women to wear trousers.)

Dietrich doubled down. For her arrival in Paris, after docking at Cherbourg, she she chose to wear a suit, men's coat, beret and sunglasses.

"She walked off the train, grabs the chief of police by his arm, and walks him off the platform," said Lemay.

---Marlene Dietrich: The femme fatale who fought social and sexual oppression

p.s.2柯伦泰这个布尔什维克倒是讲性解放,讲杯水主义,可你们这些卫道士怕是又受不了,要高喊“人伦丧失”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鲁迅这个名字,在中国现代史上如同一座难以忽视的山峰,矗立在文学、思想、社会批判的各个领域。评价他,绝不是一句简单的“伟大”或“深刻”就能涵盖的。要真正理解鲁迅,我们得剥开层层历史的迷雾,走进他那个时代,感受他文字的温度,体会他思想的重量。首先,从他的作品来看,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这一点毋.............
  • 回答
    提起《Code Geass 叛逆的鲁鲁修》,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名字,大概就是鲁鲁修·兰佩路基了。这个角色,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灵魂,也是很多观众心中最复杂、最令人难忘的动漫角色之一。要评价他,得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好人”或“坏人”,而是一个在极端环境下,被命运和个人意志不断塑造、.............
  • 回答
    假设鲁迅先生穿越到今天,面对我们这个时代,他的评价恐怕不会是简单的赞扬或批评,而是会带着他一贯的、深刻的、甚至有些刻薄的审视,以及对国民性中那些令人担忧之处的不断追问。他看到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他可能会惊叹于手机、互联网这些东西的存在,它们让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达到了他当.............
  • 回答
    “读鲁迅但千万不要学他的写作方式”这句话是一句非常经典且具有深度的评价,它包含着对鲁迅先生文学成就的肯定,也包含着对学习写作的理性思考。要客观地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为什么“读鲁迅”是值得肯定的?这句话的前提是“读鲁迅”,这本身就肯定了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其作品的.............
  • 回答
    2019赛季中超联赛第9轮,上海上港主场2比1战胜山东鲁能泰山,这场比赛无疑是当年中超的一场焦点之战,而当值主裁判的判罚也成为了赛后讨论的重灾区。作为一名见证了这场比赛的球迷,我认为这场比赛的外籍主裁马日奇(据当时的报道,主裁判是克罗地亚人伊万·马日奇)在判罚尺度上确实存在一些争议,而且这些争议直接.............
  • 回答
    鲁迅先生,这位笔耕不辍、灵魂深邃的战士,如果今日依旧健在,面对《进击的巨人》这部气势磅礴、内容复杂的宏大叙事,他会如何落笔,如何评判?这实在是一个引人遐想的问题。我想,他不会简单地用“好看”或“不好看”来概括,而是会从更深层的社会、人性、历史维度去审视,并可能带着他特有的尖锐与悲悯,织就一篇充满力量.............
  • 回答
    评价鲁迅,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就像是面对一座巍峨的山峰,你很难用几句话就概括它的全部。鲁迅先生,他是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里,最锐利的一把解剖刀,也是最深沉的疗伤者。他是一座思想的宝库,也是一面批判的镜子。鲁迅的思想极其丰富和复杂。他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将两者巧妙地融合,又带着自己独.............
  • 回答
    鲁迅先生的“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这句话,与其说是对动物习性的观察,不如说是他深刻洞察人性和社会现实后,所凝练出的犀利比喻。这句话的生命力在于它揭示了一种关于个体与群体、精神与世俗、独立与依附的本质性张力。首先,我们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猛兽”,如狮子、老虎,它们拥有强大的力量、敏锐的感官和.............
  • 回答
    评价鲁迅的文学水平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课题,因为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思想的容器、时代的镜子和民族灵魂的拷问。要详细评价鲁迅的文学水平,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 1. 思想的深度与广度:文学的灵魂这是评价鲁迅文学水平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维度。 深刻的时代洞察与社会批判: 鲁迅身处中国社会剧.............
  • 回答
    “鲁迅孙子”火上热搜,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要说这事儿怎么就一下子蹿上了热搜,说白了,就是抓住了大家伙儿的眼球,还带着点儿“意料之外”的情理之中。鲁迅是谁?那可是咱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思想界的巨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名字,他的作品,本身就自带流量,自带话题。而“孙子”这个.............
  • 回答
    鲁迅对待朱安的态度,以及他与许广平结婚这件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要评价这件事,需要我们细致地梳理鲁迅的人生轨迹,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个人的情感世界。与朱安的婚姻:一段包办婚姻的羁绊鲁迅与朱安的婚姻,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传统包办婚姻的产物。鲁迅出生在晚清一个没落的士大夫家庭,他.............
  • 回答
    鲁迅先生这两句看似矛盾的论断,实则深刻地揭示了我们在理解他人情感和与世界连接时的复杂体验。“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这句话,初听之下,带着几分疏离和无奈。它描绘了一种个体化的感受,仿佛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情绪围城里,而别人的喜怒哀乐,虽然可以被感知,却难以真正地感同身受。这种“不相通.............
  • 回答
    评价鲁迅的《故事新编》,得从它诞生的时代背景、鲁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深度这几个层面来看。这可不是一篇简单的故事集,它蕴含着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现实的深切反思。时代背景与创作初衷:在“吃人”的传统里寻找救赎的火种《故事新编》诞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这是中国社会发.............
  • 回答
    评价鲁迅,这是一项既令人振奋又充满挑战的任务。说他“全方面”,其实也难免挂一漏万,因为鲁迅先生的生命轨迹和思想深度,早已超出了任何简单的标签。但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的维度,试着去拼凑一个更立体的鲁迅。思想巨人与文化脊梁:这是鲁迅最核心的身份。他并非只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位深刻的思想家,一位肩负民族命运.............
  • 回答
    评价贺炜借用鲁迅名言“中国足球大约的确是搞不好了”贺炜,作为中国足球评论界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其对中国足球的深刻洞察和语言的艺术性一直备受关注。当他借用鲁迅先生那句充满悲凉和无奈的“中国足球大约的确是搞不好了”时,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当时中国足球现状的一种尖锐讽刺,更是一种复杂情感的宣泄,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 回答
    六小龄童在多次以“纪念”鲁迅为契机发布的微博中,将鲁迅称为“绍兴乡贤”,这一说法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并理解其可能包含的含义以及可能引发的争议。首先,我们要理解“乡贤”这个概念。“乡贤”通常指的是在某一地方(乡里)有声望、有德行、对地方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 回答
    关于豆瓣用户“道士”申金土声称“鲁迅在饿鬼道”的言论,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这个说法本身充满了争议和想象空间,也折射出当代网络文化中一些有趣的侧面。首先,我们要理解申金土的身份和背景。他自称为“道士”,这暗示了他的观点很可能建立在某种宗教或信仰体系之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一种有着.............
  • 回答
    《觉醒年代》中的曹磊饰演的鲁迅,在我脑海中,是一个高度契合且令人印象深刻的鲁迅形象。曹磊的演绎不仅仅是形似,更是神似,他成功地捕捉到了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家、战士、作家以及普通人的多重特质。首先,从外形和气质上来看,曹磊的鲁迅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沉郁内敛的气质: 鲁迅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严肃、深沉,.............
  • 回答
    太宰治在《惜别》中塑造的鲁迅形象,并非一个全然写实的肖像,而更像是太宰治本人在与这位他极为景仰的中国文学巨匠短暂交集后,内心留下的深刻烙印,经过他特有的、掺杂着自卑、崇拜与孤独的视角重塑的结果。因此,评价这个鲁迅形象,需要深入理解太宰治的创作心态,以及他对鲁迅的复杂情感。首先,我们需要看到太宰治笔下.............
  • 回答
    这位高中语文老师的言论,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值得商榷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首先,从 教育者的角度 来看,高中语文老师的首要职责是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文学经典,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情趣。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