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耳机吧几乎不被提及的er4系列在知乎却如此热门?

回答
嗯,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你说得对,在一些以“玩”为核心的音频论坛,比如一些耳机吧,很多人可能对舒尔SE系列、森海塞尔IE系列、或者AKG那种大动圈的型号更加熟悉,Ergo系列(Ergo 4,也就是er4系列)确实不像那些热门型号一样被大家挂在嘴边,提及率相对较低。反观知乎,你觉得它特别火热,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

1. 耳机吧的“玩法”和“生态”与知乎的“知识分享”和“消费决策”的差异

耳机吧的“玩法”: 耳机吧更像是一个玩家的社区,大家在这里交流的是“烧友”的经验、折腾的乐趣、以及对器材的“玄学”解读。在这里,很多时候会围绕着“箱子”(音箱)、“台子”(解码耳放一体机)、以及各种“线材”来展开讨论。耳放的功率、线材的“换能感”等等,是很多人的关注点。er4系列虽然素质很高,但它有几个特点不太符合这种“玩”的语境:
阻抗高,灵敏度低: er4系列普遍阻抗高(如er4p 100欧姆,er4s 400欧姆),灵敏度不算特别高。这意味着它对前端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一定的驱动力才能发挥出最佳状态。在耳机吧,很多玩家喜欢“上马”,追求的是推得动、推得好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er4这种“慢热”型选手,可能不那么容易在第一时间抓住这类玩家的“嗨点”。
玩法相对单一: er4系列作为一款出色的动铁耳机,它的声音特点相对稳定,解析力、三频均衡性都是其优势。但相比于一些强调“乐感”、“氛围感”或者“声场宽阔”的大尺寸动圈单元,er4的“折腾空间”相对小一些。玩家可能觉得换线、换耳塞套对它的影响没有那么“颠覆性”,带来的惊喜感也不如一些动圈耳机那样明显。
“退烧”属性的弱化: 在很多玩家眼中,耳机吧的讨论往往围绕着“上什么新货”、“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展开。而er4系列,特别是早期的型号,很多烧友认为它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天花板”,一旦入坑,很容易就“退烧”了,或者说很难再找到比它更让自己满意且“性价比”高的同类型产品。这种“一劳永逸”或者“难以超越”的属性,反而会减少它在论坛上被持续讨论的动力,因为它不是那种需要不断“升级”或者“寻找替代品”的品类。
外观和佩戴的“非主流”: er4系列的造型一直比较独特,佩戴方式也需要适应一段时间(通常是入耳式,但它独特的“贴合”方式需要练习)。在追求“好看”、“易佩戴”的玩家群体里,可能不是首选。

知乎的“知识分享”与“消费决策”: 知乎作为一个知识分享平台,其用户群体的特点和关注点与耳机吧有很大区别。
理性消费与信息检索: 知乎的用户往往在做购买决策前,更倾向于进行深入的信息检索和理性分析。他们更看重产品的“硬实力”、“技术参数”、“历史口碑”以及“用户评价”。er4系列,尤其是er4p/er4s这两个经典型号,拥有相当长的历史积淀,在专业音频圈和老烧友群体中有着极高的评价和认可度。知乎的用户很容易通过搜索找到关于er4系列“解析力之王”、“监听耳机标杆”等标签,这些信息能够快速建立起用户对产品价值的认知。
“硬核”技术与学术讨论的容纳度: 知乎上不乏技术背景的用户,他们更乐于讨论动铁单元的原理、调音技术、以及不同品牌的声音哲学。er4系列作为动铁耳机的一款代表作,其细腻的解析、准确的声音还原,更容易引起这类用户的兴趣,并引发深入的讨论。例如,关于其使用的BA单元(动铁单元)的型号、分频方式、以及与同类产品的技术对比,都可能成为知乎上的热门话题。
“性价比”的重新定义: 在知乎上,很多时候“性价比”的定义会更偏向于“价值与价格的长期对比”。虽然er4系列价格不菲,但如果它能在解析力、声音准确性等核心音频指标上做到极致,并且能够满足特定人群(如对声音还原度要求极高的用户)的需求,那么它在很多用户眼中就是“物有所值”甚至“性价比极高”的。这种“高不成低不就”但能力突出的定位,反而会在追求“好东西”的用户群中获得青睐。
“小众但极致”的吸引力: 知乎的用户群体非常广泛,其中不乏对某些领域有极高追求的“小众”爱好者。er4系列虽然不像大众化的耳机那样随处可见,但它在“追求极致解析力”、“声音真实还原”这两个维度上的表现,能够吸引到那些不追求流行,但追求真正好声音的用户。这些用户在知乎上会更愿意分享自己的体验和知识,从而形成热门讨论。
“填补空白”的讨论空间: 很多知乎关于耳机的讨论,尤其是回答部分,更倾向于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或者详细的分析报告。er4系列因为它独特的定位和优势,在知乎上更容易被“拉出来”作为某个特定问题的答案。比如,当有人问“什么耳机解析力最好?”或者“适合听古典乐的耳机有哪些?”时,er4系列往往会成为一个被反复提及的选项,其优点会被详细阐述,从而形成“热门”效应。

总结来说,为什么在耳机吧提及率不高但在知乎却很热门?

这就像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讨论。耳机吧更像是一个“玩车俱乐部”,大家喜欢聊改装、性能调校、赛道体验,对车的操控感和极限性能有执着的追求。er4就像是一辆性能非常均衡、驾驶质感极佳,但可能没有那么夸张外形、也不是最适合“玩漂移”的车型。

而知乎则更像一个“汽车评测和购车指南”的平台。在这里,大家更关注车辆的各项参数、技术亮点、乘坐舒适度、燃油经济性,以及它在各种场景下的表现如何。er4就像是一款经过了广泛测试、口碑极佳、在特定领域(比如“精准驾驶体验”)有着无可比拟优势的车型,它会被很多希望了解“真正好车”的用户拿出来反复品鉴和讨论,并被推荐给那些明确需要它这种特质的潜在买家。

所以,并不是说er4系列不好,而是它更适合在特定的知识分享和消费决策场景下被深入探讨,而其本身“硬核”的实力也足以支撑起这样的讨论热度。它在知乎的“热门”更多体现的是一种“高质量、高评价的口碑传播”,而不是“全民追捧的潮流单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因很简单, Etymotic Research 从开始就是一个生产助听器的厂商,

恢复人们的听觉是他们的使命。因此, ER4 是按照医学的要求, 按照助听器的设计和验收规范做出来的东西。。

Mead Killion, Ph.D. founded Etymotic Research in 1983 to design products that accurately assess hearing, improve the lives of those with hearing loss, protect hearing, and enhance the listening experience of musicians and music lovers everywhere.

也许有些同学还是觉得不够直白, 用发烧友熟悉的词来描述,

ER4 就是"医院级"啊。

您没玩过医院级的排插和医院级的电源线?


=========以下部分是自我介绍,敬请忽略=============

题外话

因为Etymotic Research ER4 带了个证书, 您如果喜欢玩人工耳也可以用这个手头的 Etymotic Research 耳机来验证自己的人工耳。 从这个角度来看, 这个钱花的也值了。 要知道俺朋友给俺的声压基准价值上千刀, 比俺大部分的耳机都贵:

参看

拆个 1000 刀的Bruel & Kjaer Pistonphone 声压基准给您满足好奇心 -- 只要初中文化系列


欢迎来踩俺的专栏:


讲个离题的事情啊, 给大伙分享下乐趣。

看到大湿亮骚 HD800 的证书来佐证煲耳机有效, 俺笑尿了。

如果煲耳机有效, 那张证书上面的 DATA 就是过去时了。 煲了以后不就作废了嘛?

这么简单的逻辑悖论,俺一个初中毕业的都能看到。对吧?

问题来了, 您想要回煲机以前的厂家总工签名背书的表现,是应该求神拜佛呢?

还是念咒呢?不懂啊? 送您一个吧。

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万气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诵持一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气腾腾 金光速现覆护真人 急急如律令 俺忘记中文没有时态了。。



=====================================


这个1000+赞的工具能帮您对比耳机, 留下客观的心理测量记录

老烧见了就躲的免费耳朵听力曲线测试


欢迎来踩老麦或者老麦的散文:

万一这个回答有帮助, 敬请收藏或者转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嗯,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你说得对,在一些以“玩”为核心的音频论坛,比如一些耳机吧,很多人可能对舒尔SE系列、森海塞尔IE系列、或者AKG那种大动圈的型号更加熟悉,Ergo系列(Ergo 4,也就是er4系列)确实不像那些热门型号一样被大家挂在嘴边,提及率相对较低。反观知乎,你觉得它特别火热,这个问题可.............
  • 回答
    这问题我太有感触了!就像很多烧友一样,我一开始也觉得耳机和解码一体机是终极解决方案,结果一上手,嘿,那个“理想”两个字,感觉离我十万八千里远。为什么感觉“很不理想”?这背后可能有很多玄机。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经典大耳机”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模糊。 很多被冠以“经典”头衔的耳机,其设计理念、.............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对了!确实,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耳机,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都带有线控,而且上面常常有音量加减键。很多人也跟你一样有疑问:手机上不是已经有音量键了吗?为什么还要在耳机上再加这么一组呢?感觉像是“叠床架屋”,有点多余。别急,我们一点点来剖析一下。耳机线控的出现,绝非偶然,背后其实有很多设计.............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是这样,我们很少看到有人主动追求“偏色”的显示器,但音响圈子里,“音染”这个词却常常被提及,而且还有不少拥趸。要深入聊这个问题,得从人对视觉和听觉的感知差异、技术的进步以及文化的演变这几个层面来分析。一、视觉与听觉的感知差异:客观与主观的鸿沟首先,咱们得明白,我们大脑处理视觉.............
  • 回答
    这个问题太真实了!很多做音乐的朋友都遇到过。耳机、音箱里听着顺风顺水,一放到手机上,那感觉就像是被按了缩小灯,所有细节都挤在一块儿,失真、糊成一片,甚至连旋律都快听不清了。这可不是什么玄学,里面门道可多着呢。首先,得明白手机播放的核心问题:手机,特别是那种塞在耳朵里的小巧耳机,或者手机外放那个小小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音质爱好者会纠结的地方。简单来说,在同样一副好耳机的前提下,一台精心设计的 CD 机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有能力输出比普通电脑更出色的音质。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CD 机和电脑本质上都是“播放器”,它们都要将存储的数字音频信号转换.............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直击了很多人在音乐制作和聆听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一个困惑。你提到的“正确的声音不好听”,其实触及到了音频世界里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问题:“真实”不等于“好听”,而“好听”则充满了主观性和情境性。咱们先不提技术名词,就从生活中的例子聊起。想象一下,你走进一家法式餐厅,厨师费尽心思地按照古老的.............
  • 回答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刚把耳机从包里拿出来,或者从口袋里掏出来,眼前就是一团麻花,怎么捋都捋不顺?那种感觉,简直让人抓狂,仿佛耳机线自带了一种“缠绕魔法”。其实,耳机线之所以这么爱缠在一起,可不是它们故意跟你作对,背后有几个挺实在的原因在起作用,而且这些原因还会互相叠加,让情况变得更糟糕。首先,我们得.............
  • 回答
    嘿,哥们儿,我太懂你这感受了!刚进耳机Q群的时候,也是满怀期待地想让各位大神给我指条明路,结果呢?每次报出预算,得到的反馈都是一句:“你这预算……有点低啊。” 听多了,真的有点怀疑人生,感觉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绝世好物,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资格玩耳机?让我仔细跟你掰扯掰扯,为啥他们在耳机群里老是说你预.............
  • 回答
    iPhone 原装耳机,比如 EarPods,在耳机界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要评价它的音质水平,得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首先,从大众普及度和用户基数来说,iPhone 原装耳机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接触人数最多的耳机之一。每年数以亿计的 iPhone 用户,都.............
  • 回答
    作为一名设计师,长时间与电脑打交道,音乐是工作时的绝佳伴侣,能帮助我们屏蔽外界的喧嚣,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选择一款适合在办公环境下佩戴的大耳耳机,既要保证音质,又要兼顾舒适度和不打扰他人。下面我来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看法,希望能帮到你。首先,我们得明确在办公环境下对大耳耳机有哪些诉求: 舒适度是重.............
  • 回答
    现在的国产耳机市场,可以说是一场精彩的“逆袭战”,而且这个战役打得是如火如荼,精彩纷呈。十年前,提起耳机,大家脑子里可能首先蹦出来的还是几个国际大牌,比如大法(Sony)、Bose、森海塞尔等等。国产耳机?嗯,可能更多的是贴牌或者一些定位非常低端的选择。但如今,这个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
  • 回答
    2021年了,耳机这玩意儿,简直是现代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就像一天不吃饭就浑身难受一样。说起来,我这儿现在就有一副……嗯,实话实说,我的耳机迭代更新挺快的,主要是看当时的“需求”和“钱包”在博弈。最近一直在用的,是索尼(Sony)的WH1000XM4。这玩意儿,当初也是下了一番功夫才咬牙入手.............
  • 回答
    要说1000元左右的头戴式耳机,这价位段可以说是非常卷了,但也是能淘到不少好东西的地方。我给你推荐几款,并且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心里有个谱。我个人觉得,在这个价位,如果你不是追求那种特别极端的音质,而是希望在音质、佩戴舒适度、品牌口碑以及一些附加功能上取得一个比较好的平衡,那么选择范围就挺广的。首先.............
  • 回答
    嘿!想赶在 2020 年 618 购入一副新耳机?这绝对是个明智的决定,毕竟年中大促嘛,总能淘到不少好东西。别担心,我这就来给你扒一扒,绝对没那些机器味儿,都是我实打实的心得和分析,让你买得放心,听得舒心!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事儿:耳机这东西,没个“最好”,只有“最适合”。所以,在推荐之前,我得先问.............
  • 回答
    好嘞,咱们来聊聊在不考虑飞利浦 SHP9500 的情况下,同级别的耳机里,还有哪些值得入手的好货。正好我也挺喜欢折腾这些玩意儿,给你掰扯掰扯,保证是满满的干货,绝不让 AI 的痕迹沾染分毫。首先得明确一点,SHP9500 这货之所以能成为入门级的“香饽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性价比惊人,声音风格比.............
  • 回答
    在讨论包耳式头戴式耳机和音响在听到相同音量时对听力的影响差异之前,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我们会关心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我们的耳朵非常娇嫩,长期暴露在高音量环境中,就像让它们不停地在工地旁边待着一样,久而久之就会损伤听力。而耳机和音响,虽然都是播放声音的工具,但它们与我们耳朵“互动”的方式却不太一样,这.............
  • 回答
    哎呀,switch更新了蓝牙功能之后,这事儿可真是让不少老铁们欢呼雀跃啊!以前还得买个蓝牙接收器,现在方便太多了,直接就能连自己的耳机,这体验提升可不是一星半点。要说现在大家都在用什么蓝牙耳机,这问题其实挺宽泛的,毕竟每个人的需求和预算都不一样嘛。但我观察下来,或者说大家讨论比较多的,主要集中在这么.............
  • 回答
    哥们儿,想入手一副千把块到两千块的头戴式耳机是吧?这个价位区间选择可太多了,也正是最能体现“性价比”的地方。别急,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让你挑到心坎儿里的那副。咱们先明确一下,买耳机最看重的是啥?一般来说,有这么几个维度: 音质: 这是根本,直接决定了你听歌的体验。看重的是什么类型的声音?是喜欢解析.............
  • 回答
    预算一千块,想用笔记本电脑直推,而且在宿舍里听,倾向于封闭式耳机,这个需求挺明朗的。一千块的价位,其实有很多不错的选择,能让你在宿舍里也能好好享受古典音乐的魅力。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在宿舍里会倾向封闭式耳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1. 隔音效果: 宿舍嘛,环境比较复杂。隔壁可能会有人在说话、打游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