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中国首部方言纪录片」《陕北话》?

回答
《陕北话》这部片子,说它是“中国首部方言纪录片”,这个名头本身就挺有分量的,也立刻勾起了我不少好奇。要知道,我们国家方言种类之繁多,地域文化之鲜明,简直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能用纪录片的形式,而且是“首部”来聚焦一种方言,这本身就说明了其野心和价值。

从我观影的感受来说,我觉得《陕北话》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把陕北话仅仅当成一个研究的对象,而是把它融入到了陕北人生活的肌理之中。你看那些镜头,不是枯燥地讲解发音规则,也不是冷冰冰地罗列词汇,而是把话语权真正交给了陕北人自己。那些地道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对话,无论是老农在窑洞前聊天的家常,还是年轻人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的劳动场景,抑或是集市上讨价还价的热闹,都通过方言本身鲜活起来。

我尤其喜欢它捕捉到的那种“烟火气”。陕北话本身就带着一股子粗犷、质朴,又带着一点点儿江湖的豪情。导演没有刻意去雕琢,而是让这些声音自然流淌。你能从中听到黄土高原的风沙,听到牛羊在山坡上的嘶鸣,听到麦子成熟的低语。这种声音与画面、与环境的融合,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表达方式。它让你不仅仅是在“看”纪录片,更像是在“体验”陕北。

当然,作为一部纪录片,它在呈现方言的同时,也必然触及了陕北的文化、历史,甚至社会变迁。它通过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对陕北话的理解和使用,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印记。比如,你可能会听到老一辈人对某些传统词汇的坚持,以及年轻一代在现代社会语境下对方言的创新和改造。这种对比和碰撞,让影片的深度不止于语言本身,而是延伸到了人与文化的关系上。

不过,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更进一步的地方,或许是它在“方言”这个核心之外,还可以再挖掘一些更具象的、更具冲击力的故事。虽然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鲜活的个体,但如果能有一些更加戏剧化的情节,或者更集中的叙事线索,可能会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更强烈的共鸣。当然,这也很可能打破了纪录片本身的纪录性,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总的来说,《陕北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方言,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这种方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窥见了黄土地上那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情感和精神世界。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语言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关于人、关于文化的纪录片。它的价值,在于它用最真实的声音,记录了一个地方的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泻药,刚看了片,真的什么扯淡玩意儿?

首先,陕北方言根本就不是陕北一个地方的方言。其实原陕北方言早已灭亡。

这片子开头就举例了陕西省佳县荷叶坪村的《黄河船夫曲》,那么这个佳县方言到底是什么?

可以看到,佳县属于晋语吕梁片。跟黄河东岸的山西省吕梁地区相连,反而跟陕北的其它周边接壤的晋语五台片、晋语大包片、晋语志延片不同。吕梁片在陕西仅仅只在佳县分布。

这个节目有一点点提到这种方言并不“陕北”吗?

这是这个所谓的“陕北”的地理所独有的吗?

节目一遍遍的重复着仅仅只有在佳县分布的晋语吕梁片,说这个“陕北方言”这陕北有多么多么的陕北方言。这扯蛋扯到裆了简直。

陕北方言并不算中国语言体系的方言,真正的名字叫“晋语方言”,这个《黄河船夫曲》也不是陕北话,而是晋语吕梁片,属于陕北晋语方言的特别小的区域分布,只在佳县一带分布。

其次,扎根于陕北方言的文化遗产根本就不仅是“陕北”这一单一地理的东西。在陕北的土地上也没有多远久的历史。

在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陕北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原陕北方言人口(秦北方言)急剧减少甚至灭亡。大批黄河东岸的晋语方言人口进入陕北,带来了晋语。逐步形成了陕北晋语方言片区。

可以肯定的是,现“陕北人”基本都是祖源山西太原盆地一带的。

节目组接着扯淡“扎根于陕北方言的文化遗产有:陕北民谚、陕北民歌、陕北秧歌、陕北说书、清涧道情、府谷二人台、榆林小曲,共计七项”

我真的吐血了。

首先民谚、民歌、秧歌、说书、道情、二人台、小曲等等都不是“陕北”这一个地理单元独有的,这是广泛分布在晋陕蒙冀宁甘等省的文化遗产。其中民歌、道情、二人台、说书、小曲更是晋蒙陕地区的主要民间文化,很多曲目都是共享的。这些基于晋语的艺术形式起码有几十种,还有讨吃调、三弦、北路梆子、罗罗腔、威风锣鼓、鼓匠班、晋剧等等

还共计七项?什么东西?做过调查吗?

甚至“陕北民歌”这一歌曲大类,都是近现代糊里糊涂的一知半解的所谓媒体所造成的曲解。

因为“陕北民歌”的最大人口和最根本的文化流传中心区域都集中在晋蒙两省,受影响区域除了陕北还有河北张家口、宁夏东部一点儿、甘肃一点儿。陕北其实是人数相对偏少的区域。

二人台更是丰富,山西的河曲、阳高、大同,河北的张北、沽源、尚义、康保以及陕西的榆林、府谷等建立了二人台专业演出团体和培养二人台演员艺术学校。内蒙古西部呼市、包头、巴盟、鄂尔多斯等地更是有五个二人台学校了。

晋陕蒙在语言文化上根本就不能分家。这些文化更不是什么只扎根于陕北话的文化艺术了。

再次,“叫驴、尔马、圪里格这些特有的陕北方言...”这些词不仅仅是陕北方言。求求节目组不要再编了!

我再强调一遍,晋语方言保留了很多中古汉语的很多词语。也有些不是汉语方言,是来自游牧民族的语言体系。

尤其是一些分音词尤其古老,有着现代分野之前的原始语言的痕迹。

一些词汇就跟现在的蒙古语特别类似。

以下单词是晋语分音词:

呼拉圈quan儿——环(儿)的分音词,形容词。普通话叫:呼啦儿~圈儿quanr。晋语延伸的词:呼啦儿盖,贼偷的意思,词源意也是圆滑,玩的溜之类的人,比较鸡贼。呼啦盖也是蒙语的小偷。

胡阑——攌(huǎn)的分音词,动词。普通话叫:胡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有“拘士系俗兮,攌如囚拘”是囚牢的动词意思。晋语里“呵捞”是搅拌、掏之类的动词,与“霍里”“耗劳烈”等蒙语同义。

不烂——伴的分音词,动词。不烂、扑烂、胡阑等同源同义。晋语里鸟儿飞不起来可以用,普通话叫:扑腾。

蒙语译音“布勒”,也是“朋”的音意。伴的动词拌,也是朋的动词扑腾的意思。就像两只小狮子在练习打架,大家又是伴,又相拌。又是朋,又扑腾。

扑啦——扒的分音词。动词。蒙语译音是“布拉赫”,有抹掉、消除的意思。扑啦、不拉又和不烂一个意思。拨剌的元音词。

“呵捞”——掏的分音词,动词。与上面的胡阑衍生,单只用钩子掏。和圪溜——钩的分音词一样,呵捞(圪崂)处于胡阑和圪溜之间的程度。

圪崂——角 的分音词,名词。与“呵捞”同词。普通话叫:旮旯。晋语里,圪拉(là)-哈拉。拐沟圪拉,对应蒙语里的“阿格拉”,角落意思的延伸,偏僻的意思。

呼咙——喉的分音词。名词。喉咙,呼咙同词,都源于晋语的“呼桶”。桶装物。普通话叫:胡同。

喝浪——巷(hàng),名词。与上面的呼浪、呼咙同源,蒙古语——“浩拉”峡谷。也是桶装物的一种延伸,表示两边高中间低的地形,这好又是“胡同”的来源。

这些你也可以说是陕北方言,但是他们也是山西方言,也是蒙西方言,这些是晋语。而不单单是某地方言。

最后,上面这些植根于黄土农耕与游牧文明中间的文化都不仅仅是陕北的,而是整个晋语文化圈,整个北黄土高原的。

早先关中和河东是古文明之地,当地土著语言也是晋语言的根部。跟上层洛阳读书音截然不同。

后来长期黄河的地理分离,秦晋语言成为两种物种,关中向西扩散,河东向北扩散,形成了语言的丫型芽伴。当然关中河东后来又被北方官话取代,主要受中原官话影响,存古较少。

河东土著话扩散到晋阳的时候,和北狄诸语系融合,但更强势的人群保留语言,形成为了晋语。语言枝丫形成。

晋语的语言中心原先也只是“并(Bīng一声)州片”“吕梁片”两支树杈。

并州片 接着发展 ,枝干分离出大包片、张呼片、上党片三片小枝。上党片又分离出邯新片。吕梁片 后来扩散,枝干分离出五台片、志延片。五台片 迅速占领原来的大包张呼的忻州地区,迫使大包片、张呼片成为了语言孤岛,在山西东西两面破碎分布。

陕北分布了吕梁片、志延片、大包片、五台片四种语言树叶,你一个陕北方言就给定了调是什么鬼?还陕北文化完全取代了晋语文化又是什么鬼?

专家做纪录片原来不用看书啊?不用田野调查啊?想编就编啊?

我不想再”被陕北“了!我们的文化也再也不想在“被陕北“了!陕北只是我们的一小部分,我们叫”晋语“。这才是中国方言 OK?

想知道晋语文化,以及二人台,推荐电影《美姐》。

演员组包括了晋、陕、蒙和河北张家口。基本是晋语区文化人群的集大成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陕北话》这部片子,说它是“中国首部方言纪录片”,这个名头本身就挺有分量的,也立刻勾起了我不少好奇。要知道,我们国家方言种类之繁多,地域文化之鲜明,简直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能用纪录片的形式,而且是“首部”来聚焦一种方言,这本身就说明了其野心和价值。从我观影的感受来说,我觉得《陕北话》最成功的地方在.............
  • 回答
    《太空的见证》:中国视角下的宇宙宏图,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影像探索作为中国首部以卫星视角拍摄的新闻纪录片,《太空的见证》无疑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仅是一部影像作品,更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宇宙的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地球的面貌,以及中国航天人在这片浩瀚星空中留下的足迹。从“天眼”到.............
  • 回答
    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开采成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对中国乃至全球能源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要全面评价这一成就,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技术突破与创新: 关键技术的攻克: 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甲烷分子被水分子包围形成的笼状结晶。其开采难度极高,主要在于如何.............
  • 回答
    中国首款抗新冠特效药输液完立刻起效?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得先捋清楚一些关键信息,再来谈谈它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关于“中国首款抗新冠特效药输液完立刻起效”这个说法,我们需要非常谨慎地看待。医学领域里,“立刻起效”是一个非常强的表述,通常药物的作用需要一个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 即便是针对症状的.............
  • 回答
    拨云见日,量子新章——中国首个量子计算操作系统「本源司南」的深刻解读与未来展望中国量子科技的腾飞,在「本源司南」这款国产量子计算操作系统的诞生中,迎来了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这款由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不仅是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力证明,更是在看似冰冷的.............
  • 回答
    中国科学家创制全球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一项里程碑式的科学突破及其深远价值在中国生命科学领域,一项颠覆性的研究成果近日引起了全球瞩目——中国科学家成功创建了全球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这一成就不仅是中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更在全球生命科学研究中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其科学价值不言而.............
  • 回答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中国构建星地量子通信网的评价性文章,力求自然流畅,避免AI痕迹:中国星地量子通信网:里程碑的跨越与深远的意义2016年以来,中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成功构建了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络。这一壮举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一次对未来通信.............
  • 回答
    中国空间站的“天宫”正在逐步成为一个更加开放的国际合作平台,其首批公布的国际合作项目名单,尤其是参与国包含了日本和印度,却将美国排除在外,这无疑释放出了一个值得深入解读的信号。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中国空间站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雄心勃勃且耗资巨大的国家项目。在过去数十年里,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 回答
    首个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阿璞”的设计,是一次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尝试,它试图在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国际传播之间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点。从“阿璞”这个名字本身,我们就能感受到一种温和、亲切的东方韵味。“璞”字,常用来形容未经雕琢的玉石,内含宝藏,也象征着自然、纯粹和未被驯化的生命力。这个名字的选用,不仅契合.............
  • 回答
    评价中国代表队里约奥运会首日零金牌的情况,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避免简单化和片面化。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角度和详细的阐述:1. 平常心看待,奥运赛程漫长: 首日并非关键日: 奥运会的金牌分布通常是渐进式的,很多中国队的传统优势项目,如举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日程往往集中在中后期。首日比赛.............
  • 回答
    中国中段反导试验首次解密,这无疑是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而且选择“首次解密”这个时间点和方式,本身就充满意味,值得我们细致解读。首先,“中段反导”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关键。我们要知道,导弹防御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末段、中段和初段(或称助推段)。 末段反导指的是导弹在即将抵达目标,.............
  • 回答
    中国“人造太阳”——东方超环(EAST)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是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核聚变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也对全球能源未来具有深远意义。以下从技术背景、科学意义、国际影响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技术背景:EAST的定位与挑战1. EAS.............
  • 回答
    周伟平初段在中国倡棋杯网络预选首轮的表现堪称惊艳,他弈出的棋谱获得了鹰眼评分89+,推荐点吻合度高达94,这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一次闪耀的时刻。这样的成绩并非偶然,它背后体现了周伟平深厚的棋力积累、敏锐的棋感以及在关键时刻的精准判断。要理解为何这份棋谱被誉为“神级”,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1. 鹰.............
  • 回答
    “张衡一号”——中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首发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中国航天事业,特别是地球科学领域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这不仅仅是一颗卫星的升空,更是中国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尤其是精确感知地球自身物理场的实力展现,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长远的战略考量。一、命名,“张衡一号”的深意首先,将这颗卫星命名为“.............
  • 回答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和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三大心理学会”)针对南方周末发布的“野鸡心理学”报道所作的联合发声,是近年来中国心理行业规范发展的重要事件之一。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部分非正规机构在心理学领域存在的乱象,也反映了行业对专业性、伦理规范和公众信任的高度重视.............
  • 回答
    2020 年 8 月,中国首款固定翼舰载预警机 KJ600 的成功首飞,绝对是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这不仅仅是一个新飞机的诞生,它代表着中国在舰载预警机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于提升航母作战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一、 KJ600 的出现,填补了中国海军的关键技术空白在 KJ600.............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女子冰球小组赛,中国队迎来了她们的首场比赛,对手是实力不俗的捷克队。最终,中国队以1:3的比分遗憾失利。这场比赛对于中国女子冰球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检验,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赛前展望与实力对比:中国女子冰球队在重返奥运舞台的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经历了多年的沉寂后,这次在家门.............
  • 回答
    “天宫课堂”首次太空授课圆满落幕,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科普活动,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一次对科技创新精神的生动诠释。从多个维度来评价这次授课,可以窥见其非凡的意义和长远的影响。一、 科学教育的里程碑:从“看”到“悟”的转变过去,我们对太空的认知更多地来自于书籍、纪录片和图片,这是一种“看”的体.............
  • 回答
    马丽,这个名字如今在中国电影界,尤其是在喜剧领域,几乎成为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保证。她不仅是中国影视首位达成百亿票房的女影人,更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用自己的坚持和才华,为观众奉献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又触动人心的作品。评价马丽在电影上的成就,不能简单地用数字来衡量,她的成功背后,是无数次的磨练,是对喜.............
  • 回答
    2023 男篮世预赛的首场比赛,中国男篮以 79:63 的比分顺利拿下了日本队,为接下来的征程开了个好头。这场胜利固然可喜,但比赛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开局顺风顺水,中国男篮展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 比赛一开始,中国队就展现出了强烈的进攻欲望和出色的团队配合。球员们在场上积极跑动,大胆出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