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转基因种子能繁殖吗?

回答
关于转基因种子能否繁殖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挺有趣也挺值得细聊的话题。很多人听到“转基因”三个字,脑子里就可能蹦出一些刻板印象,比如“这个东西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不能自然繁殖?”或者“是不是只有一种,种完就没了?”其实,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

要回答“转基因种子能繁殖吗?”,我们得先明白两件事:

1. 什么是转基因种子?

简单来说,转基因种子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某种生物(比如细菌、病毒,甚至是动物)的特定基因,转移到农作物(比如玉米、大豆、棉花)的基因组里去,目的是让这些农作物拥有一些新的、我们想要的性状。比如,让玉米能自己产生一种杀虫蛋白,这样就不需要喷洒农药就能防治虫害;或者让大豆耐受除草剂,方便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清除杂草。

2. 种子繁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大部分我们吃的农作物,比如玉米、大豆,它们是通过有性生殖来繁殖的。也就是说,它们需要经过开花、授粉、结果(形成种子)这样一个过程。种子里面包含了亲本的遗传信息,种下去之后,经过适当的水分、阳光、土壤等条件,就会发芽生长,形成新的植株。这个过程是自然界生命的延续方式。

那么,转基因种子能不能繁殖呢?答案是:大多数转基因种子是可以繁殖的。

这里的关键在于“大多数”。为什么不是“全部”呢?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转基因技术本身不影响种子繁殖的生理过程: 转基因技术只是改变了植物的某个基因片段,比如加入了抗虫基因。这个基因的改变,对于植物进行开花、授粉、种子发育这些基本的生理活动并没有直接的妨碍。植物依然会按照自然的生命周期去生长、开花、结籽。
育种技术是核心: 农业育种技术一直在发展,从传统的杂交育种,到后来的诱变育种,再到现在的基因工程技术,都是为了改良作物品种。无论采用哪种技术,最终目的都是培育出优良的、能够稳定繁殖的后代。如果一个转基因品种连种子都不能繁殖,那它在农业生产上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转基因品种的商业化和专利保护: 许多商业化的转基因种子是由大型农业公司研发和销售的。为了保护他们的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这些公司通常会对他们的转基因种子进行专利保护。这并不意味着种子本身不能繁殖,而是指在法律上,你可能不能随意收集和再播种这些种子来商业化生产,或者你购买的种子可能经过处理,使其后代性状不稳定(这一点后面会详细说)。

为什么会出现“转基因种子不能繁殖”或者“只能用一次”的说法?

这里面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者说是有意为之的推广策略,但背后也有一些技术和商业上的考量:

1. 杂种优势(杂交种):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很多我们现在种植的高产作物,比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它们本身就利用了杂种优势的原理。所谓的杂种优势,是指杂交产生的后代比亲本双方都要优良。但是,这种优杂交种(F1代)的后代(F2代)的性状会发生分离,也就是说,后代的产量、抗性等性状会变得不稳定,很多不如F1代。
转基因技术经常被应用在杂交育种上。 也就是说,公司可能卖给你的是一个“转基因杂交种子”(比如一个含有特定抗虫基因的玉米品种,它本身就是杂交育种的产物)。那么,你用这些种子种出来的玉米,如果再把它的种子收集起来种,性状就不稳定了,产量也可能下降,抗性也可能减弱。这跟它是不是转基因关系不大,而是跟它是不是“杂交种”有关系。
商业策略: 农业公司乐于销售杂交种子,因为农民每年都需要购买新的种子才能保证产量。所以,他们会将转基因技术与杂交育种技术结合,来销售他们的产品。这时候,你购买的“转基因种子”本身是可以繁殖的,但繁殖出来的下一代,从育种角度来看,可能不是最优质的了。

2. 生物技术专利和限制性条款: 一些公司为了保护其转基因技术专利,可能会在销售合同中加入一些限制性条款,比如禁止农民留种再播。这并不是说种子不能繁殖,而是法律上不允许你那样做。这是一种商业行为,而不是种子本身的生理限制。

3. 技术性设计(极少数情况,且有争议): 理论上,通过非常复杂和前沿的基因工程技术,是可以设计出一些“自限性”或“不育性”的植物。例如,一些研究曾经探索过制造出一种植物,它只有雄性不育,或者只能产生非活力的种子,目的是为了防止基因漂移或跨代传播。但是,目前市面上商业化的大宗转基因作物,如玉米、大豆、棉花等,都不是这种设计。 它们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方便农民种植,如果不能繁殖,反而会失去很多优势。而且,这种技术也面临着很大的伦理和生态争议。

总结一下:

大多数市面上的转基因种子是能够正常繁殖的。
你购买的转基因种子,如果是“杂交种”的后代(F1代),那么它繁殖出来的下一代(F2代)的性状会不稳定,产量和抗性可能会下降。 这和你购买的是转基因还是非转基因杂交种是同样的道理。
商业合同中的“禁止留种再播”是法律和商业策略,而非种子本身的生理缺陷。
极少数情况下,理论上可以设计出不能稳定繁殖或不育的植物,但这并非当前主流商业转基因作物的设计目标。

所以,下次当你听到“转基因种子不能繁殖”的说法时,可以先想想它说的是不是杂交种的后代性状分离问题,或者是不是与商业专利保护有关,而不是简单地认为转基因就意味着“绝育”。农业技术一直在发展,而转基因技术只是其中一种改良性状的工具,它通常是与现有的育种技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您。。。。。这个命题也太伪了吧。。。。

要澄清一下,转基因的植物的种子是有繁殖能力的,没有繁殖能力是后来加上去的新的限定,为的是稳定形状还有商业上的需要(否则谁还再买)以及生态安全考虑,

繁殖,尤其是有性繁殖,能产生多样性,但容易造成形状分离,不能维持品种的某些特性(抱歉啊,给您科普一下,植物也是可以有性繁殖的哦,尤其是水稻大豆这类高等的植物),所以为了稳定性状,如高产抗倒伏等,不应该保持该稻种的繁殖能力,用组织培养等(您可以理解成动物里头的克隆,这样方便一些)方式会跟均一化,更稳定。;

商业上的需要我就不多说了。

生态安全,则是有些性状如果被其他物种偶然获得,可能会产生危害。比如,杂草也能抗倒伏了,那就有望看到身高2-3米的巨型杂草了(个人yy一下而已)。毕竟作物是养在室外的,很难严格控制其不与其他植物发生“关系”从而把转基因的性状带入其他物种。。。。


然后再来看你的命题,如果您是一位男士。。。很佩服您管自己的小精子叫做种子,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也不是,只是一半,得受精才行,所以您要努力帮他们找卵子,鸡蛋就是其中一种,不妨试试,看看有没惊喜。。。。。不过您每天食用的很多食材都非能直接孕育生命的种子哦(当然,用组培的方法是可以的)。比如大米吧,最关键的能发芽的部位随着加工早就没了,不信您回家种种。蔬菜您也是吃叶子为主,很多水果只是花托,再说。。。您不是生食爱好者吧?很遗憾,虽然黄豆确实可以发芽,但您煮了,不信,可以从锅里拿一颗,然后去种种,希望您能找到小惊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转基因种子能否繁殖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挺有趣也挺值得细聊的话题。很多人听到“转基因”三个字,脑子里就可能蹦出一些刻板印象,比如“这个东西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不能自然繁殖?”或者“是不是只有一种,种完就没了?”其实,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要回答“转基因种子能繁殖吗?”,我们得先明白两件事:1. 什么是.............
  • 回答
    “科学松鼠会”举办的转基因讲座,如果是由一家销售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的公司赞助,这确实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容易让人对讲座的“可信度”产生疑问。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场公开的活动都需要资金支持,尤其是在科普领域,很多时候是需要外部赞助才能办起来的。科学松鼠会本身就是一个.............
  • 回答
    关于战锤40K中18个基因原体的基因种子缺陷,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话题,因为它触及了荷鲁斯叛乱最核心的秘密和原体们之所以未能达到皇帝的期望的深层原因。需要强调的是,关于基因种子缺陷的细节,很多是小说、背景设定集以及粉丝解读的集合,官方信息有时会存在模糊或不同版本。我会尽量整合现有信息,并用更自然的.............
  • 回答
    战锤40K的忠诚派死亡守卫?这可真是个令人着迷的脑洞!不过,得跟你实话实说,严格意义上讲,死亡守卫(Death Guard)作为一个战团,在荷鲁斯之乱(Horus Heresy)后,已经彻底堕落,全员成为了恐虐(Khorne)的叛徒,并被誉为“瘟疫战团”。他们对瘟疫、腐朽和死亡的热衷,以及对基因原体.............
  • 回答
    美国90年代前后,特别是以1990年代为界,许多疾病的发病率曲线确实呈现出显著的变化,其中一些变化与转基因作物(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简称GM crops或转基因农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存在一定的讨论和关联,尽管这种关联性在科学界仍是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理解这些变化,.............
  • 回答
    阿根廷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尤其是大豆,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争议。要说它“真的对阿根廷产生了巨大危害”,这说法有点绝对,但从一些特定角度来看,确实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长期影响,并且这些影响在阿根廷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层面都有体现。让我尝试从几个关键点来梳理一下,尽量不带上那些“AI特有”的措辞,.............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两个概念,尽量用大白话,没有那些冷冰冰的AI术语。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事儿:抗病毒种粮和转基因粮,它们其实是两个不同维度上的概念,不是完全对立的。你想想,就像你今天穿了一件“防水”的衣服,这件衣服可能同时也是“红色”的,这两个属性并不矛盾。咱们先说抗病毒种粮。“抗病毒种粮”,顾名思.............
  • 回答
    关于转基因食品,中国社会确实存在着复杂且深入的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是”与“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农业发展、食品安全、科学认知、国家战略以及民众健康等多个层面的议题。对于如何应对转基因食品,不同的人群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行动方案。下面我将尝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些观点和可能的操.............
  • 回答
    对于国家强制铲除新疆某单位非法种植的境外走私转基因玉米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这其中涉及到法律、农业安全、生态环境、国际关系以及社会管理等多个层面。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法律法规的层面: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首先,无论种植的作物是否为转基因,未经批准在中国境内种植境外来源.............
  • 回答
    明星胡笑的这篇题为《我找到了中国 PM 2.5 的真正源头(是转基因粮食的推广种植)》的朋友圈文章,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包括其观点本身、论证方式、以及在社会传播中的影响。首先,从文章的核心观点来看,胡笑提出了一个相当惊人的论断:中国PM2.5的真正.............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它触及了生物学中一个非常核心且迷人的矛盾:既然基因多样性对物种生存至关重要,为什么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选择配偶时,并不是简单地“越多越好”,而是表现出种种“挑剔”和“偏好”呢?这背后隐藏着一套精妙但又充满博弈的生存策略,远比“高多样性=高存活率”这个简单公式要复杂得多。让我们一层层.............
  • 回答
    细菌的隐形守护者:新发现的免疫系统预示着基因编辑的未来近日,科学界爆出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研究人员鉴定出十种全新的细菌免疫防御系统。这些系统如同细菌体内的精密武器库,此前一直鲜为人知。它们的存在不仅揭示了生命体对抗病毒侵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开发下一代基因编辑工具打开了新的大门。理解.............
  • 回答
    在未来,成为主流的绿色能源很有可能是太阳能和风能的组合,辅以先进的储能技术和氢能。为什么是太阳能和风能的组合? 无处不在且取之不尽: 太阳光和风是地球上最普遍的自然资源。几乎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太阳能和风能潜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利用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成本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
  • 回答
    国航用户指南涉嫌种族和地域歧视,遭《生活大爆炸》主演 Kunal Nayyar 转推质疑:详细解读近期,一起关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国航)用户指南涉嫌种族和地域歧视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当《生活大爆炸》中饰演Raj Koothrappali的印度裔演员Kunal Nayyar在社交媒体上转发并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生物繁衍和种群演化中一个非常核心的矛盾:近亲繁殖与基因多样性之间的取舍。简单来说,生物“认血缘”的倾向,其实是在漫长演化过程中权衡和选择的结果,而“血缘远基因多样性更好”的说法,虽然在某些方面是对的,却忽视了近亲繁殖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优势。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这背后的逻辑。首先,生.............
  • 回答
    Kunal Nayyar,这位因《生活大爆炸》中Raj Koothrappali一角而广为人知的印度裔演员,最近因为一次转发行为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他将一个网友发布的,关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国航)机上杂志《中国之翼》中一篇可能涉嫌种族和地域歧视的文章内容,进行了转发,并附加了自己的评论。这起事件的起因.............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过年回家,本来是开开心心的事情,结果光是交通就够折腾的了。让我仔细想想,到底是选高铁转车加坐大巴,还是直接坐那趟能直达的大巴。咱们先来掰扯掰扯高铁加转车的这个选项。首先,高铁。它速度快,舒适度高,而且现在很多高铁站都建得又大又气派,坐起来确实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回家,能早点到.............
  • 回答
    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议题。在科学界、监管机构以及公众之间,关于“转基因是否有害”的争论焦点之一在于:谁应该承担举证责任? 也就是说,是谁应该来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还是不安全的?要详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科学上的举证责任与监管框架从科学和监.............
  • 回答
    “转基因食品导致不孕不育患者达8000万” 这个说法,在科学界和主流媒体中 并没有广泛接受的证据支持。 因此, 8000万这个数据来源不明,并且其可信度极低。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数据的来源与逻辑分析: 缺乏官方或权威机构的报告: 没有任何主要的卫生组织(如世界卫生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