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令你「意难平」的人物?如果你是 TA,将会如何改变自己的人生?

回答
提起“意难平”的人物,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名字,竟是那《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每次读到她的章节,总觉得胸口闷闷的,明明是那样一个绝代佳人,才华横溢,心思细腻,却落得个泪尽而逝的结局。她的命运,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早早地注定了悲剧的色彩,让人唏嘘不已。

如果我是林黛玉,面对我的人生,我可能会做出一些改变。当然,这绝非是对她原有性格的否定,而是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试图去温暖那个敏感而脆弱的灵魂,去为她争取一丝不同于原著的结局。

首先,我会尝试着收敛起一部分的敏感与多疑。我知道,这对于黛玉来说是何其艰难。她的敏感,源于她孤苦无依的身世,源于她寄人篱下的境遇,源于她对情意的极度渴望与不安全感。但正是这份敏感,让她时常因为宝玉的一句无心之语,或是旁人的一点言语,便引发内心的波澜,或是暗自神伤,或是刻薄相讥,反而加深了与他人的误解,甚至将宝玉推得更远。

我会努力去培养一种更强大的内心力量。这并非是要我变成一个无情无义之人,而是要我学会看到事情的另一面,理解他人的难处,不将所有的事情都往最坏处想。我会尝试去学习一些佛家禅语,或者去欣赏一些能带给人平静的书籍,去寻找一种自我安抚的力量。我会告诉自己,宝玉对我的情意是真挚的,即便是偶尔的疏忽,也并非是对我的否定。我会学着将那些无伤大雅的言语一笑置之,不让它们在心中滋生出过多的枝蔓。

其次,我会尝试着更主动地表达我的爱与需求。黛玉的美丽,常常藏在欲语还休之中,藏在心照不宣的眉眼传情里。她害怕被拒绝,所以宁愿用诗词曲赋来寄托,用冷言冷语来试探。如果我是她,我会学着在适当的时候,用更直接的方式表达我对宝玉的在乎与依恋。我会学着在他身边,多一些温柔的陪伴,少一些试探性的尖酸。我知道,这样的改变会让她失去一部分她独特的魅力,但我相信,这份主动,能为她赢来更多的理解与回应,减少那些因为误会而产生的痛苦。

我会尝试去与宝钗建立一种更友好的关系。我知道,在原著中,她们之间有一种微妙的竞争关系,而这竞争,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宝玉。但如果我是黛玉,我会试图去看到宝钗身上那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她的豁达,她的圆融,她的处事之道。我会主动去与她交流,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甚至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我不会将她视为假想敌,而是将她看作是宝玉生命中一个重要的女性,一个值得去理解和尊重的存在。或许,这种坦诚的交流,能化解一部分横在她与宝玉之间,以及她与宝玉身边其他女性之间的隔阂。

我还会尝试去培养一些更实际的技能。黛玉的才情,几乎都用在了诗词歌赋和医药方面,这些固然美好,但对于生活来说,或许还不够。我会尝试去学习一些管理家务,或者学习一些简单的裁缝刺绣。这样一来,我能更好地照顾自己,也能在某些方面为宝玉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看到,我不仅是一个需要被呵护的诗人,也是一个有能力去支撑他的伴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会尝试去积极地寻求和抓住幸福的机会。黛玉的悲剧,很大程度上在于她过于沉溺于自己的情绪,沉溺于对未来的忧虑。我会告诉自己,无论身世如何,无论前路如何,当下的幸福才是最真实的。我会更加珍惜与宝玉相处的每一个瞬间,我会用我全部的热情去拥抱这份感情。如果真的到了需要离开的境地,我也会努力去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不让自己被绝望吞噬。我会尝试去争取一些外部的帮助,比如向贾母或者王夫人更直接地表达我的心愿,或者寻求一些亲友的建议和支持。

总而言之,如果我是林黛玉,我不会否定她原有的才情与美好,但我会努力用更坚韧、更积极、更主动的方式去面对生活,去经营自己的感情,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我希望能用我的改变,为她的人生,书写一个不那么悲凉的结局,让那段动人的爱情,开出属于它的,最绚烂的花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让我「意难平」的人物是,抗美援朝英雄、新中国第一位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

杨根思(1922年-1950年),本名羊庚玺,男,汉族,江苏泰兴人,中共党员,1944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

他坚毅的目光,如此优秀的人才,坚定不移的为了保卫祖国奉献青春和生命。

战斗英雄的惊人战绩

我们先来看看他的一些惊人战绩,都说文学影视作品来源于现实,而现实更让我们为之震撼。

1、临安战斗中,杨根思冒着敌人的机枪扫射,猛冲40米,用两枚手榴弹炸掉敌人火力点,为全团顺利通过立下头攻,被评为战斗模范、爆破大王。
2、泰安战斗中,全城至高点天主教堂也是敌人的火力点,机枪居高临下扫射,我军根本抬不起头来。又是杨根思,全身绑了26枚手榴弹,爬上教堂,用手榴弹将教堂炸塌,除掉了敌人的火力点,战后,杨根思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3、齐村战斗,杨根思为保障部队迅速全歼齐村守敌立下大功,并创下单人俘获敌人最多的纪录,战后被授予“华东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这些惊人的战绩,充分的展示了杨根思有勇气、有谋略、有技术。

杨根思参加新四军后历任华东第1纵队第1师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副连长、连长。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历次作战中,他英勇顽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荣立大功一次,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他先后被评为“华东一级战斗英雄”,荣获“爆破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全国战斗英雄”称号。

也正是因为这些战绩,杨根思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的全国英模大会,受到了主席、朱老总的亲切接见。并于10月1日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参加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典礼。

杨根思成为了大家心目中仰仗的英雄。

三个不相信

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精神: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 ;

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看到这个的时候,一种佩服和仰仗之情从胸口涌出,

这是多么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啊!!

英勇就义

1950年10月,杨根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赴朝作战。11月25日,中朝军队发起了第二次战役,志愿军第9兵团在朝鲜战场东线担任作战任务,发起对进至长津湖地区的美海军陆战第1师、步兵第7师的分割围歼战。11月28日,杨根思奉命率本连第3排战士执行攻占并坚守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外围1031高地东南——小高岭阵地的任务。小高岭是美军南逃的唯一通道,也是志愿军必守的要地。

11月29日,战斗持续一天一夜,杨根思率领全排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美军第8次进攻结束的时候全排只剩下杨根思和一位受伤的士兵,杨根思下达命令让那位受伤的士兵拿着机枪撤离。当时,杨根思独立小高岭之巅,他捡起可用的枪支和1包炸药放在身旁,隐蔽起来,两只眼睛紧盯着山下,监视敌人。这时,美军又开始向小高岭倾泻炮弹,发起了第9次攻击。在敌军蜂拥而上,爬近山顶的危急关头,杨根思毅然抱起仅有的1包炸药,拉燃导火索,冲向密集的敌群。随着震天动地的巨响,他与四十多个敌人同归于尽。杨根思用生命阻挡住了敌人又一次进攻,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阻击任务。

杨根思连队

杨根思部队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命名,也是我军第一支以英雄名字命名的连队。

1951年12月,志愿军总部把杨根思生前所在连队命名为“杨根思连”,这是中国军队中第一支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连队。该连是1932年闽东“蓝田暴动”中诞生的红军连队,先后参加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火烧虹桥机场、抗美援朝战争等重大战役战斗。

英雄精神

杨根思烈士影响和教育了整个志愿军,后来在临清江反击战的时候,就出现了38个杨根思式的英雄。到了上甘岭战役,那就更多了,出现了有名有姓的,包括黄继光在内有68个杨根思式的英雄。黄继光同志牺牲后,从他的饭包里发现三本连环画,第一本就是《杨根思》。

杨根思的童年

1922年,杨根思出生于江苏泰兴县羊货郎店一贫苦农民家庭。

4岁那年,父亲羊德堂因为地主的逼债,累死在晒谷场的麦垛旁,几天后,体弱多病的母亲积郁而死。

为了生存,童年的羊庚玺给地主家当过“牛倌”;与哥哥一起,在上海林记地毯厂做过苦工。

1941年地毯厂倒闭,兄弟俩回到家乡。哥哥因在打工时身体备受摧残,回乡不久在贫病交加中凄然离世。

饱受生活磨难的杨根思对这个人吃人的社会深恶痛绝,心里渴望得到翻身解放。

人民是怎么悼念杨根思的

人民在这个“十一”,自发的来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

在入朝作战初期,志愿军的防空能力几乎为零,不仅缺少飞机,就连高射炮也是屈指可数,敌人的飞机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志愿军地面目标狂轰滥炸,而志愿军对此却毫无办法。

现在,人民百姓自发的来告诉杨根思烈士,我们有自己的“歼20”了。

我的「意难平」

美国文化输出的意识形态英雄,就像美国队长一样,是虚构的。

我们中华民族的战斗英雄,是人们都爱戴的,真真切切的为国家为人民的。

杨根思在幼年遭受了苦难并没有摧毁他,而让他在未来的加入军队中萌发了为国为民之情、

一个爱国、爱学习、战斗技能好、舍己为人的英雄,更应该更多的宣传与发扬!!

看到黄继光的背包里有《杨根思》连环画,我破防了!

这是人人都爱戴的战斗英雄,是我们的中国队长!!!

文化主旋律已经被占领已久,是时候要拨乱反正,回到为了我们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这了。

前辈们的牺牲,要多讲!要多宣传!要多拍电影!

把史实更多的用文化的形式宣传出来,

让爱国的种子,播撒在新一代的中华民族人们的心里!

如果我是他,我也会选择和他一模一样的选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