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各位觉得拖延症的本质是什么?

回答
拖延症这玩意儿,听着就让人牙根痒痒。我琢磨着,它可不是简单一句“懒”就能概括的。这背后啊,门道可多了,就像一层层拨洋葱皮,越拨越想哭,但又得硬着头皮往下探。

要我说,拖延症的本质,首先是对“完成”这件事的恐惧和回避,而不是对“开始”这件事的抗拒。很多人以为拖延就是不想干活,其实不然。我们往往不是害怕开始那个动作,而是害怕它一旦开始,就会引出后面一连串我们不想面对的东西。

你想啊,一项任务摆在你面前,可能是个工作项目,也可能是写一篇演讲稿,或者只是整理房间。你一看,哎呀,这事儿复杂,要求高,一旦开始干了,就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要命的是,你心里会隐隐约约有个声音在告诉你:“你做的可能不够好。” 这个“不够好”比什么都可怕。

所以,我们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完美主义在作祟。但这不是那种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完美主义,而是那种病态的、让你寸步难行的完美主义。我们害怕自己的作品不够完美,害怕别人会挑出毛病,害怕自己辜负了别人的期望,更害怕辜负了自己的期望。与其冒着可能做得不好的风险去尝试,不如先把它晾在那里,假装它根本不存在,这样至少在当下,我们还没有“失败”。

其次,拖延症也根植于对“不确定性”的排斥。很多任务的成功与否,结果都不是板上钉钉的。你不知道你的努力会不会有回报,不知道这个方案会不会被采纳,不知道你的付出会不会被认可。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会带来焦虑。与其去面对这种未知,不如先拖着。因为在拖延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抱着一种侥幸心理:也许事情会自动解决?也许情况会发生改变?也许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出现?这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情绪的调节机制出了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拖延的根本原因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情绪问题。当面对一项枯燥、困难或者令人沮丧的任务时,我们的大脑会发出“危险信号”,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为了摆脱这种负面情绪,我们会不自觉地选择那些能带来即时满足感的事情,比如刷手机、看视频、和朋友聊天。这些事情就像是廉价的止痛药,能迅速缓解我们内心的不适,但长远来看,却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这里面还掺杂着对“付出和回报不对等”的怀疑。有时候,我们觉得花了大力气做的事情,结果可能微乎其微,甚至完全没有效果。这种对投入产出比的担忧,也会让我们产生回避心理。我们不想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可能“石沉大海”的事情上。

而且,拖延症也是一种逃避责任和风险的策略。当截止日期临近时,即使任务没有完成得尽善尽美,我们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时间太紧了,我尽力了。” 这样一来,我们就把“做得不够好”的责任,巧妙地转移到了“时间”这个外部因素上,而不是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者不够努力。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缺乏清晰的目标和有效的规划。当一项任务过于庞大模糊时,我们不知道从何下手,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这种迷茫感,比直接拒绝更容易导致拖延。我们宁愿陷入一种“不知道怎么做”的 paralysis,也不愿去尝试去分解、去规划。

总而言之,拖延症的本质,不是一种简单的懒惰,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防御机制。它混合了对失败的恐惧、对完美的要求、对不确定性的排斥、情绪的失调,以及对责任的回避。它就像一个狡猾的对手,善于利用我们的内心弱点,让我们在“现在”的安逸和“将来”的后果之间摇摆不定,最终陷入恶性循环。理解了这些,或许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自责,徒劳无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工商工才利润专家的回答是正确的。我那天在评论里说:“我有拖延症,特别是时间太多的时候”。

后来专家回复“拖延没有什么不好”。我非常感谢他的回复。

因为工商工才利润专家说的是大大良心话。

在做一件特别重大的事情时,是需要“拖延”的,比如“卫星发射是最好的例子”。

还有事情特别多杂而乱时,也是需要“拖延”的。

这都是需要理清思路,好好规划的,不能急躁处理,甚至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拖延”,这种可笑的做法,只会把事情办得非常糟糕的。

所以我对于自己计划的创业一直在“拖延”,慢处理。

有时时间太多了,而对于一件小事情也不马上处理,因为这件事不影响其它大事,自己先可以放松一下身心,只要在规定时间好好完成,我自认为是可以的。

但是对于一件特别急的小事,并且这件小事情没有完成,会影响到别人任务的完成时,比如“团队任务”,那时间再多也不要拖延,先做好它,后休息放松自己。

有的事情又没有多余的时间,又必须完成,就得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了。

最后要说的就是假如以上几点中,一点也不是,连吃饭的钱也没有,有事也不干,看自己是不是“懒惰”,如果并不是“懒惰”,并且曾经受到过重大打击,还没有从事件中走出来,整天呆滞状态,那就需要注意调整心态了。

切记好好放松玩一玩,好好放松玩一玩,好好放松玩一玩吧!

我们的回答同心理咨询的人回答不是一个范畴,看问题不一样的。

答完了,我看了整个提问的界面情况,又上来修改,加这一句话“你这道问题提得特别有目的而目的啊!”你很聪明。

但是希望别认为出现“拖延症”就把我当成抑郁症对象啊!前天晚上之前的两晚,被这种打扰睡眠过。请勿打扰,我也学过心理学,不是治病的,但是是解决人类思维的。

我比较忙,忙中抽空也上来放松回答一下,希望别的知友都能看到。

下线工作了啊!

user avatar

拖延症的本质是《根本没有这种病!》

纯属借口而已!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