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下1、2季知乎的评论可见一斑。
1、2季:没接触过街舞,不懂街舞的都不敢回答,或者回答的小心翼翼。毕竟是专业问题,怕露怯。
3、4季:这节目垃圾,XXX跳的真差,XXX真帅,XXX可太搞笑了。
1、2季:XXX虽然我不喜欢,但是这场跳的真不错。
3、4季:XXX好帅。XXX傻13。
1、2季:知乎提问,XXX的某段舞蹈好在哪?专业圈内人员,几千字的耐心回答。下面评论,终于看懂了,谢谢大佬。
3、4季:知乎提问,XXX的某段舞蹈好在哪?专业圈内人员,几千字的耐心回答。
下面评论,我们家XXX跳的不好吗?他跳的有我们家XXX跳的好吗?你在胡说明明没有我们家XXX跳的好。
专业人员退出知乎,不回答,不评论。
个人感觉有以下几点。
1、街3的质量严重下滑。(30%)
街3是我个人认为评分最低的一季。
导师大换血、脑残粉丝的恶劣影响、剧情台本明显、选手路人缘差(个人)。
大换血导致观影人员直接断代:(比如1、2季有50%是冲着四个导师来的,3季直接失去这50%)
脑残粉丝的恶劣影响又损失一批:(另外50%喜欢街舞的观影人员,又被恶劣的环境影响)
两两相加。导致1、2季打下的江山几乎没剩啥了。
比如,我个人 3季看了前2集就放弃了。
直接导致了对第四季也并没有抱有什么期待。
2、宣发力度较低。(10%)
1、2季时,随时浏览多个网络社区、公众号,都可看到1、2季的广告。
4季开播的消息,我竟然是从知乎邀请回答才得知的。
其它地方根本没有看到相关的信息。
3、节目(观影群众或者直接说街舞圈)定位导致。(50%)
众所周知,现在是全民娱乐化时代,如何更综艺、更轻松、更情绪输出、更简单。门槛才能更低,才能传播的更广、被更多人群接受。
记的1、2季上映时,有多少文字公众号、视频自媒体及传统媒体,进入这个小众圈子,共同造就了热度。但经过2年的努力之后,这些媒体或者自媒体发现:
街舞圈是一个不同于其它粉圈的圈子,关注这个圈子的人,都有对自己品味的坚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并不会因为某个明星导师、某个煽动性的文字而产生冲突。从而主(被)动进入流量池,宣泄情绪。
这就导致相关从业者,很难从这里得到自己需要的流量。所以3、4季的曝光度极低。
另外,如果仅是失去了这些媒体的关注和爆光,却能得到圈子的相对安静和干净。也算划得来,虽然失去了媒体的“安利”,但节目够“深度(相对)”,沉淀下来的死忠粉对外的传播也会弥补这方面的损失。
结果,却又因为劣质粉丝的加入,连原来坚持的死忠粉也放弃关注。损失更大。
4、其它原因(10%)
对了。加一个重点,喷一下这一季的剪辑,
每次看到最爽的地方,你提莫的就掐断给个回放。每次看到最爽的地方,你提莫的就掐断给个回放+导师表情。(何况有些画面我不觉的是最好看的或者说值的回放看一遍的)
我特么,提刀的手已经压不住了你知道嘛剪辑师?!!
其它如,竞争对手节目的优秀。
目前综艺观看人群的变化。
等等吧。
在这里也要心疼一位知乎答主
一、二季一直在认真回答每一集的节目,科普街舞相关的知识。第三季个人没看,就没关注。
结果第四季回来看到竟然被脑残粉丝围攻到放弃在知乎回答。(本身回答问题就是一个很耗时间,甚至没有任何大盈利的事情。不断要为喜欢街舞的入门朋友解答问题,这是一件靠爱发电的事情。结果这种自发电的精力,还要耗费在去应对某某粉丝极个人偏见的责难。。。)
真真真真的无语。
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这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不求都能选择良币,但保证自己能识别劣币,不去为劣币摇旗呐喊,是对每一个人都有利的事情。
因为没有新浪排行榜了呗。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看了央视新闻吗?
国家准备严打饭圈虚假数据。
这潮水一褪啊,可不就露出他那还长着痱子的腚。
这就是街舞爆点什么时候是跳舞啦?
哪个跳舞大神是从这就是街舞里火出来的。
练习生这种选秀节目好歹还捧出了篮球蔡徐坤,村花杨超越呢。
这就是街舞捧出哪个国民大神啦?
没有一个。
比赛前是明星海报撕逼,比赛后明星队伍撕逼,和跳舞有什么关系?
在新浪微博里。
在粉丝超话里。
在饭圈撕逼里。
它的热度全是粉丝撕逼撕出来的。
前几季数据好看啊!
那就晴雯看扇子——撕得好看。
数据漂亮,那是数据女工们人均爆肝干出来的活漂亮。
这就是街舞就是请全世界的顶级舞者过来,也不过是为了给流量做嫁衣裳。
可现在属于流量的婚礼取消了。
国家直接判定资本和流量就是一对狗男女。资本直接做了渣男,就是一幅恨不得今天上午离婚中午就和流量切割的架势。流量这新娘都要变弃妇了,这嫁衣有个屁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