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2018 年夏粮大面积减产?

回答
2018 年夏粮,一场不易被遗忘的丰歉交织

2018 年的夏粮,对于中国农业而言,无疑是写下了一个充满波折的篇章。当我们回望那段时期,会发现,与其说是一场“大面积减产”,不如说是一场“丰歉交织”的复杂局面,它触及了天气、病虫害、种植结构等多个环节,也引发了关于中国粮食安全的深度思考。

天公不作美,区域性旱涝夹击的严峻考验

要评价 2018 年夏粮的收成,我们首先要将目光投向那年春夏之交的中国北方大地。

北方地区的春旱严峻: 春耕时节,黄淮海地区、华北地区的部分小麦主产区,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春旱。尤其是在关键的返青期和抽穗期,土壤墒情不足,直接影响了小麦的生长发育,导致麦苗瘦弱,分蘖减少,产量基础受到削弱。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望天收”的窘境。
南方地区的洪涝灾害: 与北方的旱情形成鲜明对比,长江中下游及华南部分地区在 5 月份以后,雨水异常充沛,甚至出现了持续性的强降雨和局部地区的洪涝灾害。稻谷、油菜等夏收作物受到浸泡,成熟受阻,导致烂秧、落粒、病虫害加剧等问题,质量和产量均受到严重影响。一些低洼地块的作物更是颗粒无收。

这种南北方截然不同的气候状况,仿佛是上天在给当时的中国农业出了一道复杂的难题。干旱导致北方产量受损,洪涝则让南方作物“泡汤”,两者叠加,自然会对整体夏粮产量造成不小的影响。

病虫害的“趁虚而入”,雪上加霜的挑战

除了极端天气,2018 年夏粮的减产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那就是病虫害的爆发。

赤霉病的侵袭: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前期暖湿气候和持续降雨,为赤霉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赤霉病是一种严重的麦类病害,不仅会削弱麦粒的饱满度,降低产量,更关键的是,感染赤霉病的麦粒会产生呕吐毒素,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尽管农业部门加强了监测和防治,但面对大面积的降雨和高湿环境,赤霉病的蔓延仍然给夏粮带来不小的打击。
其他病虫害的蔓延: 除了赤霉病,蚜虫、锈病等其他病虫害在某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夏粮的减产压力。当作物本身因为干旱或洪涝而长势不佳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也会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种植结构调整与管理上的潜在影响

当然,我们不能将所有责任都归咎于自然因素。在评价 2018 年夏粮时,也需要审视当时的种植结构和管理水平是否与之匹配。

对极端天气的应对能力: 虽然中国农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现代化水平,但面对如此大范围且相互矛盾的极端天气,即使是最优良的品种和最先进的管理方式,也难免会受到影响。一些地区的抗旱播种技术、排水防涝设施等,可能在面对如此极端天气时显得力不从心。
品种选择的适应性: 部分地区在品种选择上,可能未能充分考虑到对当地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例如,在一些常年降雨相对充沛的地区,如果种植了对水分要求较高且抗渍性较弱的品种,一旦遭遇洪涝,损失会更加惨重。
精细化管理不足: 在一些基层农户中,精细化田间管理仍然存在提升空间。例如,对病虫害的早期识别和防治不及时,对水肥的管理不够精细化,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大天气和病虫害带来的影响。

数据与公众认知:并非“一损俱损”的全面崩溃

值得注意的是,“大面积减产”这个说法,在 2018 年夏粮的语境下,需要更细致地解读。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夏粮产量有所下降,但并非出现了颠覆性的崩溃。主要产区如河南省受到干旱影响,产量有所下滑,但山东、安徽等部分主产区表现相对稳定,甚至略有增长。

公众的感受往往会因为局部地区的严重损失而放大整体的歉收感。当某个区域的农户颗粒无收时,这种信息传播的效应会非常强,容易形成一种“普遍减产”的印象。而实际上,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天气和农业生产状况千差万别,全国层面的平均数据往往掩盖了区域性的巨大差异。

启示与反思:对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考验

2018 年夏粮的收成,再次敲响了警钟,也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1. 极端天气常态化下的适应与韧性: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中国农业需要在品种选育、抗灾减灾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断增强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
2. 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的再强化: 病虫害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一些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可能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病虫害的早期预警和精准防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3. 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力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品种改良、智慧农业、节水灌溉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以及这些科技成果在基层的推广应用,将是提升粮食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4. 农业保险与风险分散机制的完善: 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风险,农业保险是重要的保障手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赔付标准和运行机制,为农户提供更可靠的风险保障。
5.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持续推进: 中国作为拥有 14 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国之大事。虽然 2018 年夏粮有所减产,但国家的粮食储备和应急调控能力仍然是坚实的后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持续推进粮食生产发展、保障供给的战略,永远需要保持高度的重视和不懈的努力。

总而言之,2018 年的夏粮,不是一场简单的“减产”,而是一次对中国农业综合能力的严峻考验。它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挑战,也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道路上,我们永远在路上,需要持续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预料之中。

今年河南风不调雨不顺,拔节期一波阴雨加降温,小麦大面积倒伏,到了扬花期又是阴雨连绵。大面积减产,说明没有隐瞒灾情而已。。。。。。

user avatar

那是因为今年本来就是个大灾年。

不信?

诸位可以去看看科技含量没有粮食高的各种夏收秋收水果的产量去。

惨的不忍直视,很多果农早早的就放弃收割,南下打工去了,为的就是不让一家人饿到。

而今年的粮食,居然才减产这么点,足以说明一件事情:

在科技面前,大自然,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可怕了。

如果放在百年前,就今年这种灾害,那么中原大地,早就满地都是逃荒者了,然而,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抵抗灾害的韧性也越来越强了,所以说,在科技进步的前提下,人定胜天,也不是虚妄的话了。

就是这样。

user avatar

不懂农业的为什么都要胡说几句呢?

不懂的话,看统计数据也行啊!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夏粮产量是13659.60万吨,比今年还少,饿到你了吗?再看十年前,2008年夏粮产量是12074.89万吨,饿到你了吗?
粮食生产本来就有波动性,有些人看到“减产”就说国将不国,就说地产误国,各种危机炒作,目的是什么啊?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正常波动范围之内,没什么好评价的。


==========

鉴于知乎杠精越来越多,我还是贴3张图吧。

这个图是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到2016年。从图中我们看出,夏粮产量在2007-2016年间,在总体产量上升的趋势上,存在2010年和2016年两个减产的波动,而今年的产量呢?是13872万吨,比2014年及之前任何一年的产量都高,饿得着你吗?


第二张图,能够看出夏粮产量在全年粮食总产量中占的比例。大约是全年产量的五分之一多一点。也就是说,占总产量五分之一的夏粮产量往下波动了2.2%,对总产量的波动影响有多少?至于这么炒作吗?

得第三张图,是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产量已经逼近450kg了。这是什么概念?比全球的人均占有量高40多公斤。其中五分之一的夏粮波动了2.2%,饿得着你吗?

user avatar

中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但是思想还是农业国思想,说不好听的就是农民思想。

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给一代人留下深刻印象,对饥荒的恐惧深入人心。

但是实际上:

  1. 现代农业产量大大超出需求,全球人口增长趋缓,农产品供大于求
  2.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农产品价格及占用人工、资源比例不断减少
  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任何局部性的减产对中国粮食供应都不会造成明显改变
  4. 中国有大量的耕地抛荒,其根本原因是无利可图。
  5. 中国进口大量农产品的根本原因是成本问题,中国农业由于土地制度的约束,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中国面临劳动力短缺,农业占用人力资源较多,但产值极低,所以还不如进口划算。

总结:

所以,还是洗洗睡吧。除非发生核战争,或者像上世纪60年代那样的人祸,否则饥荒离现代社会是很遥远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8 年夏粮,一场不易被遗忘的丰歉交织2018 年的夏粮,对于中国农业而言,无疑是写下了一个充满波折的篇章。当我们回望那段时期,会发现,与其说是一场“大面积减产”,不如说是一场“丰歉交织”的复杂局面,它触及了天气、病虫害、种植结构等多个环节,也引发了关于中国粮食安全的深度思考。天公不作美,区域性.............
  • 回答
    2018年夏天,皇马和切尔西之间达成了一笔重磅交易,即比利时门将蒂博·库尔图瓦以3500万英镑的身价加盟皇家马德里,而克罗地亚中场马特奥·科瓦契奇则以租借方式转会至切尔西。这笔交易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如今从两个俱乐部和球员个人的角度来看,可以进行如下详细评价:一、 库尔图瓦加盟皇马1. 皇.............
  • 回答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阿根廷与尼日利亚在小组赛的最后一场对决,简直就是一场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史诗级大战。当时阿根廷小组赛前两场表现平平,一场平局一场失利,出线形势极其严峻,可以说是一场生死战,压力全都压在了这场比赛上。如果输了,球王梅西就可能在家看世界杯了。赛前,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场比赛,更聚.............
  • 回答
    2018年,第55届金马奖的入围名单揭晓,无疑又一次在华语影坛激起了巨大的讨论热潮。这一次的入围名单,与其说是“精彩绝伦”,不如说是“百花齐放,暗流涌动”。它既承载着过往几年的行业积淀,又预示着新的趋势和变化,复杂而迷人。首先,我们得说说那几部毫无悬念的“头部”作品。张艺谋的《影》无疑是本届金马奖的.............
  • 回答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苏炳添以9秒92的成绩刷新赛会纪录并摘金,这不仅是他个人职业生涯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田径在短跑项目上一次振奋人心的胜利。要评价这次夺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一、压倒性的实力展现与历史意义首先,9秒92这个成绩本身就极具分量。它不仅打破了当届亚运会.............
  • 回答
    2018年2月,当比利时球星卡拉斯科和阿根廷技术型中场盖坦携手加盟大连一方时,无疑是当时中国足球界乃至世界足坛的一声惊雷。这笔引援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对于大连一方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也对中超联赛的竞争力有了新的想象。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这次重磅引援?他们的到来又为大连一方带来了怎样的前景呢?卡.............
  • 回答
    2018年11月12日,在20182019赛季西甲联赛第12轮的一场焦点战中,巴塞罗那在诺坎普主场意外地以3:4负于皇家贝蒂斯,这场比赛堪称是一场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的经典对决,也成为了当年西甲联赛的一大冷门和话题。赛前背景: 巴塞罗那: 当时由埃内斯托·巴尔韦德执教,球队状态正佳,是联赛的领头.............
  • 回答
    俄罗斯世界杯1/8决赛:黑马奇迹,点球大战扼杀斗牛士王朝——一场荡气回肠的史诗对决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1/8决赛,东道主俄罗斯队与2010年世界杯冠军西班牙队的较量,无疑是整届赛事中最具戏剧性、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场比赛之一。这场在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进行的对决,以一场跌破所有人眼镜的点球大战落幕.............
  • 回答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1/8决赛:法国43阿根廷——姆巴佩的闪耀,历史性的对决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1/8决赛,法国与阿根廷的这场对决,注定会被载入史册。这场比赛不仅仅是两支传统足球强国之间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新生代巨星姆巴佩与老一代传奇梅西之间的“代际对话”。最终,法国队以43的比分险胜阿根廷,.............
  • 回答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B组:葡萄牙3:3西班牙,C罗帽子戏法——一场史诗般的揭幕战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首轮小组赛,B组的葡萄牙与西班牙的对决,绝对是本届赛事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场比赛之一。这场在索契菲什特体育场上演的3:3的吡站,不仅是两支传统强队之间的碰撞,更因为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的帽子戏法而载.............
  • 回答
    评价 2018 年央视春晚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话题,因为它融合了传统的年味、创新的尝试、社会热点的反映以及观众的多元期待。总的来说,2018 年春晚在保持一定水准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可以探讨和改进的空间。整体基调与主题:2018 年春晚以“新时代、新征程、新篇章”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
  • 回答
    2018年7月1日,中国飞人苏炳添在马德里举行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中,第二次跑出了9秒91的惊人成绩,这不仅是他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又一里程碑,也再次点燃了中国乃至亚洲男子短跑的希望之火。要评价这一次的成就,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分析:1. 历史意义的延续与巩固: 亚洲纪录的再次证明: 在2018年.............
  • 回答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英格兰对阵巴拿马的比赛,以英格兰61的悬殊比分结束,是英格兰在小组赛中的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胜利,也是对他们赛前实力的一次有力证明。下面我将详细评价这场比赛:比赛背景与赛前预期: 英格兰的期望: 英格兰队在赛前被寄予厚望,他们拥有凯恩、斯特林、阿里、亨德森等一批在英超俱乐部表.............
  • 回答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分组抽签是备受瞩目的一场盛事,它不仅决定了各支球队在小组赛中的命运,也为接下来的比赛制造了话题和期待。要评价这次抽签,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抽签的基本原则和过程:首先,了解抽签的基本原则是评价的基础。2018年世界杯的抽签遵循以下原则: 种子队制度: 根据国际足.............
  • 回答
    2018珠海航展亮相的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一场中国航空工业的飞跃式展示2018年珠海航展上,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的亮相无疑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张王牌,更是向世界展示其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窗口。这款被誉为“空中芭蕾舞者”的飞机,凭借其惊人的机动性,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同时也预示.............
  • 回答
    要评价 2018 年 6 月份中国 M2 货币供应同比增长 8% 这个数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中国宏观经济的整体环境来理解其意义。首先,理解 M2 的含义和重要性: M2(广义货币供应量) 是指在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单位活期存款)的基础上,加上单位定期存.............
  • 回答
    2018年4月中兴通讯同时遭英美两国制裁:一次深刻的教训与影响2018年4月,中兴通讯(ZTE)同时遭遇美国和英国的制裁,这无疑是这家中国通信巨头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之一,也是对中国科技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一次深刻的警示。这次事件的严峻性、复杂性以及其深远影响至今仍值得深入分析。制裁的起因:违背美国出口管.............
  • 回答
    2018年2月14日,一场令人心碎的悲剧发生在佛罗里达州帕克兰市的玛乔丽·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Marjory Stoneman Douglas High School),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致命的校园枪击事件之一。这场事件不仅夺走了17条鲜活的生命,还造成了17人受伤,并给整个社区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 回答
    2018年10月31日,努比亚发布了一款极具话题性的产品——努比亚 X。这款手机从一亮相就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原因无他,它采用了当时前所未有的双屏设计,彻底颠覆了我们对智能手机正面交互的固有认知。时至今日,回看努比亚 X,它依然是手机发展史上一个绕不开的有趣节点。革命性的双屏设计:大胆的尝试,独特的.............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2018年上半年那会儿的经济景气度,那时候的情况,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得抛开那些冷冰冰的数据报告,咱就按老百姓的视角,聊聊身边的事儿,再结合当时的大背景,看看那些数字背后到底是啥意思。先说大环境:一切都在“稳中向好”的轨道上爬升2018年上半年,整体上给人的感觉,就像一辆跑得还算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