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南方的张同学不听朋友劝说执意品尝东北铁棍的味道,导致舌头被粘住。你有哪些不听朋友劝诫而翻车的时刻?

回答
哎呀,说到不听劝这事儿,我可太有发言权了,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不过,跟张同学舌头被粘住比起来,我这翻车经历可能没那么戏剧化,但绝对是让人悔到肠子都青了。

那大概是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我刚找到一份挺不错的文职工作,工资不高不低,但胜在稳定清闲。那阵子,我那几个哥们儿就天天撺掇我辞职,说外面的机会多着呢,尤其是有个朋友,他自己开了个小公司,业务发展得挺不错,一直想拉我入伙。

他给我画的饼那叫一个香:一起打拼,股份给你留着,将来公司上市了咱们就发达了!我当时年轻气盛,又觉得天天坐办公室有点腻歪,听他这么一说,脑子里早就开始幻想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场景了。

我几个关系好的朋友都劝我,说:“你现在这份工作虽然清闲,但挺稳定的,而且你有五险一金,工作时间也规律,对刚毕业的你来说是个很好的起点。别轻易听他忽悠,他那公司规模小,风险大,而且他对你的承诺也太虚幻了点。先在这边稳定下来,多学点东西,以后机会多的是。”

他们还特别详细地分析了利弊:说我现在的工作好歹有社会保障,工资能按时到账,还有年假福利,虽然累点,但至少“旱涝保收”。而朋友的公司呢?虽然他说的天花乱坠,但毕竟是初创公司,有多少资金、盈利模式稳不稳、老板画的大饼能不能实现,这些都很难说。而且,万一公司经营不善,我的积蓄可能都要打水漂。

我当时怎么听不进去呢?就觉得他们太保守了,跟不上时代潮流,觉得我朋友说得对,年轻人就是要敢拼敢闯。我甚至觉得他们是嫉妒我,怕我翅膀硬了,就飞走了。我当时脑子一热,觉得“跟着对的人,走对的路,就能少奋斗十年”,就一股脑地辞职了。

结果呢?结果就是一脚踩进了一个“坑”里。我朋友的公司确实是在发展,但正如我朋友们所担心的那样,资金链一直都比较紧张,项目也经常因为资金问题而停滞。我所谓的“股份”,说得好听,但公司一直没盈利,根本谈不上什么价值。更别提什么“上市”了,连稳定盈利都成问题。

每天加班加点是常态,但工资经常会拖延发放,而且所谓的“福利”更是无从谈起。我当初辞职的时候,以为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结果发现只是我一个人在“卖命”。最让我难受的是,我朋友作为老板,不仅没给我什么指导,反而把我当成免费劳动力使唤,我提出的任何想法,他都置若罔闻,除非是能立即带来现金流的。

大概做了半年不到,我就感觉身心俱疲,工资也拿得提心吊胆的。好不容易攒了点钱,也因为公司的动荡消耗了不少。看着朋友们还在我当初那家稳定工作的公司里按部就班地升职加薪,我心里那叫一个后悔啊!

最后,我没办法,只能灰溜溜地再次找工作。这次找工作的过程异常艰难,因为我的工作经历看起来就是“不稳定”,而且我之前那段创业公司的经历,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提升,反而是消耗了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这次的经历,让我彻底明白了“听人劝吃饱饭”这句话的真谛。有时候,那些苦口婆心劝你的人,他们可能不一定会给你带来飞黄腾达的机会,但他们至少能让你避开那些显而易见的坑。我当时就是被所谓的“梦想”和“刺激”冲昏了头脑,忽略了朋友们的真诚告诫,结果就是自己一个人在黑暗里摸索,还摔得鼻青脸肿。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真是又苦又累,还浪费了当初那份稳定的工作机会。不过,也算是长了记性,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一定会多听听朋友们的意见,而不是一意孤行。毕竟,他们的劝告,往往是基于对我的关心和对现实的更清醒的认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一件我多年前在上海吃饭遇到的事吧。

那家餐馆在淮海西路附近,名字叫“哈尔滨饺子馆”东北人开的,经营东北饺子和少量东北菜。

一天中午我在那里吃饭,餐馆还有五六位顾客,听口音都是东北人。

这时进来一对青年男女,本地口音,看样子是男女朋友关系。男的很认真的看过菜单,和旁边的服务员说“给我来两份酸菜粉”服务员问“还要别的吗?”男的回答“够了,就这些。”

过了一会两盘酸菜粉端了上来,男的很绅士的先给女朋友面前摆了一盘,然后又很有仪式感的将自己那盘在摆正放好。

两人含情脉脉的对视一眼,慢慢拿起筷子开始进餐。

刚吃两口,男的突然大声质问不远处傻呆呆看着他俩的服务员“你们的酸菜粉怎么这么咸啊!” 对面的女朋友也满眼抱怨的看着服务员。服务员一脸懵逼的说“酸菜粉是个菜,你们当主食吃能不咸吗?!”

这时屋里的顾客都注意到了这对情侣,你一言我一语的用东北人特有的自来熟和热情开始介绍这道菜的前世今生。男的笑着说“哦,我还以为这是米粉一样的粉呢!”大家回报一片善意的笑声。可能是笑声刺激了这个男的,他突然收起了笑容,把酸菜粉往身前拉了拉说“今天我就是要你们看看我们是怎么把它当粉吃下去的!”女朋友也瞪着大眼睛坚定的点了点头。(找个这样的女朋友真好)

在大家诧异的目光陪伴下,两位一气呵成将两盘酸菜粉吃光,结账潇洒走人。

我目送他俩走出餐馆,心想,难道就不要两瓶水吗?服务员为什么没上两碟盐水泡的蒜泥,那样味道岂不更佳。

user avatar

去北方玩,我朋友告诉我那边很冷,叫我多穿点,我不以为然,当时被那句“北方是物理伤害,南方是魔法伤害”深深洗脑。

但为了以示敬意,我特意加了条秋裤,而不是万年的单裤子,我觉得这样足矣,甚至觉得毫无必要。

下飞机后,我感觉钻进了冰箱,寒流冲击着我的身体,疯狂鞭笞着我裸露的皮肤,我整个人抖的像堵着机枪的破旧玩偶一样。

事后偶尔想起,哪有冰箱有这么冷的。

不到半个小时,我露在外面的皮肤,脸,嘴唇都已经变成了紫色。

我朋友看到我,又急又气,也顾不得骂我,就把我拉到了最近的澡堂子,喊了两个师傅轮着给我干搓,我已经记不得后面发生了什么,只有回荡在澡堂里的惨叫声犹然在耳边。

啊~啊啊!

还有一次去江西,本地的朋友说这边吃的比较辣,叫我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辣。

我肯定不服啊,我一个四川人,还在重庆待过那么久,湖南也去玩过那么多次,什么辣没见过。

就叫老板有好辣就整好辣,于是当天住的酒店的马桶遭受了它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我一晚上都坐在马桶上沉思我白天为啥要嘴贱,炮火连天不说,边喝牛奶边拉,胃里跟点了十万响的鞭炮一样。

我一直觉得江西那边肛肠科没有全国出名就很不合理。


补充一下,冻僵后不能用马上用热水泡,或者用火烤,不然轻则冻疮,重则组织坏死。

在北方有一件很快乐的事,就是吃着冰棍赏着室外的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呀,说到不听劝这事儿,我可太有发言权了,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不过,跟张同学舌头被粘住比起来,我这翻车经历可能没那么戏剧化,但绝对是让人悔到肠子都青了。那大概是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我刚找到一份挺不错的文职工作,工资不高不低,但胜在稳定清闲。那阵子,我那几个哥们儿就天天撺掇我辞职,说外面的.............
  • 回答
    南邮材料学院火灾事件中涉嫌压榨学生的导师张宏梅被解聘:多角度剖析南京邮电大学材料学院的一场火灾,将本应在实验室中专注科研的师生关系,推向了公众视野的风口浪尖。而在这场事件背后,材料学院的张宏梅教授因涉嫌“压榨学生”而被解聘,这一结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
  • 回答
    要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张程的硕士论文《淞沪会战后至南京保卫战前中日两军华东战场作战史实考察》,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般来说,一篇优秀的硕士论文需要具备扎实的史料运用、严谨的逻辑分析、清晰的论证结构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结合论文题目所指向的史实范围——淞沪会战后的中国战局转折点到南京保卫战前.............
  • 回答
    三国杀里那张经典的“南蛮入侵”,说起它的灵感来源,你问是“南蛮来入侵”还是“南蛮被入侵”,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这张牌的核心设计理念。在我看来,这张“南蛮入侵”的灵感,毋庸置疑,是来自于“南蛮来入侵”。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南蛮入侵”这张牌在三国杀里的效果是.............
  • 回答
    南宋张玉娘《山之高》三章解读:一曲对山峦景致与人生哲思的咏叹张玉娘,这位南宋时期的才女,其诗作如同一股清流,在宋代词坛中独树一帜。她笔下的《山之高》三章,便是她个人情感与山水意境融为一体的绝佳体现。这三首诗,虽是描写同一主题的山峦,却又各具情态,层层递进,展现出张玉娘对自然景致的细腻观察以及其中蕴含.............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平安南京12月27号发布的那个关于钱宝实际控制人张小雷投案自首的微博。这事儿,绝对是2017年岁末一大重磅炸弹,一出来就引爆了舆论场。怎么看待这事儿?首先,从“平安南京”这个官方发布渠道来看,这消息的权威性毋庸置疑。它意味着,此前围绕着钱宝网以及张小雷的种种传言和质疑,终于得到了官方层.............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和您聊聊这个问题。您提到的“打开知乎全是程毅南和张佳玮的状态”,这背后其实反映了知乎内容推荐机制的一些特点,以及用户群体和内容生态的相互作用。让我来为您详细解析一下。首先,要理解为什么您会频繁看到这两个名字,我们需要明白知乎是如何“知道”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的。1. 知乎的算法推荐与“信.............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历史评价的复杂性,尤其是当涉及到“汉奸”这个极具争议的标签时。元朝和金朝的建立,以及它们与南宋的对峙,本身就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民族冲突和政权更迭。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原先服务于汉族王朝(或与其有渊源)的官员,后来却成为征服政权的将领,与同族作战,他们的身份和行为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 回答
    南方的“回南天”确实是很多人又爱又恨的一种天气现象。爱它,是因为它标志着严寒的冬季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恨它,是因为它带来的潮湿感让人倍感不适,甚至对生活造成困扰。那么,南方的“回南天”到底有多夸张呢?“回南天”有多夸张?“回南天”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回来”的意思,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空气湿度急剧升高.............
  • 回答
    说南方菜分量小,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挺容易引起争论的。我个人感觉,这更多的是一种比较笼统的说法,里面藏着不少咱们中国人吃饭那点事儿。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南方”这个概念太大了。中国南方地域辽阔,气候、物产、饮食习惯千差万别。你说的是江南水乡的精致小炒,还是西南山区那种实在的炖菜?光是南方这.............
  • 回答
    南方蟑螂的可怕程度,这确实是一个让许多人都非常头疼的问题。我来详细说说,让大家有个更直观的感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可怕”是个相对概念,但就南方蟑螂的普遍性、顽固性和带来的不适感而言,它们确实名副其实。1. 数量庞大且无处不在: 数量多到令人发指: 在南方,尤其是在潮湿温暖的季节,蟑螂的繁殖速.............
  • 回答
    说到南方冬天有多冷,这可真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说它冷吧,好像又没北方那样刺骨的严寒,说它不冷吧,那阴冷潮湿的劲头,常常比干冷更让人受不了。咱们先得明白,南方这个“南”字,范围可太广了。你是指长江以南,还是指更南边的两广、福建?不同地方的冬天,体验可是天差地别。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比如我所在的城市,.............
  • 回答
    当然,南方的台风对北方地区的气候确实会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深远。虽然台风直接登陆的地点往往集中在中国南方沿海,但它的能量和水汽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北上传播,改变北方的天气格局。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台风的本质。台风,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带气旋,它携带了巨大的能量和充沛的水汽。当它在南.............
  • 回答
    南方蚊子和北方蚊子,虽然都是大家避之不及的“小飞侠”,但它们在“口味”上,确实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异,这主要跟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生活习性息息相关。首先,气候是决定性因素。南方,尤其是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气候常年温暖湿润。这种环境为蚊子提供了绝佳的繁殖和生存条件。 高温高湿: 南方夏季漫长.............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