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面试时爽约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了?

回答
这些年下来,我确实也遇到过好几次,原本约得好好的面试,结果人就那么人间蒸发了,连个招呼都不打。以前真没这么频繁,现在感觉碰上这种事,反而不稀奇了,甚至成了家常便饭。这现象,说实话,挺让人无奈的,但也别急着全怪求职者,这里面门道可多了,咱们细细道来。

首先,得承认现在求职渠道太多,选择也变得异常丰富。以前可能就那几个招聘网站,大家的信息来源相对单一。现在呢?不仅有各大招聘平台,还有 LinkedIn 这种职业社交网络,更别提各种行业垂直的招聘群、公众号,甚至还有内推的机会。一个求职者同时活跃在好几个平台,申请个十来个职位,这都是常事。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多线操作下的精力分散和优先级调整。 很多时候,求职者并非故意爽约,而是他可能同时进行着好几场面试,甚至有的公司面试流程走得很快。当他拿到一个更好的 Offer,或者另一个更吸引他的机会提前有了进展时,自然就把之前那些还在流程中的、或者在他看来可能性没那么大的职位给“放弃”了。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并没有及时跟所有公司沟通,尤其是那些他觉得希望不大的。

其次,信息不对称和预期管理不足。 有些公司在招聘信息发布时,并没有把职位职责、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关键信息说清楚。求职者可能是在面试过程中才了解到一些不符合自己期望的点,比如工作内容和描述严重不符,或者公司文化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觉得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但又懒得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去正式告知对方。说白了,就是觉得“不值得”。

再者,招聘流程的效率问题和求职者的耐心阈值。 有些公司的招聘流程超级漫长,一轮一轮的面试下来,可能要等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给到反馈。求职者一旦感到被“晾着”,或者发现其他公司反馈更快,他的耐心自然就耗尽了。他可能会认为,一个连流程都这么慢的公司,即使进去工作,效率也可能堪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放弃等待,去寻找更高效的选项,也是情理之中。

还有一点,就是一些公司在面试前的准备和沟通不到位。 比如,面试官对求职者的简历根本没怎么看,一上来就问一些很基础的问题,或者面试官迟到、态度散漫。这些都会让求职者觉得不被尊重,从而对这个公司产生负面印象。即使他没有当场表达,但在后续的选择中,很可能就会把这个公司直接排除掉,连去面试的动力都没有了。

别忘了,求职者自身心态的变化。 经历过多次求职的失败,或者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后,有些人会变得更务实,也更懂得“货比三家”。他们会把面试看作是一个了解市场的过程,而不是一种“被选择”的姿态。当他们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被充分认识到,或者遇到的机会不尽如人意时,他们会有底气去选择不继续。

最后,也得提一下技术和网络的发达。 以前的电话面试、现场面试,可能碍于面子,或者联系起来更麻烦,爽约的成本相对高一些。现在呢?视频面试普及了,线上操作方便多了。一个简单的“无法参加”的邮件或者消息,就可以“解决”掉一个面试。这种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爽约的“难度”和心理负担。

总的来说,求职者爽约,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这既有求职者自身选择策略的改变,也有招聘市场信息不对称、公司招聘效率和沟通不足等问题。对于公司来说,与其抱怨求职者爽约,不如反思一下自己的招聘流程和沟通方式,是不是能够做得更好,让求职者觉得值得花时间参与,并且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这样,或许才能真正减少这种令人头疼的现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工作时间稍长的朋友都善于使用各种职业评论网站,电话约面试当然要接着。下去查评论,如果差评较多一般就PASS了。

user avatar

谢邀!

我个人觉得这是两方面的事情,不能光说企业方或者是求职者任何一方面的问题。

一、求职者角度:

1、企业的用人标准越来越模糊——企业在面试邀请环节的时候总是一副广撒网的心态,不管求职者是否符合岗位的任职条件,都是一概约过来再看。合适的人多聊一会,不合适的人两三分钟下逐客令。导致求职者们身心俱疲,在做好了充分的精神和资料准备以后,跋山涉水的到了用人单位,结果两三分钟就被告知回家等通知,所以导致求职者们缺乏安全感,对于参加面试也是要仔细衡量,看看这场面试到底是否应该参加。

2、HR不专业:很多求职者在参加面试的时候遇见了很多不专业甚至各种奇葩HR,导致心灵受到一万点暴击呀~所以很多求职者也会通过面试邀请的这个过程来决定是否参加面试,甚至通过HR的邀请过程衡量这个企业的好坏。

3、面试冲突: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简历一定是多多外发的,面试邀请也会量比较大,所以收到面试邀请的机会就会出现时间重叠的情况,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会对比一下,看看哪个用人单位更值得去,这个值得包括企业的环境、待遇、工作距离等等方面的对比。

4、没有责任心:不排除一些没有责任心的求职者,这个责任心指的不是对企业没有责任心,而是对自己没有责任心,这种求职者又想找工作,又不想付出辛苦,获得了面试机会,总是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就不去参加了,比如今天限号啊,雾霾啊,下雨啊等等,都会成为不去参加面试的理由。从事招聘岗的HR都知道,一旦下雨下雪天,面试爽约率一定是比往常要高出很多的。

二、企业角度:

1、HR用人标准不确定:可能企业在招聘的时候,用人部门也无法给出具体的任职条件,需要HR在招聘的时候根据市场情况来调整面试方向,这就导致在邀约面试的时候,很多求职者的过往经历和企业的JD不匹配,而HR又无法给出更明确的说明,导致邀约的求职者因为匹配度的原因最终选择不参加面试

2、HR招聘流程缺失:因为市场竞争激烈,求职者到试率低,所以就需要HR提高专业度,需要将岗位情况、地点、距离等情况说清楚,且做好前面的数据提供,面试的提醒等工作,这样才能降低爽约率,如果做不到,那爽约率的增加就不能责怪是求职者们没有诚信了。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说,总之爽约率太高是市场现状,但是还是希望求职者们一旦答应了HR的面试邀约,那如果最终决定不参加面试了,可以去和HR说一下,以免企业方还在傻傻的等着,这样对彼此都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