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想了解马克思主义应该读哪些书?

回答
好的,很高兴能和你聊聊马克思主义的阅读路径。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确实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经典原著到后人的解读和发展,脉络是相当丰富的。我尽量把这个过程说得详细一些,也希望能让你感觉这是我作为一个人跟你分享的经验,而不是一段冰冷的数据生成。

一、 入门:先抓住核心概念和逻辑

很多人一上来就钻进厚厚的《资本论》,这其实有点难度,容易让人望而却步。我认为更好的方式是先从一些简明扼要但又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核心思想的作品入手。

1. 《共产党宣言》: 这绝对是绕不开的第一步。为什么?因为它用最简洁、最有力量的语言,勾勒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阐述了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并且提出了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和实现路径。你可以把它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总纲”或者“行动纲领”。读它,你能快速把握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出现”,它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它对旧社会宣战的勇气。重点关注里面关于“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等核心论断。

2. 《哥达纲领批判》: 这本书虽然不长,但非常重要。它是在批判德国工人党(即后来合并为社会民主党)的纲领时写的。通过批判,马克思清晰地阐述了他关于国家、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不同阶段(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设想。特别是其中关于“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美好愿景是如何在现实中逐步实现的,这部分内容非常有启发性。很多人对共产主义的理解过于模糊,这本书能够帮助你具体化。

3.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也称《费尔巴哈论》): 这篇短文虽然收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某些版本里,但它本身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入门读物。它集中了马克思对哲学史的回顾和批判,特别是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的批判,以及他如何从“思辨的”哲学转向“实践的”哲学,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里面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非常经典且影响深远的话。理解了这一点,你才能明白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人、社会和历史的。

二、 深化:理解经济基础和历史规律

掌握了核心概念后,就需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这是一部展现马克思思想早期发展,特别是他对“劳动异化”(Alienation)深刻洞察的作品。它不是直接论述经济政治的,更多的是从哲学的角度,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影响下,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被剥夺感、无意义感进行哲学层面的揭示。理解“劳动异化”是理解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起点,它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是如何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自身本质以及他人相分离的。

2. 《资本论》第一卷: 这绝对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要读《资本论》,我建议不要想着一口气读完,而可以分阶段、分重点来。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这是《资本论》的基石。你需要理解什么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什么是“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以及“价值”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货币”的起源和作用。这是理解整个资本主义运行逻辑的“入门教材”。
第二篇:资本的转化过程。 这是进入核心的关键。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剩余价值”的概念。你需要理解“劳动力”是如何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有什么价值(维持劳动力自身再生产的价值),以及它如何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等概念都在这里得到阐述。
第三篇:剩余价值的生产。 这篇阐述了资本家是如何通过“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劳动时间)和“相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榨取剩余价值的。这里面关于“工作日”、“机器生产”、“童工和女工”等部分的分析,非常生动且具有批判力。
剩余部分: 随着你理解的深入,可以再去看剩余价值的循环、流通等内容。
建议: 读《资本论》最好有导读或者相关的学术文章辅助,因为里面的逻辑非常严谨,有时会有些晦涩。不必一开始就纠结于每一个细节的数学公式,先把握住大体逻辑和核心概念。

3. 《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 如果你想更全面理解资本的运行,可以接着读。第二卷主要讲资本的“流通过程”,即产业资本从货币形态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再到商品形态,最后又回到货币形态的循环。第三卷则讲“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主要探讨了剩余价值的分解,比如利润、利息、地租等。但这两卷的阅读难度比第一卷更大,很多人可能只需要掌握第一卷就足够理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了。

三、 拓展:历史发展和现实应用

马克思主义并非止步于理论,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了解马克思如何运用他的理论分析历史和现实,以及后人如何发展和应用他的理论,也非常重要。

1.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这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具体历史事件的典范。他分析了1851年法国路易·波拿巴如何通过政变上台,以及其中涉及到的阶级、政治力量的博弈。这本书语言生动,充满了深刻的洞察,是理解“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阶级分析方法”如何运用的绝佳范例。

2. 《德意志意识形态》: 这是一部比较庞杂的作品,但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奠基之作。在这里,他们系统地阐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的演进”等概念。阅读它,你能更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是如何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以及他如何构建起一套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体系。不过,这本书需要一些耐心去梳理其逻辑。

3. 恩格斯的著作: 恩格斯在马克思身边,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位重要创始人。他的著作很多,而且往往比马克思的更加通俗易懂,是很好的补充。
《反杜林论》: 这是恩格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它对当时各种思潮进行了批判,也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进行了总结。这本书是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著作。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这本书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到对家庭、婚姻、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分析上,揭示了它们的历史性和阶级性,以及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系。读这本书,你能看到马克思主义的视野有多么广阔。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这是《反杜林论》的节选,更加精炼地阐述了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如果觉得《反杜林论》太长,可以先从这本入手。

四、 学习方法和建议:

带着问题去读: 不要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尝试去思考:马克思为什么这么说?他要批判的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它如何解释我们眼前的社会现象?
循序渐进,不求甚解: 尤其是《资本论》,第一次读很难完全弄懂所有细节。先把握主线和核心概念,随着阅读的深入和思考的积累,很多东西会逐渐清晰。
结合时代背景和解读: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今天大不相同。同时,马克思主义也经历了各种发展和解读,了解一些后人的研究成果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阐释,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其精髓和局限性。比如,列宁、毛泽东等人的著作,以及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流派(如法兰克福学派),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重要的发展和创新。
不迷信,多思考: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也需要接受历史的检验和批判性思考。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而不是盲从。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的阅读是一场深刻的智识探索。从《共产党宣言》这样的“宣言书”,到《资本论》这样的“理论巨著”,再到《雾月十八日》这样的“历史分析”,你会逐渐构建起一个理解社会运行和历史变迁的独特视角。希望我的这些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在阅读的道路上有所收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知乎天天给我首页推的答案都是教员——教员——教员。

刚好又碰上了这个问题,好,我来偷偷懒,我们来看看教员对于学习马列主义列的书单。

①毛泽东1941年9月请中央研究组及高级研究组研读书目

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共产党员和在职干部的读书学习,尤其高度重视和关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著作的学习,多次强调和指出在职干部要读马列著作。

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正式提出改造全党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任务。为进一步提高党内高级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9月26日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学习组(又称中央研究组),以中央委员为范围,毛泽东任组长,王稼祥任副组长。延安及各地方均设立高级学习组,归中央学习组管理指导高级领导干部的学习是延安整风学习的重点为子确保各学习组在学习时有据可依,毛泽东1941年9月29日起草了《中央研究组及高级研究组研究方针和阅读材料》,并以中央研究组组长毛泽东、副组长王稼祥名义,发给中央研究组以及各高级研究组学习毛泽东在起草的这个材料中提出:各研究组的研究方针,以理论与实际联系为目的关于实际方面,应看六大以来的文件;关于理论方面,暂时以研究思想方法论为主,首先应看下列阅读材料。原书目均未标明作者(编者、译者)本书在收录时特予标明。

❶《”左派”幼稚病》(用1939年解放社版)(列宁著)

❷艾译《新哲学大纲》第八章“认识的过程”(即《哲学选辑》第四章)(艾思奇编)

❸李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第六章“唯物辩证法与形式论理学”(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李达、雷仲坚译)

❹河上肇《经济学大纲》的“序说”(已油印发出)(河上肇著,陈豹隐译)

②毛泽东1941年11月请各地高级学习组研读的书目

1941年11月1日,毛泽东起草了《理论研究阅该材料目录》、并以毛泽东,王稼祥名义发给各地高级学习组,用以学习、研究马列主义理论问题。这份阅读材料,在9月29日所发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国际共运史的材料,并明确了具体的学习方法。

(一)特洛夫之国际七次大会报告结论及闭幕词(解放社季氏文选一至一百六十五页)

(二)《联共党史》的结束语

(三)法英美德意五国共产党史的传播研究及对马列主义的宣传所作的决议(《解放》一百零五期)

(四)联共中央关于联共党史出版后应如何进行宣传的决议(《解放》七十九期)

(五)《斯大林与(联共党史(解放一百八期)

(六)《“左派”幼稚病》(解放社版)

以上各件请先看好非精读一至两遍,由组长或副组长对于每一件材料提出要点加以讨论。

(七)艾译的《哲学大纲》第八章“认识过程”

(八)李译《辩证唯物物论教程》第六章“唯物辩证法与形式论理学”

(九)河上肇《经济学大纲》序说

以上可后看。

(十)《联共党史》全书

以上一部可后看,看及讨论办法同前。

③毛泽东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上提议读的马列书籍

毛泽东郑重提出全党要读五本马列主义的书,并说:“马克思的一本,就是《共产党宣言》,是和恩格斯合著的,但主要是马克思著的。恩格斯的一本,就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的两本,一本是《在民主革命中社会民主党的两个策略》,一本是《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这两本书写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写的那两本书也写得很好,这四本书薄薄的,读完它们不用花很多时间。此外,还有斯大林主持写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比较厚一点。这本书是历史的,又是理论的,又有历史,又有理论,它是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成功的历史,这本书要读。前面四本书也既是理论的,又是历史的。马、恩、列、斯的书多得很,如果读了这五本书,就差不多了。”

原书目均未标明作者(编者),本书在收录时特予标明。

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

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著);

3.《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列宁著);

4.《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著);

5.《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斯大林审阅,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

④毛泽东1949年3月审定的“干部必读”的马列主义书籍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干部要学习十二本马列主义著作,在现存的档案中,胡乔木写的这十二本书的目录上,毛泽东在这个目录前加了“干部必读”四个字。

由毛泽东起名的“干部必读”十二本马主义著作,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一直是干部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教材。原书目均未标明作者(编者、译者),本书在收录时予以说明。

1.《社会发展史》(解放社编);

2.《政治经济学》(列昂节夫著,解放社译);

3.《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

4.《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著);

5.《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著);

6.《国家与革命(列宁著);

7.《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著);

8.《论列宁主义基础》(斯大林著);

9.《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斯大林审阅,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

10.《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建设》(解放社编);

11.《列宁斯大林论中国》(张仲实、曹葆华校译)

12.《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编辑委员会编)。

⑤毛泽东1958年11月推荐领导干部阅读的政治经济书籍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以后,毛泽东通过视察河北、河南等地农村,发现许多地方出现了“共产风”搞“一大二公”的平均主义,无偿调拨农民的财物,急于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理论界也出现了否定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的倾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毛泽东开始进行纠偏、纠“左”,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为此,他在多次会议上倡导各级领导干部要读一些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书籍。1958年11月9日,毛泽东给全党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县四级党委的领导干部写信,要大家读《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三本书,要求“用心读三遍,随读随想,加以分析”,“读时,三五个人为一组,逐章逐节加以讨论”“要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革命和经济建设去读,目的是“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以利指导我们伟大的经济工作”。毛泽东自己也组织读书小组,专门研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留下大量谈话,还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上留下不少批注。

《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

⑥毛泽东1964年提议干部阅读的马列主义著作

1962年,中苏两党就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展开论战,国内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提出学习三十本马列著作的意见。

1963年12月31日,中央宣传部就组织高级干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一事,拟请中央转发两个材料以及干部选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目录。1964年2月15日,毛泽东在请示报告上给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作出批示:“三十本书,大字,线装,分册(一部大书分成十册、八册,小书不分册中本书仍要分成几册)一事请你督促迅速办一下。希望今年办成。可以吗?你想一下告我为盼。每部印一万份、两万份或者三万份好吗?我急于想看这种大字书。”

这三十本书中,马克思著作八本,恩格斯著作三本,列宁著作十一本,斯大林著作五本,普列汉诺夫著作三本。

马克思:

1.《共产党宣言》;

2.《雇佣劳动与资本》;

3.《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附恩格斯:《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4.《1848——1850年的法兰西的阶级斗争》;

5.《工资、价格和利润》;

6.《法兰西内战》;

7.《哥达纲领批判》

8.《马克思、恩格斯书简》;

恩格斯:

9.《自然辩证法》导言、札记和片断;

10.《反杜林论》(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11.《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附马克思:《费尔巴哈论纲》);

列宁:

12.《怎么办?》;

13.《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

14.《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

15.《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

16.《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17.《国家与革命》;

18.《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

19.《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20.《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

21.论战争、和平的三篇文章(《社会主义与战争》、《无产阶级

革命的军事纲领》、《资产阶级的和平主义与社会党人的和平主义》);

22.论民族殖民地问题的三篇文章(《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

斯大林:

23.《论反对派》;

24.《列宁主义问题》

25.《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26.《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27.《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普列汉诺夫

28.《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

29.《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30.《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

⑦毛泽东1970年审定的供高级干部阅读的马列著作

11月6日,中共中央下发了经毛泽东审阅的关于高级干部学习问题的通知。下面这个书目就是就党的高级干部读书问题,周恩来挑选、毛泽东审阅同意的九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以及五本毛泽东著作书目。

九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

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

2.《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著);

3.《反杜林论》(恩格斯著);

4.《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著);

5.《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著);

6.《国家与革命》(列宁著);

7.《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列宁著);

8.《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著);

9.《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苏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学院编,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五本毛泽东著作:

1.《实践论》;

2.《矛盾论》;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以上内容皆出自2017年广西人民出版社版、陈晋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卷四附录一《与毛泽东一生阅读有关的三十一个书目》。

笔者发表时作了整理,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下面再放三个关于异化、读《资本论》、阶级与阶层相关的答案。



user avatar

《共产党宣言》

《国家与革命》

《哥达纲领批判》

《法兰西内战》

《反杜林论》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上述是毛主席为党内高级领导干部推荐的书单。

另,《共产主义ABC》可以作为入门读物好好学习。

附:中共中央通知的部分书单(毛主席审阅过的)

《通知》中规定了高级干部学习的书目,要求先读《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法兰西内战》、《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国家与革命》6篇(部)马、恩、列著作,再读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会议上的讲话》、《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5篇著作。


这些资料,我这里都有。如果需要,留邮箱即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